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利用手性色谱柱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右旋雷贝拉哇(dexrabeprazole,DLBLZ)和左旋雷贝拉哇(levrabeprazole,LLBLZ)的浓度,并用于注射用右旋雷贝拉唑钠的人体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AB Sciex API4000液质联用仪,ESI离子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注射用兰索拉唑有关物质测定方法,并对其杂质进行定性研究。方法:采用液相色谱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DAD检测器检测,等度洗脱方式。结果:样品中检出的单个杂质为杂质B。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注射用兰索拉唑有关物质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注射用雷贝拉唑钠有关物质HPLC检测条件,本实验采用岛津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Shimadzu CLC-ODS色谱柱,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为286 nm,流动相采用(c)0.05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甲醇-乙腈(50︰30︰20,1.0 mol.L-1氢氧化钾溶液调pH 7.0)对其进行检查。流动相(c)较流动相(a)、(b)而言,主成分峰与杂质峰分离效果佳,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注射用雷贝拉唑钠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分析苯唑西林钠的碱性降解物。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01 mol.L-1醋酸铵溶液(醋酸调pH至5.0)-乙腈(75∶25);流速:1.0 mL.m in-1;检测波长:225 nm;柱温:30℃;液相出口分流20%进入四极杆质谱,以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ESI+)进行质谱数据采集。结果:得到苯唑西林钠碱性降解物液相色谱图以及液相色谱峰对应的一级质谱图。对谱图进行分析归纳,推测苯唑西林钠碱性降解物中4个主要组分分别为苯唑西林的青霉噻唑酸及其异构体、苯唑西林的脱羧青霉噻唑酸以及6-APA与苯甲异唑酰氯的缔合物。结论:本方法灵敏、可靠、快速,为杂质控制和工艺改进提供了有力帮助,对苯唑西林钠质量的提高及杂质含量控制指标的制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鉴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中的未知降解杂质。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 LC-MS/MS)法,采用强制降解的破坏条件,制备杂质含量较高的受试样品;以0.1%的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 B,采 C18色谱柱进行梯度洗脱;以电喷雾串联质谱电离源正离子模式进行质谱数据采集,对热降解破坏样品进行LC-MS/MS测定。结果获得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的液相色谱图,以及与液相色谱图对应的一级、二级质谱图,对谱图进行分析归纳,推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中2个未知杂质为头孢哌酮杂质 A进一步水解的产物,并推导了降解途径。结论本方法灵敏、可靠、快速,对头孢哌酮钠及其制剂的生产、质量监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高效分子排阻色谱法(Cef-SEC)测定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中的多聚体杂质,并应用在线脱盐-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2D-LC-IT-TOF-MS/MS)对检出的四个杂质进行鉴定.方法:色谱柱:SRT-Cef-SEC(300 mm×7.8 mm,5μm);流动相:5 mmol·L-1磷酸盐缓...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注射用雷贝拉唑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Hypersil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氢二钠1.119g和磷酸二氢钠0.179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摇匀)-乙腈(72:28);检测波长为:286nm;流速:1.0mL.mL-1。结果:雷贝拉唑钠在20.1~201.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RSD=0.4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国产注射用兰索拉唑进行杂质分析及稳定性研究。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及液相色谱-质谱(LC-MS)法对国产注射用兰索拉唑进行杂质分析及稳定性研究(室内光照、紫外光照和高温条件),并与其原研产品进行比较。HPLC法色谱柱为岛津ODS-3C18,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磷酸(700:300:5:1.5,V/V/V/V,pH7.0),紫外检测波长为284nm。LC-MS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TM BEH C18,流动相为5mmol/L醋酸铵溶液-乙腈(92:8,V/V),采用辅助气化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同时检测方式及全离子扫描方式。结果:兰索拉唑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6~5.4μg/m(lr=0.9999),RSD为0.21%(n=9),检测限为0.18ng;推测了3个已知杂质的裂解规律,对杂质结构进行了验证;稳定性研究中2个厂家样品中杂质含量随室内光照时间延长变化趋势差别较大,但在另2种条件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建立的杂质分析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适用于兰索拉唑有关物质检查,且国产注射用兰索拉唑杂质含量及产品稳定性与原研产品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在线二维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2D-HPLC-QTOF)法检测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中二聚体的质谱方法。方法 采用在线二维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一维液相进行分离,二维液相进行脱盐后直接进行质谱分析。结果 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盐酸表柔比星二聚体难制备及流动相中含不挥发性磷酸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离子对试剂的色谱系统不适合用于液相色谱-质谱快速鉴定杂质的难题,并确认该未知杂质为盐酸表柔比星二聚体。结论 该方法可以快速、简便、灵敏、准确地用质谱来定性测定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中二聚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和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PDA)法对双苯氟嗪中的杂质进行结构分析。方法:采用C18柱,甲酸铵溶液(用甲酸调节pH至3.2)-甲醇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柱温45℃,MS/MS和PDA分别检测。结果:双苯氟嗪中的主要杂质有效分离,通过解析获取的质谱和紫外信息,结合原料合成工艺,对其中3个未知杂质的结构进行了推断。结论:本实验分离鉴别了双苯氟嗪中的主要杂质,为双苯氟嗪的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注射用复合维生素冻干粉针中水溶性维生素的提取方法,分别建立该制剂中6种水溶性维生素和4种脂溶性维生素含量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水溶性维生素含量测定采用DiamonsilTM C18色谱柱(4.6 mm×20 mm,5μm);流动相A为甲醇,流动相B为20 m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盐(磷酸调pH值4.0),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以214 nm和254 nm为检测波长,双波长检测。