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足月妊娠引产方法很多,但在临床工作中,对低宫颈评分者[1]单用缩宫素引产失败率高.我院2006年1月至2006年8月对低宫颈评分者进行计划分娩引产方法探讨,采用蓖麻油煎服联用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180例,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人工破膜引产222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欣普贝生、缩宫素分别在足月单胎妊娠引产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住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妊娠分娩孕妇做为试验组;将100例同样条件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欣普贝生和缩宫素促宫颈成熟,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用于足月单胎妊娠引产促宫颈成熟优效果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单胎妊娠引产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缩宫素组,且产程明显缩短,不仅提高自然分娩率,而且降低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促进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0年8月89名初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37例给予欣普贝生,52例行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引产的成功率和分娩情况。结果欣普贝生组和缩宫素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73.0%和32.7%,总有效率分别为89.2%和46.2%,欣普贝生组显著优于缩宫素组(P〈0.01);欣普贝生组用药至临产时间、临产至分娩时间均显著短于缩宫素组(P〈0.01)。两组在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及副作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振引产方便、成功率高,是安全有效的引产药物。  相似文献   

4.
王文卿 《护理学杂志》2006,21(20):13-14
目的 探讨产妇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过程中优势胎心率观察法,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方法 将788例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的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408例用胎心监护仪监测胎心率,对照组380例用传统的多普勒仪监测胎心率.结果 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诊断率(28.9%)显著高于对照组(11.8%,P<0.01);新生儿窒息率(3.2%)、阴道手术助产率(2.5%)显著低于对照组(8.2%、7.1%,均P<0.05);剖宫产率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行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的产妇采用胎心监护仪监测胎心率效果优于多普勒仪,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促进足月妊娠宫颈成熟及引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12—2018-01间洛阳市牡丹妇产医院收治的100例足月且已出现引产指征的孕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药物组应用缩宫素促进宫颈成熟并进行引产,球囊组行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结果球囊组促进足月妊娠宫颈成熟总有效率、引产成功率、临产时间、宫颈成熟度评分、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等指标均优于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孕产妇行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提高引产成功率和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6.
输液泵滴注缩宫素引产效果观察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随机将460例需引产的孕妇分为两组各230例.观察组采用输液泵调节缩宫素引产,对照组常规用人工调节滴数.结果引产安全率、成功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引产至临产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总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提示引产中使用输液泵调节缩宫素滴数,可保持缩宫素有效血药浓度,维持规律宫缩,可避免强直性宫缩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提高引产的安全性及成功率,缩短引产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宫颈评分小于等于6分的计划分娩孕妇,评估Foley导尿管球囊联合缩宫素对促进其子宫颈成熟引产效果,了解该方案的安全性。方法 本文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人民医院产科计划分娩的孕妇100例,根据治疗情况分为缩宫素组及联合组,各50例。缩宫素组应用缩宫素静滴引产,联合组应用Foley导尿管联合缩宫素静滴引产,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感染发生率,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的引产效果。结果 两组孕妇年龄、学历、民族、孕前BMI、产时BMI(分娩前),怀孕次数(孕次),入院时血压、血红蛋白水平,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分娩后,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1分钟,5分钟)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入院后评估宫颈Bishop评分,联合组子宫颈Bishop评分平均3.62分,缩宫素组子宫颈Bishop评分平均5.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孕妇分娩结局的比较,联合组孕妇成功完成顺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静滴促宫颈成熟及产程进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足月妊娠单胎头位104例需引产初产妇,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研究组予间苯三酚12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继而缩宫素2.5 U加入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纯予缩宫素2.5 U加入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记录并比较两组宫颈成熟度、产程进展、阴道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阴道出血量及用药后母婴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阴道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母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能促进宫颈成熟,加速产程进展,提高阴道分娩率,且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COOK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4月采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并引产98例(实验组),2010年1月~2013年9月使用缩宫素静脉滴注促宫颈成熟并引产130例孕妇(对照组),比较2组宫颈评分、分娩方式、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取出COOK宫颈扩张球囊后,实验组宫颈成熟度由放置前(2.38±0.70)分,提高到放置后(6.15±0.96)分(t=31.412,P=0.000),宫颈成熟度显著提高。实验组阴道分娩率79.6%(78/98),显著高于对照组62.3%(81/130,χ~2=7.910,P=0.005)。对照组羊毛膜绒膜炎发生率5.4%(7/130),显著低于实验组18.4%(18/98,χ~2=9.647,P=0.002)。2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OOK宫颈扩张球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促宫颈成熟方法,结合人工破膜或静脉点滴缩宫素能够提高足月妊娠引产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合理设置经输液泵输入缩宫素引产的初始滴速,为临床安全有效地输入缩宫素提供参考。方法将80例孕妇随机分为A组(24例)、B组(28例)与C组(28例),使用输液泵输入0.5%缩宫素液,三组分别以1、2、3 gtt/m in为初始滴速,此后根据宫缩每15分钟调整1次滴速,观察出现规律宫缩时所用的时间和滴速。结果静脉输注缩宫素后15 m in内A、B组无1例出现规律宫缩,C组有2例出现规律宫缩。22.5%孕妇在滴速续加至3~7 gtt/m in时出现规律宫缩。三组出现规律宫缩所用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C组所用时间显著短于A、B组(P<0.01,P<0.05),B组显著短于A组(P<0.01)。结论从安全和时效的角度考虑,使用输液泵输注0.5%缩宫素初始滴速以3 gtt/m in(12 m l/h)为宜。  相似文献   

11.
