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汤琰  刘大荣 《中国民康医学》2012,(21):2677-2678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女性精神病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跌倒的发生率。方法:对2005年至2011年期间在院的35例发生过跌倒的女性精神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住院老年女性精神病患者跌倒发生率为40.2%,比同龄男性患者高出18%,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跌倒20%,跌倒原因自身和环境因素74.3%,药物不良反应5.7%。结论:对老年女性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196例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香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7):2303-2303,F0003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跌倒的发生率。方法:对196例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中发生过跌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针对跌倒原因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1.2%(22例),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跌倒(27.3%),跌倒原因自身和环境因素(32.1%),其次为药物不良反应(40.6%)。结论: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以预防跌倒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住院发生过跌倒的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跌倒的危险因素,针对跌倒原因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14例(17.07%),其中,以体位性低血压跌倒为最多(5例,35.71%);其次是自身病情和环境因素等。发生骨折2例,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挫伤或皮下血肿。结论:对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预防跌倒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原因,总结护理对策,达到预防或降低跌倒事件发生率的目的。方法:收集不良事件中关于跌倒的报告32例,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原因及总结护理对策。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原因较多,以药物所致、疾病因素、年龄因素(如年老体弱)居多,逐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减少,降低了跌倒事件发生率。结论:进行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原因分析,有针对性的护理,可降低跌倒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跌倒原因,探讨有效护理对策。方法统计跌倒住院老年精神病人,分析跌倒原因。结论对精神病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关于跌倒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跌倒的发生率.方法 对82例老年精神病患者住院一年内发生过跌倒的临床资料分析,针对跌倒原因从而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0%(8例),其中跌倒原因为自身和环境因素(31%),其次为药物不良反应(41%).结论 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制定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夏芳 《当代医学》2013,(7):120-121
目的分析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高危因素,并针对性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64例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并针对跌倒原因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率7.7%,跌倒高危因素包括生理与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及夜间看护不周等。结论老年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跌倒的高危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应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积极改善住院环境,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夜间护理,采取合理锻炼和饮食,以降低跌倒发生率,保证患者住院安全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发生跌倒原因及给予干预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20例老年患者跌倒的个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对老年患者进行跌倒危机评估表进行评估,对有跌倒危险者采取相应干预护理措施.结果 跌倒风险评估实施前跌倒发生率13.3%,实施后发生率1.25%,统计学检验p<0.01,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为预防跌倒事件的发生,及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实施跌倒危机评估表进行评估对有跌倒危险者采取相应干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跌倒发生.  相似文献   

9.
张丽  甄秀红  张佩燕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3):2999-3001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06年-2009年我院所有出院精神病患者共4 359例,对其中发生跌倒的27例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高龄及自主活动障碍、疾病因素、精神科药物不良反应、环境设施等是导致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护理人员要加强对高危跌倒人群的评估、管理,降低跌倒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用品管圈法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效果。方法:我们对近年来我科收治的100例在住院期间有跌倒风险的老年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对于该类风险的认知情况、18名我科护理人员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的认知情况和2012年在我科发生跌倒的5例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原因进行回顾性研究,找到了导致我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同时,我们在我科的护理管理中应用了品管圈法,以预防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结果: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导致我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主要原因包括年轻护士观察病情不到位、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不到位、对跌倒的相关知识宣教不够和老年人爱穿易致滑倒的泡沫底鞋等。通过在我科的护理工作中使用品管圈法,我科2013年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率仅为2%,远远低于以往的水平。结论:用品管圈法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效果好,操作简单。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跌倒的各种因素及护理防范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表格,收集2000~2010年期间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资料,对发生跌倒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跌倒共38例,发生率为0.1%。结论针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采取护理防范措施,降低了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在该院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评估,对其中高风险跌倒人群进行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结果:在所有与精神病患者跌倒相关的因素中药物因素所占比例最大,占30.77%;其次是疾病因素,占26.92%。在护理干预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0.61%)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1.6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0.05)。结论:通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后,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13.
袁薇 《中国民康医学》2014,(16):116-117
目的:分析导致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最大限度保护住院患者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350例老年住院精神病患者相关资料,统计跌倒人数,疾病类型、服药情况、发生时间及原因等因素。结果: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发生跌倒122例,占34.9%。随着入院时间的延长,跌倒几率逐渐降低,其中入院后1周内跌倒发生几率45.9%,显著高于入院1周以后(P<0.05);性别、年龄、精神疾病种类、肢体乏力以及药物种类等均会是造成患者跌倒的重要因素。患者跌倒的时间主要集中于凌晨(6:008:00)和夜间(18:008:00)和夜间(18:0023:00)。结论:住院1周内应当警惕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问题,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护理安全评估和强化安全检查,减少精神病患者跌倒意外的发生,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高燕 《大家健康》2016,(3):268-26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在该院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评估,对其中高风险跌倒人群进行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结果:在所有与精神病患者跌倒相关的因素中药物因素所占比例最大,占30.77%;其次是疾病因素,占26.92%.在护理干预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0.61%)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1.6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67,P <0.05).结论:通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后,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15.
陈伟琼  毛楠 《河北医学》2011,17(4):523-525
目的:探讨对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的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4例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临床实践.结果:经过临床实践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率.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了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率,保障了老年人住院期间的安全,改善了老年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16.
叶芹 《吉林医学》2014,(36):8203-8204
目的:探讨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意外跌倒发生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8例老年住院患者意外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跌倒发生的原因。结果:8例患者跌倒与患者年龄、自我认知缺乏、环境因素、服用药物和护士责任心不强等因素相关。结论:应提高护士对患者跌倒的预测能力,提供全面周到的护理服务,从而降低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8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78例患者中共有30例发生跌倒,跌倒发生率为38.46%;发生因素主要有生理因素、疾病因素、心理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等,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降低了跌倒发生率,提高了预防跌倒的成功率。结论老年住院患者由于多种因素发生跌倒的几率较高,因此应做好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强患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强化医护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提高预防跌倒的成功率,保证老年住院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科老年住院患者意外坠床/跌倒发生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6例老年住院患者意外坠床/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坠床/跌倒发生的原因。结果:6例患者坠床/跌倒与患者年龄、自我认知缺乏、家庭支持因素、环境因素、服用药物和护士责任心不强等因素相关。结论:应提高护士对患者跌倒的预测能力,提供全面周到的护理服务,从而降低老年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老年精神性障碍患者跌倒因素的分析,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老年精神障碍性住院患者发生的50例跌倒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精神性障碍患者跌倒原因不仅与患者生理、病理及陪护有关,也与合并疾病、药物、医护人员责任、住院环境有关。结论:预防患者跌倒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护理人员对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从多方面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减少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老年精神性障碍患者跌倒因素的分析,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老年精神障碍性住院患者发生的50例跌倒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精神性障碍患者跌倒原因不仅与患者生理、病理及陪护有关,也与合并疾病、药物、医护人员责任、住院环境有关.结论:预防患者跌倒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护理人员对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从多方面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减少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