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带蒂背阔肌肌皮瓣在头颈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应用.方法:对我科2001年3月~2007年8月采用带蒂背阔肌肌皮瓣修补治疗6例头颈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术后背阔肌肌皮瓣均存活,患者的修复部位外形和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带蒂背阔肌肌皮瓣血管蒂位置恒定,存活率高,可提供较大的供区面积,适用于头颈部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结合补片对中下腹壁肿瘤切除后造成的腹壁巨大缺损行一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6月—2012年6月因中下腹壁肿瘤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13例,切除后造成的腹壁缺损均在10 cm以上,最大缺损为18 cm。采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结合补片对腹壁的巨大缺损行一期修复,观察术后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修复后的创面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积液、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1例手术后1年,因肺及骨转移死亡,其余12例均健在,无局部肿瘤复发和疝发生。结论对腹壁巨大肿瘤切除后造成的腹壁巨大缺损,用带蒂阔筋膜张肌肌皮瓣结合补片进行修复可获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背阔肌游离移植皮瓣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00年3月~2008 年1 月, 收治四肢组织缺损22 例, 其中男性20例,女性2例;年龄22岁~45岁,中位年龄30岁.应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游离皮瓣与胫后血管、神经吻合修复小腿远端及足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22例,皮瓣面积最大为25cm×15cm,最小11cm×9cm.结果:20例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术后血循环恢复良好,肌皮瓣顺利成活.2例延迟愈合,供区创面直接缝合67 例,部分缝合加植皮43 例.结论:背阔肌皮瓣的血管粗,切取范围大,耐磨损,可以修复小腿远端及足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带血管蒂阔筋膜张肌肌皮瓣修复粗隆部皮肤鳞癌术后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根据缺损大小、形状、部位及周围皮肤情况,设计带血管蒂的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切口及旋转点.收集粗隆部皮肤鳞状细胞癌切除术后缺损15例,肿瘤切除后缺损面积7cm×12cm~10cm×18cm.供瓣区缺损直接缝合.结果:术后肌皮瓣移植全部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半年后功能恢复良好.术后15例患者获随访均>2年,肿瘤未见复发及转移.5年以上远期随访,未见复发及转移者11例.结论:设计质地匹配、血供良好的带血管蒂阔筋膜张肌肌皮瓣修复粗隆部皮肤鳞癌彻底切除后缺损的手术方法,即符合恶性肿瘤广泛切除的外科治疗原则,同时最大程度地保存功能,增加局部的耐压性能.  相似文献   

5.
蔡震  游晓波  张丽霞 《四川医学》2011,32(12):1905-1906
目的探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带蒂转移修复腹股沟区域恶性肿瘤切除后巨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0年1月,我科收治腹股沟区域恶性体表肿瘤6例,行扩大切除术后形成继发软组织缺损,缺损范围10.0cm×8.5cm-27.Ocm×17.5cm,采用同侧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带蒂转移修复。结果6例患者皮辩全部成活,且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年以上,2例出现肿瘤局部复发,修复后外形满意,惠侧肢体功能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可以满意修复腹股沟区域恶性体表肿瘤切除后的软组织缺损,有效保护腹股沟区域重要神经血管,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1例巨大腹壁纤维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阔肌肌皮瓣是身体上可供游离移植或带蒂移植范围最广,功能最多的皮瓣之一[1].由于有较长且粗的营养血管,有行可利用的长度合适的运动神经,且肌皮瓣范围大,因此可用于修复肿瘤切除后较大面积皮肤、肌肉缺损.该手术创伤较大,易发生感染及血管危象等并发症,因此围手术期的观与护理十分重要.现将本院对1例应用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修复巨大腹壁纤维肉瘤切除术后创面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背阔肌穿支皮瓣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背阔肌穿支皮瓣进行整复手术21例,其中面、颈部修复8例;胸前创面和腋窝软组织缺损3例;四肢创面修复10例.皮瓣游离过程中保留胸背神经和背阔肌不受影响,形成单纯的穿支皮瓣.本组病例皮瓣大小为6 cm×8 cm~15 cm×21 cm,其中带蒂移植3例,游离移植18例.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受区修复外形满意.供区背阔肌功能保留完整,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后外观均优于传统背阔肌皮瓣.结论 背阔肌穿支皮瓣最大限度减少了供区的损伤;皮瓣较薄,克服了传统背阔肌肌皮瓣过分臃肿的缺点,扩大了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肩胛下血管分支为蒂的组织瓣修复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背阔肌皮瓣、背阔肌穿支皮瓣、前锯肌(背阔肌)筋膜瓣加植皮术、背阔肌肌皮瓣联合肩胛骨瓣、背阔肌及前锯肌多叶筋膜瓣,分别修复创面.切取皮瓣范围11.0cm×5.5cm~30cm×17cm.结果:16例移植组织瓣均成活,其中2例术后出现血管危象,行探查术后成活;1例皮瓣远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创面Ⅰ期愈合15例,延期愈合1例.16例获5~40个月随访,2例术后出现瘢痕挛缩,行二期整复.4例骨缺损,骨愈合时间为3-18个月,肢体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肩胛下血管分支为蒂的组织瓣是修复各种创面缺损的一种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9.
