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42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均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45min,术中出血2~10ml,无术后出血、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以其暴露良好、安全、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阑尾切除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三孔法腹腔镜下胆囊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34例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三孔法腹腔镜下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体会。结果:3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30~90min,平均手术时间为45min,均未发生盆腔脓肿、胆漏、操作孔感染、粪漏和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均康复出院。结论: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在临床上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戳孔腹腔镜拖出式阑尾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回顾分析行二戳孔腹腔镜拖出式阑尾切除术的10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96例成功行二戳孔腹腔镜拖出式阑尾切除术,6例中转开腹。术后4例切口出血,5例切口感染,无残株炎、粪漏、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二戳孔腹腔镜拖出式阑尾切除术较四戳孔、三戳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肥胖患者经腹腔镜行阑尾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185例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肥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中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术中出现2例阑尾系膜出血,1例皮下气肿,1例肠管电灼伤;3例发生术后穿刺孔感染,3例术后腹腔脓肿以及1例残端瘘。结论:肥胖患者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不仅与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息息相关,还与阑尾炎的病情程度有关。正确认识该病的严重程度、统一规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能够明显地减少肥胖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中提高切除成功率的方法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措施.对2005年~2009年我院216例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6例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中,40例行逆行切除,176例行顺行切除.其中15例行浆肌层下切除阑尾或阑尾残枝,4例需延长切口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盆腔小脓肿2例,切口红肿乙级愈合5例,术后切口轻至中度疼痛93例,明显疼痛2例.术后住院2~8d,平均4d,均全部治愈.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术后住院时间短、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费用低,是一种较好的阑尾切除手术方式.逆行法切除阑尾可提高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成功率,浆肌层下切除阑尾能避免术中遗留阑尾残枝造成术后阑尾残枝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对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康复。方法在2015年2月—2017年5月,随机选取160例该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均需进行阑尾切除术,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种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伤口感染等其他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阑尾切除术后发生胃肠功能紊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可能导致出现暂时性的肠麻痹等,胃肠功能紊乱。在我国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病例十分常见,一般多发病于青壮年阶段。本文就对泻热通腑汤治疗阑尾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在全身麻醉下经腹腔镜行阑尾切除术。结果:5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目前无1例腹壁手术切口疝、伤口感染、伤口裂开、膀胱、及肠管损伤发生,无中转开腹者,无气栓、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3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0例、穿孔性阑尾炎7例.平均住院日7天。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一种标准方法,具有创伤小,腹腔干扰少、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腹针疗法对阑尾切除术后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阑尾切除术后患者25例,术后早期给予腹针治疗,观察患者住院总天数、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与既往我院阑尾切除术后患者40例对比.结果 两组相比,腹针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总天数及住院总费用均明显低于既往对照组.而在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腹针疗法在阑尾切除术后的早期应用,能显著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临床应用安全性高,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阑尾切除术后腹腔残余脓肿的方法。方法:对1998~2009年约10年来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切除术后腹腔残余脓肿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除了1例中转开腹治疗外,29例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愈,总有效率为9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切除术后腹腔残余脓肿的方法疗效较好,能明显降低阑尾切除术后腹腔残余脓肿的死亡率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脐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阳春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11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脐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采取开腹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肠道恢复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比开腹阑尾切除术而言,术后肠道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生情况少,安全、可靠,以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方法进行儿童阑尾患儿的手术为好。  相似文献   

12.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平均占普外科住院病人的16%~32.5%。依此可知阑尾术后并发症所涉及的人数之多、危害之大是不难想象的。近几年发生率仍很高,有时相当严重。此现象不仅存在于基层医院,大医院也屡见不鲜。本文探讨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多发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阑尾切除术是基层医院的常见手术。而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占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的45.1%-83.8%。切口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易发生医患纠纷,还会导致切口裂开及切口疝等远期问题,如何预防切口感染,是普外科医师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息肉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其最佳治疗方法是内镜下切除术。内镜下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与穿孔,据报道,内镜切除术后出血率为1.6%~8.2%。出血并发症分术中和术后出血,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时间不一,部分患者可能发生于出院后,严重者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所以内镜下切除术后出血的预防很重要。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防治结直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出血,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总结阑尾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防治。方法对31例因阑尾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手术方式和教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手术的原因有阑尾残株炎、切口疝、粘连性肠梗阻、出血、阑尾及升结肠肿瘤、腹腔脓肿、活动盲肠、粪瘘、卵巢囊肿扭转、腹腔异物等。根据不同的原因采用合理的手术方式。术后对25例病人进行随访,结果23人治愈,1例术后3个月死亡,1例2年后因胃癌死亡。结论阑尾切除术后再次手术采取正确的处置方式可以得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带蒂大网膜在阑尾根部坏疽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阑尾炎根部坏疽、穿孔无法常规荷包包埋的处理方法。方法对76例根部坏疽伴严重盲肠壁炎症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妥善处理阑尾根部,裁剪带蒂大网膜覆盖于阑尾残端及炎症严重的盲肠区。结果76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粪瘘、残端出血、残株炎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5 a,无肠粘连或肠梗阻发生。结论带蒂大网膜用于阑尾根部坏疽是安全可行的,为阑尾根部坏疽、穿孔而无法行荷包包埋残端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阑尾炎采取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8月—2016年9月该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88例作为参研样本,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常规组与研究组,前者实施开腹切除术;后者实施腹腔镜下切除术。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术后并发症(25.0%)高于研究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开腹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更高,可改善患者手术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时根部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38例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术,采用常规方式找到并切除阑尾,阑尾根部先结(缝)扎,后用阑尾系膜覆盖残端,术后根据术中情况运用抗生素以及对症治疗。结果:所有病人均治愈出院,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系膜覆盖阑尾残端能有效防止阑尾残端漏、残株炎、肠粘连等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并发症及其预防对策。方法:对2009年5月-2009年10月完成LA52例,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腹壁窦道1例(1.92%)。术后形成腹腔内脓肿1例(1.92%)。穿刺孔感染1例(1.92%)。右下腹痛3例(5.76%)。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并发症与阑尾残端的处理方法有关。正确的阑尾残端处理和规范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是减少LA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阑尾炎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将我院1996年12月~2006年12月施行阑尾切除术的1860例患者,其中18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规范的治疗后本组病例全部治愈,本组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97%,其中切口感染8例,腹壁窦道形成2例,腹腔内出血2例,粘连性肠梗阻3例,肠瘘1例,腹腔内脓肿1例,切口疝1例。结论:正确诊断,规范手术操作,术中仔细探查,规范的治疗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