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证素辨证"思想的启迪下,从中医原创思维和传统辨证方法出发,以中医教材已被大家公认的症状体征为标准,制定新的准确、简洁、明了的辨证"证素"判断指标,使之更为规范、实用,该"证素"辨证指标分为病位证素、病因证素、病因证素、病势证素4个方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有效提高科研特别是临床的辨证水平.  相似文献   

2.
证素及证素辨证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朱文锋教授创立的"证素及证素辨证",从证素基本概念内容特征及发展、证素与证候要素辨识、证素数理研究方法、舌象与证素关系的研究以及证素相关的实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指出"证素"有望使中医诊治变得精准化、规范化,但证素的研究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规范的、有共识的研究机构,对所有证素进行逐一的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主要特色,但是由于传统的辨证论治体系中各种辨证方法很难"求同存异",对于"证本质"的研究很难"以偏概全",临床惯用辨病论治替代辨证论治等弊端,限制了中医辨证学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朱文锋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证素辨证体系,该体系通过全面收集内、外、妇、儿科等临床常见证候,并使之规范化和数量化,明确了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两大基本辨证要素。证素辨证思想体系是发展数字中医药的基础,是沟通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键理论。本文结合证素辨证体系思想,提出了构建数字中医药创新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对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医证素辨证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文锋教授经过32年的深入研究,创立了"证素辨证"新体系。随着证素辨证这一新型辨证方法的提出,关于证素的相关研究就迅速成为中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一大热点。证素辨证具有良好的临床和科研的兼容性、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日益丰富的应用经验,其未来前景不可限量。  相似文献   

5.
略论藏象辨证与证素辨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藏象辨证与证素辨证的关系。从理论认知、辨证原则、病位划分、思维模式和证名规范5个角度分析藏象辨证和证素辨证的异同。两种辨证体系在理论认知和辨证原则上具有相似性,提出了建立统一规范的辨证新体系,以病位和病性作为辨证的核心;两种辨证体系在病位划分、思维模式和证名规范上具有差异,证素辨证遵循“证候-证素-证名”的辨证模式,以时空划分病位,并建立了加权浮动阈值求和计量诊断方法和证候辨证素量表,信息量化和可操作性更强;藏象辨证以五脏系统为病位核心,按病性分类立证,总结了常见的基础证和复合证,对证的层次性、系统性的阐释更加清晰。藏象辨证在继承证素辨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新,使得病位划分更加系统,思维模式更加缜密,证名规范更具层次。在辨证研究中,宜将各种辨证方法相融合,以推动现代中医辨证理论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医证素辨证体系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临床过程,也是中医学习与实践的主要难点。朱文锋教授建立的“证素辨证体系”,为中医辨证在完备意义上的临床理解与应用开辟了一条捷径。本文依据朱教授新作《证素辨证学》追溯了证与证素形成的历史特点,剖析了疾病在中西医两种理论体系下的结构性差异,从历史角度解读“证素辨证体系”的合理性,并简述了该体系对中医临床辨证规范的意义和贡献。  相似文献   

7.
通过证候与证素的映射关系,将“证候集合”转化为由多种证素组合形成的“证素组合集合”;然后运用证素组合形成病机的组合法则(ISO-R法则),从“证素组合集合”中筛选出“符合病机定义的证素组合”进而形成病机。建立“证候集合→证素组合集合→符合病机定义的证素组合”新三阶双网证素辨证体系。进一步完善了“证候→证素→证名”的三阶双网证素辨证体系,为中医与数学、计算机学科的交叉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构建"证素辨证"新体系的意义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阐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证素”的概念,包括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以及证素辨证新体系的内容,指出该体系对发展中医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提出研制症状辩证量表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认为症状辩证调查表的制定,应符合科学性要求,以明确证素的表象特征为目标,能适用于全病域的辩证,关键是选好纳入样本。对调查内容、样本大小、信息处理、症状规范等的内容及要求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0.
证素辨证在眼底疾病辨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证素为核心的证素辨证体系,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使临床辨证执简驭繁,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在简要介绍这一辨证新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了这一重要理论研究成果在眼底疾病辨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常见舌象对证素辨别的贡献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舌诊是中医诊察病情独具特色的诊法。舌象能较客观地反映疾病中机体的整体反应状态,是辨证的重要依据。各种舌象对各证素的判断具有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而对于许多初涉中医临床的人而言,辨证的棘手之处在于临床证候表现的复杂性,甚至证候与本质的不符或矛盾.就疾病的证候而言,虚实有真假,寒热亦有真假,从临床经验来看,虚实的真假似乎易于辨识,而寒热的真假辨别起来则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真寒假热证,临床表现存在多样性,极易与实热证、阴虚证等混淆.  相似文献   

