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分离自我国临床患者的幽门螺杆菌 (Hp)毒力因子空泡毒素 (VacA)和毒素相关蛋白 (CagA)的表达状况及其分型分布。方法 :从临床分离培养 19株Hp ,用细胞测毒法检测VacA ,用Westernblot法分析CagA ,根据毒力因子表达情况进行分型。结果 :VacA阳性率为 5 7 9% ,CagA表达阳性率为 89 48% ;Ⅰ型 ,Ⅱ型 ,中间型Hp分别占 5 2 6 3% ,5 2 7% ,42 10 %。结论 :所研究的临床分离Hp菌株的毒力因子属高表达。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 (HP)是慢性胃病重要病因之一。为什么感染HP后可致不同的疾病 ?研究提示可能与感染的菌株不同或宿主对感染的敏感性不同有关。其中HP毒素在致病性中的作用很重要。1988年发现HP能产生一种使真核细胞产生空泡变性的毒素 ,称为空泡毒素A (VacA) ,它是一种分子量为 87KD的蛋白质。后来在VacA阳性的HP菌株培养液上清中发现另一种 12 8KD的蛋白 ,而在无VacA活性的HP菌株培养液上清中无此种蛋白质 ,由此结果认为VacA活性与 12 8KD蛋白质密切相关 ,把 12 8KD蛋白质称之为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用Ca…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细胞空泡毒素基因毒性片段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通过基因于程技术获得具有良好抗原性的重组细胞空泡毒素毒性亚单位蛋白。方法:利用PCR从幽门螺杆菌(Hp)空泡毒素基因中扩增毒性片段Ⅴ,克隆及序列分析后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抗原性。结果:序列分析所得片段完整,与标准株AF361700比较有1.5%的bp及一个氨基酸发生变异。与文献报道的中国菌株相比有高度的同源性。SDS-PAGE显示表达产物相对分子量为27000,表达量为30%以上,Western blotting显示该蛋白可被HP全菌抗血清所识别。结论:基因重组Hp细胞空泡毒素毒性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用于制备Hp感染的诊断试剂与疫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H.pylori菌株类型与小儿胃十二指肠粘膜疾病的关系,了解本地区儿童感染的H.pylori菌株类型。方法 胃镜下活检及快速尿素酶试验诊断H.pylori感染及观察胃十二指肠粘膜病理变化,用免疫印迹法测定153例H.pylori阳性患儿血清多种H.pylori毒素抗体。结果胃炎患儿Ⅰ型H.pylori菌株为14例(27%),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儿Ⅰ型H.pylori菌株为43例(74%),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CagA抗体阳性者粘膜中重度炎症58例(92%),CagA抗体阳性者粘膜轻度炎症21例(35%),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本地区儿童感染的H.pylori为Ⅰ型和Ⅱ型毒力菌株,CagA抗体阳性能引起胃十二指肠粘膜较重的炎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空泡毒素基因的两种亚型vacA1和vacA2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特异性引物扩增Hp尿素酶基因及vacA基因。结果 66.4%(81/122)的患者胃粘膜检测出Hp尿素酶基因,其中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检出率(74.6% 53/71)高于慢性胃炎患者(54.9% 28/51),二者差异有显著性。vacA的两种亚型vacA1和vacA2各占80.2%(65/81)和19.8%(16/81),每种胃粘膜只能扩增出一种产物,其中80.7%(47/53)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感染的是vacA1基因型Hp,而慢性胃炎患者的检出率是64.3%(18/28),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vacA1基因型Hp与消化性溃疡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幽默门螺杆菌(Hp)基因分理方法。方法:用自行设计的引物对16株临床分离Hp和2株标准菌的空泡毒素基因vaeA进行扩增,用7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基因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对18株Hp VacA活性进行检测。结果:18珠Hp的VacA扩增产物达2.7kb左右,但并不完全相同;HeaⅢ酶切电泳可将18株Hp的VacA基因分为12种谱型。未发现与VacA表达相关的谱型。结论:VacA基因的PCR产物经HeaⅢ酶切RFLP分型可作为Hp基因分型较理想的选择,但不能反映毒素活性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8.
