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隔药灸、隔麸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和对结肠黏膜TNF-α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将67例UC患者随机分为隔药灸组(35例)和隔麸灸组(32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两组结肠黏膜TNF-α及其受体的变化。结果:隔药灸组在腹泻、矢气、神疲乏力、里急后重、腰酸症状的改善方面优于隔麸灸组;隔药灸组结肠黏膜TNF-α、TNF-αR1、TNF-αR2的表达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隔麸灸组仅见TNF-αR1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艾灸对UC患者各项症状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在腹泻、矢气等部分症状的改善方面,隔药灸优于隔麸灸;隔药灸能够下调结肠黏膜TNF-α、TNF-αR1、TNF-αR2的表达,隔麸灸仅能下调TNF-αR1表达。  相似文献   

2.
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隔药灸、隔麸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和对结肠黏膜TNF-α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将67例UC患者随机分为隔药灸组(35例)和隔麸灸组(32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两组结肠黏膜TNF-α及其受体的变化。结果隔药灸组在腹泻、矢气、神疲乏力、里急后重、腰酸症状的改善方面优于隔麸灸组;隔药灸组结肠黏膜TNF-α、TNF-αR1、TNF-αR2的表达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隔麸灸组仅见TNF-αR1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艾灸对UC患者各项症状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在腹泻、矢气等部分症状的改善方面隔药灸优于隔麸灸;隔药灸能够下调结肠黏膜TNF-α、TNF-αR1、TNF-αR2的表达,隔麸灸仅能下调TNF-αR1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隔药灸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黏膜COX-2 TNF-α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隔药灸、隔麸灸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组织环氧合酶-2(COX-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隔药灸组(71例)、隔麸灸组(62例),收集活检结肠黏膜标本(各3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X-2及TNF-α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隔药灸组COX-2与TNF-α阳性表达面积和表达平均光密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OX-2:P<0.01,P<0.05;TNF-α:P均<0.05);隔麸灸组COX-2阳性表达面积比治疗前亦显著降低(P<0.01),平均光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TNF-α阳性表达面积与平均光密度与治疗前无差异(P均>0.05).结论:隔药灸可能通过抑制结肠组织TNF-α的表达,进而减少COX-2的产生,达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艾灸对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粘膜IL-8 ICAM-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艾灸(隔物灸)对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组织IL-8、ICAM-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109例患者随机分为隔药灸组(61例)与隔麸灸组(48例),观察两组患者结肠粘膜组织治疗前后IL-8、ICAM-1及其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隔药灸组、隔麸灸组治疗后能够降低IL-8、ICAM-1及其基因表达(P<0.01),且隔药灸组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隔( )灸组(P<0.01).结论:艾灸可能是通过下调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粘膜组织IL-8及其mRNA的表达,抑制ICAM-1及其mRNA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内服配合隔药灸治疗)31例和对照组(柳氮磺胺砒啶治疗)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肠镜下黏膜变化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中,两组均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中药内服联合隔药灸治疗UC,可明显改善症状,消除炎症,促进溃疡愈合,无副作用,能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分析隔药饼灸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0例,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组患者接受中医隔药饼灸疗法,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4%、92%,明显优于时照组的20%、5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隔药饼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林秀莉 《河南中医》2011,31(4):398-399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予以隔药饼灸治疗,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3-5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25例,占83.3%;好转4例,占13.3%;无效1例,占3.4%,总有效率为96.6%.结论:隔药饼灸治疗渍疡性结肠炎操作简便,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UC大鼠结肠损伤与黏蛋白分泌情况,探讨不同灸法对UC大鼠结肠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隔姜灸组、隔蒜灸组和温和灸组6组。采用免疫学方法,并加局部刺激制备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隔药灸组、隔姜灸组、隔蒜灸组和温和灸组取天枢穴(双)、气海穴,分别施以相应的治疗,连续治疗14次。疗程结束后,分别观察各组动物的体重、大便、结肠大体形态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肠黏膜黏蛋白分泌情况。结果: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体重增长缓慢,出现腹泻症状;病理学观察可见溃疡形成;结肠黏膜中性黏蛋白和酸性黏蛋白分泌减少,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隔药灸组、隔姜灸组、隔蒜灸组、温和灸组经相应治疗后,大鼠体重增加,腹泻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肠肠壁各层结构明显改善。除温和灸组溃疡面尚未愈合外,隔药灸组、隔姜灸组、隔蒜灸组溃疡面已经基本愈合。结肠黏膜中性黏蛋白和酸性黏蛋白分泌上调,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0.01)。结论:隔药灸、隔姜灸、隔蒜灸、温和灸可以通过调节黏蛋白表达,起到修复UC大鼠结肠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隔药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瑛  谭振纹 《新中医》2007,39(12):21-22
