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近期并发症发生原因并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106例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其中股骨头置换术69例,全髋关节置换术37例),随访6个月-3年,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出现并发症14例(13.1%),其中感染3例,脱位4例,髋部疼痛5例,骨折2例,结论 近期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适应症的掌握,手术操作,围手术期工作,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如能注意可防止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近期并发症发生原因并为其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对106例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其中股骨头置换术69例,全髋关节置换术37例),随访6个月~3年.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出现并发症14例(13.1%),其中感染3例,脱位4例,髋部疼痛5例,骨折2例. 结论近期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适应症的掌握、手术操作、围手术期工作、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如能注意可防止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翻修的原因。方法对31例患者行全髋关节翻修术,对髋臼或股骨缺损者进行修复重建。通过术前X线片和术中所见,推测翻修原因。结果31例患者中共有30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36月,平均18.7月。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2.56±17.31)分升高至术后平均(75.40±12.52)分。术后所有患者双下肢均恢复或保持等长,髋关节疼痛缓解。并发症为术中发生股骨骨折1例,无1例发生感染或髋关节脱位。结论引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主要原因是无菌性假体松动。翻修术中应合理地选择髋臼或股骨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方法,同时也应重视提高初次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84根中国人成人股骨标本进行正侧位X光摄影,在X光片对股骨上端髓腔内侧形态描绘,将描绘好的图像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后提了其曲线形态数据,并通过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方法将形态数据参数化。对参数化数据作统计分析,并按各参数的分布方式进行不等间隔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得到系列人工髋关节不同类别设计时所需的关键数据,柄部曲线形态。  相似文献   

5.
贴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切牙缺损的情况,我们介绍了一种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设计制作贴面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三维激光测量仪对牙预备体模型进行数据测量;利用逆向工程软件重构预备体的三角网格模型,并通过提取预备体边缘线、镜像完整切牙、局部自由变形等操作完成贴面三维模型的构造;最后在小型高速数控铣床上加工出实物。结果表明加工的贴面实物质量稳定、精度高,且佩戴在预备体上的贴合效果也较好,满足了美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髋关节是人体诸多关节中最典型的球臼关节,也是所有关节中产生病变和损伤比例最大的关节,因此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人们都将人工髋关节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列为人工关节研制的首选目标,国外从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究,我国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研制出真正意义上的人工全髋关节,在经过了20多年的反复研究和临床应用后,现在的人工髋关节产品已经形成了由股骨柄、球头和髋臼组成的全髋置换系统以及由股骨柄和半髋活头(或双动头)组成的半髋置换系统。  相似文献   

