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65岁以上老年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使用ASD封堵器(ASDO)进行介入封堵治疗,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随访临床研究。方法:老年继发孔型ASD患者4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32例,年龄在65~79岁(68.58±3.83岁),其中10例有阵发性心房颤动(AF),8例持续性AF,ASD大小在5~49mm(以最大直径计算),肺动脉收缩压54.43±12.14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30.63±6.41mmHg,患者术前2d服用肠溶肠溶阿司匹林(ASP)200mg·d-1,经股静脉穿刺,在X线下及体表超声心动图(TTE)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的监测下使用国产ASDO进行封堵治疗,术后1个月改为ASP100mg·d-1,持续服用ASP治疗6个月。术前患有AF的患者服用华法灵治疗,维持凝血酶原国际标准比(INR)在2.0~2.5,4周以上。术后1、3、6个月门诊随访胸X线片和TTE。结果:48例患者中,2例在释放ASDO后即刻发现ASDO移位,手术后即刻成功率为91.7%,1例在手术后3d发现ASDO移位,成功率为89.6%,1例患者在封堵后6个月发现ASDO移位,成功率为87.5%。ASDO直径为7~42mm(29.44±12.14mm)。经导管测定肺动脉收缩压在34~89mmHg(50.21±13.16mmHg,1mmHg=0.133kPa),平均肺动脉压为22~48mmHg(30.63±6.41mmHg);TTE封堵前测定肺动脉收缩压为42~92mmHg(54.43±12.14mmHg),封堵后测定肺动脉压力为收缩压为35~76mmHg(43.53±9.56mmHg),与封堵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2例发生头痛,发生率为4.5%(2/44),3d后消失,随访中无头痛。患者随访3~6个月,均未发现有栓塞性疾病。16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心前区不适,发生率为34%(16/47);术后随访中发生心律失常有16例,发生率为36.4%(16/44),其中10例为房性早搏,在以后随访中消失,术后2例出现I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加速性交界性心动过速,1例既往无AF的患者出现阵发性AF。1例患者阵发性AF发作次数增多。1例阵发性AF在术后转为持续性AF;1例阵发性AF发作次数显著减少。术后发生心包积液1例。结论:老年ASD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有效、相对安全,但对下腔静脉残端缺者应慎重;对主动脉残端缺者可进行介入封堵治疗;有AF的患者术前应行TEE检查以了解心耳有否血栓形成;特大型ASD在术前应行TTE检查、术中应行TEE监测。手术后应坚持随访。  相似文献   

2.
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芝芬 《上海护理》2005,5(5):25-27
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既往开胸手术是唯一的手术方法。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已有多种器械应用于ASD的介入治疗。由于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费用又较低,易被患和家属接受。  相似文献   

3.
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间隔缺损 (简称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80年代以来 ,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 ,对本病的治疗已从外科手术修补方法逐步转为采用介入封堵ASD。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介入封堵ASD可获得满意效果。我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9月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 2 2例继发孔型ASD病人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9月共收入 2 2例病人 ,男 16例 ,女 8例 ,年龄 5~ 6 5岁 (平均 2 3岁 ) ,根据病史、心电图、X线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以及食管超声心动图确诊为继发孔型ASD ,其中 …  相似文献   

4.
房间隔缺损 (ASD)介入治疗[1~ 3] 无需开胸 ,痛苦小、康复快。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内科2 0 0 2~ 2 0 0 4年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ASD共 8例 ,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患者中 ,男 3例 ,女 5例 ,年龄 2~38岁。 8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ASD ,缺损直径 9~ 2 6mm ,其中 2例有不同程度右房、右室增大 ,1例合并肺动脉狭窄。本组 8例患儿全身麻醉 3例 ,局部麻醉 5例。行右股静脉穿刺 ,建立股静脉 右房 左房 左上肺静脉通道 ,行常规右心导管检查 ;用球囊导管准确测量缺损的大小及直径 ;…  相似文献   

5.
