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冠脉搭桥(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围术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我院行急诊CABG的急性冠脉综合征80例,根据入院诊断分为心梗组和非心梗组,根据手术原因分为左主干组、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失败组、循环不稳定组和发作频繁组。应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对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平均年龄(66.49±8.89)岁,围手术期死亡8例(10%)。Binary 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本组患者围术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诊CABG作为一种抢救性治疗,掌握好适应证是安全、有效的。在急诊CABG患者中有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适应证应尽早使用,尤其合并循环不稳定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需要急诊搭桥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处理经验,为类似患者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需要急诊搭桥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结果第1例患者需要二次插管,第2例恢复顺利,无死亡。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必须注意两种病需要同时治疗,以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围手术期治疗的中心环节是避免低氧、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创通气的运用可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及东茛菪碱可能增加患者对无创通气治疗的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桡动脉途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桡动脉急诊PCI治疗21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12个月明确预后.结果:本组ACS患者发病-就诊时间(4.1±2.6) h,就诊-球囊扩张时间(70±17) min,术中置入药物支架(1.3±0.6)枚,病变血管前向血流100%达TIMI3级.术中6例发生低血压,4例发生室颤/室速.随访12个月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末径无明显改变,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结论:ACS患者经桡动脉行急诊PCI安全可行,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4.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作为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一种新方法正在国内各大医院迅速开展,该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等优点[1],使心肌梗死部位得到血液再灌注,保存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冠脉病变特点。方法 对 1 35例ACS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 ,对其病变特点进行研究。结果 ACS患者病变血管数量为无显著病变为 4例 ,单支病变 5 7例 ,双支病变 4 4例 ,三支病变 30例 ;所累及的血管分别为 :左主干 (LM) 3例 ,左前降支 (LAD) 1 0 1例 ,回旋支 (LCX) 5 4例 ,右冠状动脉 (RA) 74例 ;病变形态特征为 :A型病变 5 3例 ,B型病变 1 0 1例 ,C型病变 32例 ,完全闭塞型病变为 4 9例 ;病变狭窄程度为 :轻度狭窄 4 4例 ,中度狭窄 72例 ,重度狭窄 81例 ,完全闭塞型病变为 4 9例。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目前是评价冠脉病变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内科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粥样斑块破裂诱发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是主要发病机制,主要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处理手段不尽相同,现就我院急诊科收治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内科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粥样斑块破裂诱发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是主要发病机制,主要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处理手段不尽相同,现就我院急诊科收治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内科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粥样斑块破裂诱发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是主要发病机制,主要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处理手段不尽相同,现就我院急诊科收治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4例,非经球囊预扩张直接植入冠状动脉支架,随访观察患者远期临床疗效。结果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34处病变,成功直接植入冠状动脉支架32个,无急性期并发症。进行(26.29±14.72)个月的随访,术后胸痛发生率8.3%,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率12.5%。结论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切实可行,并且具有较好的远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采用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ECABG)治疗 6h内急性心肌梗死 (AMI)、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失败和左冠状动脉主干 (LM )严重狭窄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2月分别对 9例 6h内AMI、2例PTCA失败和 9例LM严重狭窄的患者行ECABG手术。结果 平均移植血管桥(2 .6± 0 .7)支 ,心脏自动复跳 17例 ,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装置 (IABP) 7例 ;体外循环时间为 (10 9± 2 3)min ,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 (78± 17)min ,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为 (2 0± 13)h ;住院期间死亡 2例 ;肾功能衰竭行急诊血液透析 2例 ,院内感染 9例 ,心低排血量 8例 ,难治性心律失常 6例 ,脑血管意外 1例 ,胸骨感染 1例 ,下肢感染 1例。全组患者无围术期心肌梗死 ,无再次手术止血。平均随访 (16 .4± 4 .3)个月 ,仅 1例于术后 2个月出现反复右心功能衰竭症状 ,其余患者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 ,对 6h内AMI、LM严重狭窄和PTCA失败的患者行ECABG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指征及外科处理要点,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对2007年8月至2010年6月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在AMI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结果本组16例抢救成功,手术成功率为80%。非停跳搭桥11例,停跳搭桥9例,平均移植血管桥(2.8±0.5)支,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装置(IABP)8例;术后机械通气平均(18±14)h;术后低心排血量2例,难治性心律失常2例,脑血管意外1例,下肢感染1例。全组无一例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无再次手术止血。平均随访时间为(15±3.4)个月,仅1例术后2个月反复出现右心功能衰竭症状,余患者心绞痛症状均完全消失,术后复查超声心电图示左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 is considered as a more complete means of revascularization tha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 PCI ) . Howeve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can still occur after CABG. The culprit vessel can be the graft vessel or the native vessel. Many questions remain unanswered i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regarding this topic: what are the short- and long-term pathological changes that induce AC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探讨不停跳技术对CABG术后AKI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非体外不停跳(Off-pump组)和体外循环(On-pump组)CABG术的病例,收集可能与AKI相关的临床资料作为变量,比较Off-pump组与On-pump组术后AKI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方法分析CABG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IFLE诊断标准对AKI进行诊断和分级,血清肌酐基础值为术前距离手术最近一次的记录值,术后肌酐峰值为术后72 h内记录的最大值。