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谭燕珍  杨业清 《新中医》2006,38(6):38-39
目的:观察益气维血颗粒治疗缺铁性贫血(气血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益气维血颗粒口服;对照组30例,予阿胶补血口服液口服。疗程均为30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维血颗粒治疗缺铁性贫血(气血两虚证)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蚕沙提取物铁叶绿酸钠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211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分为治疗组1886例,对照组230例,治疗组予铁叶绿酸钠片口服,对照组予琥珀酸亚铁薄膜衣片口服,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常规和铁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84%,对照组为73.04%.贫血指标明显改善,改善铁代谢.结论:蚕沙提取物铁叶绿酸钠为治疗贫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于2011年5月-2013年2月入院的缺铁性贫血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琥珀酸亚铁片200mg/次,3次/d,直至血红蛋白及铁蛋白恢复正常。治疗组患者给予2支蔗糖铁注射液稀释于2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至少30min以上,首次使用时将上述20mL液体(相当于20mg蔗糖铁注射液)滴注15min以上,若患者没有发生过敏反应,剩余剂量则在30min以上点滴完成,每周3次,直至完成预计补铁量;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计算患者的治疗时间和纠正贫血所需时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为9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时间和纠正贫血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对照组为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生血宁片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气血两虚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和阳性药物对照设计方案,观察儿童缺铁性贫血120例。结果表明:生血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总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7.8%、93.3%;治疗气血两虚证证候之总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1.1%、98.9%。与对照组(琥珀酸亚铁片)比较,两组均能升高獐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清铁、血清总铁结合力,改善临床症状,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生血宝合剂联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108例分为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组47例及联合用药组61例。两组均给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联合用药组加用生血宝合剂。结果:总有效率联合用药组高于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组(P<0.05)。两组治疗后Hb以及SI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用药组高于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组(P<0.05)。治疗后两组TRF和STFR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低于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组(P<0.05)。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联合用药组低于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组(P<0.05)。结论:生血宝合剂联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冯氏捏积手法与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小儿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的38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1例与对照组186例。治疗组采用捏积手法,对照组口服富马酸亚铁咀嚼片,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6%,对照组为74.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5.6%,对照组为41.1%,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冯氏提积手法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脾胃虚弱证)疗效优于富马酸亚铁咀嚼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本院儿保科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口服健脾生血颗粒,对照组30例,口服硫酸亚铁及维生素C。2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症状、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6.47%、100%,对照组分别为50.00%、90.00%。2纽比较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药物均能改善Hb、RBCMCV、MCH、MCHC等指标,其中对Hb的改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小儿脾胃虚弱型缺铁性贫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脾生血丸联合多维铁口服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缺铁性贫血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多维铁口服液治疗,观察组给予补脾生血丸联合多维铁口服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周.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6%,对照组有效率8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纽红细胞、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补脾生血丸联合多维铁口服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归脾汤加味治疗缺铁性贫血心脾两虚证的疗效。方法将101例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口服硫酸亚铁片(每次200mg,1日3次)、维生素C片(200mg,1日3次),治疗组53例,在口服硫酸亚铁基础上服用归脾汤。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体征、贫血及缺铁状态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脾汤可促进患者对铁的吸收利用,同时可以有效减轻服用铁剂所造成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王芳明 《光明中医》2014,(5):1027-1028
目的探讨捏脊辅助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89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右旋糖酐铁液5mg/kg·d,分2次口服进行治疗。治疗组同时辅以小儿捏脊,7天为1疗程,连续4疗程。两组比较疗效。结果治疗1月,对照组治愈率72.9%,总有效率86.05%,无效率13.95%;治疗组治愈率84.8%,总有效率97.82%,无效率2.1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捏脊可以提高补充铁剂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86例,随机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给予口服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的治疗,对照组患儿则给予口服葡萄糖酸亚铁片的治疗,并对两组患儿的疗效及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均则明显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明显提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且明显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小儿黄疸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对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7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和铁、铜、锌离子的水平、黄疸消退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86/86)和80.2%(69/86),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疗效为"显效"的患儿比例分别为80.2%(69/86)和52.3%(45/86),观察组中疗效为"显效"的患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患儿中,有28例在治疗期间出现了轻度腹泻症状,占32.6%,主要表现为多次少量稀便或稀水样便,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得到改善,两组均未发现其他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患儿的血清铁、铜、锌离子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更好,能够更加显著地降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加快黄疸的消退,纠正微量元素代谢紊乱,降低血清微量元素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消食药在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60例消化不良患儿随即分为研究组(130例)与参考组(130例),给予参考组患儿吗丁啉药剂口服,观察组患儿给予中药消食消胀汤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痊愈56例,有效7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9%;参考组患儿痊愈26例,有效7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8.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消食药物在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时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生物反馈训练配合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接受1个疗程(4周)生物反馈训练治疗(8次为1个疗程、1h/次、2次/周)和针刺治疗(1次/d,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接受聚乙二醇粉剂,1袋/次,1次/d,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做肌电图评估。结果:生物反馈训练配合针刺疗法和聚乙二醇粉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64.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经生物反馈训练配合针刺和聚乙二醇口服治疗后,生物反馈训练配合针刺治疗肌电图改善明显。结论:生物反馈训练配合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且无创伤,操作方便,可作为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头皮电针结合督脉接力针、针刀综合治疗帕金森病与常规针刺、美多巴药物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2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常规针刺组、美多巴组,综合组30例予头皮针电针结合督脉接力针每周5次,项韧带、腰棘上韧带针刀治疗每2周1次;常规针刺组31例,每周5次治疗;美多巴组31例,口服美多巴片每次0.25 g,每日3次,3组皆治疗2月为一疗程。用改良Webster量表评定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综合组的显效率高于常规针刺组(40%vs 16.1%,P〈0.05),与美多巴组无差异;综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美多巴组(93.3%vs 74.2%,P〈0.05),与常规针刺组无差异。综合组不良反应少于美多巴组(P〈0.05)。结论:头皮电针结合督脉接力针、针刀综合治疗帕金森病疗效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脾氨钛辅助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9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感染、吸氧、激素、口服氨茶碱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顺尔宁)等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脾氨钛口服冻干液口服,每天睡觉前服1支,5d后,两日1支,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咳嗽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igG水平改善情况。结果:用药2个月之后,治疗组患者显效4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患者显效36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5%,治疗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Ig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脾氨钛口服冻干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胃肠功能紊乱早产儿86例按照随即对照原则分为2组一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人,两组病例均按常规护理及治疗,并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增加自拟中药方口服治疗。结果:经治疗后7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治疗组总症状缓解有效率远远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胃潴留和腹胀平均消失时间分别为(2.03±0.36)d、(2.36±0.42)d和(5.36±1.11)d和(6.00±0.95)d,结果显示治疗组的胃潴留和腹胀消失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有改善早产儿胃肠功能,帮助早产儿及时渡过喂养关,缩短住院时间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给予排石汤,结合口服山茛菪碱、心痛定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德国消石素、山茛菪碱、心痛定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80.6%,两组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缓解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归脾汤与口服铁剂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归脾汤加铁剂组和单口服铁剂组各30例,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及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归脾汤加铁剂组与单口服铁剂组在治疗后血红蛋白及临床症状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归脾汤加铁剂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贫血,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