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琳 《大家健康》2016,(7):110-111
目的:观察并对比盆腔脓肿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后穹隆切开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盆腔脓肿患者为此次研究的目标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2组,将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设定为观察A组,将采取后穹窿切口引流术进行治疗的44例患者设定为观察B组。结果: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观察A组较之观察B组所达效果更为理想(P<0.05)。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B组更具优异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疗效理想,康复速度较快,后穹窿切开引流术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且费用低廉,故临床具体选择治疗方法时应依据患者的切实情况考虑。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并分析后穹窿切开引流术与腹腔镜手术两种术法在盆腔脓肿上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2月至到2015年2月期间就诊的盆腔脓肿患者共120例,分组:研究组,60例,行后穹窿切开引流术;对照组,60例,行腹腔镜手术。将治疗效果作组间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两组术后恢复时间相近,统计学无差异(P0.05)。结论两种术法各有千秋,临床应更具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肝脓肿患者33例,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腹腔镜穿刺置管引流术,对照组实施腹腔镜切开置管引流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出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与出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脓肿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治愈率高,腹腔镜穿刺疗法可有效缩短恢复时间与手术时间,可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肛周脓肿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5例。A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切开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A组患者术后疼痛轻于B组,肛瘘形成、脓肿复发、肛门失禁等发生率较B组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切开挂线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切开引流术,术后恢复快,降低了脓肿复发率,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讨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实施早期切开双套管引流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县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做研究分析,同时按电脑随机模式分组,将30例采取非手术疗法处理者纳入A组,将30例实施早期切开双套管引流术治疗者纳入B组,对比A、B组的临床处理效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疗效评估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到96.7%,相比A组的总有效率70.0%显著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半年时间随访,B组仅3.3%的患者复发,较A组的复发率20.0%显著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实施早期切开双套管引流术治疗,临床处理效果较理想,并且复发率较低,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盆腔脓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8例盆腔脓肿患者在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采用开腹手术36例,2例采用阴道后穹窿切开引流术。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38例患者体温、白细胞均恢复正常,下腹痛症状消失,膀胱直肠刺激症状缓解,随访症状明显缓解,全身及妇科检查、B超检查无异常发现。结论对盆腔脓肿的治疗应及早足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及对厌氧菌有效的药物联合治疗,经治疗症状及体征有好转但仍有肿块者应及早手术,且术后药物巩固治疗,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肝脓肿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受治疗的64例肝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穿刺组和切开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刺组则在此基础上行穿刺置管引流术,切开组则在此基础上行切开置管引流术,观察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穿刺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2例(6.5%)明显低于切开组8例(25.00%),穿刺组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切开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脓肿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以及恢复快等优势,对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引流术和腹腔镜切开引流术两种微创技术治疗肝脓肿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进行微创治疗的32例肝脓肿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本研究分别采用B超引导下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脓肿,总结治疗效果。结果:两种微创手术治疗肝脓肿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缩短,术后无并发症等优点。结论: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术和腹腔镜肝脓肿切开引流术均是微创治疗肝脓肿的有效手段,前者操作简单安全,后者治疗更彻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并将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观察组)和传统手术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对照组接受常规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治疗费用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康复,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盆腔脓肿的疗效及手术时间的选择.方法 25例盆腔脓肿患者按手术时病程的长短分为两组.病程≤3天而行腹腔镜手术者为A组(14例),病程≥7天而行腹腔镜手术者为B组(11例),回顾性分析了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和盆腔炎复发率均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盆腔脓肿有效且安全,手术时间宜选择在3天内炎症卡他期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肝脓肿切开引流术的成功经验.探讨腹腔镜下肝脓肿切开引流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12例肝脓肿病人行腹腔镜下肝脓肿切开引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1次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5~35分钟.术后无须使用止痛剂,住院时间8~12天,平均10天.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肝脓肿切开引流术安全可靠,对患者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明显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腹腔镜下肝脓肿切开引流术优点明显,应成为肝脏浅表部位脓肿治疗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三组(A、B、C组),每组各20例。A组采用B超定位引导下经皮行穿刺抽脓,B组行直接开腹肝脓肿切开引流,C组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结果治疗后经过3个月的观察,A组与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0%和80%,C组的有效率为100%,C组高于A组与B组(P〈0.05)。经过观察与统计,C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体温恢复平均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少于A、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腹腔镜肝脓肿引流术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一种新选择,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从而提高治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细菌性肝脓肿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宝兴  张平 《吉林医学》2012,33(2):230-233