7.
对烤瓷固定桥支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加工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以下颌第一磨牙缺失为例,首先使用ATOS Ⅱ光学测量仪进行桥基牙表面数据采集,利用所得数据设计两侧内冠;其次从标准桥体数据库中调入相应的标准桥体,先对其做变形设计,再利用基于约束线和约束面的定位方法将桥体自动定位;最后采用基于面积驱动的算法设计连接体把内冠和桥体连接起来.设计完成后利用3轴数控精雕机床进行铣削编程加工.经检测,加工出的烤瓷固定桥支架能够与桥基牙紧密贴合,连接体强度及整体设计精度均符合临床要求.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方法制作烤瓷固定桥支架具有高效、准确、稳定等优点,具有临床实用价值,为国产口腔修复CAD系统的研制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的疗效和手术时机.方法对因人工髋关节松动而行翻修术患者6例,手术前后Harris评分.结果翻修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增加28分.结论术前人工假体周围骨溶解程度轻,术后优良率高.人工髋关节髋臼边缘和股骨近端出现假体周围骨溶解者可选择清除骨溶解区域纤维肉芽组织和植骨术式,推迟全髋翻修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的疗效和手术时机 .方法 对因人工髋关节松动而行翻修术患者 6例 ,手术前后Harris评分 .结果 翻修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增加 2 8分 .结论 术前人工假体周围骨溶解程度轻 ,术后优良率高 .人工髋关节髋臼边缘和股骨近端出现假体周围骨溶解者可选择清除骨溶解区域纤维肉芽组织和植骨术式 ,推迟全髋翻修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殷婷 《医学信息》2006,19(8):1472-1473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人工髋关节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及适当调整双下肢长度等。近期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手术。我科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对83例髋关节疾患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技术在口腔修复医学中应用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前景,应用该技术制作假牙的特点及其对牙科传统的修复方法和义齿制作工艺产生的重大冲击,重点介绍了几种常用的CAD—CAM系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一种髋关节置换手术计算机辅助髓腔锉切削导向方法,协助医生术中确定适当的髓腔锉切削导路,有效降低髋关节置换手术中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首先将探棒插入患者股骨腔,将探棒的中心线作为一条切削患者股骨腔松质骨的参考导路。接着将髓腔锉放置入患者股骨腔,将连接在髓腔锉上的打拔器导杆中心线作为髓腔锉当前切削导路。最后,根据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的髓腔锉切削参考导路以及当前切削导路的差异情况,调整髓腔锉切削的方向和位置。采用本研究的一个样机,验证了计算机显示的参考导路与当前导路的差异情况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结果计算机显示出的参考导路与当前导路的差异情况与实际情况相符。结论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协助手术医生确定出适当的髓腔锉切削参考导路,使髋关节置换手术更加方便可靠。采用计算机辅助髓腔锉切削导向方法能降低术中股骨骨折的风险,提高股骨柄假体植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疾病12例,术后按个性化康复计划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18个月,12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疾病,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的固定与骨溶解之间的关系,以减少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3月~2011年11月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行髋关节翻修术者28例30髋.首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0髋,年龄38~80岁,平均66岁.分别将金属头与金属臼组合、金属头与高分子聚乙烯臼组合、陶瓷头与高分子聚乙烯臼组合、首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者,设为A、B、C、D四组,每组10髋.手术中取假体周围磨损颗粒及周围各组织,组织学观察成骨情况,颗粒分布及其周围的组织细胞学反应.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在OLYMPUS-BX51镜下将组织切片分成若干个视野,测量每个视野中小梁骨面积﹙bone area, BA﹚和该视野组织总面积﹙total tissue area , TTA﹚,并计算BA/TTA比值.所得数据在各处理组间进行比较,以方差分析法作显著性检验﹙a=0.05﹚.结果A、B、C组与D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A、B、C组均明显抑制周围网织骨形成,并有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炎症反应及纤维组织大量增生.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无菌性松动及假体周围磨损颗粒除可激活巨噬细胞为主的炎症产生骨溶解外,还可抑制网织骨形成.其造成的人工髋关节假体—骨界面骨重建障碍可能是骨吸收增加和骨形成减少协同作用的结果.这可能是磨损颗粒刺激下细胞因子介导的骨—假体界面骨代谢异常在人工髋关节无菌性松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人工髋关节自运用以来,在临床上治疗髋关节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自身由于材料和技术问题仍存在着疗效不理想甚至失败的病例,远期效果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针对目前人工髋关节的现状,笔者提出未来十年发展设想如下:  相似文献   

17.
徐明春 《医学信息》2010,23(6):1633-1634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方法 全面评估5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健康状况,术前加强心理及生理的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的指导训练.结果 全部患者合并症经术前处理相对稳定.能积极理解并配合,58例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结论 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注意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工作,能够提高病人对治疗康复的积极性,有效改善患者的信心和生活质量,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对84根中国人成人股骨标本进行正侧位X线摄影,在X线片上对股骨上部髓腔内壁的连续形态进行描绘,将描绘好的图像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后提取其曲线形态数据,并将形态数据参数化.将各项参数化数据按分布方式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得到符合生物力学特性的系列型人工髋关节柄上部的形态曲线.  相似文献   

20.
导航或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是目前认为最有效的提高髋关节假体位置准确度的方法之一,本研究通过翻阅国内外知名杂志相关文献,并结合相关领域专家意见及目前进入临床应用的机器人厂商的相关宣传资料及报道的临床结果,结果显示机器人辅助手术可有效增加手术的精准度、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同时机器人辅助手术可以让术者手术过程更可控,可以根据患者解剖特点进行真正个性化手术。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机器人辅助系统可能延长手术时间,且目前只有少数文献报道显示使用机器人与术后疗效的提升有关。对于致力于进行患者个性化手术的外科医师,机器人辅助手术会成为更有效的助手。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多和相关研究深入,将会有更准确的分析机器人手术效费比的数据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