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对于易患感冒、体质弱老年人的影响。方法收集96例老年人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接受流行性感冒疫苗前后感冒次数、感冒程度。结果老年人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后1年感冒35例(36.46%)明显低于前1年感冒85例(8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可减少感冒发生次数,降低感冒程度。  相似文献   

2.
对2001年156位接种流行性感冒灭活疫苗(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随访3个月,同时随机抽查150位未接种老年人对照其上呼吸道感染情况,临床症状及接种疫苗后的反应,结论认为该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流感的疫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宁波市≥65岁老年人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保护效果(VE),为进一步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两个流行性感冒流行季(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和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宁波市4家流行性感冒监测哨点医院就诊的≥65岁,且符合本地流行性感冒疫苗免费接种政策的流行性感冒样病例(ILI)。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和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信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流行性感冒病毒并进行分型;基于检测阴性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探究流行性感冒病毒阳性的影响因素,评价流行性感冒疫苗VE。结果 收集ILI病例1111例,男女性别比为1.02:1,年龄主要为70~79岁(47.61%,529/1 111),有基础疾病者66.52%(739/1 111)。流行性感冒病毒阳性率为16.65%(185/1 111),其中以A型H1N1为主,占77.30%(143/1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80岁和当季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是ILI病例流行性感冒病毒阳性的保护因素(均P<0.05)。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率为32.49%(361/1111),疫苗总体VE...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方法:通过主动监测点的设立以及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对本地被动监测收集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AEFI)报告中的个案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AEFI报告总发生率为36.3/10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1/10万。结论: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在接种后主要为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茹 《实用医技杂志》2012,19(4):381-382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于流感病毒而导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流感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流感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头晕、浑身乏力等症状,对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造成极大的影响[1]。本研究将接种流感病毒疫苗预防流感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11):955-959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可造成大规模流行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是长期以来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当前的疫苗、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控制流行性感冒,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弊端,如流行性感冒疫苗的保护能力有限,且每年均需随病毒的变异而更新;抗病毒药物可能导致快速而广泛的耐药性产生。因此,研究更为安全、高效的流行性感冒防控手段仍是当前的科研热点之一,本文针对以病毒或宿主细胞为靶点的抗流行性感冒新策略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前言 前一阵子,曾有儿科医师主张台湾应全面接种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疫苗(简称HIB)。因为他们曾在美国行医,看到自从婴儿接种HIB后,感染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的机会大大减低,尤其是嗜血桿菌引起的脑膜炎,几乎一年难得看到一例。台湾是否须要全面接种,正由长庚医院林、王等在收集全台湾的病例,做为政府是否实施HIB接种的参考。为了让读者了解什么是HIB,著者收集最近文献加以整理,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流行性感冒(流感)裂解疫苗安尔来福在成年人和老年人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在新余市进行开放式临床观察,受试者为18—60岁健康成年人和〉60岁健康老人,两年龄组共199人。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同意参加临床试验,于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0.5毫升/支流感裂解疫苗安尔来福,接种后分别于30min内即时观察和24、48、72h随访观察不良反应,直到不良反应消失。结果实际接种流感裂解疫苗并完成临床安全性观察199人,男女性别比1:1.12,平均年龄54岁(19-86岁)。共发生不良事件9例,均为由接种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4.5%,其中局部反应1例,为接种部位瘙痒,发生率0.5%,全身反应8例,主要为发热、头痛、乏力、腹泻,发生率4.0%。结论本次临床安全性观察所有不良反应均为轻中度反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孕妇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甲流)疫苗的意愿,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孕妇接种率提供参考。方法在邯郸市选取两所出生医院,按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孕妇221人,问卷调查其对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简称甲流疫苗)接种的认识及意愿。结果不同孕期、不同年龄段孕妇接种意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拒绝接种甲流疫苗的孕妇中76.2%的人担心疫苗的安全性。82%的孕妇知道有关甲流疫苗的信息,其对甲流疫苗的知识主要来自于电视(62.4%),通过医生介绍的仅为3%。结论孕妇拒绝接种甲流疫苗主要是担心疫苗的安全性,为提高孕妇的接种意愿和甲流疫苗的实际接种率,应加大对甲流疫苗安全性的宣传,并加强医生在医疗保健过程中对孕妇接种甲流疫苗的宣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孕妇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简称甲流疫苗)后的安全性。方法从自愿接种甲流疫苗的孕妇中按照孕早期和孕中后期分层,每一层随机抽取60名孕妇,同时设置对照组,观察孕妇接种甲流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以及比较接种组和对照组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孕妇接种甲流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孕中后期和孕早期AEF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校正=1.21,P>0.05);发生的AEFI全部为一般反应;接种组和对照组发生妊娠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P=0.16),发生不良结局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05)。结论甲流疫苗对孕妇接种是安全的,且于怀孕各期均可接种,为保护母亲及其婴儿免受甲流病毒侵袭,母亲在怀孕期间接种甲流疫苗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小儿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由于流感病毒的易变性和突发性,许多抗病毒药物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另外,一些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也给流感患儿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随着中医药治疗小儿流感的临床应用更加广泛,中医药逐渐表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同时,中医药研究工作者结合现代先进的科研方法和手段,挖掘出了很多新的抗流感病毒中药、活性部位及单体成分,并深入阐释了其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不仅为中医药临床治疗小儿流感提供了丰富的现代研究依据,也为抗流感中药新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因流感病毒的易突变性、突发性和迅速传染性等特点,中医药治疗小儿流感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该研究基于相关文献研究,就目前中医药临床治疗小儿流感的现状,以及当前中医药抗流感病毒的基础研究进行总结,希望对中医药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的临床应用、中医药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以及相关"源于临床,证于实验,服务临床"的相互转化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国产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内选择332名观察对象,按随机、开放式的方法开展现场临床调查试验。结果观察对象接种1针后局部反应率仅为0.6%,15人次(4.52%)有发热反应,且以轻度发热为主。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接种疫苗后,流感病毒H1N1、H3N2、B亚型的HI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4.98%、87.1%和88.1%,H1N1、H3N2、B亚型的HI抗体GMT增长倍数分别为33.5、7.8和26.2倍,抗体保护率分别为100%、99.7%、98.4%。结论国产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临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较好,适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探讨流行性感冒的控制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市某医院的流行性感冒病患6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流行性感冒的多发时间以及人群进行总结,并对疫情控制状况和流感控制措施的间隔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疫情控制状况和流感控制措施的间隔时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在流行性感冒出现的时候,应该将流感病患进行及时的隔离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并对广大群众,特别是易感染人群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座谈会,尽可能地将疫苗接种范围进行扩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甲流疫苗)和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普流疫苗)同期接种的不良反应,分析甲流疫苗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种疫苗接种记录,对其中记录的不良反应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甲流疫苗接种156 738人次,发生不良反应18人,发生率11.48/10万;普流疫苗接种116994人,发生不良反应7人,发生率5.98/10万。分析发现,甲流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全国水平、普流疫苗相当;此外2种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在职业、年龄及性别分布上相同;2种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16~25岁年龄段、学生中较高,且有随着年龄段的升高,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rs=-0.999,P<0.001)。此外,2种疫苗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除肌肉痛外,其余症状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别。结论综上所述,甲流疫苗临床观察时间短、接种后有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但总体来看,接种甲流疫苗是安全有效的,能有效保护甲流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感冒人工自动免疫同某些传染病菌苗接种一样,是促使有机体进行积极自我改造,以提高对流行性感冒病原体的适应能力。此原则早已为学者们应用到实际中去,无论在流行病学上或实验室内,都展开了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工作,并已收到了一些成绩。某些研究者曾证实流行性感冒人工自动免疫同患流感病后所获得的免疫力一样可维持1—2年之久。在此时间,接种者可减少相对病毒之感染。但按现行之免疫法,免  相似文献   