<正> 自1983年Warren和Mashall发现幽门螺杆菌(HP)以来,普遍认为HP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近来更认为HP是致胃癌的强危险因子。在人群中约有一半的人受到HP感染,不少人发展为慢性胃炎。然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发生毕竟为少数,这除了与人类的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外,还与HP感染的类型有关,即某些菌株可产生细胞毒素。在HP诸多的致病因素中,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及细胞空泡毒素A(VacA)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9.
杜奕奇  李兆申  苏暾  屠振兴  龚燕芳 《上海医学》2005,28(10):858-861,F0002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液体浓缩上清液对胃上皮细胞的空泡毒性作用,为进一步开展空泡变性细胞毒素(VacA)的纯化及探讨VacA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Hp菌株液体培养上清液制成粗制VacA蛋白,粗制VacA经倍比稀释(1∶160~1∶2)后与胃癌SGC7901细胞共同孵育后观察胃癌细胞形态变化,同时观察1∶2及1∶5滴度组于0、2、4、8、16和24h时的空泡活性。采用中性红摄入法(NRU)评价空泡活性。结果1∶2及1∶5滴度组胃癌细胞于24h时空泡形成细胞达100%,空泡细胞比例随毒素滴度递减。孵育24h时粗制VacA产生空泡活性的最小剂量约为6μg,超过120μg可导致细胞死亡。当毒素滴度为1∶2时,孵育4h即产生明显空泡[550nm光吸收值(A550)=0.43±0.06],至16h达最高吸收值(A550=0.71±0.03),至24h时因细胞大量死亡,A550反而下降至0.06±0.04,与空白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1∶5毒素滴度的时间曲线较1∶2滴度更恰当反映出空泡活性随孵育时间变化的特性。结论Hp液体培养上清浓缩液对胃癌细胞具有明显的空泡毒性作用,VacA导致的空泡毒性具有明显的浓度及时间依赖性,且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适当的浓度及孵育时间是VacA致病机制研究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活性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暾  杜奕奇  李兆申  屠振兴  许国铭  龚燕芳 《上海医学》2003,26(2):127-129,F003
目的 分别采用细胞计数法及中性红摄入法 (NRU)检测幽门螺杆菌 (Hp)空泡毒素活性 ,探讨NRU检测空泡毒素活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Hp液体培养上清浓缩液作为粗制VacA毒素 ,经倍比稀释(1∶16 0~ 1∶2 )后与胃癌SGC 790 1细胞共同孵育 2 4h。用细胞计数法及NRU同时评价VacA的空泡毒素活性 ,比较两种方法检测VacA空泡毒素活性的差异。结果 经中性红染色后 ,胃癌细胞吸收大量染料 ,空泡更加明显。NRU对空泡毒素活性的判断结果与细胞计数法基本符合 ,细胞计数法显示 1∶2 0~ 1∶2滴度样本均呈阳性结果 ,NRU于 1∶2 0~ 1∶5滴度亦得到阳性结果 ,1∶2滴度组因细胞大量死亡得到“假阴性”结果 (A550 =0 .0 6±0 .0 4 )。 1∶4 0滴度组细胞计数法判断为阴性 ,但NRU检测阳性 (A550 =0 .12± 0 .0 4 ,P <0 .0 5 )。结论 NRU检测空泡毒素活性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 ,有助于对空泡毒素活性的定量评价 ,敏感性高于细胞计数法 ,可广泛用于空泡毒素活性的体外检测  相似文献   

11.
12.
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编码基因及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3年Warren与Mashall从人胃黏膜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y,Hp)后,人们逐渐认识到Hp是胃炎、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然而困扰人们的是,为何感染Hp后,有些患者最终发展成为消化性溃疡,而另一些仅仅是胃炎?1988年Leunk发现部分Hp菌株能产生一种使体外培养的哺乳细胞产生空泡样变的毒素,据此将Hp分为空泡毒作用阳性Hp(Tox Hp)及空泡毒作用阴性HP(Tox-Hp);并发现Tox Hp较Tox-Hp致病力强,Tox Hp能引起试验动物胃黏膜广泛而严重的炎症、糜烂甚至溃疡,而Tox-Hp则不能定植在胃黏膜上或仅引起较轻的炎症.消化性溃疡患者大多感染的是Tox Hp,而胃炎患者大多感染的是Tox-Hp.  相似文献   

13.
