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溴隐亭对男性泌乳素腺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及随访29例男性泌乳素腺瘤患者采用溴隐亭治疗后不同时间内分泌学、影像学检测的变化,并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对患者在药物治疗前、后的性功能进行评估。结果男性泌乳素腺瘤患者临床表现以性功能障碍、头痛、视力障碍多见。溴隐亭治疗6个月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血清泌乳素(PRL)水平明显下降(P<0.05),睾酮(T)水平有所升高(P<0.05),总体PRL水平正常化率为82.8%;疗效评价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缓解,药物治疗总体有效率达100%;按照IIEF-5评估,患者性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溴隐亭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内分泌功能趋于正常,更重要的是明显改善患者的性功能障碍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溴隐亭对男性泌乳素腺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性功能的影响。 方法 分析及随访29例男性泌乳素腺瘤患者采用溴隐亭治疗后不同时间内分泌学、影像学检测的变化,并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对患者在药物治疗前、后的性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 男性泌乳素腺瘤患者临床表现以性功能障碍、头痛、视力障碍多见。溴隐亭治疗6个月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血清泌乳素(PRL)水平明显下降(P<0.05),睾酮(T)水平有所升高(P<0.05),总体PRL水平正常化率为82.8%;疗效评价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缓解,药物治疗总体有效率达100%;按照IIEF-5评估,患者性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结论 溴隐亭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内分泌功能趋于正常,更重要的是明显改善患者的性功能障碍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男性HIV感染患者是否存在性激素紊乱,观察性激素水平变化与CD4+T细胞计数及性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研究对象的性激素,检测患者CD4+T细胞值,分析其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同时对患者进行有关性功能的问卷调查.结果 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睾酮(T)、雌二醇(E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值低于正常值的占75.5%,E2高于正常值的占21.8%;性激素水平变化与CD4+T细胞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在问卷调查中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为84.9%,以轻度障碍为主;且性功能障碍与T水平无相关.结论 HIV感染男性患者存在性激素紊乱,有较高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服用多种抗癫痫药物(AEDs)的男性癫痫患者、未接受治疗的男性癫痫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性功能和生殖激素水平进行比较。方法:85例定位相关癫痫男性患者犤25例患者使用卡马西平(CBZ)、25例患者使用苯妥英(PH T)、25例患者使用拉莫三嗪(LTG)以及10例患者至少6个月未接受过治疗(无AED)犦和25例对照者纳入本研究。对比5组受试者的性功能评分(S评分)、激素水平(生物活性睾酮和雌二醇)、激素比(生物活性睾酮/生物活性雌二醇)和性腺功能(生物活性睾酮/黄体生成激素)。结果:对照组和LTG治疗组受试者的S评分、生物活性睾酮水平、生物活…  相似文献   

5.
陈春萍  蔡高飞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9):1999-2000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中老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方法:将门诊96例中老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根据血清总睾酮水平正常与否分为A、B两组,A组单纯行针刺治疗,B组除针刺治疗外,加服十一酸睾酮.结果:A组有效率为97.01%,B组有效率为96.55%,总有效率为96.87%.结论:针刺治疗中老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安全、经济,无毒副作用,不失为一种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王珺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3):1758-1759
目的:对男性性功能障碍与其内分泌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性功能障碍的男性患者作为实验组,将其与48例正常男性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其体内相关激素含量。结果:对两组男性体内的相关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后,实验组男性的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以及催乳素的含量分别为(15.76±5.89)mIU/ml、(19.66±10.74)mIU/ml、(497.37±118.49)μI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男性,差别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内分泌功能的因素能够影响男性的性功能,其体内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以及催乳素水平的异常可导致性功能障碍的发生,临床上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针刺治疗中老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方法 :将门诊 96例中老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 ,根据血清总睾酮水平正常与否分为 A、B两组 ,A组单纯行针刺治疗 ,B组除针刺治疗外 ,加服十一酸睾酮。结果 :A组有效率为 97.0 1% ,B组有效率为 96 .5 5 % ,总有效率为 96 .87%。结论 :针刺治疗中老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安全、经济 ,无毒副作用 ,不失为一种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已婚Klinefelter综合征(KS)患者的性功能状况。方法对64例已婚KS患者(KS组)和40例已婚健康男性(对照组)进行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问卷表调查、阴茎长度测量、睾酮水平和精液量的检测。结果 KS组的IIEF-5评分、阴茎长度、睾酮水平、精液量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已婚KS患者存在性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射精高潮感减弱或缺失,应给予雄激素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男性性病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痊愈后的400例性病患者进行调查,观察男性性病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析不同病种和不同程度病史对性功能障碍的影响。结果:男性性病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28.25%;病种不同,性功能障碍的类型也不同;病史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成正比。结论:实施早发现早治疗的措施,有助于预防各种性病,提高治疗性病的效果,降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背景:血浆睾酮水平降低与几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如:异常脂蛋白血症、凝血机制异常、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有资料报道睾酮可以改善男性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症状,延缓缺血的发生。目的:该研究为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交叉研究。以10例缺血性心脏病合并性功能减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睾酮(Sustanon100)替代治疗与安慰剂的效果。结果:基础总睾酮水平和活性睾酮水平分别为4.2(0.5)nmol/L和1.7(0.4)nmol/L。经过一个月的治疗,睾酮组和安慰剂组的Δ值分析结果显示睾酮水平显著升高:总睾酮水平为犤x(s):4.8(6.6)nmol/L,P=0.05犦,活性睾酮为3.8(4…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血清睾酮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收集133例60~89岁男性病例,分成MS组72例和NMS组61例,分别测定患者的血清睾酮、雌二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并以稳态模式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比较两组的睾酮、雌二醇/睾酮,分析血清中睾酮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结果:MS组睾酮水平显著降低,而雌二醇/睾酮明显增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MS组分增多,睾酮水平下降明显。