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冠状动脉支架术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各适应证的治疗。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在局麻下通过外周动脉穿刺、插管,行冠状动脉造影后,通过导丝将装有支架的球囊导管送入病变部位,将支架置入冠状动脉内保持血流通畅,从而减轻冠心病的症状,达到治疗目的。我科自2005年至今共行冠脉造影检查87例,其中冠状动脉支架术16例,笔者从临床总结出几点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冠状动脉支架术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各适应证的治疗。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在局麻下通过外周动脉穿刺、插管,行冠状动脉造影后,通过导丝将装有支架的球囊导管送入病变部位,将支架置入冠状动脉内保持血流通畅,从而减轻冠心病的症状,达到治疗目的。我科自2005年至今共行冠脉造影检查87例,其中冠状动脉支架术16例,笔者从临床总结出几点护理要点报告如下。1术前护理1.1做好心理护理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近几年发展的新技术,对患者和家属都是一种极强的心理应激源,直接影响病人的正常心理活动,影响手术效果。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3.
PTCA及支架术后鞘管拔除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子香 《现代医学》2004,32(2):115-116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现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它的主要操作方法是在X线下行股动脉穿刺插入鞘管,将导管经鞘管送入病变的冠状动脉内,通过直接用球囊扩张病变血管或扩张血管后放置支架,达到使狭窄或阻塞的血管再通的目的。它的手术难度大,术后护理要求高,尤其是术后鞘管拔除的配合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内容。现就PTCA及支架术后鞘管拔除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200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加强术前心理护理,手部血管条件的观察护理,术后配合拔除鞘管、术侧肢体及穿刺口的观察护理,防止术后并发症,是确保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结果:术前和术后的正确护理能减少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病人舒适感增加。结论:减少冠状动脉支架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正确护理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5.
PTCA及支架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PTCA),是用经皮穿刺方法送入球囊导管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的一种心导管治疗技术.其作用机制为球囊导管到达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加压充盈球囊,造成血管内膜纵向撕裂,将血管内阻塞物压缩成型,使狭窄血管段内径增大,从而达到有效改善心肌供血之目的.冠状动脉支架术是在PTCA基础上,应用金属支架支撑于病变的冠状动脉内壁,使狭窄或塌陷的血管壁向外扩张的技术,是目前冠心病治疗中效果可靠、方法简便、创伤性小、易为患者接受,是最重要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6.
张春艳 《黑龙江医学》2006,30(10):780-780
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接受了冠 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冠状动脉内支架术能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降低恶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我院心内科每年为约300例冠心病患者施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现将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是指经皮穿刺引入球囊导管、金属内支架等器材对狭窄、闭塞的血管进行扩张等多种微创治疗,使其复通的一种非常规手术疗法.其中单纯用球囊导管扩张治疗称为球囊扩张术,即通常所指的PTA;而应用金属内支架治疗则称作血管内支架术(endovascular stenting).本文报道一例经皮腔内血管球囊扩张+血管内支架术治疗股浅动脉破裂修补后狭窄的病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46例,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穿刺,分别插入6F左右冠造导管于左右冠状动脉内,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350mg/L欧乃派克,观察冠状动脉的形态,确定狭窄部位、程度及受累血管长度,对部分适宜支架植入术患者给予支架置入,同时进行系统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放置成功,术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平安出院。全部病例术前肝、肾功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实验室检查均正常。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在围手术期可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11例药物涂层支架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是解除早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脉狭窄、缺血症状的一系列手术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是球囊血管成形术 (置入或不置入支架 )。已经证实 ,对于经过恰当选择的单支或多支血管病变患者 ,PCI在预防心肌梗死 ,延长生存方面 ,至少与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同样有效[1,2 ] 。尽管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多数缺血症状在近期内得到改善 ,但是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仍然很高。支架的应用能改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近期和远期的效果 ,降低再狭窄率[3 ,4] ,然而支架术后仍有 2 0 %~30 %的再狭窄率。再狭…  相似文献   

10.
PTCA术后穿刺部位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TCA) 支架置入术是80年代开展起来的心脏介入治疗技术,通过经皮穿刺将球囊导管插入冠状动脉内,对狭窄段的血管进行扩张,并根据血管病变置入支架,从而维持内腔通畅,能显著缓解心绞痛症状和左心室功能。它具有创伤小、危险性小、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病  相似文献   

11.
