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诱发脑梗死的危险因子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既往认为高压氧可以防治脑梗死,但有报道高压氧也可诱发其发生,其发生原因尚不甚清楚。目的:探讨高压氧诱发脑梗死的原因。设计:病例分析。单位: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高压氧科。对象:选择1996-12/1998-03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高压氧科行高压氧治疗的192例住院患者。男127例,女65例,年龄9~78岁。纳入标准:①因缺氧、缺血性疾病,或由于缺氧、缺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且无高压氧治疗的禁忌证在高压氧科住院治疗的患者。②年龄、性别不限。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不符合上述标准或虽符合上述标准但未做高压氧治疗的住院患者为排除标准。脑梗死诊断及治愈标准:按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治疗中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共6例,男女各3例。年龄51~76岁。方法:高压氧治疗:采用多人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为0.2NPa(2.0 ATA)。面罩吸纯氧40min 2次,中间间歇吸空气10min,1次/d。每10次为1个疗程。对6例发生脑梗死患者、186例未发生脑梗死患者的背景因素及其危险因子水平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高压氧治疗诱发脑梗死患者危险因子分布及未发生脑梗死患者危险因子水平分析。结果:①6例患者均有高脂血症,5例有高血压。5例原有脑梗死或脑出血,4例年龄≥60岁或有高黏血症,有糖尿病者1例。6例患者的危险因子数在4个以上,存在危险因子簇集性。②6例发生脑梗死患者中含4个危险因子的有5例,含5个危险因子的1例。186例未发生脑梗死患者中含4个危险因子的有25例,含5个危险因子的0例,其危险因子蔟集性相对较小(χ^2=54.37,P&;lt;0.005)。结论:发生脑梗死患者均存在危险因子簇集性,危险因子的簇集性水平与高压氧诱发脑梗死概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背景传统观点认为高压氧可以防治脑梗死,但在高压氧治疗中有诱发脑梗死的病例报告.目的分析高压氧过程中诱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的病例分析.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高压氧科.对象观察对象为1996-12/1998-03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行高压氧治疗的的192例住院患者,男127例,女65例;年龄9~78岁.接受高压氧治疗中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共6例,男女各3例;年龄51~76岁.方法对192例行高压氧治疗患者及其中发生的6例脑梗死患者的背景因素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头颅CT或MRI变化.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92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①高压氧治疗过程中脑梗死发生率为0.3%(6/192).②发现高压氧诱发脑梗死以年龄≥60岁、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原有脑梗死(或脑出血)、高黏血症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为危险因子,危险因子簇集4个以下者不发病,4个或4个以上者发病率大为增加.结论危险因子的簇集性水平与高压氧诱发脑梗死发生概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诱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传统观点认为高压氧可以防治脑梗死,但在高压氧治疗中有诱发脑梗死的病例报告。目的:分析高压氧过程中诱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的病例分析。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高压氧科。对象:观察对象为1996-12/1998-03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行高压氧治疗的的192例住院患者,男127例,女65例;年龄9-78岁。接受高压氧治疗中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共6例,男女各3例;年龄51-76岁。方法:对192例行高压氧治疗患者及其中发生的6例脑梗死患者的背景因素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头颅CT或MRI变化。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92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①高压氧治疗过程中脑梗死发生率为0.3%(6/192)。②发现高压氧诱发脑梗死以年龄≥60岁、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原有脑梗死(或脑出血)、高黏血症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为危险因子,危险因子簇集4个以下者不发病,4个或4个以上者发病率大为增加。结论:危险因子的簇集性水平与高压氧诱发脑梗死发生概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背景高压氧可诱发脑梗死形成,但以何种药物预防以及药物的预防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比较硝酸酯类及钙拮抗剂对高压氧诱发脑梗死形成的预防作用.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设立对照的回顾性观察.单位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的高压氧科和神经内科.对象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行高压氧治疗的的192例住院患者及其中发生脑血栓形成的6例患者,其中男127例,女65例,年龄9~78岁.方法将192例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分为3组①硝酸酯类组34例.②钙拮抗组49例.③未特殊用药组109例.以年龄≥60岁、原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脑梗死(或脑出血)、高黏血症和糖尿病为危险因子,在不同危险因子簇集水平上分析药物的预防作用.干预对192例行高压氧治疗的3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治疗药物的前提下,硝酸酯类组口服消心痛或硝酸甘油,钙拮抗剂组口服西比灵或络活喜等,未特殊用药组则没有预防性使用药物.主要观察指标危险性指标为脑血栓形成危险因子.