目的:将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后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对收治的细菌性肝脓肿91例患者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综合术前、术后各项指标在各组之间的比较来看,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术(puncturedrainage for liver abscess by ultrasound or CT,PDLA)组明显优于腹腔镜肝脓肿切开引流术(laparoscopic drainage of liver abscess,LD-LA)组以及开腹肝脓肿切开引流术(incision and drainage for liver abscess,IDLA)组。结论:同等条件下、适应证确切时,应将PDLA作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3种不同方法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遂平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三组(试验组、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每组40例。给予试验组患者B超引导下经皮行穿刺抽脓治疗,给予对照一组患者开腹肝脓肿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给予对照二组患者腹腔镜肝脓肿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分析并对比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一组和对照组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一组和对照组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为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抽脓引流术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进行治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AM)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应用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3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A组采取TAM手术治疗,B组采取LM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B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盆腔粘连发生率、术后妊娠子宫破裂发生率均高于B组,术后避孕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应用在子宫肌瘤患者可以减轻手术对患者机体创伤,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缩短术后避孕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次性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83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A组17例,单纯切开引流术;B组17例,切开引流加挂线术;C组49例,一次性切开根治术治疗.结果:A组、B组和C组术后肛门瘘管形成率在单个脓腔患者中分别为20.0%、14.2%和6.2%;在多个脓腔患者中为50.0%、42.8%和11.0%;在高位脓腔组为75.0%、66.7%和13.3%.以上肛门瘘管形成者均进行了二次瘘管切除手术.结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在切开引流术后肛瘘发生率高,尤其是高位脓肿,为减少肛门瘘管的发生,一次性切开根治术是可行的,同时可以减少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在盆腔脓肿治疗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盆腔脓肿腹腔镜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因盆腔脓肿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3例,根据腹腔镜手术治疗入路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A组(经脐单孔腹腔镜组)41例、B组(传统多孔腹腔镜组)62例。结果 经脐单孔腹腔镜组较传统多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WBC恢复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组较传统多孔腹腔镜组临床效果好(P<0.05)。而手术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次均住院费、术后邻近器官损伤、术后肠梗阻及其他并发症等指标,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阮璐璐 《吉林医学》2013,(20):4015-4016
目的:对一期根治手术与切开引流手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5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5例采用脓肿一期根治方法,一组25例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方法。结果:一期根治术组治愈率为88%,切开引流术组复发和再次手术率为80%。结论:一期根治手术对肛周脓肿的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盆腔脓肿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47例患者(观察组)与同期采取开腹手术的47例(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腹腔镜下实施盆腔分离粘连松解、输卵管积脓引流或切除、病灶清除、盆腔冲洗等操作,术后应用抗生素治疗。结果47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28-62min,平均(50±20)min。术中出血20~100mL,平均(30±10)mL。术后排气时间14~36h。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手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体温、血象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139,2.262,2.287,2.052,P均〈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盆腔脓肿的理想微创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治疗方法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在该院进行细菌性肝脓肿治疗的患者共计94例,将其分为试验A组及试验B组,各47例患者,试验A组患者采取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试验B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时间等指标。结果试验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与试验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B组手术时间、术后体温、白细胞恢复时间及总治疗时间,均低于试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其治疗效果较高,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小,患者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且治疗成本较低,可作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首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