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近期临床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支架术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 5 6例年龄≥ 6 0岁 (老年组 )和 4 3例年龄 <6 0岁 (非老年组 )已行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灶特点 ,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及近、远期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老年组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的基础上行支架术总成功率与非老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 (96 .3%与 97.6 % ,P >0 .0 5 ) ;两组间冠状动脉血管 ,外周血管并发症无明显差异 ;老年组因冠状动脉扩张后发生急性血管闭塞或严重内膜撕裂而置入支架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P <0 .0 0 1) ;老年组左主干病变化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P <0 .0 0 1)。随访 6 - 18个月 ,两组患者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但老年组患者再次血运重建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P <0 .0 5 )。结论 对 6 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行PTCA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成功率较高 ,并发症少 ,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12.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亚芹  刘悦琦 《当代医学》2010,16(26):137-138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ICS)是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基础上将金属支架置入冠状动脉病变处治疗急性血管闭塞,降低PTCA后再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1]。成为冠心病患者血管重建,改善心脏血供,维持心脏功能的极其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是指经皮穿刺引入球囊导管、金属内支架等器材对狭窄、闭塞的血管进行扩张等多种微创治疗,使其复通的一种非常规手术疗法。其中单纯用球囊导管扩张治疗称为球囊扩张术,即通常所指的PTA;而应用金属内支架治疗则称作血管内支架术(endovascular stenting)。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卧床体位和时间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玉香  张颖  郜玉珍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3):149-150,152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指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插入一种特制的冠状动脉导管,注入造影剂,从而显示冠状动脉走行和病变的一种心血管造影方法。可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定量诊断冠心病,为估计患者预后、决定药物及介入治疗提供了更为确切的指标。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即用经皮穿刺的方法送入球囊导管,扩张狭窄动脉的一种冠心病血管重建技术。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是将金属或塑料制成的支架置人病变的冠状动脉.支持管径以保持其管腔内血流畅通。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并发急性血管内闭塞、内膜严重撕裂、术后显著残留狭窄及短期内再狭窄等情况下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植入术(CASI).结果31例患者CASI均获成功,术后急性血管闭塞和内膜撕裂征象消失,残留狭窄及再狭窄解除,未出现出血和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及CASI后亚急性血栓形成.随访16例,1例术后13天发生猝死;2例因胸痛复发经造影证实支架血管再狭窄,再次球囊扩张后再狭窄改善;余13例冠状动脉造影示支架血管正常.结论冠心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CASI是解除PTCA急性并发症的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并有助于PTCA后再狭窄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苦碟子对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冠状动脉支架术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其术后再狭窄发生率较高(15%~30%);虽然药物涂层支架减少了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但其血栓发生率较高,而且价格昂贵.苦碟子具有明显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加荣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5):412-413
心脏介入手术(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术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等)是冠心病患者常用的检查和治疗方法。血管迷走反射是心脏介入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并发症,如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8.
王红  吕桂芬  谢剑  李娟 《广西医学》2002,24(8):1175-1177
目的 :回顾分析 88例次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支架置入术 (支架术 )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82例冠心病患者共行 88例次 PTCA或加支架术 ,其中心绞痛患者 5 0例 ,心肌梗死 3 1例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1例 ;临床心功能 (2 .8± 0 .6)级 (除外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手术者 ) ;处理病变血管 10 8处 ,共置入支架 95枚 ,其中 L M2枚 ,L AD42枚 ,LCX2 0枚 ,RCA3 1枚。结果 :PTCA成功率 93 .5 % ,PTCA成功后 ,拟行支架术者均能完成支架术 ,心绞痛缓解率 98% ,临床心功能 (1.5± 0 .5 )级 ,较术前明显改善 (P <0 .0 5 ) ;支架术并发症小于 4.5 % ,多为穿刺局部并发症。结论 :PTCA加支架术治疗严重心肌缺血患者疗效确切 ,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支架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波  梁秀华 《当代医学》2009,15(24):104-104
在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的基础上行支架植入术是临床较常采用的冠心病治疗方法,但部分病人的冠状动脉支架可出现狭窄,其主要原因是血管壁受损后内膜的过度增生。以往主要采用有创的插管法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近年来,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的无创影像学评价已经引起重视。本研究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尽管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有效手段,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益,但PTCA术后引起的血管急性闭塞和再狭窄仍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制约因素,限制了它的临床广泛应用。由此冠状动脉内支架术(Intracoronarysteming)应m而生,自1986年应用于临床冠心病介入治疗以来,对冠状动脉内支架的临床研究不断深入。fiB床发展过程1987年Sigwart等[‘j首先报告临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19例患者植入24个Wall-stent冠状动脉内支架,除3例(15.8%)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并发症外,术后随访9周至9个月,支架植入处无再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