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民康医学》2019,(7)
目的:分析菝葜不同有效部位及其对慢性盆腔炎(CPID)大鼠模型病理形态学及血液学的影响。方法:选取320只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将苯酚胶浆注入大鼠子宫,制作CPID模型。模型制作完成后第7天开始用药,其中保留20只大鼠仅进行开、关腹手术(假手术组)。将300只大鼠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5组:分别为菝葜乙醇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乙酸乙酯低、中、高剂量组,正丁醇层低、中、高剂量组,水液层低、中、高剂量组,金刚藤胶囊组,空白组和模型对照组;高、中、低剂量分别为32.4 g/kg、16.2 g/kg、8.1 g/kg,假手术组、空白组、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注。比较各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和白细胞数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白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菝葜乙醇提取液和乙酸乙酯层的高、中、低剂量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白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醇提取液低剂量组效果与乙酸乙酯中剂量组数据相当,乙醇中剂量组与乙酸乙酯高剂量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乙醇提取液(高、中、低)组、正丁醇层组(高、中、低)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白细胞计数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刚藤胶囊的全血黏度、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液层组(高、中、低剂量三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水液层组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水液层组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筛选菝葜乙酸乙酯部位为菝葜治疗慢性盆腔炎主要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菝葜不同工艺提取物治疗妇科盆腔炎的药理作用进行对比研究,为确定菝葜的最佳提取工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不同工艺制备菝葜提取物,观察其对常见妇科感染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子宫注射混合菌液法制备大鼠盆腔炎模型,观察菝葜不同工艺提取物对子宫炎症、组织病理学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影响。结果 不同工艺菝葜提取物对多种妇科感染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对子宫内膜炎症均有较好抑制作用,能减轻子宫肿胀及组织的病变程度,并能降低模型大鼠全血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结论 不同工艺制备的菝葜提取物均对妇科盆腔炎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以水提醇沉工艺制备的提取物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菝葜各化学部位的药效学筛选,确定其治疗慢性盆腔炎疾病(CPID)的有效部位,为菝葜制剂的二次开发提
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苯酚胶浆注入大鼠子宫造成大鼠CPID模型,观察菝葜各化学部位对CPI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采用
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法,探讨菝葜各化学部位的抗炎作用。结果菝葜乙酸乙酯部位的高剂量组能显著降
低CPID模型大鼠的子宫炎症反应,对小鼠耳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的抗炎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中剂量组也能明显改善炎症程度。总体抗炎作用优于总提液组。正丁醇部位作用不明显。结论菝葜的乙酸乙酯部位为菝葜
抗炎及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苯酚胶浆注入大鼠子宫造成大鼠CPID模型,观察菝葜各化学部位对CPI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采用
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法,探讨菝葜各化学部位的抗炎作用。结果菝葜乙酸乙酯部位的高剂量组能显著降
低CPID模型大鼠的子宫炎症反应,对小鼠耳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的抗炎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中剂量组也能明显改善炎症程度。总体抗炎作用优于总提液组。正丁醇部位作用不明显。结论菝葜的乙酸乙酯部位为菝葜
抗炎及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2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的140例患者中,有125例痊愈,总有效率高达100%,而对照组中痊愈的为86例,明显少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复发率也由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从整体和局部考虑,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其可明显提高慢性盆腔炎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紫英颗粒对盆腔炎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机械损伤加三种菌混合感染方法制备大鼠盆腔炎模型,模型成立后分组给药。口服紫英颗粒治疗并设对照。观察子宫肿胀程度及组织中白介素-6(IL-6)水平,并进行子宫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紫英颗粒可明显减轻造模动物子宫的肿胀程度,并降低组织中的IL-6水平。形态学显示子宫组织的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减轻。作用随剂量加大有所增强。结论紫英颗粒对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降低子宫组织中IL-6的表达有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之一,慢性盆腔炎多见于育龄妇女,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差病情迁延所致,或无急性炎症过程直接发生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纯抗生素治疗及配合中药灌肠、盆腔电磁波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4年3月至2008年5月扬州东方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400例,其中门诊患者300例,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单纯抗生素组202例,接受单纯抗生素治疗;综合治疗组198例,接受联合抗生素配合中药灌肠及盆腔电磁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患者资料,研究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法.结论 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是多年来妇科临床的一大难题,疗程长,易反复.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手术结合中药外敷在慢性盆腔炎中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配合中药治疗在慢性盆腔炎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以来应用腹腔镜手术结合中药治疗5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并结合临床预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术前输卵管通液术提示双侧输卵管通畅者62例,单侧通畅者110例,双侧通而不畅者150例,双侧均不通畅者178例;术后双侧输卵管通畅者102例,单侧通畅者118例,双侧通而不畅者140例,双侧均不通畅者140例.随访142例患者中治愈76例(53.5%),显效 46例(32.6%),好转6例(4.1%),无效14例(9.8%),受孕共24例(16.9%),其中宫内妊娠16例(11.3%),输卵管妊娠8例(5.6%).结论腹腔镜手术结合中药治疗可有效治疗慢性盆腔炎及其引起的输卵管阻塞,迅速矫治输卵管的解剖异常,但对其功能的恢复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12.
