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测定近交系CMU/1和CMU/2长爪沙鼠和近交系F344大鼠及BALB/c小鼠4项凝血指标,比较不同动物间差异,明确脑缺血模型近交系长爪沙鼠的凝血特性。方法采用MC-4000四通道血凝仪检测4组动物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应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MU/1的APTT、FIB和CMU/2的FIB标准差较大;CMU/1和CMU/2的PT、FIB与F344大鼠差异显著,APTT与BALB/c小鼠和F344大鼠差异显著。结论脑缺血模型长爪沙鼠近交系动物凝血4项指标与近交系BALB/c小鼠接近,与近交系F344大鼠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SSTA是一种多价同种异型抗血清,可在简易微量细胞毒技术中,用以快速检测RT1抗原、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和其它细胞膜分化抗原。本文报道采用大鼠混合淋巴细胞多次腹腔免疫的方法,制备F_(344)、Lou、SHR、WKy4系大鼠的SSTA,并用以对比监测了10个非相关品系大鼠及其F_1。结果表明;本品SSTA对同源大鼠品系淋巴细胞毒试验阴性,对其它品系和F_1大鼠反应阳性,可作为该4个近交系大鼠的定型血清。文中还对RT1抗原产生的淋巴细胞毒性作用以及在移植物排斥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24对引物对近交系HFJ和MIJ大鼠的微卫星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并选用近交系Lewis和F344大鼠作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用传统的酚-氯仿法分别提取4个近交系大鼠MIJ 、HFJ、Lewis和F344的基因组DNA,选取大鼠24个微卫星位点,通过PCR扩增,扩增产物经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根据电泳结果,比较分析4种品系近交系大鼠之间微卫星多态性。结果4种品系及品系内不同个体的近交系大鼠在24个微卫星位点上的扩增产物均出现一个条带,MIJ和HFJ大鼠在品系间和品系内均表现为单态性,同Lewis和F344的扩增结果比较,14个位点显示多态性,有10个位点显示单态性。结论两个近交系大鼠品系MIJ和HFJ符合近交系要求,筛选出的14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可用于有关近交系大鼠的遗传背景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SNP在近交系大鼠遗传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大鼠20号染色体MHC所在P12区上的9个SNP位点,应用新建立的高保真酶特异性检测SNP基因分型技术对五种常用近交系大鼠(BN、F344、WKY、LEW 、SHR)和两种新培育近交系大鼠(MIJ和HFJ)进行SNP多态性分析.结果 五种常用近交系的SNP检测结果与Rat Genome Database网站提供的基因型数据一致,并检测确立了新品系的SNP基因型.同时绘制出七种近交系大鼠在该9个SNP位点的遗传扩增图谱.结论 运用所筛选的9个SNP位点进行大鼠多态性分析,能够快速、可靠地对BN、F344、WKY、LEW、SHR及MIJ、HFJ进行遗传监测.  相似文献   

5.
Fischer344(以下简称F344)大鼠是1920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肿瘤研究所育成的一种近交系小鼠。其遗传性稳定,生命期长,对呼吸道感染有较强的抵抗力和相对低的肿瘤自然发生率,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毒理学、畸胎学、肿瘤学和一些慢性实验研究。但老年雄性F344大鼠的睾丸肿瘤发生率较高,且主要为间质细胞瘤。国内尚无这方面的报道。我们对F344大鼠的自发性睾丸间质细胞瘤进行了临床与病理形态学观察。  相似文献   

6.
