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带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3,自引:11,他引:2  
目的 为带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在32 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进 行解剖, 对腓肠神经及其 营养血管进行详细观 测。 结果  吻合型腓 肠神经占531 % ;非吻合型占469 % 。该神经的营养血管为腓肠浅动脉和穿动脉, 腓肠浅动脉于腓骨头上方(50 ±15)c m 由腘动脉发出,起始处外径为(08 ±03 ) m m ,伴腓肠内侧皮神经和腓肠神经下行, 与踝关节附近的皮动脉进行吻合;穿动脉则来源于胫后动脉肌皮支和腓动脉肌间隔皮支, 其外径分别为(08 ±04) m m 和(08 ±03) m m 。这些皮动脉除与腓肠浅动脉构成链式吻合外,并借分支与筋膜皮支形成广泛的筋膜皮血管网。 结论 可以腓肠神经及其营养动脉为蒂设计筋膜皮瓣,转位修复小腿中下部、踝关节周围等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2.
股深血管及穿血管股骨膜(骨)瓣转位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股骨骨折、骨不连提供带血管蒂骨膜(骨)瓣转位修复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股深血管穿支的起始、走行、分支、吻合及骨膜支。结果:股深血管主干经大收肌和短收肌之间,贴股骨后内侧下降直达大收肌止端深面,沿途分出3~4支穿动脉,起始点距小转子尖下依次为4.5±1.3cm、9.3±2.6cm、14.3±3.1cm和16.0±1.5cm,外径分别为2.8±0.7mm、2.4±0.6mm、2.2±0.5mm和1.3±0.2mm。各穿支分出1~3支外径1.0mm左右的肌骨膜支,分布股骨体粗线及粗线两侧骨膜,形成骨膜动脉网。结论:以股深血管及其穿支为蒂可设计3种骨膜(骨)瓣修复股骨各段骨折骨不连。  相似文献   

3.
带血管蒂腓骨长肌腱转位修复跟腱缺损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跟腱缺损修复新术式的设计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腓骨长肌腱外踝上段和足外侧段的血供进行了解剖学观测,并在标本上进行模拟术式设计,结果:跟外侧动脉恒定发3.7(2~5)支外径为0.5±0.2mm骨肌腱支,腓动脉穿支降支发2.7(2~4)支外径为0.5±0.2mm肌腱支,分别自腱前、后缘进入腱周组织,营养腱足外侧段;外踝上段肌腱血供自外踝尖上8.2±1.8cm,由腓动脉发出的肌间隔支营养,外径0.9±0.2mm、长度2.7±0.9cm。结论:可以上述血管之一为蒂设计腓骨长肌腱转位修复跟腱缺损的术式,临床成功应用1例,证实术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甘露醇和当归对周围神经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甘露醇和当归对周围神经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观察神经电生理,神经内钙,自由基含量和组织结构的变化。 结果 缺血6 小时应用甘露醇, 当归,再灌注5 小时后潜伏期由(3756 ±0206) m s 减至( 2216 ±0096) m s 和( 3472 ±0166 ) m s , 传导速度由(12418 ±1011)m /s 增至( 21320 ±0676 ) m /s 和( 17120 ±1035 ) m /s , 波幅 由( 1262 ±0256 ) m V 增 至(7108 ±043 9) m v 和(2604 ±029 7) m V , 神 经内钙 由( 77794 ±8 268 ) μg/g 减 至( 42138 ±3489) μg/g 和(40094 ±2082) μg/ g 。缺血6 小时应用当归,甘露醇再灌3 0 分钟, 自由基由(37545 ±4475) Ym ax/μg 减至(28009 ±2176) Ym ax/ μg 和( 11136 ±18 06) Ym ax/ μg 。组织形态学的变化也说明损伤程度得到明显抑制。 结论 甘露醇和当归均可用于防治周围神经的再灌注损伤, 甘露醇的作用优于当归  相似文献   

