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选取本院的40名护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质量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观察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认知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认知度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人员具有较大的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质量中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6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分层级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职称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前后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操作技能水平,管理前后护理质量,管理前后患者、临床医师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实施分层级管理后,护理人员的相关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及评分均比管理前有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评分中的健康教育、病房管理、护理安全、基础护理、整体护理五项评分均比管理前有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前后患者、临床医师及护理人员本身的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管理前后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级管理是全面的、贴切的、个性化的护理管理模式,能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实际作用展开分析。方法自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选取本院在职的护理人员共88名,将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率(P0.05)。结论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过程中,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医患冲突,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护理效果好,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将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安全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1)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n=100)护理质量评分(97.1±1.9)分,对照组(n=100)护理质量评分(94.6±4.0)分,两数据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t=5.6454,P=0.0000);(2)两组安全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不良问题发生率为1.00%(1/100),对照组不良问题发生率为12.00%(12/100),两数据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χ~2=9.9548,P=0.0016);(3)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两数据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并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2月我院67例基础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护理人员,观察组34例护理人员。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的模式,对两组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护理技能等方面知识进行分析,探究其对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患者对观察组的护理质量的满意的有30名,护理满意率为88.2%,对对照组护理质量满意的有23名,满意率为69.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形式能有效提升整体护理管理质量,促进护理人员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5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25名护理人员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设为对照组:25名护理人员采取层级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设为观察组,调查研究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前后护理质量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综合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工作总满意率为96.0%,对照组为78.0%,观察组护理人员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x2=18.06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管理,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人员综合水平与临床护理质量,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内科100例患者及40名护理人员分别应用单双抽签发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护理人员均为20名,予以观察组患者及护理人员分层管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及护理人员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应比较,差异明显,计入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内部护理工作中使用分层管理,可以显着提高患者护理的安全水平,显着提高护理质量,并显着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评价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现代医院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我院自2012年起开始实施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将2012年至2015年间的300份护理资料作为观察组,2009年至2012年间的300份护理资料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技术能力、病情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护理质量及临床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技术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情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沟通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现代医院中应用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护理质量,使患者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名护理人员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人,对于研究组的护理人员采取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而对于对照组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管理,然后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包括业务水平、患者满意度、护理纠纷发生率等。结果采取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研究组护理人员在业务水平以及患者满意度上要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护理人员,且研究组的护理纠纷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对护理人员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使其业务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上升,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进而推动医院的发展,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于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本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3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30名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名.两组护理人员在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管理模式,采用轮班制度;对于观察组医护人员,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病房护理以及护理文书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形式,能够有效提升整体护理管理质量,促进护理人员护理水平的提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护士分层管理管理模式对于提升护理质量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3月~2015年3月间护理工作人员60名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结果:经过本院分组研究,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士的实际操作能力、理论知识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护士分层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护理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泌尿外科护理管理的影响。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态度、技能、理论、文书书写及风险预防质量,分别为(9.9±0.1)分、(9.1±0.2)分、(9.3±0.5)分、(9.1±0.5)分及(9.3±0.6)分、护理风险发生率2.08%、投诉率2.08%、满意度97.9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护理分层级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泌尿外科的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降低投诉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分析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从我院妇产科护理人员中选取88例进行统计学数据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分层管理)和对照组(常规管理),均为44例,两组护理工作人员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带教能力评分、临床护理能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护士分层管理效果显著,能提高护理工作人员工作质量,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提高内科护理服务质量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选取本院内科护理人员50名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名,其中对照组护理人员应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护理人员则进行相应的优质护理培训之后对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护理知识、护理服务态度、护理行为、护理环境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对观察组护理人员服务的满意度更高,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管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普外科4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7月初本院开始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来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观察对比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改变情况。结果实施后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护理记录、护理专业技术等多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责任分组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6月于本院手术室工作的护士48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学历以及工作时间分层随机抽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名。观察组采用责任分组管理,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管理,观察比较两组管理6个月后患者对手术护理满意度和手术器械检查情况、护理人员技能考核评分,以及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40,P0.001)。观察组手术器械检查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6,P=0.04)。观察组基础护理、手术相关、仪器设备和健康教育知识考核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医生对术中配合、危重患者抢救、贵重仪器设备养护以及手术室环境四个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用责任分组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及医生对护理满意度,增进护理技能,有效使用手术室器械,是手术室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品管圈活动在临床护理人性化服务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医院诊治的患者80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综合素质和人性化服务质量。结果观察组一级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率、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挂号时间、等待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就诊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效果理想,能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护理水平,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对门诊实施人性化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5月-2014年10月的96例护理人员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层级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实施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护理管理的综合服务质量评比中,观察组的综合服务质量分值为98.26±15.27,而对照组分值为80.19±16.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3,P0.05);观察组中对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满意率97.9%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6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8.964,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护理层级管理,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经过对护理人员分层管理,合理分配护理人,可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临床护理工作能力有所进步,整体提高医院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韩纪平 《吉林医学》2013,(36):7753-7753
目的:分析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女性医护人员36名,随即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8名,对照组的护理人员采用传统常规的人员管理模式管理,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则是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管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护理人员的不同管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过程中的差错率、护理人员基础护理工作的完成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价。结果:经过不同方法的管理模式管理之后,观察组的医护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基础护理工作的完成率以及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评价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医护人员,观察组医护人员护理过程中的护理差错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医院的医护人员使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增加其护理质量、基础护理工作的完成情况,还能够显著增加患者对于医院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优质化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间从我院内科选定30名护理人员,根据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15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性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模式的整体认知水平(包括优质护理相关知识、优质护理管理的行为、态度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管理中,采取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科室护理人员的认知能力,增强他们临床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化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