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报道经纤维支气管镜(FB)检查刷片、活检确诊的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23例,女性患者占60.9%。检查阳性率73.8%。82.6%的患者肺内无结核灶。镜下分炎症型、增殖型,瘢痕狭窄型及溃疡型。易误诊为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癌。FB检查诊断本病具有肯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X线及CT在支气管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了我院150例经上述检查确诊的病例,以探讨各种方法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男女比例为1:1.59,15-35岁者占43.3%,36-60岁者占37.3%,右侧(86例)多于左侧(62)例,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占94.7%,25,3%和21.3%行纤支镜确诊前分别误诊为肺癌和肺炎;X线表现有肺不张者26.7%,肺浸润者39.3%,10.7%有肺门增大或块影,8.7%有肺内团块或结节,X线胸片阴性者8.7%;CT见气管支气管改变者49.3%;纤支镜下表现以内芽增殖型和炎性浸润型最多,分别占35.3%和26.0%,其次是溃疡坏死型占21.3%和瘢痕狭窄型占17.3%,很多病例有上述多种改变;纤支镜活检阳性率90.6%,刷检阳性率为23.9%。结论支气管结核在临床X线、CT和纤支镜下有一定特征,但很难与许多其它肺部疾病区别,CT较胸部X线更能发现气管支气管病变,纤支镜是确诊支气管结核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CT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2例临床明确诊断为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凹片,纤维支气管镜与病理检查结果。重点观察病变气道内壁及管腔的形态学变化以及其病变远侧肺实质的病变情况。结果CT共诊断出气管、支气管改变31例(占73.81%)。其中管壁改变17例(占40.48%),不规则,弥漫性增厚7例,明显增厚10例。管腔改变18例(占42.85%),狭窄9例,闭塞2例,管腔局限性扩张7例。气管、支气管周围及纵隔淋巴结肿大6例。肺不张4例,局限性肺气肿6例。合并肺内活动性结核27例(占64.28%),CT对气管、支气管病变的检出率为(74.47%)。结论cT检查能够为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并有助于了解病程,明确病变部位,对危重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定位准备及估计预后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内膜结核致肺不张17例纤支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蓉萍  韩忠  王才春  林仙 《中国热带医学》2007,7(5):761-761,772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于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致肺不张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7例诊断为支气管内膜结核致肺不张病人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肉芽肿型5例,瘢痕型7例,炎症型4例,溃疡型1例,以内芽肿型和瘢痕型多见(12/17)70.6%;纤支镜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者10例(10/17)58.8%,手术后病理证实4例(4/17)23.5%,刷检物和(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找到结核杆菌3例(3/17)17.6%。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于支气管内膜结核致肺不张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007例经电子阴道镜检查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阴道镜与病理检查结果、阴道镜检查与患者年龄的关系、临床检查与病理检查的关系及维吾尔族妇女阴道镜检查结果的特点。结果:(1)正常图像中病理诊断以慢性宫颈炎多见,其构成比为73.57%(P〈0.05);角化病(61.90%)和不典型血管(60.19%)是宫颈非典型增生特征表现;镶嵌(3.45%)、白色上皮(4.35%)、不典型血管(4.63%)见于宫颈原位癌。(2)宫颈非典型增生以51~60岁最多,其次为31~40岁妇女;40岁以上宫颈癌发病增多。(3)病理诊断为慢性宫颈炎及宫颈CINI的患者临床多见于宫颈Ⅱ度糜烂;宫颈CINⅡ的患者临床见于宫颈Ⅱ度及Ⅲ度糜烂;宫颈CINⅢ的患者可表现为临床的各种病变;宫颈癌的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宫颈Ⅱ度、Ⅲ度糜烂。(4)在维吾尔族患者中宫颈癌及CIN发生率增加。结论:电子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筛查作用,配合组织学检查则有肯定的诊断价值和帮助确定治疗方案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熊宇 《中国医刊》2003,38(1):31-32
