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管齐下的护理方式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20例为观察对象,按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音乐疗法、抚摸法、非营养性吸吮法三管齐下的护理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发育情况、喂养效果及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喂养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音乐疗法、抚摸法、非营养性吸吮法三管齐下的护理方式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喂养效果,可帮助其快速恢复体质,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有助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郭洁婷  杨春凤 《广西医学》2014,(12):1833-1835
目的探讨口腔按摩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效果。方法将116例VLBWI按住院号单双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均采用经口胃管饲早产配方奶方式喂养,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非营养性吸吮(NNS)训练,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口腔按摩(吞咽功能训练及口腔推拿治疗)。结果两组患儿均治愈出院。观察组患儿腹胀、呕吐、胃潴留液等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及口腔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体重增长速度、每日增加奶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按摩能有效降低VLBWI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促进VLBWI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了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9月在我科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早产儿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早产儿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儿进行袋鼠式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儿的体重、头围、身长,并观察住院期间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每日体重、身长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的NEC、败血症、肺炎、喂养不耐受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能够促进极低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并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王妍琦 《吉林医学》2013,(30):6248-6248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患儿应用早期喂养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极低体重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传统方法喂养(对照组)及早期微量喂养(观察组),每组30例。分别记录两组患儿恢复至正常出生体重的时间,能进行全肠道喂养的时间、出现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胎粪排出的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恢复至正常出生体重时间、能进行全肠道喂养的时间以及胎粪排除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早期微量喂养能有效减少患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可促进患儿肠道发育,有利于改善患儿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母亲声音刺激联合母乳口腔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口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的8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早产儿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母亲声音刺激联合母乳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呼吸暂停及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喂养过渡时间、住院时间、体重增长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喂养过渡时间、住院时间、体重增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采取母亲声音刺激联合母乳口腔护理的方法,能够减轻早产儿发生呼吸暂停或喂养不耐受的概率,同时缩短经口喂养到全口喂养过渡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体重增长,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1):167-169+175
目的探讨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水床式鸟巢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纳入研究,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n=31)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n=31)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水床式鸟巢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并发症、体重变化,调查喂养情况、住院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短于对照组,体重增长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开始喂养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水床式鸟巢护理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可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改善喂养情况,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住院时间,产妇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腔按摩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经口喂养表现的影响。方法将88例胎龄≦33周、体重≦1 000 g、出生24小时内入住NICU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采用口腔按摩干预方法辅助喂养,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喂养方法。对比两组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效率、摄入奶量比、喂养成效;以及对比经口喂养过程中出现呕吐、腹胀、疲乏、血样饱和度〈85%、吸吮吞咽无力等发生率的不同。结果两组新生儿经口喂养的喂养效率、摄入奶量比、喂养成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经口喂养呕吐、腹胀、疲乏、血样饱和度〈85%、吸吮吞咽无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按摩可以有效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口腔肌肉、神经的发育,改善患儿的口腔运动功能,使患儿的吸允吞咽功能增强,吸允吞咽呼吸调节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滴注应用于超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2例超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口腔滴注,观察组以初乳口腔滴注,观察两组患儿喂养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开始肠内营养时胎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开始经口喂养时胎龄、达到胃肠道营养时胎龄、完全不潴留时胎龄均较对照组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21.74%,医院感染率为13.04%,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初乳口腔滴注可缩短超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进程,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与医院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KMC方案的护理干预策略在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双盲法将2018年6月—2020年2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8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KMC方案的护理干预.使用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PIOFRA)对早产儿进行每周评估,对比两组早产儿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患儿基础达标时间、肠外静脉营养(TPN)时间、达全肠道喂养(TEN)时间;统计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比较两组早产儿矫正胎龄37周时生长发育情况.结果:两组出生后1周时的PIOFR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生后2周、3周和4周时观察组的PIOFR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础达标时间、TPN时间、TEN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13.95%)低于对照组(3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矫正胎龄37周时体质量、身长、头围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KMC方案的护理干预策略在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状况方面有积极作用,能有效促进早产儿发育,该护理干预策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陈翠卿 《广西医学》2012,34(8):1098-1099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 78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喂养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抚触、鸟巢式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结果 干预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为15.4%(6/39)低于对照组的38.5%(15/39)(P<0.05),干预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达全胃肠喂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缩短达全胃肠喂养时间,有利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生长发育和胃肠道功能完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亲母初乳口腔滴注对机械通气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9年6月—2021年7月该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0例,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滴注,观察组30例,生后24 h开始初乳口腔滴注,对比两组生理指标、喂养及发育状况。结果 滴注前后两组患儿心率、经皮氧饱和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开始肠内营养时间、经口喂养时间以及出现吸吮动作时间、完全肠内营养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31、8.260、7.778、58.445,P<0.05);观察组喂养时喂养不耐受(胃潴留、腹胀、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1、5.454、4.705,P<0.05);观察组新生儿常见疾病及并发症发生率6.77%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4,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第7、14天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7、2.483,P<0.05);观察组...  相似文献   

12.
