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30)
目的研究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的执行意向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我院15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我院自行制定的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调查问卷对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问卷五个维度按照积极应答率的高低降序排列依次为执行意向、管理期望、科室文化、惩罚环境以及报告认知等;职称、护龄以及年龄越高,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的态度越正向。结论护士对不良事件的总体认知以及态度较为正向,医院在进行系统化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要对其进行个性化的管理,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蒋乾坤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3):364-365
<正>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对于发现不良因素,防范医疗护理事故,保证医疗护理安全和患者利益都是有益的[1]。因此如何引导护士正确处理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率和护理安全,已成为当今护理管理者关注的焦点。现就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的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引起护理人员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思考,更有效的做好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新入职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及态度,为入职护士的护理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问卷,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新入职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认知态度积极应答率为65.32%,总评分为(3.64±0.91)分,问卷5个维度按积极率的高低降序排列依次为,管理期望、执行意向、科室文化、惩罚环境、报告认知,认知态度按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呈正相关(P0.05)。结论新入职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认知态度处于中等水平,建议护理管理者在非惩罚制度上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提高新入职护士对不良事件上报的认知态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江苏省某地区民营医院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意向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所民营医院601名护士进行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情况的调查。结果:随着1至4级护理不良事件严重程度的增加,护士的上报意向也随之提高;不同年龄段、工作年限、学历、职称、职务及是否为倒夜班护士之间上报意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民营医院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意向正向;担心受到惩罚仍是影响上报的主要原因;规范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系统,建立非惩罚性报告制度,营造"安全文化"氛围,能促进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 相似文献
5.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23)
目的调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对2015年度我院480名医务人员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知晓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医务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普遍持积极态度,占85.6%,上报率12.7%,影响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的因素主要有医务人员认知度不高、报告制度系统设计不够人性化、医院安全文化氛围缺失和医务人员对不良事件概念缺乏认知等。结论提高医务人员认知度、优化报告系统设计、简化报告程序、加强宣导和引导、强化管理者领导责任,构建公正的医院安全文化,从而提高医务人员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医院工作人员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报告方式及其激励措施,提高不良事件报告率。方法 2021年3月15日-2021年4月14日,整群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医师、护士、药师、技师、行政后勤管理人员等1030名研究对象,采用自填式电子问卷调查对不良事件报告进行现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报告意愿、对不良事件的认知水平、软件的便捷性、激励措施等。采用SPSS25.0进行数据分析,经二元逻辑回归先后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并对报告方式和鼓励报告的措施进行频数分析。结果 实际发放电子问卷1030份,回收有效问卷930份,有效问卷率90.3%。对不良事件报告的范围和时限的认知水平、现行报告系统的使用感是报告意愿的独立影响因素;45.7%的调查对象倾向信息系统(PC端)的报告方式;50.2%的调查对象选择医疗质量积分奖励的激励措施。结论 医院工作人员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范围和时限的认识有限,现行系统使用感不佳影响其报告的意愿。建议从认知宣教培训,升级信息系统和奖励质量安全积分等措施入手,提高不良事件报告率。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对医院不良事件报告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医务人员报告他人和自己医疗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江苏、湖北、浙江三省15家综合医院的326名医生和467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对报告自己和他人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医务人员报告自己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是性别和是否兼任医院行政管理人员;报告他人不良事件影响因素是是否兼任医院行政管理人员、是否强制报告、科主任是否愿意报告、是否影响被报告人的奖金和职称晋升。结论:提高医务人员对于不良事件的认识,特别是科主任的认知,同时提高医院女性医务人员的报告率,医院内形成无责自愿机制,将对医院不良事件的报告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无惩罚原则及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以提升护理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建立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比较2年不良护理事件上报情况及护理不良事件的持续改进效果。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主动呈报率显著升高,护理不良事件重复犯错情况明显降低。结论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运用可明显增加护理人员自愿上报不良事件及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促进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从而达到维护和保证患者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部分医院虽然已经建立了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但由于医务人员缺乏上报意识或者报告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上报率一直偏低。国外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全国性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从报告主体、管理者以及报告系统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系统功能实现的因素,从而提出相关建议:构建全国性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完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激励机制、制定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相关政策法规和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继续教育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培养护理专业后备力量提供方向与线索。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质性访谈结合的方法对30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量性资料最终纳入241份问卷,意向继续深造者占63.33%。质性资料整合影响因素有专业素质及学习能力、临床实践、社会交往、职业前景。结论:本科护生读研意向较强,但动机与目的不同,教育部门应调整教育方向与方式,积极引导、创造条件,提高临床护理队伍人才数量与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1.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我国尚未完善,与发达国家比较相对滞后,倡导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推行非处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于发现不良因素、防范医疗事故、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是有利的;畅通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能促进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达到护理信息的共享化,可有效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漏报率,最终达到减少护理错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安全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医学创新》2016,(17)
目的:对应急救援护士多元文化护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为多应急救援护士储备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ernal和Froman针对护理人员的文化效能量表为基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国内6家三级医院的在职的应急救援护士共76名进行调查。结果: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应急救援护士多元文化认知总体得分为(138.82±28.895)分,处于较低水平,三维度中,"文化概念与理论知识"得分最低,"语言沟通与临床应用"得分最高。不及格人数43名(50.0%),优秀人数较少,仅1名(1.31%)。工作年限、学历越高、接受相关课程或教学的应急救援护士得分均高于较低者,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高的应急救援护士合格率也较高(P0.05)。而年龄、民族、职称的差异对得分的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应急救援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能力亟待提高,在今后的培养及管理中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的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某三甲医院8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知识得分为(27.55±2.34)分,得分率为91.83%;态度得分(35.99±3.38)分,得分率89.96%;行为得分(28.80±3.00)分,得分率72.0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龄、职称和叙事护理的态度是叙事护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临床护士对叙事护理的知识掌握较好,态度和行为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加大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的培训力度,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促进叙事护理在临床的有效开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目的:探讨手术室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在手术室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深入的剖析,提出预防措施。结果:通过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手术室的建立及健全,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率明显提高。结论:在手术室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有利于深入查找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也有利于预防同类事件的发生,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45)
目的:分析低年资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2012年10月—2014年9月我院主动上报护理部的不良事件中选出I级以上事件92例,对不良事件类别、发生原因、事件涉及人员的工作年限及学历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2例护理不良事件中,工作3年内护士发生比例大于75%,是发生不良事件的主要群体;低年资护士对工作制度的执行力不够、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风险意识及责任意识不强、沟通能力不良,培训效果不到位等。结论:通过加强低年资护士的专业培训,提高低年资护士的风险意识、评估和沟通能力等对策,积极有效地控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8,(96)
目的讨论手术室应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以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实施前后的时间随机将这200例患者分为实施与实施后两组,评判标准: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后的各项护理质量(护理管理、护理安全、护理文书、分级管理、基础护理)指标明显优于实施前,两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应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显著,其可极大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