目的:了解气管支气管结核在纤支镜下肉眼所见及其诊断上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病理学、细胞学或抗酸染色证实的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及纤支镜检查资料。结果:41例病人中,男14例、女27例,男:女为1:1.9,干咳为其主要症状,胸部X线表现以肺内片状浸润影及肺不张多见,分别占34.1%、29.3%,X线大致正常者占17.1%,镜下表现为肉芽增殖型(43.9%)、炎症浸润型(34.1%)、溃疡坏死型(24.4%)、瘢痕狭窄型(12.2%)。41例中经病理学诊断35例,阳性率85.4%,细胞学及抗酸杆菌诊断阳性率为24.4%、12.2%。结论:纤支镜检查和支气管活检对气管支气管结核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纤支镜表现和病理诊断分析,提高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认识。方法:分析485例经纤支镜检查并确诊为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纤支镜表现和病理结果。结果:485例患者均有咳嗽、咳痰病史,大多继发于肺结核,病变以右侧支气管为主。纤支镜检查示37.5%的病例有粘膜充血水肿,17.1%的病例有粘膜表面破溃糜烂,9.3%的病例有粘膜充血水肿同时合并粘膜表面有白色胶冻状物,21.7%的病例有管腔狭窄,14.4%大致正常。经纤支镜刷片行抗酸杆菌检查阳性占64.7%,抗酸杆菌培养阳性占31.3%,其中双阳占3.7%。210例行病理活检,部分病例同时做抗酸染色,证实结核37例(17.6%)。抗酸染色阳性11例(29.7%)。结论:支气管内膜结核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凡是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在临床诊断同时,应尽早行纤支镜检查;另外临床诊断肺癌时也应警惕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可能,通过取活检(对镜下表现为无结构的坏死组织都应做组织抗酸染色)、刷检或抗酸杆菌培养的联合应用,提高支气管内膜结核的阳性诊断率,以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8.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内镜下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胃肠镜检查对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12月至2005年12月24例临床、病理确诊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胃肠镜表现,其中电子胃镜检查11例,均到达十二指肠降部,并行黏膜活检送病理检查和胃窦部幽门螺杆菌检查;电子结肠镜检查14例,6例达回肠末段,8例达回盲部,并行黏膜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 病变分布特点:胃镜检查11例中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为胃窦(5例)及十二指肠(4例),共9例,占81.8%;肠镜检查14例中回盲部受累7例,占50%,为最好发部位;多为多发病灶(21/25),孤立病灶少见(4/25)。内镜下表现:11例胃镜下最常见的表现为溃疡8例,占72.7%,圆型或椭圆型,其中多发溃疡5例,以浅溃疡为主,薄白苔,孤立溃疡3例,多较深,白苔,直径均≤1.0cm。其次为散在多发糜烂7例,占63.6%,黏膜水肿7例,占63.6%;皱襞增厚6例,占54.5%。隆起病变7例,占63.6%,表现为疣状隆起、结节样及匍型。14例肠镜下主要表现为溃疡和隆起病变,溃疡为多发浅溃疡(7例)占50%,数个至数十个不等,圆型及不规则型,散在分布,直径0.3~1.0cm,伴黏膜水肿、皱襞增厚、散在多发糜烂,局部肠腔狭窄;隆起病变(7例)占50%,表现为结节状,最大直径约4.0cm。黏膜活检病理检查:黏膜层均可见较多或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幽门螺杆菌检查:阳性共5例,占45.5%(5/11);阴性6例,占54.5%(6/11)。结论 消化内镜检查是诊断以黏膜和黏膜下层病变为主的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重要方法,而通过内镜检查行黏膜活检证实胃肠道黏膜组织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对支气管结核诊断的价值。方法通过支气管镜活检和细菌学的检查对165例支气管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涂片查结核菌阳性28例(17%),刷片查结核菌阳性89例(54%),经支气管粘膜活检证实支气管结核145例(88%)。确诊支气管结核前,临床误诊、漏诊109例(占66.1%)。结论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诊断并不易,对临床及胸部X线表现可疑者,应及时行支气管镜活检和细菌学的检查,以免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0.
