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双边滴水双极电凝在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4月—2013年8月145例肝叶切除术患者资料,其中运用双边滴水双极电凝行肝切除93例(观察组),运用射频消融辅助行肝切除5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肝叶切除手术。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延长、手术相关费用减少、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均P<0.05)。两组第一肝门阻断率、术中出血量、输血率、肝功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双边滴水双极电凝肝叶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少、手术相关费用低,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术中超声实时引导在可切除原发性肝癌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近期效果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肝脏三维重建及术中超声引导,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术前增强CT检查后行手术规划,观察组术前在增强CT的基础上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肝脏三维重建,拟定手术方案,术中行超声实时引导。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比例、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术中输血比例更低,术中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更短(均P<0.05)。对照组6例患者中转开腹,两组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0,P=0.033)。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1.8% vs 35.3%,χ2=5.231,P=0.022)。 结论术前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术中超声引导在可切除原发性肝癌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手术策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中出血和肝门阻断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阻断肝门的大肝癌切除术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目的 研究不阻断肝门的肝切除术在大肝癌切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不阻断肝门的大肝癌切除术,并与同期98例采用肝门阻断的大肝癌切除术做对比。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与大肝癌术后并发症有关的因素。结果 不阻断肝门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阻断肝门组(10.0%vs32.7%,P=0.0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肝门阻断、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等与并发症发生有关,进一步通过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年龄、肝门阻断、输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是决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的4个独立的预测指标。结论 大肝癌切除手术中有选择性地采用不阻断肝门的肝切除技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单侧入肝血流选择性阻断肝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3年9月以来,我院共采用入肝血流选择性阻断行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76例,其中用Pringle’s法56例(肝门组),单侧入肝血流选择性阻断20例(单侧组)。比较两组的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前、术后肝功能和总胆红素变化。结果表明;单侧入肝血流阻断具有第一肝门阻断的优点,虽然阻断血流时间单侧组长于肝门组,但肝功能损害却没有肝门组重,可视手术需要决定阻断血流时间,操作从容,而且利于防止术中扩散和取出属支的门静脉癌栓。因此,我们认为单侧入肝血流阻断能很好保存健侧肝的动脉和门静脉血供,术后肝功能损害轻,恢复快,故比第一肝门阻断更适于有肝硬变的原发性肝癌病人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段血管阻断技术在精准肝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精准肝段切除的67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16例,年龄45~ 66岁.均经病理学证实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结果 67例患者均为单发肿瘤,手术均获得成功.肿瘤直径2~6 cm,行肝Ⅲ段切除病例22例,肝Ⅳ段切除病例10例,肝Ⅵ段切除病例35例.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时间73 min;术中出血量50 ~ 200 ml,平均出血量86 ml,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术后出现切口液化6例,经换药后痊愈,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胆漏、出血、腹腔感染及肝脏衰竭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6~11d,平均时间7.8d.术后随访3个月,无肿瘤复发患者.结论 肝段血流阻断技术在肝癌患者精准肝段切除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减轻了肝脏损伤,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多种肝血流阻断下的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种肝血流阻断下的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2006年~2009年间36例行肝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解剖性肝切除术组16例,非解剖性肝切除术组20例,解剖性肝切除术组采用半肝入肝血流阻断9例,半肝出入肝血流阻断4例,绕肝提拉带半肝血流阻断3例;非解剖性肝切除均采用传统Pringle入肝血流阻断法。对两组病例的手术和随访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解剖性肝切除组术中出血、围术期输血、并发症发生例数、肝损害及切缘微转移灶明显低于非解剖性肝切除组(P0.05),术后1年肿瘤早期复发率低于非解剖性肝切除组(P0.05)。结论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可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肿瘤早期复发率;采取多种半肝血流阻断的方式可明显降低手术出血及肝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规则性肝切除和非规则性肝切除的围手术期因素,探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二者手术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1990-2010年原发性肝癌中274例规则性肝切除术和586例非规则性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统计分析表明,规则性肝切除与非规则性肝切除相比,对术前病人肝功能状态要求更加严格,术中切除肝体积以及出血量、输血量均较非规则性肝切除组显著增多,手术时间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但实施规则性肝切除术病人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非规则性肝切除病人,切除肝段数目大于三段者所占比例亦显著高于非规则性肝切除组。结论 对于<5cm的肝癌病人,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保留更多功能性肝实质,可能更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规则性肝切除和非规则性肝切除的围手术期因素,探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二者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1990-2010年原发性肝癌中274例规则性肝切除术和586例非规则性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统计分析表明,规则性肝切除与非规则性肝切除相比,对术前病人肝功能状态要求更加严格,术中切除肝体积以及出血量、输血量均较非规则性肝切除组显著增多,手术时间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但实施规则性肝切除术病人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非规则性肝切除病人,切除肝段数目大于三段者所占比例亦显著高于非规则性肝切除组。结论对于<5cm的肝癌病人,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保留更多功能性肝实质,可能更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与开腹肝叶(段)切除治疗肝癌的近期效果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叶切除治疗肝癌的近期效果. 方法将2001年1月~2004年6月17例肝癌行腹腔镜肝叶(段)切除者与同期22例肝癌开腹肝切除者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前后肝功能和血象、并发症等. 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中位数300 min vs 145 min,u=107.05,P=0.023).两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相近.腹腔镜组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改变比开腹组小.两组手术前后血象改变无显著差异.腹腔镜组术后无并发症,开腹组有伤口感染、膈下积液、胸腔积液及术后出血各1例. 结论电视腹腔镜肝叶(段)切除治疗肝癌有明显微创效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114���󳦰��������г�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 研究大肝癌的手术切除和围术期处理技术。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1990年1月至2000年9月施行肝切除术的114例大肝癌病例。结果 大肝癌手术中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小肝癌显著高,两两组间肝门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时、住院天数及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1996-2000年所施行的大肝癌手术切除较1990-1995年而言,术中输血量、肝门阻断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有明显下降。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是决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大肝癌的手术切除和围术期处理技术较前已有明显进步。只要术前准确判断肝脏储备功能及术中有效控制出血,大肝癌的切除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