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130/0.4羟乙基淀粉和聚明胶肽行AHH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择期胃肠道肿瘤患者80例,ASAⅠ或Ⅱ,随机等分为四组.全麻插管后从中心静脉输注A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4 ml/kg、10 ml/min),B(130/0.4羟乙基淀粉)、C(聚明胶肽)和D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在失血性休克早期院前急救中的作用。方法:收治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102例,采用以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静脉输注为主的综合措施进行复苏,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10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先进行心电、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患者输液后其血压显著升高,心率显著下降(P<0.05),缺氧明显改善。结论:中分子羟乙基淀粉的应用,是院前急救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照临床诊断标准,选取中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2组患者分别输注聚明胶肽和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1000 ml,测定液体输注前后患者血压、脉搏、休克指数、Na~+、CI~-、SpO_2等指标变化。结果与人室时比较,2组输注液体20~30 min后血压均明显升高(P<0.05),而休克指数均显著降低(对照组20 min除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钠、血氯均升高(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SpO_2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注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可有效改善失血性休克患者血压,纠正休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液体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对机体围术期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骨科脊柱手术患者,随即分成三组,全麻诱导后30min内分别输入15mL.kg-1的复方氯化钠溶液、羟乙基淀粉(130/0.4)和聚明胶肽溶液。于AHHD前、AHHD后即刻、2h、6h和24h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IL-10和sICAM-1的浓度。[结果]各组自AHHD 2h后各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血清水平均较AHHD前显著升高(P0.05),但羟乙基淀粉(130/0.4)组sICAM-1血清水平与AHHD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羟乙基淀粉(130/0.4)组在AHHD 2h后,IL-10浓度较其余组显著升高,而sICAM-1浓度则较低(P0.05);聚明胶肽组TNF-α、IL-6和sICAM-1浓度升高显著(P0.05),但IL-10则维持在较低浓度。[结论]本研究发现羟乙基淀粉(130/0.4)用于AHHD可抑制围术期过强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与复方氯化钠溶液及聚明胶肽相比,对机体影响较小,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内稳态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20 m L/kg复苏,对照组患者采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溶液20 m L/kg复苏。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内稳态的情况。结果复苏后观察组p H显著高于对照组(7.9±0.7比7.6±0.7),血乳酸、剩余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0.7)mmol/L比(2.5±0.6)mmol/L,(-6.6±1.1)mmol/L比(-7.4±1.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观察组Na+、C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18)mmol/L比(144±19)mmol/L,(102±4)mmol/L比(110±5)mmol/L,P<0.05]。复苏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2、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17)pg/L比(120±15)pg/L,(623±178)pg/L比(827±201)pg/L,(1021±321)pg/L比(1201±357)pg/L,P<0.05]。结论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进行复苏可以降低患者Na+负荷、缓解高氯性酸中毒、减轻炎症反应程度,是临床进行容量复苏的理想复苏液。  相似文献   

6.
徐盈  钟玲  陈国兵  吴海燕  傅小雨 《重庆医学》2013,42(20):2352-2355,2358
目的通过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系统观察比较不同液体进行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血乳酸清除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0.9%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羟乙基淀粉复苏组(HES组)、4%高渗盐水复苏组(4%NaCl组)、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组(霍姆液组),每组25例。以PiCCO系统监测各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乳酸清除率和病死率的变化。结果 4组患者的心率(HR)显著减少,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显著增加(P<0.05)。NS组的血管外肺水指数明显增加(P<0.05)。4%NaCl组、霍姆液组实验液体量及复苏液体总量均显著少于NS组和HES组(P<0.01);复苏1h,霍姆液组平均动脉压较其他3组明显升高(P<0.01);24h血乳酸清除率也较其他3组高(P<0.01);而4组间严重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28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观察到霍姆液组28d病死率有下降趋势。结论在脓毒性休克的早期液体复苏中,4种液体均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使用霍姆液可在迅速提升血压的同时,保持较少的复苏液体总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和羟乙基淀粉130/0.4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aemic hemodilution,ANH)对腰椎融合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腰椎融合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组(高渗组)和羟乙基淀粉130/0.4组(对照组),每组25例,行自体血收集的同时回输液体。高渗组:回输0.5倍自体血采集量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照组:回输与自体血相等体积的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采血量根据Gross公式将2组患者经血液稀释后的红细胞压积控制在30%。在ANH前5 min(T1)、ANH结束后10 min(T2)、自体血输血前5 min(T3)、自体血输血结束后10 min(T4)4个时间点记录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在T1、T2、T4时行动脉血气分析,在T1、T4时行血栓弹力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130/0.4和聚明胶肽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开胸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反应的影响和开胸、关胸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基本变化规律.方法 择期开胸手术患者60例,ASAⅠ级或Ⅱ级,年龄20~65岁,体重45~70kg,随机分为3组(n=20):羟乙基淀粉130/0.4组(A组)、聚明胶肽组(B组)和对照组 (C组).3组患者入手术室后, 开通外周静脉,以20 ml/ ( kg*h)的速度,分别给予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5%聚明胶肽和乳酸林格液扩容1 h.