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骶管麻醉用于新生儿上腹部手术时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6例幽门肥厚环肌切开术新生儿,清醒状态下行常规骶管麻醉,选用0.5%利多卡因(含肾上腺素1:20万),剂量2ml/kg。测量麻醉平面、脉搏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呼吸,然后静脉注射r=OH,50mg/kg镇静。结果所有病例麻醉效果满意,仅2例辅助氯胺酮。结论骶管麻醉用于新生儿上腹部手术,与以往其它方法相比,肌松、止痛效果更满意。  相似文献   

2.
氯胺酮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加骶管高平面阻滞麻醉用于15例小儿幽门环肌切开术。结果15例小儿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小儿苏醒迅速。因此,氯胺酮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加骶管高平面阻滞麻醉用于小儿幽门环肌切开术,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4.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常见消化道疾病,由于该病患儿多发育营养不良,并伴有不同程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麻醉、手术耐受性较差,如何确保麻醉成功和患儿生命安全,为众多麻醉者所关注。本文总结近2年来北京儿童医院完成此类手术一145例的麻醉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七氟醚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吸人麻醉药。具有起效快、代谢快、苏醒快的特点,在临床麻醉中应用日益广泛。七氟醚血/气分配系数低仅为0.63,消除快,心血管抑制反应轻,无刺激性,有支气管扩张作用。常用浓度下不使心率增快,故麻醉诱导、麻醉深度和清醒速度更易于调控,肝肾副作用小,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行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的患儿应用适量的阿片类药可以使患儿平稳苏醒,由此减少气道损伤。小儿的大脑尚未发育完善,对阿片类药物的呼吸抑制作用较敏感,因此在小儿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中如何正确使用阿片类药物值得研究。瑞芬太尼是一种新的阿片类镇痛药,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消除快等优点。本研究旨在探讨瑞芬太尼用于小儿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麻醉的应用价值,并与芬太尼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7%七氟烷复合氯胺酮诱导在新生儿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行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15例患儿接受7%七氟烷复合氯胺酮诱导,B组15例患儿接受全凭静脉麻醉诱导,两组术中均使用1%~3%七氟烷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惠儿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诱导时间、术毕拔管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术中患儿血压、心率、诱导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毕拔管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 7%七氟烷吸入复合氯胺酮诱导过程中患儿循环较稳定,与全凭静脉麻醉诱导相比,术毕拔管更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经验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6例,女13例,年龄10~110 d,平均37 d,体重2.4~6.8 kg,平均3.3 kg。结果:78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1例因为幽门黏膜损伤中转为开腹手术,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手术时间(15.21±0.56)min。所有患者均随防至2013年6月,无复发,无生长发育迟滞,无肠粘连、肠梗阻等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60年代起巳在新生儿腹部、肛门会阴部手术中采用骶管内阻滞麻醉(简称骶麻),1984~1987年腹部及肛门会阴部手术采用此法者达98.16%.骶麻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效果确切、对呼吸循环功能扰乱小、管理容易、并发症少等优点,为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本文将资料完整的12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行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的患儿应用适量的阿片类药可以使患儿平稳苏醒,由此减少气道损伤.  相似文献   

11.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麻醉方法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60例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和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观察比较2组麻醉情况。结果 2组气腹后20 m in和放气后20 min MAP、HR、SpO2等与麻醉前比较变化并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和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均能很好地满足手术的要求,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有丙泊酚用量少、患者拔管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万先群  蒲朝辉 《吉林医学》2009,30(22):2746-2747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5例,均ASA 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A组:异丙酚组,17例;B组: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组,15例;C组:异氟醚复合硬膜外阻滞组,13例。分别于气腹前后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及手术时间。结果:B组、C组在气腹前即刻、气腹5min、10min时SBP、DBP和HR降低(P〈0.05),B组术后恢复情况比A组、C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中,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组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小,术后恢复情况好,是腹腔镜手术患者较适宜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宏福  张瑞东  高宝斌 《浙江医学》2016,38(16):1351-1353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全麻组(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B组),每组63例。记录两组患者二氧化碳气腹前(T1)、气腹后10min(T2)、30min(T3)、拔管后5min(T4)的SBP、DBP、HR、MAP、SpO2以及子宫松弛度等级、全麻用药量、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结果B组T2、T3、T4时SBP、DBP、HR、MAP均低于A组(均P<0.05)。A、B组子宫松弛度优良率分别为69.84%、93.65%,B组高于A组(P<0.05)。B组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消耗量均少于A组(均P<0.05),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均短于A组(均P<0.05或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4.
