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胃癌患者进行围术期的健康教育。方法术前加强心理指导、术前准备的指导,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术后对胃肠减压的维护、饮食及并发症的预防指导。结果全部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结论对胃癌患者围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可提高手术患者的安全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对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进行总结。方法:36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采用经前胸第二肋间横断胸骨小切口行胸腺切除术。术前口服皮质类固醇、胆碱酯酶抑制剂改善肌无力症状,处理并发症;术中彻底清扫胸腺及前纵隔脂肪;术后继续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加强呼吸道管理。结果:329例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36例发生术后危象,其中治愈28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3例。结论:规范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可保证MG手术安全性,提高手术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吴凤娟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1):2586-258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术前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辅导,提供相关信息;术中稳定情绪;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及功能锻炼;出院重点指导坚持锻炼,增加营养,定期复查和化疗。结果:6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70岁以上高龄髋关节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0例高龄髋关节骨折患者制定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流程和措施,包括准确评估脏器、预测手术危险性、术后及时监测病情、加强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1例术后6小时出现休克先兆,予以及时纠正;1例术后一周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肺栓塞因及时发现,早期积极治疗,症状消失;1例术后5天出现假体脱出;1例术后第13天大便后猝死;1例入院24小时臀部皮肤出现水泡。结论70岁以上高龄髋关节骨折手术风险大、护理要求高,围手术期建立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靖兰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7):115-11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术前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提供相关信息;术中稳定情绪,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及功能锻炼;出院重点知道坚持锻炼,增加影响,定期复查和化疗。结果5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高龄高危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分析,以提高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 分析38例高龄高危肺癌患者术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患者术后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均有提高。结论 高龄高危患者由于自身情况和手术耐受力的影响,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并发症多,只要重视和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鼾症患者的围术期管理。方法:查阅复习有关文献资料。结果:患者大多有呼吸道狭窄及通气障碍,并发肺动脉高压、心衰等呼吸及循环系统的异常,此类患者如何保证围术期的呼吸、循环稳定与安全,对麻醉和手术医师都是一大挑战。结论:围术期的高风险决定了其管理的重要性,对此类患者的术前评估、术中及术后的诊疗和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股骨置换术的围手术期血液保护,节约血液,减少血液疾病的传播,使得医疗质量和安全都有所提高。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股骨置换术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于术后的1、3、5d对患者的血红蛋白进行复查,对血红蛋白低于90g/L的患者采取输血治疗,对股骨置换术的围手术期的血液进行保护,分析股骨置换术的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效果。结果通过对这100例患者的股骨置换术的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的观察,股骨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患者的失血量较小,且术后安全性比较高,患者恢复的比较好,医疗效果明显。结论通过对股骨置换术的围手术期的血液进行保护,大大的降低了股骨置换术的医疗风险,还能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疗疗效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艾滋病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与管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43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术前及术后两个阶段对其进行康复性护理,同时从职业防护、消毒隔离、医疗物品的科学处理等方面落实管理措施,提供亲情服务.结果:本组43例手术患者经一系列护理与管理后均病情好转出院,且在住院期间并未发生护理并发症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等问题.结论:加强艾滋病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与管理,可有效控制艾滋病手术患者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维护期的护理风险,保证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安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癌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68例胃癌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病人全部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18天.结论 加强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1.
林丽  郭子云 《中国病案》2011,12(3):14-14,13
目的加强围手术期病历质量管理,提高病历内涵质量。方法制定围手术期病历质量监控表,对终末手术病案质量进行监控。结果核心制度执行不利,术前风险评估不到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级别偏高、时间偏长。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医师业务素质的训练,加强抗生素的使用管理,推进临床路径的开展,以提高围手术期病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泌尿外科患者的特点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对36例高龄高危泌尿外科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病人术前合并症病情隐匿、种类多、术后感染率高,经积极处理,尤其是改善心肺功能和纠正高血糖,待全身状况好转再手术,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术前、术后积极处理合并症是高龄高危泌尿外科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口腔实习生医疗风险管理与风险意识教育方法。方法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将医疗风险意识教育纳入实习教学计划;增强法制观念,加强医疗风险意识教育;加强对实习生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规范诊疗常规操作,提高实习生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医疗文书管理;提高实习生医患交流沟通技巧,重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等.加强口腔实习生医疗风险管理与风险意识教育。结果口腔实习医疗纠纷大大减少。结论加强口腔实习生医疗风险管理与风险意识教育十分重要,可使临床教学安全有序进行,创造良好的和谐就医环境和实习环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TURP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分析93例高危BPH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情况。结果93例患者经充分术前准备,均可耐受TURP术,获得彻底治疗的机会,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改善,最大尿流率明显增加。结论经积极术前准备和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多可耐受TURP术,获得彻底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探讨老年病人腹部急诊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对 5 4例老年病人腹部急诊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 5 4例均为急诊手术 ,手术治愈 5 3例 (98% ) ,术后死亡 1例 (2 % )。结论 :提高老年病人腹部急诊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水平 ,对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闫景卉  张自伟 《西部医学》2013,25(9):1329-1330,1333
目的探讨联体婴儿分离手术的组织管理方法,提高重大手术成功率,提升医院围手术期管理水平。方法纳入我院2例(均为女婴)胸腹联体婴儿分离手术,术前医院高度重视,周密组织;术中紧密团结,通力合作;术后积极总结,坚持不懈地提高组织管理水平。结果2例胸腹联体婴儿分离手术实施成功,术后患儿恢复良好。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组织管理是取得重大手术成功的关键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非计划再次手术原因,为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与改善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某院2012年40例非计划再次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2年某院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为0.55%,术后出血、术中冰冻与病理结果不一致或高度怀疑而需上级医院会诊、切口裂开为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分别占55%、13%、10%。结论科室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医院将非计划再次手术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严格手术分级管理及再授权制度,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方法 抽取658例外科手术病例,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658例外科手术病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09%,其中使用合理率为34.05%,术中追加抗菌药物率为45.45%.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术后3~7 d停药率为59.97%.结论 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选药起点高、预防用药疗程长、联合用药等问题,需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为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我院2012年发生手术并发症的160例住院病人资料,统计分析手术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结果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07%,营养状态、易栓体质、术前合并糖尿病或心肺疾病、手术方式、术中操作、手术时间、术后患者活动及患者对医嘱依从性均为手术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结论 医院的管理重点应放在重点手术、多发科室、手术并发症的高危因素上,针对围手术期的医疗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改进,持续改善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2年治疗的70岁以上高龄结直肠癌62例,手术治疗60例,其中根治性切除45例,姑息性手术15例。结果:2例放弃治疗,60例均安全度过围术期,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高龄不是结直肠癌手术的禁忌证,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以提高高龄结直肠癌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