纤支镜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87例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痰菌阴性患者的临床表现,仅3例临床提示EBTB(误诊率在96.6%)。经纤支镜刷检(FB)诊断阳性率达90.8%,取分泌物PCR-TB检查,而确诊者58例为阳性,活检8例证实为结核,阳性率34.8%。说明对不明原因的咳嗽,咳痰,咯血,胸闷,经积极治疗1-2周无效者,应考虑EBTB,及时行FB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T扫描在诊断支气管扩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5例CT影像诊断支气管扩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85例中右肺中叶18例,占21.2%;右肺下叶26例,占30.6%;左肺上叶9例,占10.6%;左肺下叶-32例,占37.6%例。其中合并肺部感染、结核、阻塞性肺不张(肺膨胀不全)等其它疾病67例,占78.8%。结论 支气管扩张CT检查其诊断率高于其它检查项目,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8.8%以上,对于不明原因咳血、咳痰病人、可疑支气管扩张患者CT为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阴道细胞学检查联合电子阴道镜检查对诊断宫颈病变的价值。方法:对152例因阴道细胞学检查异常的患者进行联合电子阴道镜检查。其中良性病变:50例,ASCUS:34例,HSlL:30例,LSIL:26例,癌:12例。结果:根据细胞学结果在阴道镜下取活检后的结果为:良性病变中炎症占80.0%(40/50)、CINl4.0%、癌占2.0%(1/50);ASCUS中炎症占61.8%(21/34)、CIN占35.3%(12/34)、癌占2.9%(1/34);HSIL中炎症占10.0%(3/30)、CIN占66.7%(20/30)、癌占20%(6/30);LSIL中炎症占19.2%(5/26)、CIN占76.9%(20/26)、癌占3.8%(1/26),细胞学报告为癌者中CIN(原位癌)占16.7%(2/12)、癌占66.7%(8/12)、乳头状疣占16.6%(2/12)。结论:电子阴道镜检查结合阴道细胞学定位活组织检查,提高了宫颈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尤其是对诊断临床上无症状并且宫颈外观无肿瘤形态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早期癌变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32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简称FB)确诊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CT)、痰菌检查,纤支镜结果等诊断方法作了比较。32例中主要症状包括:咳嗽27例、发热8例、咯血2例、胸痛10例、气促8例、消瘦6例。8例X线表现正常,3例CT提示EBTB,纤支镜检查示:炎症浸润型12倒(37.50%),溃癌型8例(25.00%),增殖型10例(31.25%),狭窄闭塞型2倒(6.25%)。32例均行3次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仅2例阳性,但经FB刷片行抗酸杆菌检查阳性达28例,病理活组织检查16例证实为结核的10例。结论.EBTB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胸部X线表现正常不能排除EBTB,CT诊断价值不高,确诊主要依靠纤支镜检查。对不明原因低热和呼吸道症状经积极治疗无效者,应怀疑EBTB而厦时行纤支镜检查。行镜下常规刷检找抗酸杆菌和(或)组织活检阳性率高,且简便快捷,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与支气管哮喘(哮喘)、肺结核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176例住院肺癌病例的一般情况、诊断情况进行统计,并比较其中肺结核、哮喘的并发情况。结果:出院诊断“肺癌”的患者有4176例,其中同时诊断结核或曾有结核病史的有460例,占11.02%,同时诊断哮喘或曾有哮喘病史的有32例,占0.7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确诊(有病理或细胞学依据)的2868例住院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同时诊断结核或曾有结核病史的有200例,占6.97%;同时诊断哮喘或曾有哮喘病史的有20例,占0.7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肺癌人群并发哮喘的机会与普通人群相仿,甚至更低,而肺癌与肺结核关系密切,肺癌人群并发肺结核的概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腔出入口区的正常CT解剖和CT对该区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117例胸腔出入口区病变的CT表现,对50例正常对照组在CT上分为5个解剖区:1区(甲状腺区);2区(甲状腺内侧区);3区(甲状腺外侧区);4区(甲状腺后区);5区(甲状腺前区)。结果:在117例中,1区11例(9.40%),2区8例(6.84%),3区72例(61.54%),4区1例(0.85%),5区3例(2.56%),跨1,3,5区15例(12.8%),跨1,2,3区7例(5.98%)。