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钟旭 《海南医学》2005,16(9):118-119
目的探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跟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游离皮瓣与胫后血管、神经吻合移植修复足跟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0例,背阔肌皮瓣面积最大15×11cm2,最小10×8cm2。结果术后10例皮瓣完全成活,经6-24个月随访,足部功能完全恢复,皮肤无破损,感觉部分恢复。结论背阔肌皮瓣部位隐蔽,血供丰富,切取范围大,耐磨损,适合修复足跟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有助于足跟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10.
汪洪源  王明刚  杜晓扬  汪凯  魏祥品 《安徽医学》2010,31(12):1432-1434,F0003
目的为巨大头皮恶性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创面修复探索一种供区隐蔽、损伤小,形态美观的理想修复方法。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应用在游离背阔肌皮瓣的基础上,根据缺损部位的大小、形状和组织量设计和切取以胸背血管主干、外侧分支及其穿支供血的,保留胸背神经的改进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巨大头皮恶性肿瘤切除后大面积缺损的创面共9例,头皮瘢痕癌6例,基底细胞癌1例,鳞状细胞癌2例;软组织缺损范围12 cm×8 cm~20 cm×11 cm,病程3~18个月。切取皮瓣范围15 cm×9 cm~23 cm×12 cm。结果 9例移植肌皮瓣全部成活,8例创面I期愈合,1例II期愈合。术后随访3~24个月,1例术后3个月颅内复发,再次切除,其余8例均无复发。修复后不臃肿、平整美观,放疗后均无溃疡。供区愈合后瘢痕隐蔽,供区上肢功能良好。结论改进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巨大头皮恶性肿瘤切除后形成的软组织缺损供区隐蔽、损伤小、组织量切取灵活、血供丰富、修复后形态美观,是理想的手术方法。本方法在满足受区需要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供区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壁及髂腹股沟区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2005年~2010年对12例腹壁及髂腹股沟肿瘤切除后缺损的患者进行修复重建,其中全层缺损的患者7例,肌层缺损的患者9例,缺损范围10cm×7cm~15cm×12cm。肌层缺损采用聚丙烯人工补片修复5例,用阔筋膜修复腹壁肌层缺损4例,皮肤缺损转移皮瓣修复7例。结果:8例患者术后伤口均I期愈合,2例患者二次手术转移皮瓣后愈合,1例患者出现排斥反应,3次手术后愈合,1例髂腹股沟区肿瘤切除后应用人工补片修复下腹壁缺损,由于补片紧贴血管,术后合并感染,血管破裂大出血,反复多次手术,患者死于大出血。获随访1~5年患者,无肿瘤复发,无腹壁切口疝、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壁及髂腹股沟肿瘤切除后可根据患者组织缺损的大小以及术者的修复技术选择修复方式,其中关键是维持腹壁的张力,防止腹壁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7月~2009年8月,采用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16例。其中挤压伤6例,热压伤5例,机器绞轧脱套伤2例,电伤击伤1例,爆炸伤1例,蛇咬伤1例。均合并骨,肌腱外露,合并骨折7例,合并关节开放感染6例。合并血管神经损伤4例,5例伴屈、伸肘功能障碍。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6cm×13cm~15cm×32cm;切取背阔肌皮瓣7cm×14cm~16cm×35cm,供区均以中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 16例背阔肌皮瓣全部成活,创面愈合满意。术后获随访2~31个月,其中5例皮瓣外形臃肿,二期行皮瓣修薄整形术;重建感觉的5例患者3例恢复保护性感觉。3例以背阔肌作动力重建屈、伸肘关节功能部分恢复。3例供区植皮部分坏死,其中2例经换药后治愈,l例二期植皮修复,余供区植皮均成活。结论背阔肌皮瓣血运丰富,具有很强的抗感染能力。且切取面积大,并同时以背阔肌可作动力重建屈、伸肘关节功能。是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和骨外露感染创面的较为理想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背阔肌穿支皮瓣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背阔肌穿支皮瓣进行整复手术21例,其中面、颈部修复8例;胸前创面和腋窝软组织缺损3例;四肢创面修复10例。皮瓣游离过程中保留胸背神经和背阔肌不受影响,形成单纯的穿支皮瓣。本组病例皮瓣大小为6 cm×8 cm~15 cm×21 cm,其中带蒂移植3例,游离移植18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受区修复外形满意。供区背阔肌功能保留完整,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后外观均优于传统背阔肌皮瓣。结论背阔肌穿支皮瓣最大限度减少了供区的损伤;皮瓣较薄,克服了传统背阔肌肌皮瓣过分臃肿的缺点,扩大了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底部软组织缺损8例。其中包括小儿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3例;足跟后侧合并小腿后内侧皮肤、腓肠肌及跟腱不同程度缺损3例;足跟合并足底、足背和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皮瓣切取面积为21cm×(12—33)cm×24cm。