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组织中Eotaxin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表达的影响,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取15例鼻息肉患者,以同期手术的6例鼻中隔偏曲者的下鼻甲黏膜组织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在激素治疗前、后Eotaxin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激素治疗前,Eotaxinr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鼻息肉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及腺体、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质中;激素治疗前Eotaxin蛋白的表达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激素治疗后,Eotaxin在鼻息肉组织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显著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糖皮质激素抑制鼻息肉组织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Eotaxin蛋白的表达,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募集和活化,从而减轻鼻息肉的炎症反应程度,是其治疗鼻息肉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嗜酸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嗜酸粒细胞趋化蛋白-2(Eotaxin-2)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研究Eotaxin、Eotaxin-2对嗜酸粒细胞的趋化作用,探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治疗对Eotaxin、Eotaxin-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otaxin、Eotaxin-2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HPIAL-2000型彩色全自动图像分析仪进行阳性细胞吸收度测定,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①Eotaxin在鼻息肉黏膜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腺上皮细胞、黏膜下浸润炎性细胞均有阳性表达;糖皮质激素治疗后Eotaxin在黏膜上皮细胞、黏膜下浸润炎性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嗜酸粒细胞数减少,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Eotaxin-2在鼻息肉黏膜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腺上皮细胞、黏膜下浸润炎性细胞中均有阳性表达;激素治疗后,Eotaxin-2在黏膜上皮细胞显著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黏膜下浸润炎性细胞中表达显著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otaxin-2在鼻息肉黏膜上皮细胞中表达最高,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对Eotaxin-2在黏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影响最大。结论:①Eotaxin和Eotaxin-2在鼻息肉组织中均有高表达;②通过下调鼻息肉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Eotaxin蛋白的表达,减少了嗜酸粒细胞募集和活化,从而减轻鼻息肉的嗜酸粒细胞性炎症反应程度,是糖皮质激素控制鼻息肉症状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B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 2 (B celllymphoma leukemia 2 ,Bcl 2 )基因及B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 x基因长片段 (B celllymphoma leukemia xlong ,Bcl xl)在鼻息肉组织嗜酸性粒细胞中的蛋白表达及鼻腔应用二丙酸倍氯米松 (biclomethasonedipropionate,Bdp)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May Gr櫣nwald Giemsa(MGG)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比较经Bdp治疗 10~ 12周鼻息肉组织 (2 5例 )和未治疗鼻息肉组织 (2 7例 )中嗜酸粒细胞的浸润状态和对Bcl xl,Bcl 2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治疗组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的浸润程度弱于未治组 ,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② 5 2例鼻息肉组织均无Bcl 2蛋白的表达 ;③治疗组Bcl xl 表达率为 2 0 .0 % ,未治组表达率为 48.1% ,2组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Bcl xl 可能在鼻息肉组织嗜酸粒细胞凋亡中发挥抗凋亡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抑制Bcl xl的表达而发挥其凋亡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鼻腔局部应用激素布地奈德 (budisonide)对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浸润和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chromotrope 2R染色 ,分别标记鼻息肉组织中的活化嗜酸粒细胞和全部嗜酸粒细胞。观察比较经布地奈德喷鼻治疗 6~ 8周和未经治疗的鼻息肉组织 (各16例 )中 ,嗜酸粒细胞浸润和活化状况。结果 ①鼻息肉组织中浸润的嗜酸粒细胞多处于活化状态 ;②激素治疗组与未治组相比 ,前者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的活化比例显著减少 (P <0 0 1) ,而嗜酸粒细胞总数和活化嗜酸粒细胞的浸润程度虽呈下降趋势 ,组间比较差异未见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嗜酸粒细胞的浸润和活化程度在鼻息肉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6~ 8周布地奈德喷鼻治疗使局部嗜酸粒细胞性炎性反应的严重程度减轻 ,其对嗜酸粒细胞活化水平的抑制作用 ,较其对嗜酸粒细胞数量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lymphoma/leukemia-2,Bcl-2)基因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x基因长片段(B-celllymphoma/leukemia-xlong,Bcl-xl)在鼻息肉组织嗜酸性粒细胞中的蛋白表达及鼻腔应用二丙酸倍氯米松(biclomethasonedipropionate,Bdp)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ay-Grünwald-Giemsa(MGG)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比较经Bdp治疗10~12周鼻息肉组织(25例)和未治疗鼻息肉组织(27例)中嗜酸粒细胞的浸润状态和对Bcl-xl,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①治疗组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的浸润程度弱于未治组,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52例鼻息肉组织均无Bcl-2蛋白的表达;③治疗组Bcl-xl表达率为20.0%,未治组表达率为48.1%,2组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