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面中部掀翻及改良半面掀翻径路鼻内镜辅助治疗鼻科疾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30例患者,采用面中部掀翻术4例,半面掀翻术3例,改良术式23例。改良术式采用以患侧为主的上颌窦根治术切口,不作鼻小柱贯通切口,先完整剥离健侧的鼻中隔皮肤、黏软骨膜和骨膜及鼻底黏骨膜,不作健侧前庭切口,保留健侧鼻腔软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再作鼻中隔软骨及患侧皮肤、黏软骨膜切口与鼻前庭弧形切口,掀翻患侧半面中部软组织并联合鼻内镜切除病变。结果:所有创口一期愈合。随访6个月~3年,4例面中部掀翻术后鼻前庭狭窄1例;3例半面掀翻术中鼻中隔穿孔1例;改良术式联合鼻内镜23例无并发鼻前庭狭窄和鼻中隔穿孔等症。结论:面中部掀翻及改良半面掀翻径路联合鼻内镜,术野暴露充分,面部不留瘢痕,手术操作方便、安全;改良术式健侧鼻腔术后不必填塞,无鼻前庭狭窄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鼻部撕脱伤     
鼻是人类面部最易受伤的部位,高速机动车事故、与人殴斗等常易造成骨性支架或中隔损伤,偶有小的软组织伤害。撕脱性损伤可单独伤及皮肤,也可同时有软骨及骨外伤,其程度从完全撕脱到小片皮肤缺损不等。本文根据鼻解剖特点、外伤类型,结合病例介绍治疗经验。鼻部皮肤与基底部组织的附着情况从眉弓至鼻中隔小柱均不相同,鼻尖部皮肤厚、附着紧;向上渐松弛并变薄;鼻前庭皮肤与粘膜交界处与下面的软骨紧贴。鼻骨在上颌骨鼻突处结合牢固;隔背软骨与鼻骨间接触甚紧,而与中隔间则较松;和大翼软骨间仅靠纤维结缔组  相似文献   

3.
面中部脱袖套进路治疗鼻腔、鼻窦和颅底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方法:经口气管插管全麻。4%可卡因麻醉鼻粘膜,1%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浸润双侧龈顿沟、尖牙窝和瞪大孔,鼻腔依中隔成形术方式浸润麻醉。做4个切口:①双侧软骨间切口(中隔软骨与侧鼻软骨);②鼻中隔小柱贯穿切口;③双侧唇下切口从一侧上颌骨粗隆至对侧上颌骨粗隆;④双侧梨状孔切口至鼻前庭。分离款起鼻背部软组织及双侧上颌骨骨膜,保护眼下神经。锐性分离面中部骨结构上的软组织,继用两条导管目前鼻孔插入,从唇下切口引出,将面中部软组织向上牵拉到眉间和眼眶水平。切除鼻骨和上颌骨额突。向上分离眶骨膜暴露眶底,向外扩大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给年轻及成年家兔切除不同量中隔犁骨后所产生不同结果的动物实验,同时也介绍了儿童和年轻成人损伤生长中的中隔软骨和面部骨性结构后所产生的结果。给年轻生长中的家兔切除中隔犁骨区和/或大量中隔软骨后,术后第四天就出现鼻生长减慢、切缘(牙合)关系错位和切牙过度突出的现象。实验动物死后解剖与对照组比较,可看到实验组鼻短小、严重下颌骨颌凸畸形、鼻骨和切牙骨较小等,畸形程度和严重性大致随切除中隔软骨量、切除时动物年龄及术后观察时间长短而定。如切除中隔软骨小量,鼻、牙畸形较轻;把中隔软骨  相似文献   