据估计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剖宫产率为40%左右,在众多因素中,无手术指征而坚决要求剖宫产终止妊娠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选择性剖宫产的增加与产妇心理状态直接有关[1]。剖宫取胎后常规剂量缩宫素应用后,仍有部分患者宫缩欠佳,需多次追加缩宫素。致宫缩延时,失血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球囊宫颈扩张器配合人工破膜在晚期引产中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计划在本院分娩的360例宫内单胎头位晚期妊娠并具有引产指征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0例,予放置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促宫颈成熟配合人工破膜术引产;对照组100例,予小剂量缩宫素引产。对比分析两组的宫颈Bishop评分改善程度、引产至临产时间、分娩产程、顺产分娩率、母儿不良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宫颈成熟度显著改善;引产至临产时间及分娩产程显著缩短;引产成功率及顺产分娩率显著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产后出血量、软产道裂伤、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配合人工破膜术可明显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及引产失败率,提高引产成功率及孕妇满意度,且不增加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软产道裂伤发生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使用不同用量的缩宫素在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足月子宫下段剖宫产孕妇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刻子宫肌注缩宫素10 U,同时将10 U的缩宫素加入250 m L 0.9%氯化钠液体中静滴。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子宫肌注缩宫素20 U,同时将20 U的缩宫素加入250 m L 0.9%氯化钠液体中静脉滴入。观察组用药后5 min、15 min血压、心率等波动情况及术后24 h的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用药后血压心率波动水平及术后24 h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后立即给予小剂量子宫肌注缩宫素,然后小剂量静滴缩宫素维持宫缩。血流动力学稳定,产后出血无明显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少,手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有引产指征的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2组:米索前列醇组50例,予25μg米索前列醇置于阴道后穹窿,6h无临产可重复同剂量用药,24 h内总量不超过50 μg;缩宫素组50例,予常规5 U/L缩宫素静滴. 结果 米索前列醇组引产有效率高于缩宫素组(96% vs.76%,P<0.01),且最后一次用药至临产时间为(5.48±2.44)h、分娩总产程时间为(5.59±2.56)h,分别短于缩宫素组的(8.26±6.75)h和(8.65 ±7.34)h(P <0.05),剖宫产率低于缩宫素组(4% vs.36%,P<0.01),急产率高于缩宫素组(22% vs.2%,P<0.01);而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安全、经济、有效、方便,更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控释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足月单胎无阴道分娩禁忌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在阴道后穹隆放置10mg地诺前列酮1枚,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小剂量缩宫素。比较2组产妇宫颈成熟bishop评分、产程时间、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情况。结果 2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宫颈成熟bishop评分、产程时间、阴道分娩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释地诺前列酮栓能促进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明显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合理设置经输液泵输入缩宫素引产的初始滴速,为临床安全有效地输入缩宫素提供参考。方法将80例孕妇随机分为A组(24例)、B组(28例)与C组(28例),使用输液泵输入0.5%缩宫素液,三组分别以1、2、3gtt/min为初始滴速,此后根据宫缩每15分钟调整1次滴速,观察出现规律宫缩时所用的时间和滴速。结果静脉输注缩宫素后15min内A、B组无1例出现规律宫缩,C组有2例出现规律宫缩。22.5%孕妇在滴速续加至3~7gtt/min时出现规律宫缩。三组出现规律宫缩所用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C组所用时间显著短于A、B组(P〈0.01,P〈0.05),B组显著短于A组(P〈0.01)。结论从安全和时效的角度考虑,使用输液泵输注0.5%缩宫素初始滴速以3gtt/min(12ml/h)为宜。  相似文献   

17.
