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卫不和则卧不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卫气与睡眠的关系在中医经典医籍《黄帝内经》中卫气与睡眠关系的论述亦散见于各章节 ,有进一步总结阐发的需要。本文试结合现代医学进展阐释《内经》营卫及睡眠理论 ,以使古贤大旨不至于埋没云。1 论卫不和则卧不安是《内经》睡眠理论的主要观点[1]《内经》关于睡眠的论述主要见于以下几处 :如《灵枢·寒热病》篇云 :“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 ,正属目本 ,名曰眼系 ,头目苦痛取之 ,在项中两筋间 ,入脑乃别阴跷、阳跷 ,阴阳相交 ,阳入阴 ,阴出阳 ,交于目锐眦 ,阳气盛则瞠目 ,阴气盛则瞑目。”《灵枢·营卫生会》云 :“黄帝曰 :老人之不夜…  相似文献   

2.
《内经》论治失眠浅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中琳 《国医论坛》2003,18(3):15-16
失眠 ,又称不寐 ,《内经》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为各种原因导致神不守舍所引起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关于失眠的机理和治疗 ,散见于《内经》多个篇节 ,今撷其要者 ,浅述于下。1 失眠的发生机制1 .1 卫气夜不入阴 ,阳跷脉盛 《内经》认为 ,生理情况下 ,卫气昼行于阳 ,夜行于阴 ,行于阳则寤 ,行于阴则寐 ,从而产生人体有规律的正常睡眠周期 ,此过程中跷脉受卫气的影响而参与调节睡眠。《灵枢·脉度》云 :“跷脉者……属目内眦 ,合于太阳 ,阳跷上行 ,气并相还则濡目 ,气不荣则目不合。”《灵枢·寒热》亦谓 :“阳跷阴跷 ,阴…  相似文献   

3.
失眠,中医学又称"不寐"、"目不暝",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灵枢大惑论》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  相似文献   

4.
董德懋治疗失眠的经验摭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老对睡眠理论的认识,强调阴阳在睡眠中的主导作用。睡眠是人体阳气入于阴分。在这里阴阳跷脉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睡眠障碍的认识,董老推崇《内经》,认为人体阴阳失于和调,如老者之气血衰、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肺气盛、胃不和,则卧不安宁。  相似文献   

5.
董老对睡眠理论的认识,强调阴阳在睡眠中的主导作用.睡眠是人体阳气入于阴分,在这里阴阳跷脉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睡眠障碍的认识,董老推崇<内经>,认为人体阴阳失于和调,如老者之气血衰、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肺气盛、胃不和,则卧不安宁.  相似文献   

6.
不寐总由阳不入阴,阴阳失交而导致,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的运行规律调控着人体睡眠节律,使其顺应自然界的昼夜变化,若卫气运行通道不畅或卫气亏虚可使睡眠功能异常。卫气出入阴阳的关键通道为跷脉,跷脉的循行连目入脑,具有司双目开阖、调控睡眠的作用。若跷脉畅通则卫气正常出入阴阳以司睡眠,若跷脉阻塞则卫气滞留不得入阴导致不寐。通过选取跷脉经气所发之处的"照海""申脉"及经气所归之处的"睛明""风池",并配合"泻阳补阴"的针刺方法,可促使卫气正常出入及跷脉功能恢复正常,使阴阳相交,从而达到治疗不寐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刘绪银 《中医药导报》2002,8(8):449-449
跷脉病证是因各种原因导致跷脉经气受损、阴阳失调,以下肢运动和睡眠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常见证候有热灼跷脉,寒湿阻跷,跷脉瘀滞、阴阳不交、阴盛阳虚、跷脉虚衰.治疗当调和阴阳,实则祛邪,虚则补跷.  相似文献   

8.
从阴阳跷脉谈针刺治疗不寐与多寐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阴阳跷脉同属奇经之脉,二者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阴阳相调则夜寐有度。然阴跷阳跷二者,失其调和,则眼睑开合无度,睡眠失常,出现不寐多寐症。本文从阴阳跷脉的循行起止、病变上探讨针刺治疗不寐与多寐症。  相似文献   

9.
跷脉病证治辨析——奇经八脉病证辨析之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绪银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8):449-449,456
跷脉病证是因各种原因导致跷脉经气受损,阴阳失调,以下肢运动和睡眠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常见证候有热灼跷脉,寒湿阻跷,跷脉瘀滞,阴阳不交,阴盛阳虚,跷脉虚衰,治疗当调和阴阳,实则祛邪,虚则补跷。  相似文献   

