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痰标本抗酸杆菌涂片检查染色方法进行研究,获得最佳染色方法并推广应用。方法对不同浓度孔雀绿复染液在不同时间内对痰涂片抗酸染色效果进行实验观察,并对冷染法和热染法的染色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热染法的检出率高于冷染法;孔雀绿复染法痰涂片背景对比明显,易于抗酸杆菌的识别,痰涂片易于保存。结论痰标本抗酸杆菌涂片检查染色采用加热的初染色、0.4%孔雀绿复染30 s是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痰涂片革兰氏染色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卓 《黑龙江医学》2004,28(9):682-682
在临床痰培养时 ,往往忽视涂片革兰氏染色的作用。为探讨评价痰涂片革兰氏染色在痰培养结果中的临床价值 ,我们作了 174例临床痰标本分别进行痰涂片革兰氏染色及常规细菌培养与鉴定 ,然后对痰涂片革兰氏染色结果与痰细菌培养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1 方法革兰氏染色应用结晶紫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痰涂片两种染色方法对肺结核病人发现的作用。方法采集初诊活动期肺结核病例痰标本进行抗酸染色、荧光染色,并用酸性改良罗氏培养基法进行分离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比较痰涂片阳性率。结果1344份痰标本中抗酸染色阳性率11.6%、荧光染色阳性率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3,P〈0.01);246份痰培养阳性标本中抗酸染色和荧光染色镜检结果1+时阳性率分别为20.3%、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8,P〈0.01)。结论两种痰涂片染色方法对初诊结核病人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别是对痰标本中低密度结核分枝杆菌发现荧光染色效果更好,应加强基层技术培训,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诱导痰涂片Giemsa染色中达到相同中染效果时 ,染色原液浓度与染色时间的关系 ,比较 4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留取诱导痰与自然痰方法的成功率。方法  5 2例呼吸道疾病患者间隔 4~ 5h先后留取自然痰和诱导痰 ,将 4 1份诱导痰标本涂片随机分为 6组 ,分别以 6种不同浓度Giemsa稀释液进行染色 ,每组内 3张痰涂片 ,以不同时间相同浓度的 1ml配制的Giemsa染色液进行染色 ,直至摸索出显微镜下所见中染痰涂片 ,记录 6组中染痰涂片的染色时间与染色液浓度并对之进行曲线回归分析。结果 留取合格自然痰的成功率为 71 .1 5 %,4 %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入留取诱导痰的成功率为 94 .2 3%,诱导痰较自然痰留取的成功率高 (P <0 .0 1 )。点图显示诱导痰涂片Giemsa染色达到中染效果时染色液的浓度 (Y)与染色时间 (X)呈指数相关 ,通过曲线配合得到回归方程 y =e0 .3 771 59-0 .2 0 81 86X,曲线的拟合度良好 (R =0 .999)。结论  4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痰留取的成功率较高 ,诱导痰涂片达到中染时Giemsa染色液的浓度与染色时间呈指数曲线关系 ,曲线的拟合度良好 ,应用 4 %高渗盐水诱导痰方法和Giemsa染色液的时间 -浓度曲线染色可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5.
李娜  邱珊 《甘肃医药》2013,(10):732-734
目的:评价痰抗酸染色和快速结核菌培养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对458份痰标本同时采用抗酸染色涂片法和快速结核菌培养法进行检测,并对其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458例痰标本抗酸染色阳性160例,阳性率34.9%;结核菌培养阳性223例,阳性率48.7%;其中痰抗酸染色涂片与结核菌培养均阳性150例,阳性率32.8%;痰抗酸染色涂片阳性,结核菌培养阴性10例,阳性率2.2%;痰抗酸染色涂片阴性,结核菌培养阳性73例,阳性率15.9%;痰抗酸染色涂片与结核菌培养均阴性225例.结论:痰快速结核菌培养阳性率高于抗酸染色涂片,但不能过分依赖仪器,应对可疑标本做好涂片验证.抗酸染色报告时间短,价格低廉,两种方法在结核病的诊断中相互弥补,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6.
痰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评价痰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在痰培养结果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20例临床标本分别进行痰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常规细菌培养与鉴定,然后对痰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与痰细菌培养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20例l临床痰标本中,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合格193例,不合格227例,合格率46.0%。合格标本中有116例培养出致病菌,不合格标本中仅有5例培养出致病菌。结论 痰标本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合格的标本,病原菌检出率大大高于不合格标本。涂片镜检可克服盲目性,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培养阳性率及诊断的准确性,避免导致病原学诊断的错误和抗菌药物使用的误导,还具有预报性,可指导临床医生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7.
