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涛  武靖华  叶红英 《河北医学》2016,(7):1084-1087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肛门直肠成形术治疗小儿高位直肠肛门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3年7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44例高位直肠肛门畸形患儿,在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患儿采用腹腔镜下肛门直肠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患儿则采用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肛门功能评分、直肠肛管测压结果以及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肛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直肠肛管测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最大肛管静息压和静息非对称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下肛门直肠成形术治疗小儿高位直肠肛门畸形的疗效确切,相较于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的创伤更小,手术效果更好,具有更广阔的前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3.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门直肠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消化道先天性畸形,据国内畸形监测网统计[1],在我国的发生率是2.81/万,部分病例有家族性发病倾向。矫正肛门直肠畸形,解决排便控制问题,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一直是小儿外科工作者的重点课题。近年来,随着对小儿控便机制和肛门直肠畸形病理的基础及临  相似文献   

4.
直肠肛门畸形治疗效果好坏关键在于是否恢复正常的排便功能。我们对经过住院治疗的333例本病患儿进行了随访,对其中160例进行了远期疗效的观察与评价。获得良好效果者高位有50%,中位有80%,低位有74%。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是诊断疏忽、术式不当和手技粗暴及不够熟练。术后排便功能恢复大部分是在一年之内,少数病例需要更长期、并须经过自主排便训练方能达到正常。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44例经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posterior sagittal anorectoplasty, PSARP)治疗不同年龄、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病例,讨论新生儿一期行PSARP的可能性.方法 回顾分析了1993年2月至2005年1月在我院采用PSARP治疗的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44例,初步随访并总结术后疗效及排便功能.结果 15例在新生儿期行结肠造瘘术,术后3~7个月行PSARP;其余29例(9例新生儿、2个月至9岁20例)均一期行PSARP,2例新生儿术后死亡.21例患儿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18例排便情况经临床评分结果为优良.结论 PSARP治疗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疗效满意.新生儿在条件许可下,一期行PSARP,仍可获良好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7.
1985年~1992年共手术治疗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80例,根据国际分类法分类,对不同类型采取合理的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对术后5年以上的42例,按李正排便功能评定方法进行评定,结果:优28例,良12例,差2例。  相似文献   

8.
肛门和直肠畸形在新生儿期发病率为0.75‰,占消化道畸形的首位.男孩稍多见,有一定的家族关系.常以低位肠梗阻而就诊.1 胚胎学在胚胎第7~8周时,尾部发育异常或受阻而形成.如肛膜及原肛未贯通,形成肛门闭锁.  相似文献   

9.
10.
1985-1992年共手术治疗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80例,根据国际分类法分类,对不同类型采了合理的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对术后5年以上的42例,按李正排便功能评定方法进行评定,结果:优28例,良12例,差2例。  相似文献   

11.
徐小松 《重庆医学》2011,40(33):3421-3423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ongenital 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居消化道畸形第1位,发病率在新生儿为0.2‰~0.67‰。尽管手术方式不断改进,预后明显改善,仍然有约1/3的患者术后出现肛门功能障碍。排便功能差的患儿行为异常占57%。因此,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肛直肠功能应予客观准确的评估,并对有排便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直腸与肛門畸形在小儿外科疾患中是比較少的病例,國內外文献报告其发病率一般在5,000-10,000个新生婴儿中有一个。我院自1953年到1958年6月共遇到40例,作者願結合病例,作如下的分析:临床资料一、發病率:性別:一般报告是男略多于女,但陸氏1952年报告則是男多于女一倍以上。肛門闭鎖是男多于女,而併发瘻者則女多于男,本組病例与文献报告相符合(表一)。总的发病率女性少的原因,可能是女性瘻多,多無排便困难,一般人將瘻誤認为肛門  相似文献   

13.
刘慧英 《河北医学》2011,17(2):244-246
目的:探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降低手术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恢复肛门的正常排便功能.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以来诊治的60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临床资料,结果:按照直肠盲端至肛门皮肤的距离分为高位闭锁、中位闭锁、低位闭锁三类,其中会阴肛门成形术35例,结肠造口术25例.结论: 先天性肛门...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症是常见的病症,它关系於孩子一身的幸福甚至於生命,每个产科,儿科以及每个外科医师都应当熟悉掌握它的诊断和治疗原则,这是外科手术治疗的病种之一,要在手术之前作出正确的诊断,给外科医师指示出正确的方向,这个任务是要放射科医师来担负的,每位放射科医师对於这类畸形的检查技术和诊断原则是必须熟练掌握的。  相似文献   

1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11):1014-1017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是新生儿期威胁患儿生命的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较为复杂,临床表现也十分丰富,除去特征性的肛门陷窝处正常肛门开口外,常常伴有其他畸形。从胚胎学观点看,该病的起因可为泄殖腔转型异常、尾退异常、直肠迁移异常等。随着科技进步以及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对于该病基因学的研究陆续展开,包含Hox通路、Sonichedgehog通路等。在此基础上,临床医生对于手术方式的改进也在同时进行,使得患儿在术后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本文就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是胚胎后肠末端发育异常的一类疾病总称,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高、中位肛门直肠畸形,病理变化复杂,合并其它畸形多,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并发症多,近年来对肛门直肠畸形的病理改变和肛门排便、控制排便的生理研究,以及腹腔镜手术器械的创新和改进,使该手术方法得到不断的改善[1].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动物模型制作*刘颖王练英李正王伟(第二临床学院小儿外科,沈阳110003)关键词无肛畸形;肛门;直肠;动物模型分别于Wistar大白鼠妊娠第7、9、11及13d由胃管注入125mg/kg的乙撑硫脲(ETU),诱发其胎仔产生无肛畸形。...  相似文献   

18.
本组病例系1964~1984年收集我院病历资料,最早就诊者生后4天、最迟者4个月.女10例。男3例.肛门完全闭锁者10例。其中伴发低位直肠阴道瘘5例,肛门狭窄3例,其中合并直肠阴道瘘1例.10例完全闭锁的患儿中低位闭锁2例.高位闭锁1例,膜状闭锁7例.行X线造影检查者3例.行肛门成形术有11例,其中肛门成形术加阴道直肠瘘口修补者3例,2例修补瘘口复发.行单纯狭窄口持续扩张者2例.  相似文献   

19.
<正> 我院外科在1993~1995年间收治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共65例。按畸形类型不同,均选择不同的术式行手术治疗,术后通过精心科学的综合护理,除1例同时患严重的新生儿破伤风并发呼吸衰竭死亡外,其余患儿均治愈。笔者在护理实践中体会到,综合护理在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