16.
60岁及以上老年人是流行性感冒(流感)和肺炎链球菌性疾病(pneumococcal disease,PD)的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病毒裂解疫苗(influenza vaccine,InfV)和肺炎链球菌疫苗(pneumococcal vaccine,PV)可有效保护老年人免于流感和PD感染或减轻相关症状,减少死亡。国内外多项研究报道老年人联合接种InfV和PV在肺炎发病率、流感感染率、住院率和死亡率等方面要优于单独接种。本文从老年人联合接种InfV和PV的必要性、安全性、免疫原性、接种效果以及成本效益等方面阐述老年人联合接种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提出接种建议,为优化我国老年人InfV和PV的接种策略提供参考。InfV和PV在我国仍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我国老年人2种疫苗接种率均处于较低水平。现阶段,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大流行仍在持续,老年人COVID-19病例中合并感染流感病毒和/或肺炎链球菌将进一步加重疾病负担或死亡风险,联合接种InfV和PV为提高老年人疫苗依从性和接种率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秋冬两季是流行性感冒的多发季节,为预防流行性感冒的发生,注射“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成为重要预防手段,但疫苗接种反应问题也应引起重视,现报告1例。董某,男,49岁。2003年10月3日注射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15微克(上海葛兰索史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批号18830B9)于右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稍后出现注射局部胀、痛,1周后仍有痛的感  相似文献   

18.
减毒流感活疫苗主要用于鼻腔喷雾接种,两侧鼻腔各喷0.25ml,接种后血清抗体水平不高,但可产生局部呼吸道高滴度抗体。接种对象主要为健康成人及儿童。此种疫苗除具有使用方便,无需注射等优点外,并从成本效益分析上亦明显优于灭活疫苗。其效果正在现场进一步观察考核。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简称甲流疫苗)大规模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和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邯郸市2009年10月29日~2010年5月4日接种甲流疫苗个案信息和接种后AEFI个案信息,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邯郸市共接种甲流疫苗717 288人,发生AEFI 105例,发生率14.64/10万,其中不良反应102例(含一般反应93例、异常反应9例),偶合症2例,心因性反应1例,无严重不良反应和接种事故发生。一般反应中主要为发热61例(65.59%),且以38.5℃以下的低热为主(44例,70.97%)。报告AEFI有地区差异,无年龄和性别差异。报告AEFI主要在接种后24h内发生。3个生产企业生产的甲流疫苗的AEFI报告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P单侧<0.01)。结论接种甲流疫苗后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低,无严重不良反应,较安全。接种后AEFI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无关系。不同生产企业报告AEF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特征,评价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甲流)裂解疫苗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甘肃省接种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后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应用Poisson分布检验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①AEFI报告总发生率为36.28/10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53/10万;②女性AEFI报告发生率高于男性(P<0.01),5岁以下儿童AEFI报告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学生AEFI报告发生率较其他人群高(P<0.01);③AEFI多发生在接种后1 d之内,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结论接种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后,发生AEFI以一般反应为主,严重反应发生率较低。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