有文献记载抗酸染色可用孔雀绿染色法[1] ,检验抗酸杆菌。为此 ,我们分别用美兰和孔雀绿做复染剂 ,对痰涂片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其方法介绍如下。1标本来源和涂片方法1.1 标本来源 门诊治疗的肺结核病人痰标本 10 5份。1.2 涂片方法 每份标本同时涂两张片 ,一次性取 0 .2ml干酪性和脓性血痰 ,反复分别涂两张 2 0mm× 2 5mm卵圆形痰片 ,每片涂 0 .1ml痰量为宜 ,尽量涂匀 ,减少标本间差异 ,自然干凉后 ,火焰固定 ,染色。2 试剂配制和染色方法2 .1 试剂配制2 .1.1 美兰染色法[2 ]   (1)染色剂— 5 %石碳酸复红液 :取碱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厚涂片查痰能提高抗酸杆菌的检出率。我们用100例住院肺结核病人的痰液比较了厚涂片,直接涂片(薄片)和漂浮集菌涂片的检出阳性率。材料与方法一、标本制作:取结核病人晨痰3~5毫升,挑取标本中灰白色细丝及干酪样颗粒物,于洁净载物片上,涂布20×25mm~2的范围,按许敏媛的方法涂两张厚片,24小时痰液高压蒸汽灭菌的漂浮集菌涂片和直接涂片各一张。二、染色方法:皆以萋纳氏法染色。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抗酸染色中温度因素对痰涂片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比较不加热染色方法与经典萋-尼染色法之间的差异性。结果:不加热染色20分钟以上痰涂片阳性检出率与萋-尼染色法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温度变化观察可为基层痰检的染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季之森  沙云风  商敏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2):3334-3335
目的:通过直接涂片和浓缩集菌法对同一份痰标本做痰结核菌检查,以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方法:直接涂片法:将痰直接涂片、萋-尼氏染色、镜检;浓缩集菌法:将痰消化、煮沸0.5 h、离心0.5 h、取沉淀涂片、萋-尼氏染色、镜检。结果:1 032例痰标本直接涂片法阳性率为9.8%,浓缩集菌法14.1%。结论:浓缩集菌法阳性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革兰氏染色痰涂片和常规细菌培养的结果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探讨痰涂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革兰氏染色痰涂片和常规细菌培养,然后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 G~-杆菌,痰涂片与痰培养的结果基本一致。对两者进行χ~2检验发现两种方法相互关联。结论痰涂片与痰培养的结果具有相关性,能初步判定病原体的种类,从而指导临床用药。且痰涂片能初步筛查痰标本是否合格,从而提高培养的阳性率。作为一种简单、快捷、经济的检查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加强综合性医院痰涂片镜检的质量控制,保证痰涂片检验质量,提高痰涂片阳性检出率。方法:采用痰直接涂片萋尼氏染色检查法,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实验室质量保证手册》的规定进行涂片、染色和镜检。结果:痰检阳性、阴性符合率超过99%; 痰细胞合格率为90.12%~95.34%,痰涂片涂抹大小、厚薄、染色、脱落等合格率呈增长趋势,基本超过项目要求的90%; 血性痰涂阳率〉干酪痰涂阳率〉黏液痰涂阳率〉水样痰涂阳率; 清晨痰涂阳率〉夜间痰涂阳率〉即时痰涂阳率。结论:痰检阳性、阴性符合率、痰片制作各项指标基本达到项目要求,血性痰和清晨痰的涂阳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改良涂片法+瑞氏-姬姆萨染色法与传统涂片法+瑞氏染色法两种制片染色方案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痰标本嗜酸性粒细胞检出率的差异。方法首先采用瑞氏-姬姆萨染色法和瑞氏染色法分别检测40例嗜酸性粒细胞在5%-15%的的血液标本涂片,镜检嗜酸细胞比例,比较两种染色方法对嗜酸细胞检测准确度的差异。然后对92例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BALF或痰查找嗜酸性粒细胞的病例采用改良涂片法+瑞氏-姬姆萨染色法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并与传统方法即单纯涂抹制片法和瑞氏染色法相比较,观察改良涂片法+瑞氏-姬姆萨染色法对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检出效果。结果40例血涂片中,两种染色方案对嗜酸性粒细胞的检出准确度相当。BALF及痰标本涂片染色镜检时,传统涂片方法 +瑞氏染色法制作的涂片着色时间长(10-15 min),部分涂片标本存在脱落,嗜酸性粒细胞阳性检出率39.1%(36/92)。