5.
双吻合器吻合法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目的评估双吻合器吻合法在直肠癌保肛手术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回顾总结4年中采用该技术行直肠癌手术97例。癌灶下缘距肛缘平均距离82cm,其中3~7cm42例(433%,42/97),大于8cm55例(567%,55/97)。结果所有患者吻合器切除圈完整。术后吻合口漏9例(93%,9/97),肿瘤距肛缘小于7cm患者的吻合口漏发生率显著高于距离大于7cm的患者(P<0.05),神经性膀胱排空障碍5例(52%,5/97),切口感染7例(72%,7/97),吻合口出血4例(41%,4/97),术后肛门部疼痛1例(10%,1/97)。结论双吻合器吻合法可作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6.
胫前动脉踝上支骨膜(骨)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带血供胫骨下段外侧骨膜(骨)瓣移位术提供解剖学基础,在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胫骨下段外侧骨膜血管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其吻合。结果表明,胫前动脉踝上支是胫骨下段外侧骨膜血供的主要血管,于踝间连线上方(3.1±0.8)cm始于胫前动脉,紧贴骨面前行至胫骨前缘分出升支和降支。升支沿胫骨前缘上行,达踝间连线上(6.3±1.3)cm处与胫前动脉肌骨膜支吻合;降支下行与内踝前动脉吻合。踝上支长(2.2±0.7)cm,外径(1.1±0.2)mm,伴行静脉两条。以踝上支或踝上支与肌骨膜支的吻合关系,可在胫骨下段外侧设计8cm~10cm×4cm~5cm骨膜瓣,为修复胫骨中下段骨不连、距骨骨折、踝关节融合等提供了一种新的骨膜(骨)瓣供区。  相似文献   

7.
我科1996年7月~1997年7月将掌背动脉皮瓣用于断指再植并皮肤缺损4例的修复,皮瓣及手指全部存活。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2例,年龄16~33岁,机器冲击伤2例,机器绞伤2例,离断部位均在近节,其中食指、环指各1例,分别伴掌指关节水平的指背及掌背皮肤缺损25cm×20cm及30cm×20cm;中指两例伴近节掌面及桡侧皮肤缺损分别为28cm×18cm和25cm×18cm,且并指动脉缺损32cm和30cm。手术方法:在臂丛麻醉下,断指再植手术处理,止血带下根据皮肤缺损的大小和形…  相似文献   

8.
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1994年9月~1998年1月采用桡侧屈腕肌腱转位治疗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共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应用解剖11桡侧屈腕肌腱桡侧屈腕肌位于前臂浅层,起于肱骨内上髁向外下止于第2掌骨底。腱性部分长度143cm±11cm,宽度62cm...  相似文献   

9.
颈横血管肩胛冈支骨瓣移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下颌骨缺损提供带血管蒂骨瓣移位修复术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5具(3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颈横血管及其肩胛冈支的走行、分支及分布。结果颈横动脉全程分为:颈段,长(4.7±0.1)cm,起始外径(4.0±0.1)mm;背段,长(5.88±0.63)cm,起始外径(3.30±0.35)mm。颈横动脉肩胛冈支86.7%起于颈横动脉浅支,13.3%起自颈横动脉,干长(4.97±1.68)cm,起始外径(2.08±0.27)mm。肩胛冈支恒定地向肩胛冈发出4~8支骨膜支营养肩胛冈。结论颈横血管肩胛冈支是肩胛冈区的主要血供来源之一,以其为蒂的肩胛冈骨瓣可以颈横血管背段起始处为旋转点向下颌区移位,血管蒂平均长约10.85cm,可为下颌骨缺损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微创心脏瓣膜替换术73例报告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Wang D  Wu Q  Yang X  Hua Z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4):243-244
目的介绍一种微创心脏瓣膜替换术的新方法。方法于1997年3月至1998年4月为73例瓣膜患者经右侧腋下胸部小切口,皮切口平均长度为(85±09)cm,进行了心脏瓣膜替换手术。结果平均循环阻断时间(886±338)分钟,平均转机(1170±459)分钟,有5例患者未阻断升主动脉,室颤下完成了二尖瓣替换术。术后气管插管时间(96±36)小时,平均胸液引流量(2645±1843)ml。1例患者院内死于脑出血。随诊中2例患者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其中1例患者死亡。其他随诊良好。结论微创心脏瓣膜替换术安全可靠,可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影响,利于患者恢复,同时为换瓣手术技术的改进提供了新经验。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