房间隔缺损(ADS)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既往开胸手术是唯一的手术方法。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已有多种器械应用于ASD的介入治疗。由于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费用又较低,易被病人和家属接受。我院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24例ASD病人,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自制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我院和上海形状记忆金属研究所研制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研究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8例ASD患者,男性12例,女性26,年龄15~64岁(43.36±17.79岁),ASD在5~43mm,肺动脉压力在35.83±8.13mmHg,使用自制的7~42mm的封堵器,经股静脉穿刺,在体表超声心动图或食管超声心动图的指引下进行房间隔缺损的封堵。术前1d开始服用肠溶阿斯匹林200mg/d(儿童按5mg/kg服用),术后1个月改为100mg/d(儿童按3mg/kg服用),持续服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6个月。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门诊随访X线胸片和体表超声心动图。结果:28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术中无任何严重的并发症,即刻检查超声心动图,3~8个月的超声心动图随访检查,均无房水平的分流、无栓塞性疾病等并发症,术后当天1例发现有心包积液,经急症外科手术发现为左心耳处渗血,手术中行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房间隔封堵器位置合适无残余分流。结论:我们研制的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伐卢定在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1例房间隔缺损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双盲分为受试组1(术中使用比伐卢定)和对照组(术中使用肝素),将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肝素过敏、肾功能不全的9例患者归为受试组2(术中使用比伐卢定)。观察指标为活化凝血时间动态监测、出血并发症、术后经胸超声心动图。结果术中使用比伐卢定(受试组1和受试组2)与同时点术中使用肝素的对照组比较,手术5分钟ACT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30分钟后观察ACT差异无显著性;手术后1小时、2小时、3小时同时点比较,对照组ACT高于受试组1和受试组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比伐卢定在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治疗中抗凝效果与肝素比较起效更快,效果更强,且半衰期短,代谢更快。对于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肝素过敏、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同样有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封堵治疗大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中、长期效果,评估短边ASD封堵的安全性.方法:125例继发孔ASD患者分为2组:Ⅰ组76例,缺损的1个边缘≤5 mm;Ⅱ组49例.缺损边缘均>5 mm.右胸骨旁第3或第4肋问作长1.5~2.5 cm切口,右心房缝荷包,经食管起声心动图引导下通过右心房荷包王八封堵器,封堵ASD.结果:Ⅰ,Ⅱ组各有1例封堵器脱落;心内操作时间Ⅰ组为(22±10)min,Ⅱ组为(16±11)min(P<0.05);术后即刻残余分流率32.5%,2组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及1,5,7 a残余分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9 a,未发生晚期并发症.结论:微创封堵大型继发孔ASD中、长期效果满意.短残边的大型继发孔ASD惠者应用较大封堵器不影响封堵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微创封堵大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封堵治疗大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中、长期效果,评估短边ASD封堵的安全性。方法:125例继发孔ASD患者分为2组:Ⅰ组76例,缺损的1个边缘≤5 mm;Ⅱ组49例,缺损边缘均>5 mm。右胸骨旁第3或第4肋间作长1.5~2.5 cm切口,右心房缝荷包,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通过右心房荷包置入封堵器,封堵ASD。结果:Ⅰ,Ⅱ组各有1例封堵器脱落;心内操作时间Ⅰ组为(22±10)min,Ⅱ组为(16±11)min(P<0.05);术后即刻残余分流率32.5%,2组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及1,5,7 a残余分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9 a,未发生晚期并发症。结论:微创封堵大型继发孔ASD中、长期效果满意。短残边的大型继发孔ASD患者应用较大封堵器不影响封堵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李晓辉 《天津护理》2005,13(2):112-112
房间隔缺损(以下简称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往开胸手术是唯一的方法。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日趋完善,其适用范围为ASD直径≤34mm。缺损直径≤30mm为巨大缺损。目前国内应用Amplatzer封堵治疗ASD最大直径是32mm,我科曾成功地完成了缺损直径达37.5mm的介入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而多孔ASD临床上亦不少见。近几年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ASD逐渐在临床上广泛开展,临床报道此方法疗效满意。我科于2006-2009年成功为12例多孔型ASD患者实行手术,经精心护理后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房问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往开胸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经导管法封堵房间隔缺损已成为一种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它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痛苦小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适用于任何年龄,因此,在心脏介入领域得到广泛开展和应用。我科自2000年3月~2004年6月,对52例ASD患者行经导管法封堵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出现外科并发症的类型及原因,以减少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外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3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房问隔缺损封堵术后发生需要外科治疗的并发症的临床病例。