选择性剖宫产术后出血的药物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1-脱氨基-1-单羟基-(2-氧-甲基酪氨酸)-催产素(卡贝缩宫素)与缩宫素控制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方法。对接受选择性剖宫产21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卡贝缩宫素组)和对照组(缩宫素组)。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10 IU缩宫素及小壶静滴10 IU缩宫素。皮肤缝合后,试验组(111例)单次静脉推注卡贝缩宫素100μg,1 min注完;对照组(105例)于2,000 ml溶液内加入20 IU缩宫素,静脉点滴,以250 ml/h的速度,输注8 h。采用称重法比较两组术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两组用药后血红蛋白浓度、肝肾功能、血糖及电解质的变化。结果两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和术后24 h出血总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产后出血发生率、用药后血红蛋白浓度、肝肾功能、血糖以及电解质变化也无显著差异。结论卡贝缩宫素在控制选择性剖宫产术后出血与缩宫素同样有效,二者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低位小水囊引产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20例妊娠晚期、因存在医学指征需要引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的引产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缩宫素引产,研究组产妇采用低位小水囊引产。比较两组产妇引产的效果、分娩方式、分娩时间、产后出血状况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产妇年龄、产妇宫颈评分、新生儿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组产妇的引产效果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vs.63.3%,P0.05)。研究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含自然分娩和行阴道手术产)显著高于对照组(86.7%vs.50.0%),剖宫产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13.3%vs.50.0%)(P0.05)。研究组产妇行剖宫产的原因中引产失败、胎儿宫内窘迫、母体原因的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有1例因持续性枕后位而行剖宫产。研究组产妇的引产至临产时间、总产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晚期应用低位小水囊引产的成功率和安全性高,能明显缩短产妇康复时间,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在分娩镇痛条件下足月妊娠引产中联用欣普贝生、间苯三酚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廊坊市妇幼保健中心就诊的需足月妊娠引产、单胎、无内外科合并症,无产科禁忌症、无前列腺素应用禁忌症、无麻醉禁忌症、宫颈bishop评分≤6分的初产妇共10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缩宫素静脉滴注法引产,宫口开大3 cm时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技术分娩镇痛;观察组运用欣普贝生阴道放置及间苯三酚静脉推注的方法,宫口开大3 cm时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技术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引产效率、具体产程、疼痛程度及妊娠结局等。结果观察组孕产妇(94.00%)促宫颈成熟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疼痛程度比较结果显示:I级疼痛观察组36例(72.00%),明显高于对照组24例(48.00%);III级疼痛观察组2例(4.00%),明显低于对照组8例(16.00%);II级疼痛两组孕产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产成功46例(92.00%),对照组引产成功38例(76.00%),观察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潜伏期、活跃期、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新生儿窒息率、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镇痛条件下使用欣普贝生阴道放置及间苯三酚静脉推注引产成功率明显优于缩宫素静脉点滴。  相似文献   

20.
超声诊断孕早期胎儿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孕早期胎儿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NCH)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1年8月在我院发现的NCH胎儿36胎,超声观察其囊状扩张的部位、大小、内部情况及胎儿有无水肿,头部、胸腹内脏、四肢、脐带有无异常,并进行随访,记录产后新生儿复查情况或染色体、引产的结果。结果 36胎NCH胎儿中,1胎NCH位于腋下,35胎位于颈部。13胎接受染色体检查,其中6胎染色体核型正常;7胎异常染色体核型中,3胎核型为45,XO;1胎为46,XX/45,XO;1胎Bart's水肿;1胎21-三体;1胎合并上肢内翻,46,XY。全部36胎中,1胎出生后证实合并尿道下裂;3胎合并全身水肿,中、晚孕胎死宫内;3胎合并心脏畸形,在中、晚孕期接受引产;2胎单房性淋巴水囊瘤自行消失,出生后观察至产后6个月,未见明显结构异常;其余27胎均引产,并经尸体检查证实。结论孕早期超声可在检测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的同时早期诊断NCH,判断有无分隔、合并畸形,对临床医师评估胎儿预后、指导临床处置、适时终止妊娠、实行优生优育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