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梦华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4):111-112
临床实习教学中不仅要使护生掌握正确的护理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同时也要注重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实习护生沟通能力缺乏可直接影响实习效果和质量。良好的护患沟通可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护士对患者的了解,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投诉率。因此,在实际临床带教中注重对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可以保证他们按期完成临床实习任务,特别是可以为他们踏入社会后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奠定一定的基础,为他们平稳地踏入社会起到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实习护生护患沟通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护患沟通能力的策略,以期减少护患纠纷,全面提高护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3.
党小丽  李侠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4):737-738
护患关系是护理实践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而护患沟通则是构筑和谐护患关系的桥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卫生服务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升华,加强护患沟通,正确处理护患关系越来越成为临床护士和实习护生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护理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护生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其成为合格护士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实习期间加强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建立正确的护患沟通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临床护理中非语言的行为沟通,常常比语言沟通更为重要。但却被医护和实习生忽视,成为引起医源性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提出医护之间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操作技巧,并介绍手术室、传染病科和神经精神病科的具体应用。建议在新的护理模式中,对心理护理注入更多的创意性活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有针对性地对儿科实习护士进行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将98名儿科实习护士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根据每个护士的自身特点,采用针对性教学方法。结果:观察组的病人满意度、老师评估、护生自我评估、对患者的宣教效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性儿科实习护士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为她们成为合格的护士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理解与信任的桥梁,贯穿于整体护理的全过程[1]。实习护生是医院里的特殊角色,既是学生,同时也是患者面前的护士,护生需要在临床实践中掌握护理知识,因此,在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今天,临床教学不但要给护生传授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其沟通能力,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护生未来的护理工作[2]。护生必须掌握必备的沟通能力,有效地与患者进行交流、获取信息,以便于满足患者的需求。笔者就国内外护患沟通能力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护患沟通能力是指顺利而有效地完成护患沟通所必需的心理特质.表现为能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行为达到沟通的预期目标或者满足沟通者的需要,是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必须具备的岗位专项能力[1].具备良好护患沟通能力可以获得病人的完整资料,有利于解决病人的身心健康问题,增进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文旨在了解实习护生临床实习期间护患沟通能力的现状,为护理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本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分析影响其护患沟通能力的因素。方法:选取505名本科实习护生,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共情能力量表和护患沟通能力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实习护生情绪智力量表总分为(126.77±13.12)分,共情能力量表总分(112.35±12.96)分,护患沟通能力学生调查表总分(52.55±7.45)分。护生的家庭关系、专业态度、参加活动频率是影响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P<0.01),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与其共情能力、情绪智力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护生家庭关系越和睦、专业态度越积极、参加活动的频率越高,其护患沟通能力越高。护生共情能力和情绪智力越高,其护患沟通能力也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临床护理实习生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探索临床带教如何提高护生有效沟通水平.方法:对随机选取的110名实习护生采用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进行测评,并对影响护患沟通能力的显著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得分普遍不高(67.87±16.95)分,得分率为60.65%;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生在沟通能力及意识上存在差异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25.14,P<0.01).结论:在实习带教过程中,应注重护生沟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有效激发护生掌握护患沟通技巧的学习热情,使其迅速提高职业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 将68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结果 观察组的病人满意度、老师满意度、护生自我评估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新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临床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护生实习教育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重要一环,更是培养护生实际工作能力和树立良好职业观念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实习护士护患沟通能力的现状、护患沟通能力影响因素等方面阐述目前在院实习护士的护患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讨论针对各种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所谓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情况或情态的过程,护患沟通是指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与患者或患者家属围绕患者治疗所产生的人际沟通过程,良好的人际沟通是联络医护情感、护患情感、护护情感的细节,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石,是护理工作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所谓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情况或情态的过程,护患沟通是指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与患者或患者家属围绕患者治疗所产生的人际沟通过程,良好的人际沟通是联络医护情感、护患情感、护护情感的细节,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石,是护理工作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诊断学教学中,把换位思考的理念渗透到护理专业学生的诊断学实验教学中,以加强护生的责任心培养,提高护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避免护患纠纷,从而提高诊断学的教学效果。方法以2012级护理本科学生261人作为实验组,在实验教学中融入换位思考与护患沟通能力培养,在学期末制订相关指标进行考核,并在实习期间对其进行护理服务满意情况调查。将2011级护理本科学生311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未强调融入换位思考理念及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将两组的考核及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无论是期末考核成绩还是自我评价和对护生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诊断学实验教学中融入换位思考与护患沟通能力培养,有利于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护生责任心的培养,减少医疗纠纷;加强护生的医德培养,推动医学发展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6.
我们受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限制,在以疾病为中心的年代所接受的教育中,只重视理论知识学习、操作技能的训练,认为医生是上级,护士只是被动执行医嘱,进行操作,对护士没有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的要求,致使护士缺乏与患者沟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护士不愿沟通或勉强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培养急诊科实习护生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促进护生掌握沟通技巧,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方法:注重护生规范化行为能力培养,建立人文关怀的护理带教理念及采取针对性的急诊沟通技巧指导.结果:护生出科考核平均分由实施前的90分提高到95分,与患者纠纷发生率由4%降到0.72%,患者对护生满意度调查从95%上升到97%,护生出科前健康教育能力由以前的参与性为主转变为能单独实施健康教育,且效果良好.结论:急诊科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全面素质,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学与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不仅要注重护生护理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教育,同时还应注重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和加强,提高护生综合素质,以满足21世纪的"生物-社会-心理-技术(工程)"医学模式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要。就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对护生加强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培养护患沟通能力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在本科实习护生人文关怀及护患沟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德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轮转的全日制本科护理专业实习生80人,将2018年12月—2019年2月的40名本科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临床教学;2019年3月—5月的40名本科实习护生作为试验组,采用体验式教学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实习护生在妇产科门诊进行艺术性语言交流的强化培训,旨在提高门诊实习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我们自行制定并要求每名实习护生熟练掌握和自然运用规范的文明用语,配合灵活机动的艺术性语言交流方式,确保护患沟通的和谐顺畅。实习护生通过艺术性语言的教学培训,提高了其护患沟通能力,实现了护理服务零投诉。总之,在门诊护理教学中,增加对实习护生艺术性语言的培训内容,不但可以提高实习护生的语言沟通能力,更能营造温馨和谐的就诊氛围,避免服务投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