在MS组中睾酮水平与年龄、腰围、体重指数、TG、HOMA-IR成负相关,与HDL-C正相关。结论:老年男性患者血清中低睾酮水平可增加MS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男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睾酮与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男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112例健康男性,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睾酮水平,同时检测血糖、血脂水平。结果:男性慢性心衰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睾酮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患者FBG、HbA1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患者(P0.05);BMI、LDL-C、TC、HDL-C/T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患者的血清T水平与LVEF显著正相关(r=0.372,P=0.001)。结论:男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睾酮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血清睾酮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血清睾酮的变化,探讨该变化与男性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1)选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65例为糖尿病组,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选同期非糖尿病健康体检男性35例作为对照组;(2)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睾酮、空腹胰岛素水平;(3)计量资料的统计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胰岛素与性激素的关系用直线相关分析,统计结果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果:男性2型糖尿病组睾酮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空腹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睾酮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血清睾酮是反映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的指标之一;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性激素分泌功能紊乱,其改变可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如果对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低睾酮水平进行治疗,可能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十一酸睾酮联合他达拉非(TUT)在男性患者2型糖尿病合并勃起功能障碍(type 2 diabetes erectile dysfunction,DED)中的治疗效果,为DED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115例DED的中老年男性患者使用TUT方法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记录患者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评分、患者性生活日记中能完成性交的成功率以及血清睾酮值,并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评分、能完成性交的成功率和血清总睾酮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TUT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性生活质量,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儿睾丸移植在男性低睾酮血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以胎儿睾丸作移植体,为8例男性低睾酮血症患者施行了胎儿睾丸移植术。结果:术后5个月,8例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明显升高,性欲、性功能及第二性征明显改善,移植睾丸体积较术前增大。结论:胎儿睾丸移植治疗男性低睾酮血症有效,且胎儿睾丸免疫原性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检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30例男性尿毒症患者在透析前及透析后3,6,12个月的性激素(包括睾酮、泌乳素、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和雌二醇)水平的变化,并对患者性功能的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长期透析后不能改善男性尿毒症患者的性功能,其性激素紊乱及性功能下降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男性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致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提高男性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治水平。方法用甲磺酸溴隐亭治疗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的男性患者10例:包括性欲低下10例、勃起功能障碍8例、生精障碍2例。结果所有患者经甲磺酸溴隐亭(1.25—2.50m∥d)规律治疗1~24个只,10例患者的性欲得到提高。勃起功能改善8例,生精障碍2例得到缓解。其中3例患者治疗后性满意度不高,并且其血清睾酮水平相对较低,加服十一酸睾酮(40mg/次,1~2次/d)治疗,0.5—2个月后患者的性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改善。结论男性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所致的性功能障碍较为少见,病因不明,甲磺酸溴隐亭治疗效果良好。高泌乳素血症应引起男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性功能电脑测评与诊断系统(SCASF)对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进行诊断治疗,观察其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88例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性功能电脑测评与诊断系统的症状量表检测、阴茎Doppler血流检测、阴茎神经生物震感检测、阴茎海绵体内血管活性药物注射等检测,部分患者加作实验室内分泌检测,将结果输入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治疗。结果:SCASF对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诊断的符合率为94.32%,治愈及有效率为67.05%。结论:性功能电脑测评与诊断系统是一种操作简便、可靠性和准确性较高的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诊疗系统。  相似文献   

19.
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捡测甲亢患者(n=60)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n=34)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甲亢患者与对照组血清血清睾酮(T)、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含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治疗前T、E2、LH、E2/T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巴唑治疗3个月后甲状腺激素降至正常,T、E2、LH、E2/T下降,性功能障碍也逐渐恢复正常。结论男性甲亢患者出现性功能障碍,随着甲亢症状控制和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性功能障碍也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尿毒症男性患者血液透析后性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血液透析患者50例,将其按照有无性行为的差异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者有性行为,列为A组,20例患者无性行为,列为B组,选择勃起功能指数评分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利用SF-36健康状况问卷调查表调查其健康状况,分析两组患者性功能及生活质量,继而分析性肾衰竭男性患者血液透析后性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A组患者平均血液透析持续时间为(66.25±39.25)月,B组患者平均血液透析时间为(56.25±41.56)月,对比其血肌酐、血钙、血磷、血浆iPTH水平与生活质量评分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功能衰竭所致的性功能障碍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病变过程,将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二者之间呈紧密相关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