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拒药原因,探索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对2011~2012 年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526 例中出现拒药的183 例患者的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针对不同拒药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论:183 例拒药精神病患者经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均较顺利的完成了治疗,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减少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藏药、拒药行为,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方法:分析患者发生藏药、拒药行为时的住院次数、住院时间、疾病分布、藏药、拒药的原因及方式,根据分析结果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首次住院、住院时间在一周内、否认有病、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的患者藏药、拒药行为的发生率较高。结论:针对精神病患者的不同拒药原因和方式,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在临床上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住院精神病患者拒药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  邹文华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1):1479-1480,148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拒药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的护理干预与拒药相关因素的调查表,自制的护理干预与拒药精神症状调查表对295例(护理干预组)和326例(非护理干预组)进行调查,针对拒药原因进行健康教育和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30岁以下,男性,首次住院,初中以下文化,病程5年以内,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联合用药者拒药人数更多(P〈0.01);有幻觉妄想,有歪曲认识,有自杀自残,无自知力等症状患者拒药人数更多(P〈0.01);对精神病患者的不同拒药因素和不同精神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各类精神病患者拒药人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对精神病患者的不同拒药因素和不同精神症状,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上可取得良好的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拒服和藏药的原因与对策。方法:以住院病历医嘱和护理交班记录为依据,调查分析103例精神病患者的服药行为,对其中有拒服和藏药行为的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大多数精神病患者拒服和藏药的原因为无自知力,否认自己有病,对服药不依从,护理干预后可有效减少拒服和藏药行为。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拒服和藏药的原因多样,护理干预是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张春燕 《大家健康》2013,(21):184-185
目的:精神病患者拒药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分析。方法:对263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中拒药患者的资料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出现拒药行为89例(33.8%),其中直接拒药71例(79.8%),藏药18例(20.2%);首次住院患者53例(59.6%);拒药患者中主要原因是对疾病缺乏自知力。结论:护理干预能消除或缓解患者的拒药心理和行为,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王丽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331-2332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拒药藏药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存在拒药藏药行为50例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病程记录及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归纳拒药藏药的原因。结果拒药藏药原因包括:无自知力、否认有病22例(44.00%);幻觉、妄想支配15例(30.00%);药物副反应严重4例(8.00%);担心药物损害自己健康4例(8.00%);积存药物企图自杀1例(2.00%);认为自己的病已无药可治而拒服药2例(4.00%);无勇气重返社会2例(4.00%)。结论精神病患者拒药藏药原因构成复杂,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增加患者服药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藏药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藏药行为产生的原因及藏药的方式,提出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藏药与无自知力、受疾病影响、药物副作用导致身体不适、缺乏精神疾病与药物治疗知识等有关。结论: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杜绝精神病患者藏药行为,保证药物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精神病患者拒药藏药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承泽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2):2700-2700
目前,在精神病治疗中,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仍然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由于精神病病种的特殊性,口服用药将贯穿整个治疗期间。然而,精神病患者常有拒药、藏药行为。因此,掌握拒药、藏药的高发人群及原因,对于尽早采取护理干预,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精神病治疗中,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仍然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由于精神病病种的特殊性,口服用药将贯穿整个治疗期间.然而,精神病患者常有拒药、藏药行为.因此,掌握拒药、藏药的高发人群及原因,对于尽早采取护理干预,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的原因,提出更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8年1~12月共发生的68例有攻击行为的患者,占同期住院人数(962人次)7%的患者的情况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攻击行为的发生与患者的精神症状;强制住院;医护人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环境陌生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结论:根据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减少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原因,总结护理对策,达到预防或降低跌倒事件发生率的目的。方法:收集不良事件中关于跌倒的报告32例,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原因及总结护理对策。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原因较多,以药物所致、疾病因素、年龄因素(如年老体弱)居多,逐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减少,降低了跌倒事件发生率。结论:进行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原因分析,有针对性的护理,可降低跌倒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精神病院感染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120例精神病出院患者病历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比较患者感染后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分析发现,患者呼吸道,胃肠道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之后,院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感染率降低。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病概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在该院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评估,对其中高风险跌倒人群进行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结果:在所有与精神病患者跌倒相关的因素中药物因素所占比例最大,占30.77%;其次是疾病因素,占26.92%。在护理干预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0.61%)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1.6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0.05)。结论:通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后,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原因并探索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现有资料进行检索复习,总结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情况。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与患者行为紊乱、精神病性症状、无自知力、非自愿入院、封闭的住院环境及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有关。护理干预对策主要有做好风险评估、加强风险时段的管理、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重建行为方式、加强服药管理、改善住院环境及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等。结论:针对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不仅能有效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还能减少暴力行为对工作人员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高燕 《大家健康》2016,(3):268-26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在该院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评估,对其中高风险跌倒人群进行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结果:在所有与精神病患者跌倒相关的因素中药物因素所占比例最大,占30.77%;其次是疾病因素,占26.92%.在护理干预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0.61%)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1.6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67,P <0.05).结论:通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后,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16.
张丽  王喜艳 《吉林医学》2012,33(8):1705-1706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要求,探讨对其实施最佳的护理方法。方法:有针对性的分析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全方位的护理干预。结果:在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士得到了锻炼,丰富了知识;患者得到了最佳服务。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经常出现拒药行为,拒药是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的一种表现。如果患者家庭经济状况好且得到良好的照顾,则依从性也好[1]。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非常有必要了解患者为什么要拒药以及拒药的方法,并且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对患者的拒药进行及时干预,以保证药物治疗按计划完成,达到治疗目的。因此,对患者拒药行为的调查与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精神病住院患者的攻击行为的高危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133例出现攻击行为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分为针对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61例患者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常规护理,针对护理组7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及针对患者攻击行为的高危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药物治疗措施,干预4周后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 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情绪波动,占43.61%;病友是患者攻击行为的主要目标,占66.46%;攻击方式以徒手为主,占59.40%;干预4周后针对护理组的BPRS评分和MO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积极的药物治疗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利于缓解及稳定患者的情绪,防止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9.
张秋玲  邹文华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1):1434-1436
目的:针对精神病患者的高危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达到预防和有效避免各种意外医疗事故发生的目的。方法:设置长沙市精神病医院男病室2009年3月至9月收治的精神病患者160例,作为非护理干预组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精神病患者166例(因提前出院20例),实际146例,作为护理干预组,观察4周;将两组患者的伤人毁物、行为紊乱、自杀自伤、外走、暴饮暴食、拒药藏药、体位低血压与跌倒、吞咽困难与噎食等症状列为高危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并将这些行为与年龄、文化程度、住院次数、病程、病种、用药等因素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高危行为比较,护理干预组中的伤人、毁物、行为紊乱、自杀自伤、外走、拒药藏药、暴饮暴食、体位性低血压与跌倒、吞咽困难与噎食等均比非护理干预组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关因素对照显示:30岁以下,初中文化以下,首次住院者,病程4年之内者,病种精神分裂症,联合用药者的高危行为得分更高(P<0.01);经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后显示不同年龄,不同病种,不同病程,不同用药患者的高危行为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在精神科病房应加强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护理业务素质,高危行为风险知识,工作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训,病室内的环境和设置要适应精神科患者的需求,这样有利于预防和有效避免精神病患者的各种意外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0.
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药物治疗是对精神病人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是,由于精神病患者往往缺乏自知,不承认自己有病,或因幻听、幻视、幻觉、以及被害妄想等原因,往往会拒药、藏药,甚至服药。因此,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有必要了解和掌握病人为什么会拒药藏药弃药,以及预防和护理措施。现将多年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