病变主要分布在3区,其中以淋巴结病变最为多见(55例);甲状腺病变(33例)主要分布在1区和跨区生长。结论:在CT上对胸腔出入口区合理的划分5个解剖区,有利于病变的定位和定性1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涂片(TCT)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4年4月。2005年12月海南妇产科医院对7819例妇女行宫颈脱落细胞TCT检查。细胞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对TCT检查阳性患者在阴道镜下取宫颈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7819例TCT细胞学检查结果中异常414例,发生率5.29%,其中ASCUS266例,占3.40%;ASCUS-H29例,占0.37%;LSIL73例,占0.93%;HSIL40例,占0.51%;SCC6例,占0.076%。TCT与阴道镜下活检后的病理组织学诊断符合率LSIL为54.79%,HSIL为92.5%SCC为100%。结论 TCT检查能提高发现低度病变及高度病变的敏感性,是目前筛查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宫颈细胞学涂片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宫颈细胞学涂片联合阴道镜检查筛查250例患者,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50例宫颈涂片检查,异常涂片120例(48.0%),病理结果显示:子宫颈鳞癌3例(1.2%);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17例(6.8%);HPV感染81例(32.4%);急慢性宫颈炎149例(58.6%);阴道镜检查对CIN的诊断符合率(86.67%)明显高于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12.5%)(P〈0.01);阴道镜诊断CIN的敏感性为93.48%,特异性为89.69%,两者联合的阳性预测值为73.57%,阴性预测值为97.14%。结论采用宫颈细胞学联合阴道镜下病理组织检查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SARS患者恢复期胸部后遗病变的CT表现,评价CT在SARS恢复期复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5例恢复期SARS患者进行追踪随访,为期1a,分4次(于出院后30~40d、90~100d、240~250d、350~360d),行胸部CT检查,并对其影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5例患者随访观察最后胸部CT正常的59例占78.66%;散在磨玻璃样影未完全吸收的5例占6.66%;部分纤维化的6例占8%;部分纤维化伴细支气管囊状扩张的3例占4%;支气管扩张伴感染1例占1.33%;结核1例占1.33%。【结论】高分率CT是恢复期SARS患者胸部检查最佳方法,能清晰地显示胸部病变的细微改变,指导临床医师采取较积极的治疗措施,以减少病人遗留肺部病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在诊治女性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7月因不孕症在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的1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9例为原发性不孕,占40.4%;87例为继发性不孕,占59.6%。不孕时间为1~17年,平均不孕时间为(3.2±2.6)年。术前估计116例患者宫腔正常,其中26例经宫腔镜诊断为宫腔异常,宫腔异常率占22.41%;术前估计30例患者宫腔异常,其中21例经宫腔镜诊断为宫腔异常,宫腔异常率占70.0%。2组患者宫腔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宫腔镜检查为标准诊断宫腔内病变,超声检查阳性预测值为70.8%,阴性预测值为75.4%;子宫输卵管摄影检查(HSG)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阳性预测值为71.4%,阴性预测值为76.0%。结论宫腔镜与腹腔镜手术联合,可提高宫腔异常的检出率,并有效治疗不孕症。  相似文献   

20.
陈伟  张贺喜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2):156-156
目的:探索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征。方法:分析3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FB)确诊的EBTB患者影像学表现。结果:36例EBTE患者24例行CT检查,有19例提示EBTB,均根据支气管壁毛糙、狭窄或闭塞而得到提示,36例EBTB患者合并肺叶或肺段不张9例,全肺不张2例,合并肺结核、胸膜炎、支气管扩张及肺脓肿共25例。FB检查结果,17例有炎症浸润型病变,14例有狭窄闭塞型病变,5例为增殖或溃疡型病变。36例FB涂片检查中34例阳性,13例痰涂片抗酸染色为阳性。结论:EBTB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胸部X线不能明确。CT诊断并结合临床有一定价值,确诊主要依靠FB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