Bcl-xl可能在鼻息肉组织嗜酸粒细胞凋亡中发挥抗凋亡作用,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抑制Bcl-xl的表达而发挥其凋亡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多发病,在鼻科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发病有着极其复杂的因素,虽然有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但其病因、诊断及治疗仍未明确阐明,因此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鼻息肉形态学研究早已发现[1,2],其上皮细胞有明显的鳞状上皮化生、分泌细胞增殖等一系列变化,认为上皮细胞增殖活跃及化生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可能占有重要地位,而作为上皮分化标志的细胞角蛋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鼻腔局部应用布地奈德喷雾剂(budesonide,BUD)对鼻息肉组织中水通道蛋白8(aquaporin8,AQP8)表达的影响,探讨AQP8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及了解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作用机制。方法40例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术前2周给予BUD喷鼻;对照组术前未予处理。术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两组鼻息肉组织标本AQP8的表达情况,分析组间差异。结果治疗组鼻息肉组织中血管内皮和腺体中的AQP8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上皮细胞中的AQP8阳性细胞数增加,但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局部应用BUD可以减轻水肿程度,缩小鼻息肉体积,可能与AQP8的表达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鼻腔局部应用激素对鼻息肉中嗜酸粒细胞浸润和活化 …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张罗  张勇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35(2):129-132,I008
目的 探讨鼻腔局部应用激素布地奈德(budisonide)对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浸润和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chromotrope2R染色,分别标记鼻息肉组织中的活化嗜酸粒细胞和全部嗜酸粒细胞。观察比较经布地奈德喷鼻治疗6~8周和末经治疗的鼻息肉组织(各16例)中,嗜酸粒细胞浸润和活化状况。结果 (1)鼻息肉组织中浸润的嗜酸粒细胞多处于活化状态;(2)激素治疗组与未治组相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总结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患者手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9年8月-2011年12月我院拟接受鼻内镜手术的49例鼻息肉患者数字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行鼻息肉切除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42,P〈0.05);随访1年后复查治疗组1例复发(3.85%),对照组4例复发(17.39%),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657,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脓涕、嗅觉减退、头痛、鼻塞等并发症发病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Lund-Mackey、SNOT-20评分、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ECP浓度、EOS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可以提高鼻息肉患者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的预后;其机制与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1.
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中水通道蛋白-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鼻腔局部应用布地奈德喷雾剂(BUD)对鼻息肉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的影响,及了解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作用机制。方法90例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术前两周给予BUD喷鼻;对照组术前未予处理。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对照组织标本AQP1的表达情况,比较分析组间差异。结果治疗组鼻息肉组织中血管内皮和腺体中的AQP1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上皮细胞中的AQP1阳性细胞数增加,但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鼻腔局部应用BUD可以减轻水肿程度,缩小鼻息肉体积,可能与AQP1的表达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短期 (6~ 8周 )应用鼻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对鼻息肉组织中白细胞介素 5(interleukin 5 ,IL 5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合成地高辛标记的互补R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 ,观察经鼻用皮质类固醇———布地奈德治疗 6~ 8周和未经治疗的鼻息肉组织 (各 2 0例 )中 ,IL 5mRNA阳性细胞浸润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鼻息肉组织中IL 5mRNA阳性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 ,且变应性 [(12 6± 4 6 ) / 0 2 5mm2 ]和非变应性患者 [(14 3± 4 1) / 0 2 5mm2 ]IL 5mRNA阳性细胞的密度差异无显著性 (t=- 0 775 ,P >0 0 5 ) ;②经鼻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的鼻息肉组织 [(10 2± 3 1) / 0 2 5mm2 ]的IL 5mRNA阳性细胞密度明显低于对照观察的鼻息肉组织 [(13 9±4 2 ) / 0 2 5mm2 ](t=3 114 ,P <0 0 1)。结论 短期 (6~ 8周 )应用鼻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可抑制鼻息肉组织中IL 5mRNA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术后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鼻内镜术后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随机将3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68例,对照组132例,治疗组术后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结果:随访6~12月,治疗组168例中治愈152例(90.5%),好转12例(7.1%),复发4例(2.4%),总有效率97.6%; 对照组132例中治愈107例(81.1%),好转12例(9.1%),复发13例(9.9%),总有效率90.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鼻内镜术后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预防鼻窦炎鼻息肉复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15.
