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隔药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隔药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艾条温和灸法(以下称单纯艾灸法)进行干预,每个月经周期施灸7次,连续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腹部疼痛V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隔药灸组与单纯艾灸组治疗前后腹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隔药灸组疗效优于单纯艾灸组(P0.05)。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隔药灸组和单纯艾灸组有效率分别为95%、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是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7):63-6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隔物温和灸适宜技术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2017年我院门诊3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针刺联合隔物温和灸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腹痛临床疗效300例患者治愈187例,显效83例,有效25例,无效5例,临床总有效率98.3%。治疗前积分为(12.5±4.6)分,治疗后为(3.3±2.1)分,较治疗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为(6.3±1.6)分,治疗后为(1.8±0.5)分,较治疗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0例患者痊愈167例,显效85例,有效48例,无效0例。结论针刺联合隔物温和灸适宜技术治疗原发性痛经,安全有效、方便价廉、患者容易接受,科室医生均能应用该技术,临床疗效明确,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在基层医院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中药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针刀配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汤剂治疗,全部患者连续治疗2个月经周期,治疗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痛经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配合中药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隔药饼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确诊为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隔药饼灸,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8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积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隔药饼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行为干预治疗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行为干预治疗,治疗组采用推拿联合行为干预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2个月后,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1.1%,对照组为60.0%,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推拿联合行为干预治疗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临床疗效良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配合经皮肾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急性梗阻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急性梗阻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经皮肾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治疗。两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证候积分、肾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为(23.97±4.68)分,对照组为(26.47±5.23)分,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降低,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92.8%)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配合经皮肾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急性梗阻性肾衰竭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热敏灸结合中药离子透入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门诊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热敏灸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离子透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盆腔积液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腔积液量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结合中药离子透入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隔发酵附子饼灸与传统隔附子饼灸治疗肾阳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差异。方法:20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102例采用关元穴隔发酵附子饼灸,对照组101例在关元穴隔传统附子饼灸,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估(QOL)、膀胱残余尿量(PVR)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4.3%,对照组70.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能改善中医症状积分、I-PSS评分及PVR,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能改善QOL评分(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隔发酵附子饼灸治疗肾阳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优于传统隔附子饼灸。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隔附子饼温和灸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肾虚证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68例肾虚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组给予来氟米特口服;隔物温和灸组在药物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隔附子饼温和灸。结果药物组和隔物温和灸组两组的总疗效比较,以隔物温和灸组的疗效为优(P0.05);ACR疗效评价:隔物温和灸组达ACR70缓解的患者比例高于药物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ACR20、ACR50缓解的患者比例大于药物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附子饼温和灸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肾虚证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单纯来氟米特口服组,并且联合应用时能明显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二甲双胍、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服用厄贝沙坦与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联合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等理化指标,以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理化指标相比,差异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低,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为(15.36±1.9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4±2.1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理化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厄贝沙坦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促进血糖、血压恢复正常,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溃结方灌肠联合隔药灸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80例轻中度大肠湿热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每次1 g,日4次;治疗组以溃结方灌肠联合隔参苓白术散艾灸神阙穴治疗,连续治疗4周。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Baron内镜积分。同时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检测IL-10、TNF-α水平作为基线。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IL-10、TNF-α及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Baron内镜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两组治疗后血清IL-10、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aron内镜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患者黏液脓血便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溃结方联合隔药灸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肠道炎症方面优于美沙拉嗪口服治疗。  相似文献   

12.
韩永梅  卫爱武 《中医学报》2019,34(5):1077-1081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肾虚血瘀型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肾虚血瘀型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方。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抗磷脂抗体转阴率、活产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抗磷脂抗体转阴率为96.67%,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产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肾虚血瘀型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疗效显著,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中医证候疗效、抗磷脂抗体转阴率及活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联合艾司唑仑对肾阴阳两虚型老年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肾阴阳两虚型老年失眠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地黄饮子治疗,两组均连续服用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中血常规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显效率62%明显高于对照组44%(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明显(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8.80±2.0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5.73±1.26)分(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显著低于对照组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黄饮子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肾阴阳两虚型老年性失眠的疗效优于单纯口服艾司唑仑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针对性强且安全有效的中药治疗方法,有助于指导失眠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2例,将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显效19例(61.29%)、好转11例(35.48%)、无效1例(3.23%),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显效12例(38.71%)、好转14例(45.16%)、无效5例(16.13%),总有效率83.8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证候积分分别为(20.21±4.12)分、(20.43±4.51)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证候积分分别为(5.86±3.87)分、(2.58±2.15)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续命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自愿参加试验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62例纳入本研究,随机抽取31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另31例为治疗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续命汤。两组疗程均为4周,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变化,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NIHSS评分:治疗组(10.16±2.33)分,对照组(14.98±2.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12.29±3.31)分,对照组(16.50±3.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续命汤能明显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中医证候和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促进胃动力等常规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水煎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5.37%,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68.29%,两组患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70.73%,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87.80%,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益气熄风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将100例受试对象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予以益气熄风胶囊,对照组予以多奈哌齐,两组均治疗12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Blessed行为量表(BB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中医证候积分测定。结果:治疗后两组MMSE积分、BBS积分、ADL积分、中医主要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各中医次要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无差别(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中医次要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熄风胶囊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疗效与多奈哌齐相当,且在改善血管性痴呆中医临床次要证候方面优于多奈哌齐组。益气熄风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气虚血瘀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26-28+33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肠结核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肠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2SHR/6HR抗结核化疗方案,同时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痛腹胀(1.39±0.24)分、便秘(1.16±0.24)分、食欲下降(1.05±0.28)分、面黄消瘦(0.91±0.11)分、盗汗(0.85±0.25)分、发热(0.78±0.11)分,与观察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肝损害、肾功能损伤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参苓白术散较单纯使用美沙拉嗪治疗肠结核疗效更好,临床有效率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治疗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手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腹腔镜手术诊断为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治疗.比较2组的怀孕率、痛经和巧囊的复发率,以及中医证候和痛经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怀孕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年后治疗组的痛经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1年后2组巧囊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痛经积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对中医证候积分和痛经积分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对于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术后接受中医药辅助治疗,在提高怀孕率、降低复发率、减轻痛经程度上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脐灸配合利湿退黄方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脐灸配合口服利湿退黄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利湿退黄方治疗。治疗15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肝功能TBil、ALT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Bil、ALT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Bil、ALT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和96%,对照组分别为46.3%和66.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灸配合利湿退黄方是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