13.
太阳病证兼见胃肠症状的病机及辨治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病是外感热病的初级阶段。太阳为六经之首,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当风寒外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太阳病以营卫不和、正邪相争为其病机特点,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是其主要脉证。然临证所见,外感热病患者常伴见纳差、恶心、腹泻等胃肠症状。笔者在认真学习《伤寒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基础理论,谨就太阳病证兼见胃肠症状的病机及辨治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主诉辨治法”以证统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诉辨治法"为"辨病脉证并治"、"辨证论治"的传承又是"以证统病","专病论治"的创新,以抓住"主诉",开展有序的问、望、闻、切四诊,结合新技术,确定证名,依证立法,按法制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胆囊炎辨证分型与胆囊局部B超声像变化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统计分析42例不同证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声像特点,探讨胆囊局部改变与各个证型临床表现之间对应的病理机制。结果气郁型占多数,对应的声像特点主要为A型;瘀滞型次之,对应的声像特点主要为B型;温热型最少,对应的声像特点主要为C型和D型。结论中医辨证分型与胆囊声像改变之间有正性的对应关系,可作为临床上辨证论治的一个参考依据,此外还显示,气郁是慢性胆囊炎的病理关键。  相似文献   

16.
选取《重订王孟英医案》中泄泻病医案展开研究。提取规范共性证素,病位证素8项,分别为肝、脾、胃、大肠、心、肺、肾和厥阴;病性证素14项,分别为气虚、气滞、火、热、阴虚、阳亢、动风、暑、湿、痰、饮、津(液)伤、血虚和阳虚。由证素组合基本证型30项,并由基本证型或证素组合成反映医案机理的复合证型。在研究医案和指导临床辨证过程中运用证素分析方法能阐明病证的要点,揭示疾病各要素间的病机关系,明晰医家的临证思路。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肾脏慢性损害。本病与中医中的“关格”相似,多见于水肿、癃闭、淋证等病的晚期。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减轻患者症状,防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推迟透析时间等优势。本项研究选取该病,首先从文献入手,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症状和证候要素进行分析,并初步探讨症状和证候要素的关系,以做为制定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临床症状流行病学信息采集表的文献背景资料,并为新的辨证方法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本文遵循了循证医学的原则,系统检索了1994~2004年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1文献资料1.…  相似文献   

18.
论辨证论治的缺陷及与辨病论治相结合的必要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辨证论治作为中医诊疗的核心,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已逐渐暴露出许多不足.诸如临床存在无症可辨现象、缺乏客观标准与针对性、四诊手段存在局限性等等.而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不仅可弥补辨证论治的不足,还有利于扩大中医药治疗疾病的范畴,有利于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使整个辨证体系更臻完善.  相似文献   

19.
经前期综合征常见证素与症状相关性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前期综合征常见证素与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在对近20余年经前期综合征文献资料进行全面检索的基础上,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在证候、症状名称规范化的基础上,提取病位类、病性类证素,对其进行频次分析,并运用秩和相关分析出现频次在5%以上的常见证素和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经初步规范后获取证名61个,病位类证素8个,病性类证素19个,常见证素与症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通过文献研究,初步确定经前期综合征常见证素与症状之间的对应关系,将为建立以证素为棱心的临床辨证诊疗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