然后3组再以10 ml/ ( kg*h)继续输注乳酸林格液维持.记录3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开胸前5min、开胸后10min、关胸前5min、关胸后10min时的BP、HR.计算收缩压(SBP)与心率(HR)的乘积(RPP).记录各组SBP、HR的变化幅度大于基础值30%,RPP>22000的发生情况.同时记录中心静脉置管后、开胸前5min、开胸后10min、关胸前5min、关胸后10min 中心静脉压的变化.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开胸前后和关胸前后乳酸林格液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比较明显 (P<0.05),而 HES 130/0.4和聚明胶肽组的指标变化相对稳定;与对照组比较,HES 130/0.4和聚明胶肽组的CVP于开胸、关胸前均明显升高,血压却较稳定,仅开胸前5min HES 130/0.4组SBP高于对照组(P<0.05);与开胸前比较,开胸后10min 3组心率、CVP均增高(P<0.05);与开胸后10min比较,关胸前5min 3组SBP、DBP、CVP均降低(P<0.05).结论 羟乙基淀粉130/0.4和聚明胶肽于术前行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可以使开胸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提高患者对失血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大剂量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和4%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用于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容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学会病情和体格情况分级(ASA)Ⅱ-III级,年龄32~65岁,随机分为两组,从麻醉诱导后至术后第二天,分别采用4%琥珀酰明胶注射液(G组)和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V组)进行体外循环预充、术中和术后血容量补充。观察患者临床恢复状况、围术期各时点血液动力学指标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变化情况、各种液体的出入量、出血量和血制品使用情况。结果G组患者手术当天和术后第一天血浆代用品用量较多(P<0.05),两组间其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剂量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和4%琥珀酰明胶均可安全用于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容量治疗,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扩容时效较持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6%羟乙基淀粉、聚明胶肽和乳酸林格氏液输注对手术病人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2例急性胆囊炎手术切除病人分为三组,分别于术前静注6%羟乙基淀粉、聚明胶肽(国产)和乳酸林格氏液500 ml,用夹心法ELISA检测病人术前术后血浆中IL-10、sIL-2RI、L-6I、L-8、TNF-α的浓度。结果:6%羟乙基淀粉、聚明胶肽可降低TNF-α的浓度,还可以提高sIL-2R的浓度,6%羟乙基淀粉可降低IL-8的浓度,而林格液使TNF-α浓度升高。结论:术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聚明胶肽有预防或减轻手术和麻醉导致的细胞因子失调的作用,而输注林格氏液则不能减轻手术和麻醉导致的细胞因子失调。  相似文献   

11.
赵敏 《吉林医学》2015,(6):1170
目的:探讨液体复苏在脓毒性休克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5例脓毒性休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测定相关指标。结果:液体复苏后患儿p H值,P/F显著提高,PT和APTT显著缩短,收缩压显著升高,乳酸降低。结论:尽早在短期达到液体复苏目标,可改善脓毒性休克患儿氧的运输、组织灌注,改善凝血功能和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李学斌  梁辉  高勇  韩如泉 《医学综述》2011,17(1):155-157
目的观察颅脑手术患者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行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血浆胶体渗透压(CO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羟乙基淀粉130/0.4组(V组,n=50)和平衡盐注射液组(R组,n=50),按组别于麻醉诱导后、手术前分别用相应液体进行AHH,分别于AHH前,AHH后,测定患者的循环指标、血常规、电解质及COP。结果 V组AHH后COP较稀释前明显升高(t=-81.550,P<0.05),而R组则较稀释前明显下降(t=29.453,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130/0.4进行AHH可显著提高颅脑手术患者的COP。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颅脑手术患者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行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血浆胶体渗透压(CO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羟乙基淀粉130/0.4组(V组,n=50)和平衡盐注射液组(R组,n=50),按组别于麻醉诱导后、手术前分别用相应液体进行AHH,分别于AHH前后,测定患者的循环指标、血常规、电解质及COP。结果 V组AHH后COP较稀释前明显升高(t=-81.550,P<0.05),而R组则较稀释前明显下降(t=29.453,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130/0.4进行AHH可显著提高颅脑手术患者的COP。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液体小容量复苏对大鼠内毒素休克所致肺损伤的影响&#65377;【方法】 清洁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65380;内毒素(LPS)对照组(LPS,E组)&#65380;75 g/L高渗氯化钠(HSS)组(LPS + HSS, HSS组)&#65380;羟乙基淀粉液130/0.4(HES)组(LPS + HES,HES组)&#65380;75 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HSH)组(LPS + HSH,HSH组)&#65377;各组在静注LPS(1 mg/kg) 30 min后予小容量复苏(4 ml/kg)干预&#65377;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肺组织干/湿质量比例,测定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浓度,测定肺组织丙二醛(MDA)的浓度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65377;【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内毒素模型各组病理改变均加重,肺泡灌洗液蛋白浓度均升高(P < 0.05),内毒素对照组病理评分升高(P < 0.01),干/湿质量比例下降(P < 0.05),SOD活性下降(P < 0.01),内毒素对照组和75 g/L高渗氯化钠组MDA浓度升高;与内毒素对照组比较,75 g/L高渗氯化钠组,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组和75 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组,病理改变减轻,肺病理评分&#65380;MDA浓度下降(P < 0.01),干/湿质量比例升高(P < 0.05),SOD活性升高(P < 0.01)&#65377;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组和75 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组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浓度下降(P < 0.05, P < 0.01)&#65377;【结论】 使用75 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和75 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进行小容量复苏对大鼠内毒素休克所致肺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65377;相比75 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和75 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在减轻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方面作用更佳&#65377;  相似文献   

15.
