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采用1H-MRS探讨颞叶癫痫(TLE)患者双侧杏仁核的各代谢物比值改变.方法 对15例TLE患者(TLE组)和15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杏仁核1H-MRS扫描,比较两组杏仁核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NAA/Cr、NAA/Cho和Cho/Cr比值,分析TLE患者双侧杏仁核各代谢物比值与癫痫病程和发病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TLE组患侧杏仁核NAA/(Cho+Cr)和NAA/Cr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低(P均 <0.05);TLE组患侧杏仁核NAA/(Cho+Cr)、NAA/Cr、NAA/Cho和Cho/Cr比值与TLE组对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TLE组对侧杏仁核NAA/(Cho+Cr)、NAA/Cr和NAA/Cho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低(P均 <0.05).TLE组双侧杏仁核NAA/(Cho+Cr)、NAA/Cr和NAA/Cho比值与癫痫病程及发病年龄均无相关性(P均 >0.05).结论 TLE患者双侧杏仁核存在显著的代谢异常,双侧杏仁核可能作为传导通路的一个环节,参与TLE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1H-MRS观察帕金森病患者延髓及黑质代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采用1H-MRS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延髓及患侧黑质中主要代谢物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病情的关系。 方法 选取PD患者17例(PD组),正常对照17名(正常对照组)。采用Philips 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单体素1H-MRS技术,选取延髓及患侧黑质作为感兴趣区进行MRS扫描,获取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峰下面积,计算NAA/Cr、Cho/Cr比值。 结果 PD组延髓和患侧黑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AA/Cr、Cho/Cr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D患者延髓NAA/Cr、Cho/Cr比值与临床指标未发现显著相关性。PD患者患侧黑质NAA/Cr比值与UPDRS评分(r=-0.686,P=0.007)及UPDRS运动评分(r=-0.724,P=0.004)显著负相关;Cho/Cr比值与UPDRS评分(r=-0.770,P=0.002)及UPDRS运动评分(r=-0.843,P<0.001)呈显著负相关。患侧黑质处NAA/Cr、Cho/Cr与H&Y分级呈显著负相关(r=-0.697、-0.715,P=0.012、0.009)。 结论 采用1H-MRS检测延髓及患侧黑质NAA、Cho尚不能作为诊断PD的手段。检测患侧黑质代谢物改变能够反映患PD者病情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局灶性脑炎1H-MR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1H-MRS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局灶性脑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对确诊的23例AIDS局灶性脑炎患者进行MR检查,以1H-MRS分析32个病灶,测量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化合物(Cho)、肌酸(Cr)、肌醇(mI)峰下面积均值,观察乳酸(Lac)、脂质(Lip)峰出现的频数,计算NAA/Cr、Cho/Cr、mI/Cr、NAA/Cho、(Cho+mI)/NAA值。比较AIDS局灶性脑炎实性区、坏死区、水肿区及与相邻正常脑组织代谢物差异。 结果 AIDS局灶性脑炎病变各区均出现NAA、Cho、Cr、mI峰。与相邻正常脑组织比较,NAA峰在病变各区均降低,Cho、mI峰在实性区略升高,在坏死及水肿区降低。Lac、Lip峰在病变各区均出现,在实性及坏死区出现频数明显高于水肿区,且Lip峰出现频数较Lac峰高。病变各区之间NAA/Cr、NAA/Cho、Cho/Cr、(Cho+mI)/NA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邻正常脑组织比较,病变各区Cho/Cr、(Cho+mI)/NA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1H-MRS能够发现AIDS局灶性脑炎的特征性物质及能量代谢变化,为定性、定量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波谱MEGA-PRESS序列定量检测纹状体γ-氨基丁酸(GABA)浓度的可行性及年龄、性别、脑内区域差异与纹状体GABA浓度的关系。方法 招募117名健康的志愿者,对其行三维MP-RAGE序列扫描,并进行冠状位、矢状位、轴位图像重建。ROI定位于双侧纹状体,行MEGA-PRESS序列波谱扫描。将扫描数据导入LCModel软件行自动分析,获取3.0 ppm处的GABA含量。结果 最终符合LCModel数据标准者共103名。志愿者总体左、右侧GABA浓度均随年龄增长而减低(F=17.429、10.415),男性志愿者左、右侧(F=9.459、6.666)和女性志愿者左、右侧(F=8.479、3.457)GABA浓度分别随年龄增长而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男、女性志愿者左侧与右侧GABA浓度(t=0.471、0.891)及志愿者总体左侧与右侧GABA浓度(t=0.4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正常人纹状体GABA浓度随年龄增长而减少,不同性别GABA含量相等,GABA呈左右对称性分布。  相似文献   

5.
