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救治(PTC)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理实习生临床急救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为本科护理实习生的临床急救能力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科护理实习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医院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急救理论和操作培训以及情景模拟演练,试验组采用PTC教学模式对护生进行创伤急救理论培训、技能操作培训以及综合模拟训练。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以及临床急救能力。结果培训后,两组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及急救知识储备、应急处置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急救管理能力、急救素质成绩均较培训前提高,且试验组护生的上述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PTC教学模式可提升本科护生的理论、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以及急救知识储备、应急处置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急救管理能力、急救素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训练在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方法:该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月,采用情景模拟的培训方法对18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意外事件应急处理培训。结果:培训后,精神科护士认为经过培训在团队协作及专科意外事件处理等方面进步显著,精神科医生对护士工作持肯定态度,应急处理能力提高。结论:将情景模拟用于精神科护士的培训中,不仅有利于巩固专科理论知识,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而且利于提高精神科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在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急救能力培训小组,对低年资护士进行集中理论授课、急救技能示教;结合临床制定常规护理急救流程和心血管内科常见意外及突发事件应急流程,采用角色扮演进行操作培训,并反复强化练习;培训小组每季度逐个进行考核,实行个体评价。结果:通过培训,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知识、急救技能操作、临床应急能力和医生的配合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情景模拟法可以强化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急救意识,拓展急救知识,增强临床应急能力,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适合心血管内科的工作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阶梯递进法在新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强化理论、单项操作到情景模拟综合训练,呈阶梯递进式进行培训。结果培训前单项操作考核成绩为(82.59±6.21)分,培训后为(93.15±3.56)分;培训前综合急救能力成绩为(75.77±3.27)分,培训后为(91.98±2.46)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阶梯递进式培训能够提升新护士自我效能感,急救的准确性和应急处理、团队协作等综合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病例情景模拟法在心血管专科新上岗护士应急抢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6—2017年新入科的28名护士根据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9人)和观察组(19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带教、培训,观察组采用动态情景模拟法带教、培训,对比分析两组理论知识水平、急救仪器操作水平、应急抢救水平、医护满意度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水平、急救仪器操作水平、应急抢救水平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医生对护士应急抢救能力、护士对培训带教方法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动态情景模拟法应用于心血管专科新上岗护士应急抢救能力培训,能够促进新上岗护士主动学习,提高其急救仪器操作水平、理论知识水平、对急危重症患者的识别与应急抢救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医生对护士应急抢救能力的满意度,增强新上岗护士临床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层级规范化培训对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能力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急诊科护士现状,制订分层级规范化培训计划,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急救技能、常见急诊分诊急救程序、护患沟通技巧等,采用多种形式结合进行培训。比较实施分层级规范化培训前后护士的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应急能力、抢救配合及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分层级规范化培训,急诊科护士的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应急能力、抢救配合及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较实施前均明显提升( P <0.01或 P <0.05)。结论分层级规范化培训能有效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使医护配合更加默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救技能培训对门诊护士急救技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组内合作形式对口腔科门诊护士开展培训,培训内容为急救技能,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急救能力的变化、医生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培训后,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成绩高于培训前,在单项急救护理技能操作、仪器操作、综合急救能力、模拟演练考核成绩方面的得分高于培训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护理质量的评分、自我效能感、医生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培训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的急救技能培训能够提高口腔科门诊护士的急救能力,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训练结合Miller金字塔教学对手术室专科护士应急能力与护理技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进行手术室专科轮转的灾害护理学员56人,将其按培训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研究组采用情景模拟训练结合Miller金字塔教学。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专业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操作以评价专科护士培训教学效果;采用自拟考核量表评价专科护士培训的应急能力和培训效果的满意度。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研究组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专业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应急能力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在提升专科护理操作水平、提升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升临床护理决策能力、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及提升护患沟通能力7个方面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情景模拟训练结合Miller金字塔教学可提高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应急能力、护理技能操作及培训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护士的应急救护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方法:设置批量伤员、大批中毒、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模拟情景,分别对神经外科、骨科、胃肠外科、消化内科、心内科护士开展急救演练。结果:相关科室护士的急救意识、急救技能、综合能力和护士长的组织、协调、指挥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模拟急救是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的培训方法,也是检验应急预案是否科学、有效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模拟培训对妇产科护士急救能力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在妇产科工作的24名护理人员进行急救能力训练的模拟培训,改变过去单纯的理论授课,对培训前后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急救理论、急救技能和综合能力水平进行比较,且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模拟培训后护理人员的理论成绩、急救操作能力以及综合能力都显著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100%的护理人员急救能力得到了提高,护士学习的主动性、沟通协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力以及团队协作的意识都有显著的提高。经过模拟培训后护理,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P〈0.05)。结论急救模拟培训可以明显增加妇产科护士对急救知识的了解,并能够主动配合医生应对妇产科的各种急救,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赵宏波 《中外医疗》2014,(8):119-120
目的探讨案例学习法结合情景模拟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多年抢救患者的经验,应用案例学习法结合情景模拟的方法,对手术室工作0~5年低年资护士进行应急能力的培训。并反复强化演练,培训小组每月逐个进行考核,实行个体评价。结果通过培训,手术室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知识、急救操作技能、临床综合应急能力和医生的手术配合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案例学习法结合情景模拟可以强化手术室低年资护士急救意识、增强临床应急能力、拓展急救理论知识、增强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凝聚力、提高护士的自信心、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适合手术室的工作特点。  相似文献   

12.