剔除术前接受透析、肌酐值记录缺失、合并其他手术及采用机器人辅助手术的病例。结果 727例符合条件的患者纳入分析,其中Off-pump组290例,On-pump组437例。两组比较,年龄、性别、术前血清肌酐值、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颈动脉狭窄及慢性肾疾病史、脑血管疾病史等合并疾病发生率无差异;心梗病史、合并心功能不全、平均左室射血分数、急诊手术、围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移植血管桥数量、输红细胞比例和用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2例(25.0%)患者术后发生AKI,其中Off-pump组25例,On-pump组157例,Off-pump组术后AKI发生率低于On-pump组(8.6%vs 35.9%,P〈0.001)。术后发生AKI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延长,延迟通气、二次气管插管发生率上升。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慢性肾疾病史、围术期应用IABP和大量输血等是CABG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Off-pump技术是CABG术后发生AKI的保护因素。结论 CABG术后发生AKI常见,高血压病史、慢性肾疾病史、围术期应用IABP和大量输红细胞等是CABG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ff-pump不停跳技术可以避免体外循环对肾功能的损害,减少CABG术后AK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手术特点。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7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实验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0P—CABG)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冠心病患者病情的改变情况以及两种手术方法的特点。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同治疗前相比均有一定改善,但实验组病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手术的并发症非常少,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手术治疗方法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所取得的效果较好,临床价值非常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LABP)在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eCABG)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探讨此类手术应用IABP的时机选择和适应证。方法:总结了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12例冠心病患者在IABP支持下。实施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情况。其中2例心肺复苏成功后置入IABP,1例在甲状腺手术后诱发心肌梗塞置入IABP,6例在行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出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置入IABP,3例在手术中置入IABP辅助撤除体外循环。结果:1例术后5天撤除IABP,次日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死亡;其余11例均在术后3~6d撤除IABP,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风险较大,特别是严重的低心排导致手术效果更加不确定,在术前、术中应用IABP可以有效地改善心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80岁高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治疗难点、围术期处理,以提高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4月—2006年12月62例≥80岁冠心病患者行CABG,男46例,女16例,年龄80~87岁,平均年龄为(82±2)岁。其中停跳CABG30例,不停跳CABG32例。结果全组行单纯CABG54例,CABG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DVR)1例,CABG 二尖瓣置换(MVR)1例,CABG DVR 三尖瓣成形(TVP)1例,CABG 室壁瘤切除3例,CABG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TMLR)2例。共搭桥145支,胸廓内动脉桥41支,静脉桥104支。术后住院期间死亡6例,病死率为9.7%。术后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随访40例(71.4%),平均随访时间为(6.2±5.0)个月;6个月时,90.0%(36/40)的患者无心绞痛发作。结论≥80岁高龄冠心病患者行CABG是可行的,应重视围术期处理,及时处理并发症,不应因患者年龄大而放弃手术。 相似文献
18.
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临床对比研究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疗效。方法研究组57例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照组15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辅助呼吸时间、术后引流量、ICU监护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总天数、住院总费用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辅助呼吸时间、术后引流量、ICU监护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无1例发生心绞痛,3例术后38h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对照组7例术后24h出现心律紊乱,频发室早。其余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随防6~36个月,研究组心绞痛消失,疗效满意;对照组术后2例13个月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3例心律紊乱,频发室早。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安全、有效。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比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术中心脏创伤小,术后心脏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减少护理工作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治疗冠心病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 :2 6例冠心病患者接受CABG ,术前心绞痛 (CCS)Ⅰ级 2例 ,Ⅱ级 7例 ,Ⅲ级 13例 ,Ⅳ级 4例。 2 4例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CABG ,2例非体外循环下施术。除 1例左乳内动脉 (LIMA)纤细血流不足改用大隐静脉外 ,2 5例采用LIMA与前降支搭桥 ,人均搭桥 3.2支。结果 :2 5例术后随访 6~ 30个月 ,2 4例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 ,1例心绞痛Ⅰ~Ⅱ级。低心排术后死亡 1例。结论 :CABG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 ,完全再血管化和围手术期处理是CABG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接受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ECABG)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手术特点.方法 以2007年1月~2008年6月接受ECABG的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ECABG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2例,难以纠治的不稳定心绞痛4例,介入治疗失败后手术2例.回顾分析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特点.以124例同时间段的择期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术前ECABG组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心排量和中心静脉压)较差,心肌梗死患者比例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ECABG手术均在不停跳状态下完成,从发病到完成第一支血管再血管化时间为(7.5±1.7) h;两组的手术时间及吻合口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ECABG组安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管道、改行体外并行循环、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24 h和ICU留置时间>3 d的患者百分率及死亡率(22.2% vs 3.2%)均明显增加(P<0.05);IABP辅助时间显著延长(P<0.05).结论 ECABG可采用不停跳技术,但死亡率仍较择期手术高,可能与患者术前心功能较差及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