1H-MRS在鉴别多系统萎缩与帕金森病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1H-MRS鉴别多系统萎缩(MSA)与帕金森病(PD)的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确诊的18例MSA患者(MSA组)和17例PD患者(PD组),以其中常规MRI表现正常的MSA患者为MSA常规MRI表现正常组,另选17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为对照组,均接受常规MRI和1H-MRS检查。1H-MRS感兴趣区为两侧壳核、额叶白质及脑桥,体积为1.0 cm×1.0 cm×1.0 cm。结果 MSA组脑桥和壳核的NAA/Cr较PD组和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均<0.05),MSA组脑桥的Cho/Cr较PD组和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均<0.05);PD组壳核的NAA/Cr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额叶白质区的Cho/Cr 和NAA/Cr三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SA常规MRI表现正常组脑桥的NAA/Cr较PD组和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均<0.05)。MSA常规MRI表现正常组壳核的NAA/Cr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 1H-MRS对这两种疾病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尤其是脑桥的NAA/Cr鉴别诊断常规MRI表现正常的MSA患者与PD患者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并发弓形体脑炎的1H-MRS的特点。方法 收集13例确诊为AIDS并发弓形体脑炎的患者,分析其39个病灶1H-MRS特点。结果 由病灶实性区、水肿区到对侧正常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磷酸肌酸和肌酸(NAA/Cr)、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类化合物(NAA/Cho)呈逐渐升高趋势,胆碱类化合物/磷酸肌酸和肌酸(Cho/Cr)、肌醇/肌酸(MI/Cr)呈逐渐下降趋势。AIDS合并弓形体脑炎病灶水肿区与对侧正常区、病灶实性区与对侧正常区的NAA/Cr、NAA/Cho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灶实性区与水肿区的NAA/Cho、MI/Cr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灶实性区与对侧正常区的MI/Cr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H-MRS对于AIDS并发弓形体脑炎的诊断提供代谢性信息,可作为常规MR检查的补充,但其波谱表现特异性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1H-MRS评价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海马代谢产物的变化。方法 纳入43例DEACMP患者(DEACMP组)和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按年龄分年轻亚组(<50岁)和年老亚组(≥50岁)。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双侧海马区1H-MRS扫描,采用单体素分辨自旋回波序列的点解析波谱法采集数据,检测双侧海马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胆碱/肌酸(Cho/Cr)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数据差异。结果 对照组与DEACMP组左右两侧海马NAA/Cr、Cho/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一年龄亚组DEACMP组NAA/Cr均低于对照组,Cho/C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1H-MRS可检测DEACMP患者海马区代谢产物的变化,对早期诊断及评估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多体素1H-MRS分析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TN)患者丘脑各亚区主要代谢物改变及其与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 选取丘脑前部、板内区、后外侧部及后内侧部作为ROI进行1H-MRS扫描,获取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峰下面积,计算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NAA/Cr以及Cho/Cr比值,同时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以便为影像学发现提供支持。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患侧丘脑后外侧部及后内侧部NAA/Cr比值有所降低,患侧丘脑板内区NAA/Cr及Cho/Cr比值亦低于对照组;其中患侧丘脑后内侧部NAA/Cr比值与VAS评分(r=-0.58,P<0.01)及病程(r=-0.48,P<0.05)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ITN患者丘脑部分亚区代谢物存在异常;检测患侧丘脑后内侧部NAA/Cr比值可能反映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超重对心脏结构、功能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将100名体检者分为正常对照组(BMI<25 kg/m2,47名)和超重组(BMI≥25 kg/m2,53名)。对两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超重对心脏结构、功能及颈动脉IMT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超重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二尖瓣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峰)、颈动脉IMT增高,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峰)和E/A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MI与LVDD、IVST、LVPWT、LVM、LVMI、A峰、颈动脉IMT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与E/A、E峰均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 超声检查发现无任何临床症状的超重人群可发生左心室增大、舒张功能减退以及颈动脉IMT。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中国正常成人小脑体积的95%可信区间,为建立中国成人数字标准脑提供基础性数据。 方法 500名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按年龄18~30岁(第1组)、31~40岁(第2组)、41~50岁(第3组)、51~60岁(第4组)、61~69岁(第5组)分为5组,每组男女各50名,接受大脑T1加权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扫描。应用三维体积分析软件测量小脑的体积,并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的小脑体积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成年男女的小脑总体积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176 770.0~270 444.9 mm3、163 460.4~245 932.0 mm3(P<0.05);成年男性第5组小脑体积与前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成年女性第5组小脑体积与前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成年男女小脑体积与年龄均呈负相关(r=-0.443、-0.318,P均<0.001)。 结论 基于高分辨力MR图像和三维体积分析软件可准确测量小脑体积,为中国成人数字标准脑提供基础性数据,为可能引起小脑体积改变的相关疾病诊断提供正常对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