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我院自 1996年 6月~ 2 0 0 1年 12月收治了因颅脑损伤所致基底节血肿青年患者 2 3例 ,占同期颅脑损伤的 1 6 % ,采取保守治疗、外科手术等治疗方法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本组 2 3例病人中 ,男 2 0例 ,女 3例 ,年龄 19~ 35岁 ,平均 2 4 6岁。坠落伤 9例 ,车祸伤7例 ,打击伤 4例 ,跌伤 3例。本组病例均为闭合性颅脑损伤 ,15例有原发性昏迷。本组病例均有偏瘫 ,6例仅有上肢或下肢单瘫 ,10例有程度不同的运动性失语 ,4例证实有偏盲。合并多发伤 5例。影像学检查 :本组病例均行头颅CT检查证实为基底节血肿。发生在…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 1 2例 ,女性 8例 ,年龄2 6~ 5 8岁。入院时 GCS评分 5~ 6分 3例 ,7~ 8分 1 3例 ,9~ 1 2分 4例。单侧瞳孔散大 1 1例 ,双侧瞳孔散大 2例 ,对侧肢体瘫 1 8例。头颅 CT血肿位于内囊 3例 ,外囊 1 7例 ,破入脑室 1例 ,血肿量3 5~ 1 0 0 ml。治疗方法 全部病人均于伤后 6 h内 ,根据头颅 CT确定血肿中心点在头颅相应部位定位后 ,在局麻下用自制 Y形套管血肿穿刺器 (内径5 mm)穿刺达血肿中心 ,固定外套管。侧口接引流管抽吸血肿 ,抽出血量达到计量 1 /2时 ,用生理盐水 1 0 ml反复冲洗 ,无新鲜出血时留置引流管于血肿腔… 相似文献
4.
颅脑外伤后单纯发生基底节血肿并不多见 ,我院自 1 997年 1月至 1 999年 6月共收治外伤性基底节血肿 8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40~ 53岁 ,平均 44岁。受伤机制均为车祸所致 ,伤后至入院时间全部病例均在 1天内。1 .2 临床表现及体征 :本组病例伤后均有昏迷史 ,昏迷时间最长 5小时 ,最短 30分钟。暂时性失语 3例 ,面瘫 2例 ,肢体偏瘫 4例 ,肌力 ~ 级 3例 , 级 1例 ,一侧肢体麻木 3例。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血肿量计算按多田氏公式 :π/6×长×宽×层面。 5~ 7ml5例 ,8~ 1 5ml3…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28例外伤性基底节血肿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自1999年以来收治28例外伤性基底节出血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本组保守治疗18例,单纯锥颅钻孔脑室外引流3例,开颅血肿清除手术7例。结果 保守治疗18例,恢复良好15例,单纯锥颅钻孔组恢复较满意,手术组死亡1例,其余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失语。结论 外伤性基底节血肿是特殊部位的血肿,根据颅内血肿的情况确定治疗方法,一般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外伤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理机制.方法 分析我院1995至2006年外伤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25例.结果 其中手术治疗17例,保守治疗8例;手术组死亡5例,保守组死亡2例.结论 外伤性基底节区出血因其出血部位的特殊性,其治疗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理机制。方法分析我院1995至2006年外伤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25例。结果其中手术治疗17例,保守治疗8例;手术组死亡5例,保守组死亡2例。结论外伤性基底节区出血因其出血部位的特殊性,其治疗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分析37例外伤性基底节出血患者的诊治和随访结果。其中手术治疗16例。保守组死亡2例,手术组死亡7例,存活的28例随访半年以上,结果21例伴有运动功能障碍,仅2例基本恢复。认为外伤性基底节出血是位于功能区部位的出血,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基底节梗塞是颅脑损伤后引起的疾病。随着CT、MRI的应用 ,该病有逐渐明确诊断的趋势。我院自 1 992年至 1 999年底共诊治经CT证实的外伤性基底节梗塞患者30例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 2 1例 ,女 9例。年龄 2岁至 5 6岁。其中 2岁至 1 2岁者 1 7例 ,1 3岁以上者 1 3例 ,均为闭合性颅脑损伤。撞伤 9例 ,坠落伤 8例 ,跌伤 9例 ,打击伤 4例。伴有颅骨线形骨折者 3例 ,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者 5例。伤后有原发昏迷者 8例 ,头痛、呕吐伴颅内压增高者 6例 ,偏瘫者2 3例 ,偏身感觉障碍者 6例 ,偏盲者 1例 ,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基底节出血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与出血量、出血速度、出血部位显著相关,出血量>30ml死亡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与出血量、出血部位、出血速度等有关,早期治疗、控制血压、防止出血增多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0月~2010年10月经手术治疗的70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探讨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70例患者均在手术时一次性清除脑内血肿,60例血肿清除80%以上,3例血肿清除在70%以上,70例患者共死亡4例,死亡率5.71%,存活的66例患者按6个月时的状态以ADL评分为I级5例,II级23例,Ⅲ级29例,Ⅳ级8例,V级5例,良好率为81.43%。