改良涂片法+瑞氏-姬姆萨染色法,着色时间短(约3 min),标本未见脱落,嗜酸性粒细胞阳性检出率为60.9%(56/92)。结论采用改良涂片法和瑞氏-姬姆萨染色法能有效缩短涂片染色时间,大大提高了BALF和痰嗜酸性粒细胞的检出率,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更准确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改良卡介苗(BCG)替代结核分枝杆菌(TB)痰涂片抗酸染色实验的教学应用价值。方法测定改良BCG痰涂片、BCG痰涂片和TB痰涂片的稳定性及染色镜检合格率。结果改良BCG痰涂片稳定性均高于BCG痰涂片和TB痰涂片(P < 0.05~P < 0.01),且抽检合格率为100%,实验教学合格率>98.8%。结论改良BCG痰涂片教学简便可靠,同时易保存,可作为微生物实验教学替代实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包勇  廖冰  杨莉莉 《西部医学》2008,20(3):509-510
目的总结成功救治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32例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5例为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高热、咯血,痰涂片革兰染色查见革兰阳性球菌,X线胸片多表现为局限性化脓性肺炎;27例为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痰涂片革兰染色为混合菌丛,痰培养证实为多种耐药菌混合感染。结论多次痰涂片革兰染色查见革兰阳性球菌,结合患者咯血、X线胸片局限性渗出性病灶,提示社区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多见于住院经多种抗生素治疗的老年男性患者,多次痰涂片革兰染色查见革兰阳性球菌,结合痰培养可辅助病原菌诊断。  相似文献   

16.
痰液涂片检查以往多局限于微生物学检查,很少涂片染色检查其中的细胞成分,即便染色,亦不外乎巴氏染色或苏木精-伊红染色做病理学检查.自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笔者对肺炎、肺结核、过敏性哮喘和肺癌4个病种70位患者的痰液进行涂片瑞-姬氏染色观察,发现痰液中细胞成分对不同  相似文献   

17.
痰液涂片检查以往多局限于微生物学检查,很少涂片染色检查其中的细胞成分,即便染色,亦不外乎巴氏染色或苏木精-伊红染色做病理学检查。自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笔者对肺炎、肺结核、过敏性哮喘和肺癌4个病种70位患者的痰液进行涂片瑞-姬氏染色观察,发现痰液中细胞成分对不同肺部疾患有很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FQ—PCR检查痰结核杆菌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FQ-PCR检查痰液结核杆菌对肺结核(TB)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FQ-PCR定量检测痰中TB-DNA,同时与痰直接涂片、浓集涂片找抗酸杆菌及痰结核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③结果 FQ-PCR法敏感度最高,浓集法较直接法阳性率有大幅提高,培养阳性率较低,3种方法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④结论 FQ-PCR法检测TB-DNA快捷,敏感,可更好地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9.
自 1996年以来我们建立了一种结核杆菌的冷染色[1] ,同时与加温染色法进行了比较 ,经 18986份痰标本直接涂片 ,676份痰浓缩涂片及 396份痰培养阳性的菌体涂片进行了两方法比较 ,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18986份痰标本 ,686份痰浓缩标本 ,396份痰培养阳性标本均来源于住院及门诊病人标本。1.2 方法萋 -尼氏染色液的配制有多种多样 ,我们采用下列方法配制而成 :石炭酸复红 :称取碱性复红 3.0g溶解于 10ml 95 %乙醇中 ,然后加入 5 %石炭酸水溶液90ml;酸酒精溶液 :浓盐酸 3ml缓缓加入 97ml的 95 %乙醇中 ;美蓝对比染色液…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我区结核菌抗酸染色涂片及镜检质量。方法:现场进行痰涂片制作的技术操作考核,随机抽取痰涂片采用双盲法进行质量控制。结果:1998~2002年阳性及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9、8%、100%、100%、100%、100%和99.9%、99.2%、99.8%、99.7%、99.5%,痰涂片制作按操作规范进行?结论:1998~2002年我区结核菌抗酸染色检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