秦寒枝  牛娟 《安徽医学》2012,33(6):753-754
目的研究团队式急救模式培训在急诊护士急救技能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设计急诊抢救常见的6种典型病例的抢救流程,运用团队式急救模式,对医院急救中心137名急诊系统护士进行急救技能培训,考察团队式急救模式培训对急救技能的训练效果。结果经过团队式急救模式培训的急诊护士,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同时,在综合应用急救技能完成规定抢救流程的模拟考核中,完成时间较培训前显著缩短,抢救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开展团队式急救模式培训能提高急诊护士的急救技能,值得在急诊系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涂燕喜  林少珍  何芳 《河北医学》2010,16(9):1127-112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危重症抢救中的作用,以提高护士急救应急能力。方法:比较培训前后我院急诊科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急救技能、护理操作、模拟演练的成绩、优良率和护理人员参与抢救时间及启动仪器使用时间。结果:经过培训后全科护理人员均能按照规范的要求,独立完成一人操作的急救技能,理论知识、急救技能、护理操作、模拟演练的成绩均显著高于培训前,培训后护理人员考核优良率显著高于培训前,护理人员参与抢救时间及启动仪器使用时间显著少于培训前,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在循证护理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业务水平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推动了护理队伍急救水平的提高,也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用情景模拟法提高急诊科实习护士急救能力的效果评价。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16名实习护士进行情景模拟训练。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情景模拟前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训练后实习护士的急救护理操作技术、急救仪器的使用情况、急救相关知识等成绩较训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情景模拟法可提高急诊科实习护士的急救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左玉兰  董晓慧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4):137-137,120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下培训心内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和急救水平的效果。方法对13名工作10年以下的护士进行应急能力培训,并应用应急能力评价表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护士的病情观察能力、应急配合能力、急救动手能力均显著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训练是提高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水平和技能,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率和医患纠纷的的根本措施,增强了患者对护士的安全感,提高了护士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开展理论-操作-模拟演练式培训在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应急培训小组,对低年资护士进行理论知识、急救技能培训,结合临床实践制定模拟现场,采用模拟演练进行培训,然后对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进行考核。结果:低年资护士技能考核培训前后错误率及培训前后急救意识综合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护士能系统、完整的体验与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提高了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士层级管理对提高急诊急救护士综合素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救中心全体护士2011年作为培训前组,2012年作为培训后组。比较培训前后急诊急救护士基础知识、急救技能、应急能力和沟通能力四个方面综合素质,比较两组考核结果。结果进行分层级管理后,护士的季度操作考核成绩、年度三基考核成绩和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提高了急诊急救护士基础知识、急救技能、应急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提高了急诊护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的应急能力。方法以湖北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制定的《急诊科专科护士培训大纲》的内容及要求为培训指南,应用VCD光盘学习、操作演练、情景模拟、护理教学查房等培训模式,对急诊科工作0~5年的护士进行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和急救技能的培训。结果培训3个月后低年资护士理论、模拟应急能力、实际应急能力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规范化的应急能力培训有助于急诊科护士应急能力和急救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王俊莉 《吉林医学》2014,(24):5477-5478
目的:探讨医护同组定位抢救模拟训练对提高ICU护士急救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ICU护士模拟真实病例进行定位抢救情景模拟训练,培训前后分别对受培训护士进行急救理论与技能的考核,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ICU护士团队合作满意度及专业技术能力提高,医护抢救过程中分工合理,配合准确熟练,加快专科护士的成长。结论:医护同组定位抢救模拟训练增强了ICU护士急救技能,提高了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团队抢救配合的协助能力,利于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方式,提升了护士临床综合能力和急救意识,强化护士临床工作的熟练程度,从而保证抢救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讨急诊护士在急救技能训练中接受团队式急救模式(TBL)培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工作的24名护理人员作为TBL模式培训对象,同时设计4个典型案例(包括急性颅脑外伤、急性心肌梗死等)进行教学演示,评估护理人员接受培训前、后的考核情况。结果:24名护理人员在接受培训后,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的合格率各占97.6%和95.2%,与培训前的88.1%和83.3%相比均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培训后,不同案例的急救时间均显著缩短,优于培训前,比较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在急救技能训练中推行TBL模式培训,对培养急诊护士的急救技能有积极意义,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