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诊断围绝经期阴道不规则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为探讨围绝经期妇女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原因和诊断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门诊及住院患者216例进行分析。结果阴道B超检查子宫内膜增生符合率71%。子宫内膜息肉符合率75%。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内膜增生符合率为92.7%。子宫内膜息肉符合率100%。围绝经期阴道不规则出血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18例,占54.7%,为围绝经期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阴道超声提示下配合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主要手段。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占54.7%。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58例,误诊为子宫内膜增生8例,肌瘤或腺肌瘤10例,内膜癌2例,诊断符合率为74.36%;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72例,误诊为子宫内膜增生2例,肌瘤或腺肌瘤4例,诊断符合率为92.31%。两组诊断符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诊断应先行阴道超声检查,再行宫腔镜检查,最后配合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对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价值。方法应用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160例,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将刮出物送病理检查;单用阴道超声检查的绝经后子宫出血妇女160例,以全子宫切除术、诊断性刮宫术取得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查。评价2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中各种疾病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子宫内膜息肉76.67%(23/30),子宫内膜增生62.50%(5/8),子宫内膜萎缩87.64%(78/89),黏膜下子宫肌瘤75.00%(15/20),子宫内膜癌76.92%(10/13);而单项阴道超声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中各种疾病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子宫内膜息肉41.38%(12/29),子宫内膜增生42.86%(3/7),子宫内膜萎缩25.56%(23/90),黏膜下子宫肌瘤53.85%(7/13),子宫内膜癌42.85%(9/21)。2种方法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是绝经后子宫出血病因诊断的最佳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阴道超声(TVS)监测与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异常子宫出血的病人行阴道超声检查和宫腔镜联合检查并与病理检查对照分析.结果阴道超声监测内膜息肉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宫腔镜(P<0.05);对粘膜下肌瘤、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监测内膜息肉优于阴道超声;在排除粘膜下肌瘤、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上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具有相当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阴道超声 ( TVS)监测与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5 5例异常子宫出血的病人行阴道超声检查和宫腔镜联合检查并与病理检查对照分析。结果 阴道超声监测内膜息肉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宫腔镜 ( P <0 .0 5 ) ;对粘膜下肌瘤、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 ,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结论 宫腔镜监测内膜息肉优于阴道超声 ;在排除粘膜下肌瘤、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上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具有相当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TVS)、宫腔镜及病理联合检查对生育期异常子宫内膜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28例生育期异常子宫内膜出血患者排除内科、妊娠及节育器因素、子宫肌瘤及与妊娠有关疾病后 ,依次行 TVS、官腔镜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比较其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在228例患者中,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为67例(29.39%).经阴道彩超检查符合134例(58.77%),经阴道彩超联合宫腔镜检查符合为202例(88.59%),阴道超声、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敏感度 58.77%,88.59%,特异度 78.72%,85.10%,阳性预测值58.77%,88.59%,阴预测测值 91.49%,100%.经统计学处理,临床诊断与阴道彩超及联合宫腔镜检查符合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道彩超检查与阴道彩超联合宫腔镜检查情况的各项指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道彩超联合宫腔镜及病理检查对于诊断生育期子宫内膜异常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 经阴道彩超是筛选子宫内膜病变的方便、简捷、有效与经济的方法,三者结合明显提高了生育期子宫内膜异常出血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9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分别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的符合率。结果:对比病理诊断,宫腔镜检查准确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子宫内膜非特异性病变、子宫内膜增生、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均高于阴道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非特异性病变、子宫内膜增生准确率方面明显高于阴道镜检查,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18;χ2=7.251,P=0.007);宫腔镜检查总体准确率为94.6%,明显高于阴道超声检查,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377,P=0.000 1)。结论:宫腔镜检查具有直观性、准确性、可靠性,优于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3例子宫异常出血、腹疼、不孕患者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与宫腔镜检查结果、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 病理确诊子宫内膜息肉60例,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符合率高于阴道超声.结论 宫腔镜较阴道超声检查更准确、直观,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更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本院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和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2014年6月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20例。以病理检查为确诊标准,分别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和宫腔镜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和宫腔镜对比,经阴道三维超声的诊断符合率、阴性检出率、特异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宫腔镜,两种检查方法在这三个方面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经阴道三维超声和宫腔镜在阳性检出率、敏感性比率两方面的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是一种筛查子宫内膜病变较好的方法;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对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评价阴超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不孕或阴道异常出血210例作为观察对象,筛入患者分别使用阴道彩超、宫腔镜检查及病理诊断,分析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应用价值,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0例不孕或阴道异常出血患者通过术后病理诊断显示,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2例。阴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阳性检出为45例,其诊断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94.64%、假阳性5.36%、假阴性14.29%;宫腔镜检查44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其诊断敏感度为90.48%、诊断特异度96.43%、假阳性3.57%、假阴性9.52%。宫腔镜经查敏感度、特异度高于阴超检查,而假阳性率、假阴性率低于阴超检查,但两种方法诊断结果对比(P0.05)。