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朱瑾  赵亮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103-104
目的:了解我院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及合理性。方法:对94例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94例患者中,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69例,其中无明确指征预防应用抗菌药物46例。抗菌药物选用合理48例,术前0.5~2h给药合理28例,术后用药时间≤24h合理的有42例,手术时间>3h未追加抗菌药物有3例。结论: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存在不合理的状况,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增强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围手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现状,从而加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监督管理,促进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抽取2011年1月1日-5月31日期间医院归档病历中外科手术病历1680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同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1、预防用药时间不准确,总的预防用药时间过长。2、预防用药选择不合婵。3、用法用量不准确,单次用药剂量过大。4、无指征更换抗菌药物。5、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过高。结论:通过对我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分析,发现我院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从而加强对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监管,加强临床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的培训,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湖北省黄石市二医院腹腔镜胆囊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腹腔镜胆囊手术病历244例,对手术前、后抗菌药使用的品种,用药时间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腹腔镜胆囊围手术期病人抗菌药总使用率100%,其中硝咪唑类药物使用率最高,其次为青霉素类和氨基糖苷类.三者共占69.1%。结论:应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对腹腔镜胆囊围手术期应制定合理的抗菌药使用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9年剖宫产患者共550例,制定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率为100%,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个别病例采用静脉给药序贯口服给药方式;抗菌药物应用较多的是第二代头孢菌素,达到用药比例的73.63%,其次是一代头孢菌素、青霉素类和克林霉素等;术前2.0h内给药的比例85.82%,较为合理;术后用药时间偏长,小于3.0天者仅占10.00%,4.0天至5.0天者87.27%,6.0天以上者为2.73%;选药档次偏高病例达16.36%。结论:我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用药在品种选择和用药时机方面较为合理,但用药时间长、用药档次偏高、频繁换药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胆道手术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调阅522例胆道手术病历,利用计算机对胆道手术围手术期用药情况、用药种类、用药天数、联合用药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合理性存在偏差。结论:分析抗菌药使用情况有利于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我院围手术期间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合理性情况。方法:2009.6.21~12.21出院的200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100%,其中应用合理89例约占44.5%、基本合理74例约占37%、应用不合理37例约占18.5%。结论:仍存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不合理现象。因此,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促进预防用药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查2008年我院住院手术病历75份,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进行检查.结果:我院临床医生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重视不够,合格率只有24%.结论:必须加强全院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重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湖北省随州市中心医院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及存在问题。方法:抽取2011年1月1日-4月1日期间手术病历1569份,对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1)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7.90%;(2)用药频次最高的依次为第2代头孢菌素、青霉素类与第3代头孢菌素;(3)用药时间(例平均用药天数);Ⅰ类切口为3.4d,Ⅱ类切口为5.3d,Ⅲ类切121为9.8d,(4)用药时机:术前大于2h用药17.00%,2h内用药40.30%,术后用药42.70%。结论: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作用率高,药物选择、联合应用、用药时机、用药时间、用法用量等方面不合理、不科学的情况比较普通,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9.
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证明,在围手术期合理的选用抗菌药物可明显的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了预防感染、加强对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了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就此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20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期望提高我院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在临床科室中的预防应用情况,以进一步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例Ⅰ、Ⅱ类切口择期手术病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为Ⅰ类切口病例,实验组为Ⅱ类切口病例,每组各100例,实验组的病例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方案给药;对照组则按临床医师的习惯用法用药。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合理程度明显提高(P<0.01),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用药持续时间显著减少,药物费用、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经统计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合理用药可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优点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12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120例嗣手术期的精心护岬,均顺利度过手术危险期,痊愈出院:结论:罔手术期精心的护理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国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用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抽样与整体抽样相结合的二阶抽样方式,对《医院处方分析合作项目》中全国9个地区的135家医院2018年门诊、急诊和病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用药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年135家医院共使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物17种,使用比例最高的科室为内分泌科,其次为眼科。门诊用药占比73.2%。处方量排名前三位的药物羟苯磺酸钙、甲钴胺及胰激肽原酶占所有17种药物总处方量的81.8%,但除羟苯磺酸钙外,多无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且多为超适应证使用。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用药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内外治疗分治,内痔注射外痔分段切剥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分析外切内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诊治资料.结果应用外切内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82例,全部治愈,疗程7-13天,痛苦小,无一例大出血,术后随访3-12个月,无肛门狭窄、失禁、黏膜外翻、排便障碍等并发症。结论外切内注术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4.
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2006~2009级37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经过信息采集、系统整理,分析学生的自我定位、理想中药学人才、社会急需中药学人才、学习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以及喜欢学习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课程分布情况,总结培养"医药兼通"中药学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中药毒性在最近的几年之中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临床的治疗和用药过程当中,应加以重视,避免药物产生的毒性带来不利影响。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地分析了中药毒性产生的原因和基本含义,同时对相关解决措施和基本对策进行了细致地研究,旨在不断促进临床用药工作的发展,为更好地降低中药毒性、保证用药的安全性、保障药物使用的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熏洗辅助治疗直肠癌术后排便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90例直肠癌术后排便异常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O.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用中药熏洗辅助治疗直肠癌术后排便异常,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炙甘草汤古今运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海浩 《天津中医药》2010,27(3):223-225
收集炙甘草汤古代病案101例和现代验案3175例,进行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古今应用在主要症状方面均为心悸、脉结代,但古今应用上有所不同,古代是侧重阴虚内热,以外感温热病为主;以心悸、发热、口渴咽燥、肉筋惕、神昏、烦躁、咳嗽、舌红绛干燥少津、脉结代细数为主要症状;现代是重在气阴两虚,辨证以心悸病、胸痹为主;以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头晕目眩、气短、神疲乏力、失眠多梦、烦躁,舌质淡白或淡红、脉结代细为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8.
中医院校开设神经病学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中医院校开设神经病学教学效果调查及其意义探讨.方法:以问卷调查形式对新开设课程神经病学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结果:97%的人赞同开设这门课程;6%的学生认为神经病学学习的难点、疑点在"神经系统解剖生理和神经定位诊断";68%学生认为神经病学各论中不需要加入中医辨证论治内容;87%的学生认为神经病学教学不会冲击中医理论课的学习;86%的学生认为学习神经病学对今后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有很大帮助.结论:高等中医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单位时间内授课的信息量,采用多样教学方式来拓展和充实课程内容以适应人类社会发展和医学科学未来的走向,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从发扬中医的角度来讲,中医院校开设神经病学课程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熊可  黄明  吕玲  李霄  李霖  张晗 《天津中医药》2021,38(7):817-820
[目的]探索张伯礼教授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辨治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张伯礼教授门诊初诊诊断为稳定性冠心病病例,建立数据库,采用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等方法分析张伯礼教授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辨治及用药规律.[结果]共收集病例70例,证型以气阴两虚血瘀及气虚痰瘀为主;70个处方总用药频次1143次,共使用中药115种,其中以...  相似文献   

20.
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辨证方法与用药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辨证方式系先对患者的症状、舌脉、心博、体质、脏腑以及辅助检查等进行逐一辨证,再进行综合分析,强调从整体上权衡治法与选用药物,如此辨证论治多能达到稳定病情,消除症状,改善心功能和心律,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