结论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致残、致死率低,是一种疗效优、损伤轻、预后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10年12月59例儿童单纯外伤性基底节出血病例,探讨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59例儿童单纯性外伤性基底节出血患者的诊治和随访结果。其中手术治疗23例。保守治疗36例。保守组死亡2例,手术组死亡3例,存活54例随访半年以上。结果15例伴有运动或语言功能障碍。结论儿童单纯性外伤性基底节出血是位于功能区部位的出血,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采取相关方法及手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存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后颅窝血肿:附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伤性后颅窝血肿42例的诊断、受伤机制、血肿类型来源及治疗进行临床分析,认为外伤性后颅窝血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情变化急骤,病死率高,故对枕部有头皮血肿并伴有头痛、呕吐的病人应行CT检查,及早发现病变,在治疗上认为及时手术对病人愈后十分关键。手术时对有挫伤的小脑组织可行一侧减压术,以尽量减少由于脑水肿产生的地脑干的压迫。对10ml小脑血肿及20ml以内骑跨型硬膜外血肿病人,在严密观察情况下,可行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基底节血肿发病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基底节血肿(TBGH)的发病机理。方法对41例外伤性基底节血肿患者,从解剖学基础和受伤时着力情况两方面进行分析,以探讨TBGH的形成机理与治疗结果。结果治愈8例(19.5%),死亡15例(36.6%),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残废。结论外伤性基底节血肿是由于基底节区特殊的解剖结构,加上特定方向的作用力共同形成。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基底节脑出血患者11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微创组(A组)和开颅组(B组)各55例,A组采用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治疗,B组采用常规治疗,对2组患者ADL分级、SSS评分、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ADL分级A组患者Ⅳ型4例(7.3%),B组17例(3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5,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SSS评分A、B组分别为(13.1±7.9)分、(20.5±9.2)分,2组均低于治疗前(A组t=3.842,B组t=1.742,P均<0.05),且A组低于B组(t=4.723,P<0.01);A组患者血肿大小、水肿体积、手术时间及费用等均优于B组(t=7.629、6.931、32.752、51.293,P均<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41.82%vs.65.45%,X~2=6.17,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疗效好、并发症少,有助于患者术后生活状况的改善,且住院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elayed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atoma,DTICH)在颅脑外伤诊治过程中往往易被忽视,由于经验不足易延误病情,增加病死率,应引起高度重视.我科1997年10月-2009年5月共收治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60例,通过伤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伤后6h,伤后及术后24h常规复查CT,及时发现DTICH,如术中出现脑膨出,可急诊应用术中B超探测脑部,发现血肿.快速做出相应治疗,提高了救治效果,降低了病死率及致残率,术后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双侧基底节脑出血1例报告聂志余,刘学文,张静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谢敏(锦州市太和区医院)本文报告1例临床罕见的双侧基底节脑出血,作者结合本例临床经过、参考文献。对出血机制作了分析讨论。病例报告男患,67岁。1992年10月23日下午3时谈话中突然...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基底节梗塞5例报告曹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066000)孟宪芬秦皇岛市海港医院关键词脑神经疾病/放射影像学;脑神经疾病/损伤中图号R745.1近年来随着头颅CT的广泛应用,外伤性脑梗塞的报告日见增多,现将我院经CT证实的5例外伤性基底节梗塞报告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