结果所有皮瓣全部成活,经2—5年随访,足部功能恢复,皮肤无破损。结论背阔肌肌皮瓣部位隐蔽,血供丰富,切取范围大,耐磨损,抗感染力强,血管口径大,是修复复杂足跟底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应用健侧胫后血管皮瓣蒂桥式携带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对侧小腿严重毁损伤所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骨缺损或外露 ,免除截肢所造成重大残废。方法 :临床治疗 14例 ,切取 12cm× 18cm -2 4cm× 38cm背阔肌皮瓣 ,通过暂借健侧胫后血管桥式携带修复小腿巨大缺损 ,断蒂时同时修复健侧胫后动脉。结果 :14例暂借桥式背阔肌皮瓣全部成功 ,3例皮瓣轻度感染 ,1例皮瓣下血肿 ,经及时处理均一期愈合。随访 1~ 8年 ,肌皮瓣外观饱满 ,质地均匀。远端肢体供血明显改善 ,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 ,避免截肢残废。结论 :对于小腿巨大软组织骨缺损外露 ,应用暂借对侧胫后血管桥式携带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及可行性.方法 2004年5月2008年6月,应用颈阔肌肌皮瓣修复舌、口底、颊、喉及软腭缺损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43~67岁,烦癌3例,舌下腺腺样囊性癌1例,舌癌1例,口底癌1例,喉癌1例及牙龈癌1例.均行病变及颈淋巴根治性切除.缺损范围2.5 cm×3.5 cm~6.0 cm×4.5 cm,应用颈阔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皮瓣范围6.0 cm×3.5 cm~12.0 cm×4.0 cm.结果 术后8例皮辩均成活,肌皮瓣色泽与皮肤相似外形无异常,张口不受限.随访3~48个月,无舌运动受限,张口受限等并发症,肿瘤无复发,患者对术后形态及功能均较满意.结论 颈阔肌皮瓣血运丰富,抗感染力较强,成活率高,是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波  杜昭  谢硕胜  黄德征 《微创医学》2001,20(5):653-654
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0年1月采用吻合神经血管蒂的背阔肌肌皮瓣一期移植修复小腿胫前肌群缺损,重建踝趾背伸功能共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7~45岁。平均27.5岁。交通事故伤5例,重物砸伤1例。创伤情况:均为胫前皮肤及胫前肌群缺损,面积7~14cm×17~24cm,合并胫前血管、腓深神经挫伤、断裂。其中胫腓骨骨折3例(无骨缺损)。切取肌皮瓣面积8~15cm×18~25cm。术前患侧足趾背伸肌力0级,踝不能背伸。本组6例均在伤后6小时内进行手术。手术时间为6~15小时,平均8小时,术中输血量400~1600ml,平均800ml。  相似文献   

18.
白晓东  柳晓杰  刘贤华  王佳哲  陈伟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11):1165-1166,1170,I0005
目的:眼眶周围恶性肿瘤易侵犯皮肤、肌肉组织及上颌窦骨质,需扩大切除,但切除后存在较大缺损,伴有骨外露,修复缺损殊感困难.文中探讨应用超宽前额肌皮瓣修复眼眶周围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的修复方法. 方法:根据动脉吻合特点,采用以眶上动脉和滑车上动脉为蒂、形成超宽前额肌皮瓣,修复眼眶周围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6例. 结果:6例患者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面积为5cm×5cm~8cm×9cm大小,骨质暴露.6例肌皮瓣全部成活,缺损一期修复. 结论:以眶上动脉和滑车上动脉为蒂形成远端超宽前额肌皮瓣是修复眼眶周围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9.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专家运用肩胛骨、肋骨及背阔肌肌皮瓣联合组织游离移植术 ,为 1例胫骨缺损长达 12 cm的患者成功实施了再造手术。据悉 ,这是国内外首例采用这种方法对超长度骨缺损的患者实施自体“修复”手术。长征医院大胆创新 ,为患者设计了带血管蒂肩胛骨、肋骨联合移植再造术 ,这是一个在骨科创伤修复领域中的高难度手术。经过术前精心准备 ,医生在患者右肩背部切取直径约 13cm的带血管蒂的游离肩胛骨和背阔肌肌皮瓣 ,同时在右胸廓处取一根 13cm的带血管蒂的游离肋骨 ,完好地桥接于患者小腿的骨缺损上 ,随后在显微镜下将移植骨…  相似文献   

20.
双叶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大面积深部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背阔肌设计切取方法,修复大面积深部组织缺损。方法 6例大面积深部组织缺损患者,其中头顶部创面缺损4例,下肢创面缺损2例,创面宽度均>8 cm。采用双叶背阔肌肌皮瓣设计,在患者一侧背部远近端切取两个依靠深部肌肉相连的较小的背阔肌肌皮瓣,两叶皮瓣在受区进行拼接修复较大的缺损,而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6例患者的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最大皮瓣切取面积为18 cm×16 cm。所有皮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仅遗留线性瘢痕。随访3~6个月后,移植皮瓣成活良好、柔软、色泽佳,供区的外形和功能满意。结论应用双叶背阔肌肌皮瓣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供区的数目和损伤,并能获得最佳的供区术后外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