10.
神经衰弱是一种以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劳为主要症状的神经症,常伴有情绪烦躁、心悸、睡眠障碍、头痛、健忘、眩晕等多种躯体症状。《灵枢·大惑论》认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能瞑矣。"治疗神经衰弱无特效药物,多采用对  相似文献   

11.
多寐即一般所谓的“嗜眠症”,其特征是不论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复睡。这在祖国医学文献中早有记载,远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多卧”、“嗜卧”、“多寐”等阐述,《灵枢·大惑论》以问答的方式,对多寐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灵枢·寒热病篇》提出:“阴跷阳跷,阴阳相交,……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说明跷脉有司眼睛开合的功能,如其功能失常或阳虚阴盛则易引  相似文献   

12.
<正>受现代社会环境的影响,失眠患者的数量日益增加。在临床上失眠的表现是指入睡困难、睡眠中间易醒及早醒、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明显减少,严重者彻夜不眠。《灵枢·大惑论》中载有关于睡眠的机制:"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倘若卫气入于阴的环节发生障碍,就会导致不瞑,  相似文献   

13.
以中医文献为源,结合近期临床研究,探讨睡眠-觉醒昼夜节律与阴阳跷脉的关系,为临床治疗睡眠节律紊乱提供中医治疗理论与思路。从阴阳跷脉的历史考究中总结其经脉循行特点、生理病理变化以及其与脏腑的联系,结合中医及现代医学对睡眠-觉醒昼夜节律的认识,发现睡眠-觉醒昼夜节律与阴阳跷脉密切相关,跷脉论治睡眠障碍是可行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泻阳跷补阴跷"针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门诊及疗区收治的50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针灸治疗("泻阳跷补阴跷"针刺法穴位:申脉、照海+基础穴位:百会、印堂、安眠、神门、三阴交+辨证取穴),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痊愈6例,显效18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习惯睡眠效应、睡眠障碍、使用催眠药物频率、日间功能7个项目的 评分均有所改善.结论 "泻阳跷补阴跷"针刺法能够调整阴阳跷脉,交通全身阴阳治疗失眠,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正>失眠症,属中医学"不寐"、"不得眠"、"不得卧"范畴。早在《灵枢?大惑论》即指出卫气留于阳分,阳跷脉盛,可出现不寐,"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可见自《灵枢》始即对不寐的病因病机多有论述,涉及营卫气血,五脏六腑,阴阳跷脉,但纷繁复杂,常令后学难抓要点。王居易教授精研针灸理论和临床,对经络、腧穴结构理论均有独到见解,特别善于  相似文献   

16.
跷脉与眼睑的联系及应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跷脉与眼睑的联系及其临床运用 ,以跷脉的循行路线为依据进行分析和临床典型病例介绍来说明。结果 ,跷脉与眼睑在其循行过程中发生两次联系 ,在临床中对眼睑开合失调病症 ,睡眠失调病症及与睡眠相关的病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跷脉与眼睑的联系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玲香  唐勇 《中国针灸》1999,19(12):737-738
为探讨跷脉与眼睑的联系及其临床运用,以跷脉的循行路线为依据进行分析和临床典型病例介绍来说明。结果,跷脉与眼睑在其循行过程中发生两次联系,在临床中对眼睑开合失调病症,睡眠失调病症及与睡眠相关的病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赵志芬 《四川中医》2012,(2):114-115
目的:观察通过调理阴阳跷脉针刺法对失眠患者睡眠的改善作用。方法:将30例失眠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心肾不交型、心脾两虚型、肝郁化火型,主穴取申脉、照海,配穴根据不同证型取穴,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睡眠改善的情况。结果:以申脉、照海为主穴调理阴阳跷脉治疗失眠的方法优于常规针刺组。结论:调理阴阳跷脉治疗失眠对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经笔者查阅文献,对跷脉的报道较少,多为探讨跷脉与睡眠节律等的关系。但根据跷脉的循行与主治规律,跷脉还有主肢体活动的作用,而现代临床研究中对于这一点关注的很少。笔者查阅近二十年有关跷脉的文献,将跷脉的临床应用加以综述,并就此提出:在今后有关跷脉的研究中,可以更多地关注下肢运动功能和跷脉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根据癫痫核心病因与阴阳跷脉循行分布、交会穴等主治特点,试图从脑肾、阴阳及睡眠几个方面论证癫痫发病与跷脉的相关性,探析从针灸跷脉论治癫痫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