5.
手术方法:切口位于龈唇及龈颊沟,必要时超越中线至对侧上颌粗隆,切口深达骨膜,面部软组织从上颌的前面游离至眶下孔,保留眶下神经及血管。鼻小柱从上颌前棘游离。贯通切口将鼻中隔软骨与鼻翼软骨的内侧脚分离,再沿前庭阈作环状切开,仔细识别外上软骨,并小心地将鼻软组织从鼻背软骨及骨性部分离,这样就可使面部的中1/3及鼻脱套,直达鼻根及眶下孔部。牵开软组织,接需要切除骨质,便能进入鼻内及鼻咽区,通常当进入上颌窦时,梨状孔边缘的骨组织及上颌骨的升突用咬骨钳咬除,鼻侧壁连同下鼻甲用骨凿及骨剪移除。于是筛窦广泛暴露,鼻中隔可从附着部游离,并推向一边。蝶窦的前壁  相似文献   

6.
鼻中隔成形术后效果常有不满意者,作者分析与鼻中隔上部未对偏曲进行矫治,而影响鼻瓣区上方气流通道。因此该文提出在鼻瓣区(NV)上方鼻中隔骨与软骨性偏曲,直至上方穹窿部(鼻骨下面)均应矫正。切除了中隔上方偏曲的骨与软骨使NV上方的气道增大。术前对鼻腔用内窥镜检和CT扫描影像分析。该作者介绍5年内由7位医师施行900例鼻中隔成形术,全麻下鼻中隔右侧半切口,分离两侧粘软骨膜,使中隔软骨与上颌骨峪、犁骨和筛骨垂直板游离脱位,剪除与筛骨垂直板接壤的条形软骨和骨,直达鼻骨下面,钳出,膜部复位,鼻腔填塞1~2天…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7岁。因右侧鼻腔疼痛伴涕中带血8个月入院,专科检查见双侧鼻腔黏膜水肿,右侧鼻前庭、鼻中隔右侧黏膜大片糜烂、溃疡,左侧鼻前庭红肿,鼻部触痛加重。鼻中隔活检,病理结果提示黏膜组织慢性炎症伴鳞状上皮高度增生和重度异型细胞增生及局限性癌变。术前准备,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行右侧鼻侧切开术,术中见右侧鼻中隔前端大片肿瘤组织浸润,大小约1.5cm×1.0cm,中隔前部已有部分穿孔,沿安全边界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和鼻中隔软骨区和部分筛骨垂直板以及梨骨,切除右下鼻甲前端糜烂处,切缘用CO2激光烧灼。检查术腔无活动性出血,无肿瘤残留,用5-FU…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中隔骨、软骨栅状缝合回置法治疗青少年鼻中隔偏曲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全身麻醉下行黏膜下鼻中隔骨、软骨上至鼻顶,下至鼻底的大块切除,体外修平鼻中隔软骨部侧突的嵴突,依据软骨部、骨部偏曲弧度的大小,将软骨纵行切割成宽0.3~0.5?cm条状,骨部则采取骨折取平或修剪成平直块状,用5°带针可吸收线将相邻软骨条中上及中下1/4处,骨、软骨间及骨、骨间间断缝合固定,缝合间距0.1?cm,将骨、软骨栅回置,缝合切口。结果患者均无并发症,随访2~3.5年,患者鼻腔通气良好,无鼻小柱回缩、鼻底增宽等外鼻形状改变,鼻中隔居中无穿孔,用力呼吸鼻中隔无飘动。结论鼻中隔骨、软骨栅状缝合回置法治疗青少年鼻中隔偏曲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
应用自体鼻中隔骨、软骨鼻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 1 990~ 1 998年 ,应用自体鼻中隔骨、软骨行鼻成形术 1 6例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1 6例中 ,男 1 0例 ,女 6例 ;年龄 1 9~ 52岁 ,平均 3 0 .6岁。均有鼻外伤史 ,病程 3个月~ 3年。主诉鼻塞者 1 3例 ,经常头痛 8例 ,反复鼻出血 3例。大部分为鞍鼻畸形 ,鼻背塌陷 4例 ;2例鼻尖低下。检查 :均有鼻中隔偏曲 ;其中 1例一侧鼻腔粘连。1 .2  手术方法患者取半卧位。局麻后根据不同情况取一侧鼻前庭皮肤与鼻粘膜交界处稍后方切口 ,或取鼻小柱基底的双侧鼻孔缘内联合切口。按鼻中隔矫正术充分暴露鼻中隔软骨…  相似文献   