结果簇集4个以下危险因子者无一例发生脑血栓形成,在簇集4个及以上危险因子的水平上,硝酸酯类药物有良好的预防作用,而钙拮抗剂组中有33.3%发病,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硝酸酯类药物有显著的预防作用,而钙拮抗剂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高压氧可诱发脑梗死形成,但以何种药物预防以及药物的预防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比较硝酸酯类及钙拮抗剂对高压氧诱发脑梗死形成的预防作用。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设立对照的回顾性观察。单位: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的高压氧科和神经内科。对象: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行高压氧治疗的的192例住院患者及其中发生脑血栓形成的6例患者,其中男127例,女65例,年龄9~78岁。方法:将192例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分为3组:①硝酸酯类组34例。②钙拮抗组49例。③未特殊用药组109例。以年龄≥60岁、原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脑梗死(或脑出血)、高黏血症和糖尿病为危险因子,在不同危险因子簇集水平上分析药物的预防作用。干预:对192例行高压氧治疗的3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治疗药物的前提下,硝酸酯类组口服消心痛或硝酸甘油,钙拮抗剂组口服西比灵或络活喜等,未特殊用药组则没有预防性使用药物。主要观察指标:危险性指标为脑血栓形成危险因子。结果:簇集4个以下危险因子者无一例发生脑血栓形成,在簇集4个及以上危险因子的水平上,硝酸酯类药物有良好的预防作用,而钙拮抗剂组中有33.3%发病,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硝酸酯类药物有显著的预防作用,而钙拮抗剂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既往认为高压氧可以防治脑卒中,但有学者认为高压氧治疗中反而可诱发脑卒中,其发生因素以及以何种药物防治尚不甚清楚.目的探讨高压氧诱发脑血栓形成的原因及药物的预防作用.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回顾性研究.单位一所军区总医院的高压氧科.对象1996-12/1998-08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行高压氧治疗的的192例住院患者,其中男127例,女65例,年龄9~78岁.治疗中发生脑血栓形成的患者共6例,男女各3例,年龄51~76岁.方法对192例行高压氧治疗患者及其中发生的6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的背景因素进行分析,将192例患者分为3组①硝酸酯类组.②钙拮抗组.③未特殊用药组,在不同危险因子簇集水平上分析药物的预防作用.对192例行高压氧治疗的3组患者在常规使用活血化瘀、神经营养、血管扩张剂等药物的前提下,硝酸酯类组口服消心痛或硝酸甘油,钙拮抗剂组口服西比灵或络活喜等,未特殊用药组则没有预防性使用药物.主要观察指标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头颅CT或MRI.结果高压氧诱发脑血栓形成以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等基础疾病为危险因子,危险因子簇集4个以下者共115例,无一例发病,4个或4个以上者共31例,有6例发病,发病率大为增加;在4个危险因子的水平上,硝酸酯类药物有有效的预防作用(0/13),而钙拮抗剂组中有33.3%发病(5/1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危险因子的簇集性水平与高压氧诱发脑血栓形成机率有密切关系,硝酸酯类药物对此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压氧治疗中发生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既往认为高压氧可以防治脑卒中,但有学者认为高压氧治疗中反而可诱发脑卒中,其发生因素以及以何种药物防治尚不甚清楚。目的:探讨高压氧诱发脑血栓形成的原因及药物的预防作用。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回顾性研究。单位:一所军区总医院的高压氧科。对象:1996—12/1998—08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行高压氧治疗的的192例住院患者,其中男127例,女65例,年龄9~78岁。治疗中发生脑血栓形成的患者共6例,男女各3例,年龄51~76岁。方法:对192例行高压氧治疗患者及其中发生的6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的背景因素进行分析,将192例患者分为3组:①硝酸酯类组。②钙拈抗组。③未特殊用药组,在不同危险因子簇集水平上分析药物的预防作用。对192例行高压氧治疗的3组患者在常规使用活血化瘀、神经营养、血管扩张剂等药物的前提下,硝酸酯类组口服消心痛或硝酸甘油,钙拮抗剂组口服西比灵或络活喜等,未特殊用药组则没有预防性使用药物。主要观察指标: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头颅CT或MRI。结果:高压氧诱发脑血栓形成以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等基础疾病为危险因子,危险因子簇集4个以下者共115例,无一例发病,4个或4个以上者共31例,有6例发病,发病率大为增加;在4个危险因子的水平上,硝酸酯类药物有有效的预防作用(0/13),而钙拮抗剂组中有33.3%发病(5/1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危险因子的簇集性水平与高压氧诱发脑血栓形成机率有密切关系,硝酸酯类药物对此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高压氧治疗中出现中耳气压伤有诸多发病原因,但单因素或多因素致病结果不甚清楚.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中出现中耳气压伤的原因并探讨防治措施.设计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行高压氧治疗的2116例患者中发生中耳气压伤患者84例,其中男61例,女23例,年龄6~78岁.方法对84例中耳气压伤患者的背景因素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年龄、性别.②包括上呼吸道感染等引起的咽鼓管不通畅或堵塞的病因.③未做或不能配合完成调压动作的因素.④单纯操舱不当.⑤气压伤发生的时间及阶段.结果中耳气压伤发生于加压阶段者76例,减压阶段者8例.其病因有咽鼓管不通畅或堵塞;调压不当;操舱不当三类.其中单因素致病中以咽鼓管不通畅或堵塞最多见,多因素致病中以咽鼓管不通畅或堵塞及调压不当多见.结论单因素及多因素均可致病,控制各类因素,搞好入舱前、舱内治疗、出舱后各个环节可预防中耳气压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压氧舱内呼吸机使用效果及其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海军总医院高压氧科接受高压氧并行呼吸机治疗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大型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为2.0MPa,加压15min;2次稳压,30min/次,中间间隔5min;减压20min。其中18例患者在稳压过程中2次使用呼吸机给氧30min,中间间隔5min停止呼吸机给氧,改吸舱内空气;4例患者在加压、稳压、减压过程中持续使用呼吸机。结果本组22例患者治愈10例、好转6例、无效5例、死亡1例。结论高压氧舱内呼吸机的使用成功实现了高压氧治疗与机械通气的结合,是增加脑复苏成功率的有效治疗方法。护士熟练掌握舱内呼吸机的操作方法,是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过程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刘桂珍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1):839-839