脂溶性维生素含量测定采用Tigerkin C18色谱柱(4.6 mm×2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异丙醇(体积比95∶5);检测波长235 nm;流速1.0 mL·min-1。结果各种维生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6~1.000,回收率98.1%~101.9%,RSD为0.5%~1.9%。结论实现了对亚微乳剂中水溶性维生素的提取分离,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快速,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坎离砂中槲皮素含量测定的HPLC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体积分数为0.3%磷酸水溶液(体积比33∶67)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370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槲皮素质量浓度在6.312 5~101.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1%,RSD为3.3%(n=9);方法精密度RSD为2.4%(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坎离砂及其新剂型改进提供了一种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法测定红药片中三七皂苷R1及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方法色谱柱填料为氨基键合硅胶(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为80∶20),漂移管温度为90℃,载气流速为2.1 L.min-1。结果三七皂苷R1及人参皂苷Rg1、Re、Rb1质量分别在0.214~2.14μg、0.808~8.08μg、0.308 4~3.04μg及0.996~9.96μg内的对数值与相应峰面积的对数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制剂中4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6.7%(RSD=2.1%)、96.0%(RSD=1.2%)、96.8%(RSD=2.4%)和96.6%(RSD=2.5%)。结论该方法准确、分离效果好、无干扰,可用于红药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蝙蝠葛碱质量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LC-MS/MS。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体积比为60∶40∶0.8);流速700μL.min-1;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血浆中内源性物质不干扰蝙蝠葛碱和内标原阿片碱的测定,蝙蝠葛碱的线性范围为1.0~200μg.L-1,血浆中平均回收率为65.3%~73.4%,蝙蝠葛碱的定量下限为1.0μg.L-1。结论 LC-MS/MS方法简单,快速,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人血浆中蝙蝠葛碱质量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RP-HPLC法测定白头翁汤中白头翁皂苷B4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白头翁汤中白头翁皂苷B4含量测定的RP-HPLC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水(体积比28∶7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05 nm,柱温30 ℃,进样量10 μL。结果 白头翁皂苷B4质量浓度在0.1~1.5 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1%,RSD为1.2%(n=9);重复性RSD为1.6%(n=5)。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为白头翁汤及其新剂型改进提供了一种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消炎片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体积分数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7 nm;流速为1.0 mL·min-1;进样量为5μL;柱温为30℃。结果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8.01~128.2 mg·L-1(r=1.000 0,n=5)、5.36~85.76 mg·L-1(r=0.999 9,n=5)、5.34~85.44 mg·L-1(r=0.999 9,n=5);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8.69%(RSD=0.6%,n=9)、98.29%(RSD=0.8%,n=9)、97.83%(RSD=1.0%,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消炎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简单、快速测定肌肽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柱前衍生化RP-HPLC法。衍生化试剂:2,4-二硝基氯苯;色谱柱:DiamonsilTM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5 mol.L-1乙酸钠缓冲溶液(体积比1∶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结果肌肽质量浓度在2.0~20.0 mg.L-1(r=0.999 4)内与其衍生化物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8%,RSD为0.8%(n=9)。结论2,4-二硝基氯苯柱前衍生化RP-HPLC法可用于测定肌肽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齐多夫定片中齐多夫定和拉米夫定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In-ert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体积比77∶23),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齐多夫定的线性范围为20~300 mg.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RSD=0.24%;拉米夫定的线性范围为10~150 mg.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RSD=0.33%。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分离效果好,适用于该复方制剂中2种主成分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灵敏、简便的HPLC-UV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坎地沙坦的质量浓度,用于研究坎地沙坦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胃肠道的吸收情况。方法采用Eclipse XC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体积分数0.1%磷酸,体积分数0.1%三乙胺,pH值2.7)-乙腈(体积比42∶58),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测定坎地沙坦的线性范围在0.01~1 mg·L-1时,回归方程为A=7.028ρ+4.200×10-2(r=0.999 8);线性范围在0.3~30 mg·L-1时,回归方程为A=0.237ρ+1.00×10-3(r=0.999 2),定量下限达到10μg.L-1。日内、日间RSD值均小于10.0%,提取回收率大于75%。该方法用于评价坎地沙坦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原料药在大鼠胃肠道的吸收。结论该方法灵敏、简单、可靠,可用于测定血浆中坎地沙坦的质量浓度。与原料药相比,坎地沙坦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在胃和小肠部位的吸收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设计并合成一系列新型L-异谷氨酰胺类衍生物,并测定其对氨肽酶N (APN)的抑制活性。方法 以L-谷氨酸为基本骨架,与3,4-二氯苯甲酸形成酰氯发生酰化、环合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环状酸酐,再经氨解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体外抑酶试验测定化合物抑制氨肽酶N的活性。 结果与结论 合成了15个未见报道的L-异谷氨酰胺衍生物,其结构经过1H-NMR、MS、和IR的确证。其中化合物I4、I6显示出较好的抑制氨肽酶N活性(IC50=20~40 μmol.L-1),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