目的:观察隔药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患者采用隔药灸治疗。主穴:中脘、气海、足三里、大肠俞、天枢、上巨虚。药物:附子、肉桂、丹参、红花、木香、黄连。结果:基本治愈32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8%。结论:隔药灸治疗轻、中度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观察隔姜隔盐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隔姜隔盐灸法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美沙拉嗪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差异、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隔盐灸法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能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和隔姜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和症状评分改善情况。方法:将65例慢性U C患者随机分为隔药饼灸组(n=32)和隔姜灸组(n=33)。两组取相同穴位,即双侧天枢和大肠俞,分别采用隔药饼灸和隔姜灸治疗,每天治疗1次,12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d,共治疗6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以及M ayo评分改善状况。结果:治疗过程中,隔药饼灸组脱落2例,隔姜灸组脱落3例,最终每组30例纳入统计。治疗后,隔药饼灸组总有效率为93.3%,隔姜灸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隔药饼灸组腹痛时间和腹泻频度改善情况均优于隔姜灸组(P=0.032,P=0.044)。治疗后,总体症状评分,主要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改善,腹痛频度、程度评分以及腹泻次数、性状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隔药饼灸组患者M ayo评分改善情况优于隔姜灸组(P=0.048)。结论:隔药饼灸和隔姜灸均是治疗慢性U C的有效方法,两者总体疗效相当;隔药饼灸在改善腹痛时间评分、腹泻频度评分和M ayo评分方面优于隔姜灸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型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44例中医辨证为脾虚湿蕴证和脾虚瘀热证,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2例单纯给予西药治疗。观察两者临床疗效和肠镜检查情况。结果:两组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和76%,肠镜检查治疗组的肠黏膜充血水肿改善比对照组明显,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规范的西医治疗配合中医药辨证用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型病人可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隔药灸联合五音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溃疡性结肠炎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在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组给予隔药灸天枢、大肠俞联合五音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直肠黏膜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评分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直肠黏膜积分、HAMD总评分、HAMA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在中医症状总积分、直肠黏膜积分、HAMD总评分、HAMA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0.0%,两组总有效率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天枢、大肠俞穴联合五音疗法可以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症状及缓解焦虑抑郁状态,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针灸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针灸调节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结肠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模型组、隔药灸组、电针组,并设立正常组,隔药灸组和电针组选取"气海"穴、"天枢"穴,分别进行隔药灸与电针治疗.疗程结束后,剖取动物结肠组织,应用电镜、流式细胞仪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结构的改变及上皮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在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同时上皮细胞凋亡大量增加,电针、隔药灸可使上皮细胞凋亡得到显著地抑制.结论:电针、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是调节溃疡性结肠炎结肠上皮细胞的凋亡异常.  相似文献   

15.
张玲 《亚太传统医药》2014,(21):124-125
目的:探讨扶正芍药方加味与美沙拉嗪联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分别给予美沙拉嗪单用和与扶正芍药方加味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和结肠镜检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和肠镜积分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和肠镜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芍药方加味与美沙拉嗪联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肠道溃疡病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隔药灸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差异表达基因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隔药灸组,并设正常对照组.隔药灸组选取"天枢",隔药灸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应用BiostarR-40s基因芯片进行结肠组织差异表达基因检测,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差异表达基因白细胞介素-1βmRNA(IL-1βmRNA)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出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中异常表达、隔药灸治疗后得到调节的差异表达基因174条,其中28条(含已知基因7条)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中表达下调的基因经隔药灸治疗后表达升高,146条(已知基因42条)上调基因经隔药灸治疗后表达降低.结论: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涉及多种基因表达异常,隔药灸可通过调节IL-1β等诸多基因的表达,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施茵  涂小予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2):2492-2494
系统地阐述了吴焕淦教授"灸补脾胃,调和阴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学术观点,在传统灸法的基础上,灸、药、穴结合,根据溃疡性结肠炎本虚(脾胃虚弱)标实(湿热蕴结、气血壅滞肠腑)的病机特点,应用中脘、气海、足三里等穴,进行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同时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探讨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及评价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使用中药配方颗粒辨证口服、中药配方颗粒保留灌肠治疗2周,治疗前后根据症状缓解情况及肠镜检查情况观察比较其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5.3%,结肠黏膜改善有效率为93.O%。结论:说明中药配方颗粒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与隔药灸治疗作用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采用免疫学方法制备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并验证了隔药灸治疗的有效性。组织学与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证实,隔药灸治疗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显著优于消炎药物柳氮磺胺吡啶的疗效(P<0.01)。提示隔药灸气海、大肠俞具有健脾止泻、强壮补虚、促进溃疡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减参苓白术汤对脾气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30例溃疡性结肠炎脾气虚弱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参苓白术汤,疗程为30d,观察两组肠镜积分、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肠镜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参苓白术汤能明显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