我院高压氧科共接收CO急性中毒患者 6 2 4例 ,其中 36例经过 10~5 0d不等的“假愈期”后出现迟发性脑病症状 ,及时接受高压氧及药物治疗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 ,男 2 1例 ,女 15例。年龄 15~ 5 0岁 17例 ,5 0岁以上 19例 ,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11.
刘瑾  邓卫玲  周光辉  陆琼妹  吴玉  钟秋生 《护理研究》2012,26(23):2139-2141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运动想象和舱内运动治疗对脑梗死偏瘫病人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梗死偏瘫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高压氧治疗稳压阶段联合运动想象和舱内运动治疗;对照组30例,行常规高压氧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MMT肌力分极、Brunnstrom功能分期、改良巴氏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高压氧联合运动想象和舱内运动治疗脑梗死偏瘫,可让病人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接受治疗,并明显增加疗效,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治疗脑梗死后帕金森综合征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将60例脑梗死后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尼莫地平、维脑路通及美多巴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后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经高压氧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脑梗死后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而精心、细致的护理则是保证高压氧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诊期行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41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组还采用高压氧疗法。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1、2个疗程后分别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2个疗程后,高压氧组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82.92%)(P<0.05)。1个疗程后2组患者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个疗程后2组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急诊期行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能提高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在脑梗死早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4例发病6h以内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于巴曲酶快速静脉滴注后即给予HBO治疗,对照组于用药(巴曲酶)7d后才开始HBO治疗;HBO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10次。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1S),并通过MRI测定、比较各组患者的脑梗死灶最大截面积。结果 2组患者N1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梗死灶最大截面积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早期脑梗死患者联合应用药物及HBO治疗,可有效促进其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缩小梗死灶体积。  相似文献   

15.
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和相关实验指标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用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高压氧配合常规药物治疗)及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通过对不同时期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多普勒超声仪(TCD)及血液流变学检查进行对比分折。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示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均明显降低(P<0.01),SPECT及TCD均示脑缺血病灶有不同程度改善;而对照组血液流变学、SPECT、TCD改善均不明显。结论: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夏月莲 《护理研究》2004,18(8):706-707
[目的 ]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和运动干预在脑性瘫痪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月住院的脑性瘫痪患儿 15 0名 ,分为 3组 ,每组各 5 0名。一般治疗组采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性瘫痪 ;高压氧治疗组即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 ;干预治疗组即在高压氧治疗的同时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及异常姿势纠正训练。 [结果 ]治疗后 3组疗效对比 ,干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和高压氧治疗组 ,且年龄越小、干预治疗越早病残率就越低。 [结论 ]早期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和高压氧治疗是治疗脑性瘫痪的较好方法 ,且干预愈早效果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