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用心阻微分图测定心功能,目前在国内外已被广泛重视和应用。我们对西宁地区(海拔2260m)125名健康人、8例冠心病和11例高血压病人的心阻抗微分图作了检查,试图就低压低氧环境下心阻抗微分图对心功能有影响的敏感指标和在临床的应用价值作一探讨。 健康人系在西宁出生或居住20年以上的人员,经体检,心电图、X线等检查未发现心肺疾患者,男性81名,女性45名,年龄最大70岁最小17岁,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西宁地区胆囊结石与饮食习惯的关系,结合其民族、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等,探讨西宁地区胆囊结石高发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本病提供依据。方法:对1 348例胆囊切除标本进行了回顾性病理分析。结果:西宁地区胆囊结石以胆固醇结石为多,其次为胆红素结石、混合性结石,世居高原地区的藏族、撒拉族患病率明显高于移居的汉族人,女性高于男性,女性发病年龄较男性提前。结论:高海拔地区胆囊结石患病率高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低氧环境、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不良饮食习惯是高发的主要外因,结石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青海西宁地区(海拔2260m)82例老年高血压病进行初步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益于诊治.临床资料本组病例选自从平原移居西宁地区,并长期在该地区工作的干部.1966~1986年我们治疗的82例64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其中64~70岁71例,男性64例,女性7例;71岁以上11例均为男性.在西宁地区居住15年以上者54例,15年以下者28例.按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分型标准,收缩压(SBP)≥21.33kPa(160mmHg)、舒张压(DBP)≥12.66kPa(95mmHg)为混合型;DBP≤12.66kPa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对西宁地区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调整血脂的疗效。方法:对长期居住在西宁地区(海拔2260m)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118例,应用步长脑心通治疗,测定用药前和用药后一个月患者血液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服药一个月后血液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西宁地区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中,步长脑心通是较为理想的调整血脂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特征及其危险因素特点并制定相应的干预及治疗措施,为西宁地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进一步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1日_20()9年12月31日西宁地区急性心肌梗死1332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及发病时间等一般情况及伴发疾病、梗死的部位等项目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冬季与春季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季节,4:00—12:00时段发病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而梗死部位以下壁及前壁梗死为主,其发病率高于梗死部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危险因素中年龄I〉60岁、男性、伴发基础疾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及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肥胖及高盐高脂饮食)均与心肌梗死密切相关,其均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针对西宁地区急性心肌梗死的流行病学与低海拔地区不同的特点,在急性心梗的救治过程中,既要看到高原与平原的共性,又要看到其不同点,采取相应的和针对性强的救治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不同海拔高度骨钙素含量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四个不同海拔高度健康成年男性血清骨钙素(BGP)的测定,了解高海拔地区引起的血清BGP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215例健康成年男性的血清BGP含量;结果:玛多地区(海拔4272m)及雁石坪地区(海拔4680m)成年男性的血清BGP含量明显高于西宁地区(海拔2261m)成年男性血清的BGP含量;结论:高海拔地区人群血清BGP增高可能与紫外线辐射强,膳食结构以动物蛋白质为主,乳及乳制品所占比例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高原不同海拔地区围绝经期藏族女性及其与平原地区围绝经期汉族女性性激素水平.方法:选择西宁地区组(海拔2 260m、平均大气压580mmHg(1mmHg=0.133kPa)、平均氧分压为121.8 mmHg)及玉树地区组(海拔4200m、平均大气压约430mmHg、平均氧分压约90mmHg),两组各180例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海拔2261m)脑血栓、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对西宁地区150例脑血栓、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进行有关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血栓、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全血还原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沉方程K值明显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均有下降(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P〈0.01)。结论:西宁地区脑血栓、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的异常,对其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不同海拔地区藏族中、青年心脏疾病与高血压患病情况以及与高血压有关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水平.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研究不同海拔地区藏族中、青年心脏病和高血压患病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与高血压相关因素. 结果:不同海拔地区藏族中、青年心脏疾病与高血压患病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高血压和心脏病患病率分别10.01%和13.97%,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不同海拔藏族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加强藏族中、青年人群的心脏病和高血压的检查,积极鼓励进行健康检查和健康教育.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水平在不同海拔的藏族中、青年中的变化反映了生活在高原地区人群机体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反应.  相似文献   

10.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及亚组分测定及临床应用青海省卫生学校生化教研室李豫青本文采用磷钨酸钠—Mg一步沉淀法测定西宁地区(海拔2260m)健康成年人,冠心病(CHD)、肝硬化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亚组分(HDL_2—C和HDL_3—C)....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脑血管病DS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9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DSA资料.按年龄大小分为青中年组(28~59岁)和老年组(≥60岁)。所有患者均经CTA或MRA检查证实为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最后经DSA检查验证。结果 49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452例经DSA检查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其中35.2%(159例)为颅内动脉病变,31.8%(144例)为颅外动脉病变,33.0%(149例)为颅内、外病变并存;颅内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为68.1%(308例),稍高于颅外动脉的64.8%(293例)。青中年组单纯颅内动脉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95比64,P<0.01);老年组颅外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青中年组(80比64,P<0.01),后循环病变的发生率亦高于青中年组(155比112,P<0.05)。高血压、高龄、糖尿病是颅外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是颅内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颅外病变组高龄患者的比例高于颅内病变组(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发生率高于颅外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单纯颅内动脉病变逐渐减少,颅外病变及后循环病变增多。颅外病变组高龄者多于颅内病变组。  相似文献   

12.