BALB/c突变无毛小鼠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9条随机引物,对Wistar,WKY,F344三个品系的近交系大鼠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结果显示同一品系大鼠不同个体之间的RAPD图谱都相同,表明所测的三个品系大鼠内部遗传背景均一,在不同品系大鼠之间的RAPD结果有差异。Wistar与WKY之间,Wistar与F344之间,WKY与F344之间的共享度分别为87.9%,98.5%和89.2%。RAPD方法可以作为一种检测近交系大鼠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及区分不同品系近交系鼠的遗传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用99~TC-FDX淋巴管显像剂,对雄性F_(344)大鼠睾丸进行显像观察与病理分析。F_(344)大鼠尾静脉注射0.1ml显像剂,放射强度为18.5MBq,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SPECT)分别观察不同时相睾丸显像情况。然后手术摘除大鼠睾丸,巨检取材作铁-苏木素染色和HE染色,与显像情况进行对此分析。结果发现有1例大鼠左侧睾丸呈阳性显像,病理结果证实此睾丸有肿瘤,肿瘤类型为间质细胞瘤。铁-苏木素染色可显示肿瘤细胞及早期增生间质细胞胞浆内有Reinke结晶。结果提示99~mTC—FDX具有活体诊断睾丸肿瘤的临床价值,铁-苏木素染色可用于睾丸间质细胞瘤肿瘤前期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近交系Wistar大鼠进行繁殖性能的测定。方法选取血缘扩大群共18对,90日龄开始按1♀*1♂进行交配,统计其生长繁殖性能。结果第二、三、四胎的平均窝产仔数和断奶窝重比第一和第五胎高。第一胎仔鼠从出生第3天到第7天(增重9.42 g)、第14天到第21天(13.98 g)快速生长。母鼠怀孕期、哺乳期体重、饲料和水的日消耗量有明显的差异,母鼠哺乳期饲料和水的日消耗量均比怀孕期高,母鼠怀孕期体重明显比哺乳期重,母鼠怀孕期体重后期比初期增加150 g左右,曲线呈上升趋势。结论本群Wistar近交系大鼠的生长繁殖符合近交系大鼠的生长繁殖规律。  相似文献   

9.
朱朝阳  李铁强 《医学争鸣》2008,29(13):1241-1242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同种移植肾病(CAN)发病早期移植物内的表达.方法:按照国际标准CAN试验大鼠模型要求选择遗传背景清楚的近交系雄性Fisher344(F344)大鼠和Lewis(Lew)大鼠利用显微外科技术行F344-Lew大鼠左肾原位移植(n=10),F344(n=9)和Lew(n=8)大鼠右肾切除作对照.利用免疫组化(LSAB)法进行检测TGF-β1在移植物内的表达.结果:在移植后第12 wk,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GF-β1在移植物内的表达增多.结论:TGF-β1是参与CAN早期发病的一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A3,PDIA3)在大鼠同种异体移植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实验分2组。实验组(异基因移植组):近交系雄性F344和Lewis大鼠分别作为供体和受体,共8对。对照组(同基因移植组):近交系雄性F344大鼠作为供体和受体,共8对。分别建立原位大鼠肾移植模型。术后7 d获取移植肾组织,分别应用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移植肾组织中的PDIA3的表达情况。结果 PDIA3主要表达在细胞质,在实验组移植肾组织中的表达呈阳性或强阳性,而在对照组表达呈弱阳性。实验组移植肾PDIA3的mRNA表达量为(0.821±0.046),对照组移植肾PDIA3的mRNA表达量为(0.187±0.1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移植肾PDIA3的蛋白表达量为(0.812±0.045),对照组移植肾PDIA3的蛋白表达量为(0.237±0.1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鼠同种异基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组移植肾组织中的PDIA3的表达明显高于同基因移植对照组。PDIA3可能参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6种常用SPF级大小鼠繁殖性能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测定、分析本中心保存的6种常用SPF级大小鼠(SD大鼠、C57BL/6小鼠、BALB/c小鼠、NIH小鼠、KM小鼠、ICR小鼠)的主要繁殖性状。方法近交系小鼠采用全同胞同居交配,封闭群大鼠和小鼠采用循环交配。测定这6种品系大小鼠第1~4胎所生仔鼠的平均产仔数、平均带仔数和平均离乳数,并计算离乳率。同时测定初配日龄、初产日龄、初产间隔和各胎胎间隔。结果近交系小鼠的平均产仔数均为6~7只,前3胎繁殖数据基本保持稳定,第4胎各项数据相比第3胎明显下降(P0.05)。BALB/c小鼠的离乳率在98%~99%,C57BL/6小鼠为96%~98%。封闭群实验动物的平均产仔数可达12~14只,第2~3胎平均产仔数均较第1胎明显升高(P0.05),但第4胎又比第3胎显著下降(P0.05)。NIH、KM和ICR小鼠的离乳率都维持在98%~99%;SD大鼠的离乳率则略低(95%~97%)。小鼠的初配日龄在70 d~80 d之间,大鼠在109 d;封闭群小鼠的初产日龄和初产间隔低于近交系小鼠,大鼠的初产日龄和初产间隔分别为136.3 d和27.7 d;近交系小鼠的胎间隔在34 d~40 d之间,封闭群小鼠在25.5 d~28.7 d之间,大鼠在32.8 d~33.8 d之间。