全凭静脉麻醉在新生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气腹对新生儿呼吸、循环的影响,以探讨新生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方法及呼吸和循环的管理。方法新生儿腹腔镜手术40例,年龄2~30d,体重2~5kg,ASAⅠ~Ⅱ级。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压力控制呼吸的方法。术中连续监测气腹前、气腹后10、20、30m in及气腹解除后10m in各时点HR、MAP、PetCO2、PaCO2、PaO2、SpO2和ECG变化。结果建立CO2气腹后:HR逐步加快,MAP先升高后下降,PetCO2逐步增高,PaCO2逐步增高与气腹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气腹前后PaO2和SpO2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影响较明显。采用静脉全麻PCV模式控制呼吸的方法,有利于对新生儿呼吸和循环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155-157
目的探索不同麻醉方法对小儿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和复苏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2日~2017年10月22日期间我院腹腔镜手术100例患儿(实施奇偶数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儿进行TAP阻滞麻醉,观察组的50例患儿进行骶管阻滞麻醉,随后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Ramsay(镇静评分)、VAS评分(模拟视觉疼痛评分)、睁眼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T0(麻醉前)、T1(麻醉后10 min)、T2(关腹前10 min)的皮质醇和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麻醉后5 min Ramsay镇静评分(3.89±1.53)分、麻醉后20 min Ramsay镇静评分(2.46±0.28)分、麻醉后60 min Ramsay镇静评分(2.59±0.41)分、麻醉后5 min VAS(3.19±0.11)分、麻醉后20 min VAS(2.96±0.75)分、麻醉后60 min VAS(1.63±0.52)分、T1血糖(5.78±0.53)mmol/L、T1皮质醇(185.36±21.75)nmol/L、T2血糖(5.42±0.62)mmol/L、T2皮质醇(187.48±32.15)nmol/L低于对照组(P0.05),睁眼时间(4.55±1.69)min、睫毛反射消失时间(2.69±0.84)min、清醒时间(8.42±1.33)min、拔管时间(5.78±1.68)min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手术小儿实施骶管阻滞麻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七氟醚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诱导和维持时循环的变化。方法: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28例,七氟醚麻醉诱导与维持,分别记录每例患者诱导麻醉前、插管后,吸七氟醚5 min后、气腹时、气腹后5 min、放气腹时、术毕时、拔管时及离室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结果:麻醉诱导后,HR、MAP、CVP稍有上升,至吸七氟醚5 min后轻度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气腹时进一步降低并持续至拔管前,拔管时各指标均有一过性升高,跟诱导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离室时恢复至诱导前水平。结论:七氟醚麻醉能够维持腔镜手术的循环稳定,适用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7.
吕文强  苏义林  王亮 《安徽医学》2021,42(4):374-377
目的比较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肥厚性幽门狭窄(HP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儿外科收拾的65例HP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n=37)与开放手术组(n=28)。评估两组患儿手术效果及预后,并比较两组患儿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的差异;根据患儿术前是否输液治疗,分为输液组(n=14)与未输液组(n=50),分析比较两组患儿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 65例患儿均获得成功,无复发病例,2例腹腔镜患者中转开腹手术(1例因黏膜破损,1例因腹腔肠管胀气操作空间不足)。腹腔镜组患儿总住院时间为(9.73±3.24)d,手术后住院时间为(5.81±1.97)d,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组患儿血清钠水平为(137.54±2.67)mmol/L,氯为(98.76±5.39)mmol/L,渗透压为(271.67±5.33)mmol/L,均高于未输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手术方式治疗HPS均安全有效,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食管引流型喉罩在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手术病人8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全麻诱导后分别插入喉罩(Ⅰ组)和气管插管(Ⅱ组),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0,基础值)、插管(罩)即刻(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5 min(T3)、气腹后5 min(T4)、气腹后10 min(T5)、放气腹后1 min(T6)、拔管(罩)后(T7)的血压、心率、相关呼吸参数[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吸入和呼出潮气量(Vti和Vte)、吸入和呼出分钟通气量(MVi和MVe)、气道峰压(Ppeak)和平台压(Pplat)、肺顺应性(CL)及气道阻力(Raw)]及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Ⅱ组较Ⅰ组HR增快、MAP升高(P〈0.05);气腹后较气腹前PETCO2明显升高(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术后咽部不适、术后咽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引流性喉罩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林娜  陈晓菲 《北京医学》1997,19(3):160-162
对5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施行气管内全麻复合应用肌松药、安氟醚吸入维持。监测64例LC术中PETCO2等旨标,发现CO2气腹后PETCO2、HR、SBP、DBP在充气10分钟后显著升高,在胆囊切除时PETCO2达到最高值,证实对呼吸循环有一定干扰,术中加强呼吸和循环监测。注意调整通气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妇科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8月~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妇科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33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以是否有EA发生进行分组,其中73例患者术后发生EA,260例患者没有EA发生,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妇科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EA的危险因素有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放置导尿管的时间、SpO2、术后镇痛、术前血小板;各影响因素中的保护因素为术后镇痛、SpO2。结论医务人员要以EA的危险因素为依据对患者EA发病的可能性进行评估,以便于临床采取预防措施降低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