<正>多数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人胃癌的发生有关,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基因在胃癌、胃炎中有较高的检出率,然而单纯通过PCR方法检测CagA基因作为筛选高危人群是没有实际临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毒素相关基因的克隆、测序及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段扩增、克隆幽门螺杆菌毒素相关基因cag A中间区 cag1,cag2 ,并利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 .方法 PCR法扩增 cag A基因 ,双脱氧中止法测序正确后 ,克隆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 p BV2 2 0 ,受控于 PRPL 启动子 ,转化大肠杆菌 DH5α,4 2℃进行温度诱导 .结果  PCR分段扩增出 cag A中间区基因 cag1,cag2 ,分别为 975 ,75 5 bp,克隆入 p UC19质粒 ,测序正确 ;在 p BV中构建 cag1,cag2的重组表达载体p BVcag A1,p BVcag A2 ,工程菌诱导后 SDS- PAGE显示新生表达蛋白带 ,Mr:Cag136× 10 3,Cag2 2 7.9× 10 3,均与预期的 cag A蛋白 Mr一致 ,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36 %和 2 4 % .结论 成功克隆分段扩增的 cag A中间区基因 ,并可在大肠杆菌DH5α中高效表达 .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幽门螺杆菌(HP)细胞空泡毒素(VC)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HPVC基因图谱,设计了两对顺序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包括信号肽顺序(406-1516)和不含此顺序(811-1516)的基因片段。对14株经形态学和生化鉴定证实为HP的菌株提取其基因组DNA,以上述引物进行PCR。结果:已知VC阳性的HP标准株(NCTC11638)、临床分离株NZ7、NZ8、HP23、HP35、HP57、HP65、HP66、HP67和HP70共10株为VC阳性。扩增产物中均检出VC特异的1100bp、705bp、543bp片段,敏感性约为0.6ng基因组DNA。结论:所设计的引物和PCR检测方法正确,可应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6.
17.
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基因的单链构象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PCR/SSCP分析幽门螺杆菌(Hp)的空泡毒素基因(vacA)多态性,借此区分不来源的Hp。方法 用vacA为模板设计的引物对159例各种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胃粘膜行PCR扩增,其产物作SSCP分析和Southern印迹杂交,对3例具不同SSCP带型的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的Hp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vacA的两种产物vacA1和vacA2各占76.5%(114/149)和23.5  相似文献   

18.
陈圣敏  杨贵珍 《医学综述》2009,15(23):3542-3545
VacA是幽门螺杆菌分泌的一种蛋白毒素,它是幽门螺杆菌的一个重要毒力因子。可作为单一致病因子使胃上皮细胞发生多种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如VacA进入细胞后可启动细胞内发生广泛的rab7依赖的融合及晚期包裹小泡腔隙的渗透性肿胀,最终导致细胞空泡化;VacA能引起线粒体去极化,从而引起胃上皮细胞凋亡;VacA亦可影响或干扰细胞骨架各成分,引起肌动蛋白重排,致使微管结构发生紊乱。但VacA引起细胞病变和结构异常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 ,可引起胃粘膜慢性炎症反应和细胞高度增殖 ,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Ⅰ类致癌危险因素。目前认为HP主要作用于胃癌演化的始动阶段。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CaPA)是HP的重要毒力因子 ,但其在HP损伤胃粘膜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我院于 1998年 8月— 1999年 9月采用HP抗体免疫印迹分型技术和HP快速脲酶试验 (HP -RUT)同步检测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 5 0例患者组织中HP感染及CaPA蛋白表达的情况 ,了解它们对胃粘膜浅表性炎症程度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1对象 胃镜检查 2…  相似文献   

20.
陈琳  王克霞 《医学争鸣》2007,28(18):1724-1725
0 引言 我们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VacA基因片段作为固相筛选分子,筛选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结合蛋白,探索VacA致病机制,研究VacA致病机制,为HP疫苗的研制和治疗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