邓莺 《吉林医学》2011,32(12):311-2311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琥珀明胶、乳酸钠林格液对ICU术后患者MAU水平与炎性因子浓度的影响。方法:100例收入ICU患者随机分成五组(每组20例),术中分别给予羟乙基淀粉130/0.4 500 ml或1 000 ml、琥珀明胶500 ml或1 000 ml及乳酸钠林格液。分别测定患者术前及入ICU 6 h MAU水平和血浆IL-6浓度。结果:人工胶体组的MACR变化水平均较晶体组低(P<0.05);而相同剂量羟乙基淀粉组和琥珀明胶组MACR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0;P=0.701),但前者的MACR均值较低。各组入ICU 6 h时血浆IL-6的浓度较术前基础值都明显增高(P<0.05),且三种液体组间血浆IL-6的浓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羟乙基淀粉组最低。结论:人工胶体MACR变化水平较晶体组低,且能有效降低血浆IL-6水平,提示其具有毛细血管堵漏作用及抗炎作用,其中羟乙基淀粉130/0.4的作用优于琥珀明胶。  相似文献   

16.
刘雅东  汪占祥 《医学综述》2012,18(23):4102-4103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高渗盐水在急性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复苏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手术治疗后都采用早期液体复苏,其中对照组采用3.0%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组作为高渗盐水,治疗组采用4.5%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组作为高渗盐水。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与血钾、钠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急诊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液体复苏后1 h的血浆白细胞介素(IL)1、IL-6和IL-8都明显降低(P<0.01)。两组在休克复苏前后的血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血钠在液体复苏后1 h后,对照组有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变化不明显。结论高渗盐水在急性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可有效抑制炎性因子,且机体电解质无明显不利变化,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独参汤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血压及液体复苏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65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组)32例和观察组(基础治疗加独参汤治疗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血压稳定时间、缩血管药物用量以及复苏液体用量、PCT、乳酸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在血压稳定时间、缩血管药物用量以及复苏液体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CT及乳酸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结论:独参汤治疗脓毒性休克,可减少缩血管药物用量,稳定血压,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复苏液体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通过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来指导实施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液体复苏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者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监测,观察组在常规基础监测上增加血乳酸水平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液体复苏策略。比较两组患者在液体复苏前(T0)、复苏后(T6)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及治疗21天后相关临床指标的差异性。结果液体复苏6小时后,两组患者心率下降,MAP升高,尿量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VP、静脉补液量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1天后,观察组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可作为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一项有效指标,也是对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预防轻比重腰麻下剖宫产患者术中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于轻比重腰麻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麻醉前给予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I组),羟乙基淀粉130注射液(Ⅱ组)静脉补液。结果:蛛网膜下腔注药后10 min平均动脉压I组高于Ⅱ组,术中麻黄碱用量I组少于Ⅱ组(P〈0.05)。低血压发生率I组低于Ⅱ组(P〈0.01)。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预防腰麻下剖宫产患者术中低血压效果优于羟乙基淀粉130注射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早期乳酸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病人的预后评估作用.方法 应用早期目标性液体复苏方案对30例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测定液体复苏前后的动脉血乳酸水平,计算6h乳酸清除率,并与APACHEⅡ作一致性比较.结果 存活组中动脉血乳酸水平在液体复苏后有明显下降(P<0.01),死亡组中虽然动脉血乳酸水平在液体复苏后也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在复苏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成活组6h乳酸清除率为43.2%±37.4%,死亡组为14.1%±49.7%,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预后判断上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有较高的一致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乳酸清除率<30%时,其判断患者预后的敏感度为81.25%,特异度为85.71%,阳性预测值为86.67%.结论 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判断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病人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