共计12例,其中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残余分流6例;封堵器脱落4例;急性心脏压塞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结果全组病例经外科治疗后痊愈,无特殊并发症。结论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可能出现的外科并发症包括房间隔缺损残余分流,封堵器磨损周围组织,封堵器脱落,二尖瓣关闭不全等。临床上,进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时,应选择适当的手术适应症,以避免外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并发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出现外科并发症的类型及原因,以减少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外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3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发生需要外科治疗的并发症的临床病例。共计12例,其中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残余分流6例;封堵器脱落4例;急性心脏压塞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结果全组病例经外科治疗后痊愈,无特殊并发症。结论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可能出现的外科并发症包括房间隔缺损残余分流,封堵器磨损周围组织,封堵器脱落,二尖瓣关闭不全等。临床上,进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时,应选择适当的手术适应症,以避免外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房间隔缺损导管封堵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往的治疗方法为开胸手术,1976年King等首次应用双伞型装置经右心导管闭合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以来,随着导管技术的不断发展,导管封堵术已成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的首选治疗方法,因此,房间隔缺损导管封堵术病人的护理日显重要。笔者就我院近期开展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病人的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患者采用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8例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封堵组和修补组,各44例。封堵组采用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修补组采用传统外科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封堵组手术时间、ICU时间、停用呼吸机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修补组,切口长度小于修补组,术后左室舒张末内径、左房前后径小于修补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修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无特殊不适感,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无残余分流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术后心功能改善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34例ASD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边结构的关系,监测与引导封堵过程。结果 34例患者除1例封堵失败外,33例封堵成功,成功率97.1%,术后超声心动图显示封堵器位置形态正常,心房水平分流消失。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术前选择合适的ASD患者,选择ASD的大小,术中封堵器的监测与引导,术后有无残余分流的观察都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房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探讨一种有效可靠的经胸超声检测方法。方法 对所选36例患进行术前超声检测:以二维超声为主,多切面观察缺损的部位、大小及周边情况,剑下双房心切面尤为重要;术中超声检测:封堵器位置的确定、残余分流和瓣膜返流的显示及疗效评价等重要过程均依赖于经胸超声的监测;术后超声检测:封堵器内回声状况决定抗凝药物的应用时间。结果 应用大于术前超声经线3~5mm封堵器进行封堵,所有病例均获得成功。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是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介人性治疗术中一项有重要意义的检测手段,熟练超声手法.良好的心脏解剖概念是应用经胸超声对房间隔缺损口进行全面正确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合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治疗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疗效。方法:对36例合并AF的继发孔型ASD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治疗。术前发现有左心房或者左心耳血栓者予华法林治疗,当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维持在0.89~2.63(1.21±0.38),且经TEE证实无左心房及左心耳血栓时,在X线及体表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的引导下使用国产房间隔缺损封堵器(atrialseptal defect occluder,ASDO)进行封堵治疗。术后24h及1、3、6个月随访心电图、胸X线片和TTE。结果:2例患者术前TEE未见左心房血栓,但术前出现大脑前动脉和中动脉栓塞而未行介入封堵。其余34例患者均完成了介入封堵术,其中1例术后2h因心包填塞转至心外科手术,证实为左心房顶穿孔;1例使用2个封堵器,3例术中更换封堵器。手术后即刻成功率为97.1%,一次成功率88.2%。本研究中选用ASDO的直径为12~42(28.9±7.9)mm。在33例成功封堵的患者中,封堵术后半年内自行转复为窦性节律者8例,占22.2%;1例行心脏电复律治疗后也转复并维持窦性节律。随访中术后有残余分流者有3例,2例在术后6月、1例在术后1年随访TTE见残余分流消失。结论:合并AF的继发孔型ASD患者,在经TEE筛选并在术前进行充分抗凝治疗后对其进行介入治疗是有效和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术前、术中,术后2d和2个月对61例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房间隔缺损的大小和位置,封堵器的位置和形态,右房和右室大小,右心功能和肺动脉内径。结果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2d和2个月,房间隔封堵器的位置和形态正常。术后2d,右心房上下径和左右径、右室前后径、右室的舒张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2个月右室的前后径、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较术前进一步改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封堵术前后及随访过程中不仅能评价封堵器的位置、形态和功能,还能有效地跟踪检测术后右心功能和肺动脉内径的情况,为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效果和预后提供有效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