结论本中心保存的6种常用大小鼠繁殖性能较高,获得的繁殖性能参数为华南地区实验大小鼠商业化生产和啮齿类实验动物资源库的建立提供依据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长爪沙鼠与实验大、小鼠的RAPD图谱,为实验室日常鉴别动物品种品系提供一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提取基因组DNA(封闭群沙鼠、近交系小鼠BALB/c和C57BL/6、封闭群小鼠KM、近交系大鼠F344和BN以及封闭群大鼠SD),用6条随机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结果在6条随机引物中,p1、p2、p3、p4和p6这5条引物扩增的条带差异较为明显,表现为不同的RAPD图谱。结论RAPD方法可用于鉴定长爪沙鼠与实验大小鼠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生化基因是小鼠遗传组成的重要部分,绝大多数是显性遗传的特点。由于检测手段简单,被广泛用于小鼠的遗传学、生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检测多个遗传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有助于搞清近交系的遗传背景,故可作为遗传质量监测的标记基因。 1985年我们对我国新培育的3株近交系小鼠(TA3,TB,T 739系)的分布于15个染色体上的30个生化位点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1.受检小鼠: TA_3系:由天津医学院肿瘤室用天津市售白化小鼠育成F_(88)代,白色。  相似文献   

14.
(一)T739近交系小鼠.(1)培育经过 T_(739)近交系小鼠是用“615”系小鼠(♂)与“昆明”种小鼠(♀)杂交后按C.C.Little的研究,采用兄妹间(b×S)连续近亲交配方法培育成功的一桂皮色近交系小鼠,现已繁殖到F_(51)代。(2)遗传纯合度的测定①皮肤移植实验:用F_(39)代和F_(41)代共28只鼠,皮片移植后100天生长良好,表明同系个体之间具有相同的组织相容性基困。②肿瘤移植实验;共用2,325只鼠移植,结果100%成活,  相似文献   

15.
生物医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应用状况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了解生物医学研究中实验动物应用的现状及其年代变化。方法选定PubMed(http:∥www.ncbi.nlm.nih.gov/)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作为资料数据来源,统计1966—2003年各种实验动物的使用情况,着重分析了用量最大的大鼠和小鼠的不同近交系和封闭群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结果使用大鼠和小鼠的文献远远比使用其他动物多。大鼠的应用以封闭群的SD、Wistar和近交系F344大鼠为主;小鼠的应用以近交系小鼠为主,1997年使用C57BL近交系小鼠的文献数超过BALB/e而占居首位;转基因动物和突变品系动物应用量激增。其他动物的应用情况为:犬、兔、猫、豚鼠稳中有降;果蝇和鱼的用量大幅增加;猴、猪、鸡、两栖类动物的应用相对稳定。结论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越来越趋向应用近交系动物。随着医学实验技术的发展,转基因动物和突变品系动物的应用日益普遍,必将成为今后生物医学研究的主要实验材料。低等动物鱼和果蝇在某些医学领域的应用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顺铂腹腔热化疗对大鼠卵巢癌血清CA125表达水平的影响,观察它对卵巢癌的疗效,探讨其治疗卵巢癌的机理,从而为临床应用腹腔热化疗治疗卵巢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近交系Fischer344大鼠低分化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NuTu-19,接种于雌性近交系Fischer344大鼠腹腔内,建立卵巢癌腹腔转移瘤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组,进行三个疗程的腹腔热化疗后处死大鼠.利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比较不同治疗组间血清CA125水平变化,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卵巢癌的疗效.结果 1)所有实验动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血性腹水及腹腔转移瘤微小结节病灶,经过3次IPHC治疗后,对照组大鼠体重和腹围仍呈增长趋势,各治疗组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各治疗组之间体重及腹围的变化并无显著差异(P>0.05);2)ECLIA对血清CA125测定结果发现:应用顺铂治疗的大鼠血清CA125表达水平较不加药组显著降低(P<0.05);不同加热方式对血清CA125表达水平的影响具有差异(P<0.05),一次性加热组和持续微波加热组均较不加热组表达降低,持续微波加热组血清CA12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本实验并未发现药物和加热方式对血清CA125表达水平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P>0.05).结论 1)腹腔热疗、化疗均能降低Fischer344大鼠低分化上皮性卵巢癌血清CA125表达水平;2)持续微波腹腔热化疗能较其他方法显著降低血清CA125表达水平,是一种理想的具有综合治疗效果的组配.  相似文献   

17.