马开美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6):2010+20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2011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产低体重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喂养相关指标的变化以及喂养不耐受状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时体重时间以及肠道营养达到418.4kJ/(kg.d)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1);观察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情况优于对照组患儿,呼吸暂停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解决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于本院产科生后2 h内收入NICU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0例,按入院顺序单号为试验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行综合护理,对照组患儿行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出院4~6个月母乳喂养率、6个月内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出院后4~6个月三种方式喂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纯母乳喂养率为6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明显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率及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新型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本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早产低体重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静脉营养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新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相关情况和耐受性。结果:观察组鼻胃管留置时间、全肠道营养时间及恢复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胃残留率、腹胀发生率、呼吸暂停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喂养耐受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低体重儿采用新型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经肠道喂养耐受性,降低喂养不耐受性的概率,还可以促进早产低体重儿胃肠道功能的逐渐成熟,降低一系列的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新生儿科收治的75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治疗效果、恢复情况以及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32%),且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胃潴留、腹胀的消失时间与胃管留置时间比对照组较短,且患儿的日增加体重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7.64±1.56)天低于对照组(13.52±3.01)天(P<0.05)。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能够提升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渐进式喂养策略在极低出生体重(VLBW)早产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观察组以低能量密度配方奶(20 kcal/30 m L)开奶,奶量达到90~100 m L/(kg·d)时改等量的普通早产儿配方奶(24 kcal/30 m L)继续喂养;对照组以普通早产儿配方奶(24 kcal/30 m L)开奶及喂养,加奶方式与观察组一致。观察两组的NEC发生和喂养不耐受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出生时、出生后第1天、1、2周的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结果:观察组NEC和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LBWI达全量胃肠道营养、恢复出生体重、总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外营养使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生时、出生第1天、1、2周的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出生后的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式喂养能够有效降低极低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近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39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VLBWI为研究对象,按是否行母乳喂养分为母乳喂养组(n=76)及早产儿配方乳喂养组(n=63),比较两组患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所需时间、奶量至100 mL·kg-1·d-1所需时间、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时间、体重增长速率和喂养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新生儿静脉营养时间、体重增长率、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组恢复至出生体重所需时间、奶量达100 mL·kg-1·d-1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早产儿配方乳喂养组(P<0.05);喂养不耐受、Ⅱ-Ⅲ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率低于早产儿配方乳喂养组(P<0.05).结论:母乳喂养可促进VLBWI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及NEC的发生率,值得倡议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在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极低出生体重儿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0)和干预组(n=80),对照组予早产儿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2周内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母乳量达到50%-80%的患儿、母乳量大于80%的患儿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母乳喂养率的总体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能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9):144-146
目的研究纯母乳喂养对预防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坏死性肠炎和改善喂养不耐受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180例,根据喂养方式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应用母乳混合早产儿配方奶粉调制喂养,观察组应用纯母乳喂养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早产儿坏死性肠炎与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肠内完全营养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坏死性肠炎发生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肠内完全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及腹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生1个月后的头围、体重及身长增长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纯母乳喂养可有效预防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坏死性肠炎,并且能够降低发生喂养不耐受的情况,缩短监护与住院时间,进而促进早产儿健康生长发育,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冷振环 《当代医学》2013,(36):41-42
目的:探讨间歇泵奶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鼻饲,实验组给予间歇泵奶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结果实验组喂养不耐受患儿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联合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泵奶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