Ⅱ、Ⅲ、aVF导联碎裂QRS波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Ⅱ、Ⅲ、aVF导联碎裂QRS波(fQRS)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28例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的fQRS波,比较下壁与前壁、侧壁导联fQRS波发生率,以及Ⅱ、Ⅲ、aVF导联fQRS波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下壁导联fQRS波发生率显著高于前壁和侧壁,前壁和侧壁导联fQRS波发生率无差异。Ⅱ、Ⅲ、aVF导联fQRS波发生率在右冠状动脉病变和非右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无明显差异,在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患者中无明显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中,下壁出现fQRS波的机会较前壁和侧壁为多。依据心电图Ⅱ、Ⅲ、aVF导联的fQRS波不能明确诊断为右冠状动脉病变,也不能判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或多支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入路行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发生的风险及其预测因素.方法 入选经桡动脉入路行冠心病介入诊疗的患者1 020例,记录所有患者的病史资料及用药方案,均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测量桡动脉直径并记录动脉解剖异常情况,再行下一步的冠脉造影(CAG)或冠脉介入治疗(PCI).应用Logistic回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老年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70例.对照组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方法诊断,观察组行双源CT冠脉成像方法诊断.对比2组患者检查结果,冠状动脉分支诊断效果和冠状动脉节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回顾分析19例民航飞行人员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和医学鉴定情况,为飞行人员冠心病医学鉴定和航卫保障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分析我国南方航空公司2002~2006年5年间19例新发冠心病飞行人员的临床和医学鉴定资料,总结其特点. 结果对象均为男性,发病年龄40~57(52.9±3.9)岁,平均飞行时间18 210 h,其中驾驶员12例,机械师7例;2002~2006年年均发病率为2.64‰,各年之间发病率比较无显著差异(x2=1.251,P>0.05);深圳分公司发病例数最多,为9例,年均发病率为9.50‰,与广州、武汉和郑州分公司比较,深圳分公司飞行人员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偏高(P<0.05),其他地区之间冠心病发病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血管以中重度狭窄为主,其中单支病变8例,双支病变10例,3支病变1例.4例获特许飞行合格,至今最长安全飞行时间>2000 h. 结论加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干预是预防冠心病的根本,冠心病介入治疗为飞行人员冠心病后重获飞行资格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病变对脑梗死预防的临床价值。方法78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和78名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高频超声检测其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斑块数量及斑块回声类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血管病组IMT高于健康对照组,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85.9%)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低回声斑块及混合回声斑块较健康对照组数目增多(P〈0.05)。结论IMT与粥样斑块的类型对预测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联系。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可提供治疗及预防脑梗死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外周动脉病变超声检查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糖尿病(DM)患者外周动脉病变分布情况。方法:将216例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DM组和NDM组,对颈总(CCA)、颈窦(CS)、肱(BA)、髂总(CIA)、股(FA)、股深(PFA)、股浅(SFA)、(PA)、胫前(ATA)、胫后(PTA)和腓(PeronealA)动脉舒张期内-中膜厚度进行宽频超声检查,并对病变血管的分布、好发部位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DM组动脉病变率明显高于NDM组(P<0·01),其中CCA、CS、BA、CIA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FA、PFA、SFA、PA、ATAPTA、PeronealA差异显著(P<0·01);血管后壁及分叉处较前壁发病率高(P<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多发于血管后壁及分叉处,而DM较NDM组发病更广泛,下肢动脉受累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Normal SPECT thallium-201 bull's-eye display: gender difference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The bull's-eye technique synthesizes three-dimensional information from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ic 201TI images into two dimensions so that a patient's data can be compared quantitatively against a normal file. To characterize the normal database and to clarify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clinical data and exercise electrocardiography were used to identify 50 males and 50 females with less than 5% probabilit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Results show inhomogeneity of the 201TI distributions at stress and delay: septal to lateral wall count ratios are less than 1.0 in both females and males; anterior to inferior wall count ratios are greater than 1.0 in males but are approximately equal to 1.0 in females. Washout rate is faster in females than males at the same peak exercise heart rate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espite lower exercise time. These important differences suggest that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ic 201TI images requires gender-matched normal fil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对飞行员缺血性心脏病临床诊断价值和医学鉴定的意义. 方法 对我院近10年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的662例男性飞行员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检查目的 不同分为改装体检组、年度大体检组及疾病组,对疾病组依据不同种类的疾病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同TET阳性率的差别.结合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不同年龄组的阳性检出率及最终停飞情况. 结果 662例飞行员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22例(占3.32%).可疑阳性32例(占4.83%),阴性608例(占91.85%).其中改装体检组、年度大体检组TET阳性率与疾病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不同疾病组间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组间TET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中13例TET阳性结合临床分析不能排除冠状动脉疾病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1例冠状动脉一肺动脉瘘先天异常,2例存在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经鉴定此3人飞行不合格. 结论 飞行员群体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病率相对较低,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飞行员冠状动脉病变初步筛选有一定的协助诊断价值,但应结合临床症状及年龄选择TET检查以提高临床性价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降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为其临床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自2002年4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448例急性降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结果冠心病组患者173例,非冠心病组患者275例。冠心病组患者年龄、血小板计数、B型利钠肽、肌酸激酶、肌钙蛋白阳性率均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第一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外缘的距离更远,于非冠心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与第一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外缘的距离是急性降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降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较高,年龄与第一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外缘的距离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