近交系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的建立及排斥反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近交系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并观察其排斥反应的规律.方法 近交系大鼠随机分为G1(BN-BN)、G2(SD-Wistar)和G3(LEW-BN)3组,每组18对.采用改良"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观察一般情况,生存期,术后第3、7、14、21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移植肝病理学变化,根据Banff标准判断排斥反应强度.结果 G1、G2大鼠1月存活率为100%;G3大鼠急性排斥反应于术后第3天始发生,第7天后逐渐加重,第14天达到高峰,除并发症致死外,余大鼠均在20天内死于Ⅲ级排斥反应.G3术后各时相点ALT、TBIL均明显高于G1、G2(P<0.05).G3移植肝病理检查呈典型的排斥反应,而G1、G2没有.结论 LEW-BN大鼠组合为稳定的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但近交系大鼠手术耐受性差,建模难度大,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模型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SSB系小鼠系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从封闭群“昆明系小鼠”中培育的白化近交系小鼠。于1984年初,在开放饲养环境中培育至第21代(F_(21))(简称CV-SSB)。在1985年,通过对F_(23)孕鼠剖腹取胎,在塑料薄膜无菌隔离器内培育成功无菌级SSB系小鼠(GF-SSBF_(23+1)),并建立核心群。1987年,在无菌级F_(23+7)的基础上发展了清洁级SSB系小鼠(CL-SSBF_(23+7+1)),并建立核心群和扩大繁殖群。本文对上述3种微生物学级别的SSB系小鼠核心群就其生长和繁殖性能的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高草酸尿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建立特发性高草酸尿(IH)的大鼠模型.方法 将第1代72只SD大鼠(雌雄各半)分别置于大鼠代谢笼中,在适应饮食5 d后收集连续2 d的24 h尿,用离子色谱仪测定24 h尿草酸排泄量.将第1代大鼠中尿草酸排泄量最高的3只雄鼠与6只雌鼠进行交配,按同样的方法检测其子代(作为近交系)的24 h尿草酸排泄量,再选择尿草酸排泄量最高的3只雄鼠与6只雌鼠进行交配.依此类推,连续对每代大鼠进行检测、筛选和近交传代至第5代.结果 根据第1代大鼠的检测值确定大鼠24 h尿草酸排泄量的正常值范围(x ±2s):雄性为(4.82±2.94) mg;雌性为(5.21±3.26) mg.第5代近交系大鼠24 h尿草酸排泄量(x ±s):雄性为(12.54±2.46) mg (n=16);雌性为(13.51±2.63) mg (n=16).将24 h尿草酸排泄量高于正常值范围且在2.5倍以内的大鼠定义为IH大鼠,则在第5代近交系大鼠中,雌、雄性IH大鼠的出现率均超过90%.结论 该实验建立的IH大鼠模型可稳定传代,可用于IH的病因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小鼠SRS白血病病毒感染的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小鼠SRS腹水瘤的无细胞提取液感染体外培养的小鼠NIH/3T3细胞,建立可传递的、感染SRS白血病病毒(SRSV)的细胞株。感染的NIH/3T3细胞,电镜下可见A型和C型病毒颗粒,X-C检测和逆转录酶活性测定均为阳性。感染SRSV的细胞形态变圆,并出现集落性生长,给3只BALB/c(nu nu)裸鼠皮下接种,在15d内都产生纤维肉瘤。Southern blot分子杂交法证明,感染的NIH/3T3细胞内有游离的前病毒DNA存在,将其无细胞提取液注入SW-1近交系新生乳鼠,在191d内有52.38%诱发了淋巴细胞白血病和胸腺淋巴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