E-选择素在鼻息肉中的分泌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黏附分子E选择素在鼻息肉中的分泌水平与表达部位,借以探讨其与鼻息肉可能的病理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25例鼻息肉(鼻息肉组)组织匀浆中E选择素水平,以9例鼻中隔手术患者之代偿肥大的下鼻甲后端黏膜作为对照(对照组);同时对上述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E选择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表达情况。结果:鼻息肉组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E选择素浓度为(42.58±13.52)μg/L,对照组为(11.35±3.1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选择素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腺体上皮、间质和浸润炎症细胞上。鼻息肉组腺体上皮阳性表达率为92.0%,对照组为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组在血管内皮上阳性表达率为84.0%,对照组为44.4%;鼻息肉组在间质及浸润炎症细胞阳性表达率为92.0%,对照组为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性分析E选择素在血管内皮上的表达和在间质及浸润炎症细胞上的表达呈正相关(r=0.544,P<0.01)。结论:高表达的E选择素可能通过参与嗜酸粒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浸润、活化、增殖,从而在鼻息肉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roles of fibronectin and eosinophils in the etiology of nasal polyposis. STUDY DESIGN: We designed a cohort study of cases with nasal polyposis. Sampled nasal polyps were differentiated by their hist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ared by size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tage. METHODS: The size of nasal polyps was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endoscopic findings, and the extent of sinusitis was evaluated by CT staging. Nasal polyp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82 patients during ethmoidectomy and differentiated by 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 infiltration cell types, or fibronectin positivity. Then their sizes and CT stages were compared. In addition, correlation among these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as analyzed. RESULTS: Nasal polyps showing edematous morphology, eosinophil infiltration, or fibronectin expression were significantly large in size. Concerning CT stages, only the infiltration cell type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mong edematous morphology, eosinophil infiltration, and fibronectin expression was also recognized. CONCLUSION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teraction between eosinophils and fibronectin may play a role in edema formation,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growth of nasal polyp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三种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与鼻息肉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MMPs成员中MMP2、MMP9及MMP3在 3 2例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正常鼻粘膜未见有三者的表达 ,鼻息肉组织中MMPs阳性细胞主要位于基底膜附近的细胞。上皮细胞、血液细胞及浸润的炎细胞表达MMP9;成纤维细胞、浸润的炎细胞和上皮细胞表达MMP2 ;少部分上皮细胞和浸润的炎细胞表达MMP3。与正常鼻粘膜相比 ,鼻息肉组织中三者的阳性细胞过度表达 ,三者的阳性细胞表达数比较 ,MMP9明显高于MMP2和MMP3 (P <0 0 1)。结论 MMP2、MMP9及MMP3在鼻息肉组织中过度表达 ,它们可破坏基底膜导致鼻粘膜病理性改变 ,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MMP9似乎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估价雌二醇(estradiol,E2)对鼻息肉发生的作用,对84例鼻息肉(男40例,女44例)、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男2例,女4例)和4例正常鼻粘膜(男2例,女2例)的病理蜡块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以检测E2受体在各组织内的表达,并以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同时对鼻息肉标本行甲苯胺蓝染色,以检测肥大细胞的分布。结果发现61例鼻息肉组织有E2受体阳性细胞,且与性别无关。慢性鼻炎和正常鼻粘膜有E2受体阳性细胞者分别为2例和1例。E2受体阳性细胞与肥大细胞的形态、分布颇为类似,可能为同一细胞。结果提示E2对鼻息肉的发生有值得注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