结论据研究显示,对疑似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使用引导彩色超声检查,可清晰呈现出病灶结构,可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该方法诊断具有无痛性,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在诊断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诊断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患者180例,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的灵敏度及阳性预测的价值。结果在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子宫内膜癌、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炎、萎缩性子宫内膜)的诊断中,阴道超声检查的灵敏度分别为77.3%、57.1%、82.2%,宫腔镜检查的灵敏度分别为97.7%、92.9%、95.6%,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过度增生的诊断中,阴道超声检查的阳性预测价值为79.7%和75.6%,宫腔镜检查的阳性预测价值为96.2%和93.5%,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可以作为围绝经期妇女临床筛检的常规方法 ,宫腔镜检查可以作为在阴道超声发现宫腔异常情况或不能明确时进一步检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超声联合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治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所有患者在进行宫腔镜手术之前均对其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并对其子宫内膜息肉检出率进行对比,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后,检查出属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比例为22.22%,且有10.00%的误诊率,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出子宫内膜息肉的比率是95.56%,误诊率是2.22%。超声合并宫腔镜诊断的确诊率和经阴道超声诊断确诊率相比较低,且前者的误诊率明显低于后者的误诊率,两者比较有一定的差异存在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经过详细的诊断后其病理证实属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共有90例,经阴道超声诊断出53.33%,宫腔镜合并超声诊断出97.78%,不同诊断方法检出率比较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具有操作简便、无创等特点,是对子宫内膜息肉进行普查最主要的方法之一,但是该诊断方法的漏诊率比较高,因此临床中可以采用超声联合宫腔镜来进行诊断,二者联合是对子宫内膜息肉进行诊断的金标准,其诊断的符合率比较高,可以使手术的成功率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容积超声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宫腔镜手术的不孕症患者225例,所有患者术前三维超声扫描提示子宫内膜息肉,将三维超声和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三维超声提示子宫内膜息肉225例,病理确诊184例,超声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约登指数分别为82.1%、31.7%、72.9%、0.14,宫腔镜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约登指数分别为91.8%、19.5%、78.7%、0.11,经阴道三维容积超声和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72.9%和7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结论:经阴道三维容积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均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超声检查操作简单、无创,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经宫腔镜手术及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资料,与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31例患者中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120例,诊断符合率为91.6%,与宫腔镜检查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无痛苦的非侵袭性检查方法,能直观显示宫腔内病变与内膜的空间关系,为临床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6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将宫腔镜检查结果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各种疾病诊断的符合率为:子宫内膜萎缩61.5%(8/13),子宫内膜癌38.5%(5/13),子宫内膜增生46.2%(6/13),子宫内膜息肉38.5%(5/13);对照组中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各种疾病诊断的符合率为:子宫内膜萎缩15.4%(2/13),子宫内膜癌23.1%(3/13),子宫内膜增生30.5%(4/13),子宫内膜息肉15.4%(2/13)。两种方法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经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定位活检能最大程度上提高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戴优霞  阮华  黄白莉 《中外医疗》2012,31(10):178-178
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回属性分析80刨子宫内膜占位性病变患者的经阴道彩色多瞢勒超声及宫腔镜捡查结果,并与其病理检查结果作对照,术中行定位取病变组织活检,以病理诊断为最终判定标准。结果本研究共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38倒,子宫内膜增生13例,子宫粘膜下肌瘤9倒,子宫胚胎残留10例,子宫内膜癌4例,正常内膜6饲。其中经阴道彩色多瞢勒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57.5%,宫腔镜检查组符合率为85.0%,2纽诊断符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占位性病变首选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可提示占住性病变,再行宫腔镜检查,其可明确病变性质,并有治疗作用,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的提高子宫内膜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癌是妇女生殖器官3大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发生在绝经期后妇女,绝经期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或流液是主要临床表现.经阴道超声可早期发现子宫内膜增厚或不规则内膜增厚,及内膜增厚程度与患者绝经年龄不相称,进一步通过宫腔镜检查直视子宫内膜定位取活组织做病理诊断,可以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本文通过对我院自2007年5月~2009年10月期间的3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经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阴道检查对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疑似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173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先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行宫腔镜检查,以病理活检为确诊标准。比较经阴道彩超的诊断符合率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结果:病理活检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139例,阴道彩超检查的检出率为73.38%,误诊率为12.82%,漏诊率为12.23%;宫腔镜检查的检出率为91.37%,误诊率为3.05%,漏诊率为8.63%。两组比较,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诊断操作简单、无创,可以作为对大量人群子宫内膜息肉和对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宫腔镜诊断子宫黏膜下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227例子宫黏膜下病变并与宫腔镜和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符合率84.8%,黏膜下肌瘤诊断符合率88.9%,子宫内膜癌诊断符合率为92.3%,子宫内膜癌诊断符合率66.7%.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无痛苦,且内膜结构显示清晰,是诊断子宫内膜疾病的首选方法,但也有其局限性.官腔镜检查与治疗是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局限性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似子宫内膜疾病患者384例,均进行阴道超声(TVS)及宫腔镜(HS)检查,并在镜下取病变组织送检,将2组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对比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HS对内膜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8%,高于TVS的52%(P〈0.05);但对内膜增生、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内膜癌、内膜萎缩的诊断符合率2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S检查子宫内膜病变简便、有效,HS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阴性预测值,联合应用可作为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