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8年6月5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为试验组,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为16 h;2007年1月~2013年9月5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为对照组,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为6 h。观察两组患者在俯卧位通气后第1天,第3天以及俯卧位通气结束时压疮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在俯卧位通气后第1天,第3天以及俯卧位通气结束后压疮发生率和压疮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2.
蔡静 《吉林医学》2023,(6):1527-1529
目的:探究与分析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通气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治疗配合摆放常规仰卧位,观察组给予机械通气治疗配合摆放俯卧位,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率、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及经皮氧分压(TcPO2)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次数、机械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发生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率、TcPCO2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但TcPO2较高,总用氧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次数、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发生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有效促进改善心率、TcPCO2及TcPO2,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俯卧位通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俯卧位通气患者6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的形式分为例数等同的2组,对照组(n=33)给予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33)给予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将这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低血压、压疮、误吸、角膜损伤等并发症比对照组少,明显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俯卧位通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ARD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1%(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ARDS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俯卧位通气辅助呼吸机抢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依据不同的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组患儿采用俯卧位通气,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仰卧位通气,观察记录两组患儿在呼吸机治疗1、2、3、4h的氧合状态、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的PaO_2、PaCO_2、pH值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患儿改变为俯卧位通气后,Fi O2显著降低,而PaO_2/FiO_2升高,经4h治疗后,两组患儿的FiO_2、IBP、PaCO_2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aO_2、PaO_2/Fi O2、pH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2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俯卧位通气辅助呼吸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呼吸状态,降低血氧及二氧化碳分压,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姚真  樊妮 《吉林医学》2012,33(24):5192-5193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4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组改有创通气为无创通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无死亡儿童。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临床症状重,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的临床特点,无创机械通气可以缩短上机时间及住院时间,可以改善预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东莨菪碱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以机械通气为主的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治疗。结果:治疗48h后观察组的PaO2、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aCO2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d后,观察组显效率为46.94%,总有效率为95.9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东莨菪碱联合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04月我院的11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将之随机分为研究组(57例)和对比组(57例),对比组患儿在临床中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患儿在临床中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的最终治疗结果中总有效率显示为92.98%,并发症例数加起来共有4例(7.01%),对比组的最终治疗结果中总有效率显示为78.94%,并发症例数加起来共有12例(21.05%),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治疗中,给予其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确实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疾病症状,进一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陈海珍 《吉林医学》2010,31(36):6843-6844
目的:探讨俯卧位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监测与护理措施。方法:心理护理后将患者镇静取俯卧位,行机械通气,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结果:俯卧位通气后未出现心率、血压、呼吸的变化,血氧饱和度好转。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呼吸,有利于痰液的引流,使患者自主呼吸功能好转,早日脱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治疗时机械损伤的预防。方法:以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方法,观察组给予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观察两组患者在呼吸机参数设置、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呼吸机使用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呼吸机参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和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呼吸机应用天数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够指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呼吸机治疗,降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金丽 《吉林医学》2011,(18):3659-3659
目的:观察无创联合有创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0例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用无创联合有创机械通气和常频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有效19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15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开始24 h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PaO2升高,PaCO2下降,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联合有创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俯卧位通气治疗ARDS患者的临床护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俯卧位通气可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辅助治疗,它能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氧分压(PaO2),改善氧合状况,治疗有效率达64%~78%[1],俯卧位通气可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通气血流比值,减少分流,改善膈肌的运动,改善呼吸衰竭病人的氧合状态,降低气道峰压和吸入氧浓度(FiO2),从而减少肺损害和氧中毒的发生.有利于气道分泌物的排出,保持气道通畅,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另外,可缓解患者背部和臀部的压力,且实施比较简便易行,然而实施俯卧位通气时可出现一些并发症,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加强观察与护理,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东莨菪碱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按随机加自愿的原则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以机械通气为主的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治疗。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显效率为45.24%,总有效率为95.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05%、78.95%(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东莨菪碱联合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方面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中患者利用机械通气方法来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利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方法来进行治疗,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数以及所出现的并发症。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的治疗时间、动脉血气变化情况、氧合指数以及所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比较,观察组中的治疗时间、动脉血气变化情况、氧合指数均优秀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0.0%,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0%,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中所出现的并发症要少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患有呼吸窘迫征新生儿,利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治疗有效率较高,并且所出现的并发症也较少,是现代临床上一种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入院后均实施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无创通气治疗相比,无创通气联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5月至12月诊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90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5例,研究组采用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单纯的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8%,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于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症状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减少患者肺部损伤,提升治疗预后,有着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俯卧位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资料,对所选对象行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结果:治疗后1小时以及治疗后2小时,患者PaO_2、SpO_2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患者呼吸频率以及心率均较治疗前减慢,治疗前后上述观察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小时与治疗后2小时对比上述观察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治疗后1小时与治疗后2小时pH值、PaCO_2、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俯卧位通气治疗能够使患者的氧合状态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还能够减缓其呼吸频率以及心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呼吸机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pH值和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呼吸机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血气指标水平,以及缩短呼吸机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其效果优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70-72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观察组38例(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猪肺磷脂注射液),比较两组PaO_2、SaO_2、PaCO_2、总有效率及并发症指标。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PaO_2、SaO_2、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CO_2、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方法可有效改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患者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和病死率,呼吸频率(RR)、心率(HR).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VAP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RR、HR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可以有效减少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通气时间,改善缺氧症状,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的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