菝葜抗炎有效部位群的效应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菝葜抗炎有效部位群中落新妇苷、花旗松素、槲皮素、芦丁、白藜芦醇、黄杞苷、薯蓣皂苷、薯蓣皂苷元、菝葜皂苷元、甲基原薯蓣皂苷、原薯蓣皂苷、纤维薯蓣皂苷的体外抗炎活性与免疫调节作用,为诠释菝葜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12个单体成分对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释放的影响,考察其抗炎活性;采用CCK-8法检测各成分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水平及ELISA检测LPS刺激脾淋巴细胞后各成分对白介素-2(IL-2)、TNF-α和干扰素-γ(IFN-γ)释放的影响,考察其免疫调节活性。结果在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模型中,除白藜芦醇外,其余11种化合物对IL-6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落新妇苷还呈现出双向调节作用;落新妇苷、槲皮素、白藜芦醇、原薯蓣皂苷、薯蓣皂苷及菝葜皂苷元6种化合物对IL-1β具有抑制作用;5种黄酮类单体及白藜芦醇对TNF-α的抑制作用极为显著,而6种皂苷类成分对TNF-α则有促进作用;在脾淋巴细胞模型中,12个单体成分对脾淋巴细胞均有明显的增殖作用,对相应的炎症因子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落新妇苷等12个单体成分均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菝葜抗炎有效部位群发挥作用的的主要效应成分。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单纯应用抗生素的94例急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手术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腹痛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单纯使用抗生素组[分别为(16.2±9.9)hvs(41.2±17.3)h,P=0.012;(4.2±1.7)dvs(8.5±2.4)d,P=0.005;(6.2±1.2)dvs(14.2±4.3)d,P=0.001],而两组治疗费用无显著性差异[(3 925.0±247.2)元vs(3 943.3±209.6)元,P=0.893]。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盆腔炎安全且疗效优于传统的保守治疗,不会增加患者的治疗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盆腔局部用药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对136例伴有盆腔积液的急、慢性盆腔炎患者,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监视下行经阴道穿刺局部药物灌注治疗。结果经阴道行盆腔药物灌注治疗后,78.5%(102/136)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94.12%(128/136)患者盆腔积液完全消失或积液深度〈1.0cm。结论女性盆腔炎患者经阴道行盆腔药物灌注治疗安全、高效、省时,可作为常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静脉给药抗炎1周后,治疗组91例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91例改用口服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6.37%,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O.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对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以自拟中药消炎丸口服为主结合西药方法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盆腔炎患者1 718例,其中1 218例为治疗组,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1周,同时口服消炎丸(2次/d,1丸/次),1周后单纯服用消炎丸治疗,随机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500例为对照组,采用单纯抗生素疗法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782例,占64.20%,显效404例,占33.20%,治愈显效率达97.37%;对照组治愈237例,占59.25%,显效210例,占27.50%,治愈显效率达86.7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消炎丸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能活血化瘀、消坚散结、调理血气、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消炎止痛,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MG-132对慢性肾衰大鼠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在慢性肾衰竭大鼠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部分肾动脉结扎加肾切除法复制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RT-PCR法测定主动脉泛素、泛素结合酶mRNA的表达变化,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酶法测定血肌酐、尿素氮及血脂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手术组大鼠肾小球明显硬化、间质纤维化、炎细胞浸润,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显著升高,主动脉泛素Ub及泛素连接酶E2 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增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治疗4-6个月后大鼠主动脉泛素Ub及泛素连接酶E2 mRNA表达显著降低,同时,病理检查显示肾脏间质纤维化和炎症浸润明显减轻,血肌酐、尿素氮升高水平也显著低于单纯手术组。结论泛素蛋白酶体信号通路活化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理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中药坤复康片联合西药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头孢西丁钠2 g+5.0%葡萄耱溶液500 mL静脉滴注,甲硝唑3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坤复康片治疗,3片/次,3次/d.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临床疗效和盆腔炎性包块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2组盆腔炎性包块面积对照组为(13.4±4.65)cm2,治疗组为(13.26±4.66) cm2;治疗后,对照组为(8.64±2.31)cm2,治疗组为(4.31±2.24)cm2.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86.67% (P< 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P<0.05.结论 中药坤复康片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能明显改善盆腔炎症包块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