10.
传统手术矫正鼻中隔畸形的方法是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但这种方法有以上缺点,如手术后鼻中隔软弱、随呼吸摆动、鼻中隔穿孔、外鼻形状改变(鼻小柱回缩、鼻底增宽)等。这是由于手术中去除了鼻中隔的软骨和骨质的原因,针对这些情况,笔者从2005年3月起,采用将鼻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等尽量大块取出,修整后回植的办法来矫正偏曲的鼻中隔,谓之“鼻中隔成形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病人,男,38岁,因左鼻前庭肿块不明原因增大2年,伴头痛3个月,于2002年12月5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侧鼻前庭靠大翼软骨内侧面有一质地软、边界清楚、基底宽的肿块,压迫鼻中隔软骨及筛骨垂直板致鼻中隔明显向右侧偏曲,造成右鼻腔狭窄,CT扫描示:鼻前庭肿块。入院诊断:左鼻前庭囊肿,次日在局麻下行左鼻前庭肿块摘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内镜下四线减张法鼻中隔整形-鼻整形矫正由鼻中隔基本平直但偏离中线引起的外鼻软骨锥段歪鼻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4月由鼻中隔偏曲引起的软骨段歪鼻和鼻尖部畸形的患者17例,根据方形软骨偏曲的特点分为4型:方形软骨前缘脱位偏曲型,鼻尖歪向方形软骨脱位侧;方形软骨前后偏曲型,外鼻软骨锥段偏斜,与鼻骨呈钝角,鼻尖歪向方形软骨脱位侧;方形软骨后缘偏曲型,鼻背呈C形或反C形歪曲;方形软骨上下偏曲型,鼻背偏向一侧.根据鼻中隔偏曲的不同类型,制订相应的手术方案:在鼻内镜下经鼻内进路分离方形软骨与周围骨、软骨和鼻小柱的连接,调整方形软骨与周围骨和软骨的连接方式,去除连接处多余骨或软骨条,即通过方形软骨前缘、下缘、后缘、上缘四线减张法达到鼻中隔整形同期鼻整形的目的.结果 17例患者全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既解决了鼻塞问题,又改善了鼻外形,未见并发症.结论 在鼻内镜下四线减张法鼻中隔整形-鼻整形可以矫正由方形软骨偏曲引起的歪鼻.  相似文献   

13.
解剖生理知识是任何外科手术的基础,鼻科手术自不例外。施行鼻部手术若由于不掌握解剖造成失误,将会引起鼻畸形或失去功能。鼻骨锥体是由两块鼻骨、鼻额棘和上颌骨鼻嵴组成。软骨锥体由上、下外侧软骨所组成,它与骨锥体呈纤维性联接,在两锥体之间接触的这一区域称为“keystone区”。它有外科上的重要性,因为严重的外伤或手术时的不慎可以引起鼻畸形。上外侧软骨的末端并不接连于鼻中隔,因此它们可以或多或少自由地移动。它们与鼻中隔一起形成了内孔或鼻瓣,这是鼻通道最狭窄的部  相似文献   

14.
鼻内滥用可卡因有许多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鼻中隔穿孔,此外尚有鼻窦鼻道骨软骨坏死,类似We-gener’s肉芽肿的鼻中隔坏死和硬腭穿孔。可卡因粉末或晶体用力吸入所致的机械性破坏及伴随的血管收缩作用导致鼻中隔受损,这样长期的鼻内滥用引起结痂、出血和中隔穿孔。鼻内组织氧分压的降低有利于厌氧  相似文献   

15.
歪鼻矫正术102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歪鼻矫正鼻功能重建的手术效果.方法:102例歪鼻患者全部采用鼻内进路.行鼻中隔"摇门"术矫正软骨性歪鼻32例,行骨鼻锥松动、重塑术矫正骨性歪鼻和鼻软骨混合性歪鼻53例,骨鼻锥楔形切除矫正严重骨鼻锥不对称性歪鼻3例,削低或垫高骨鼻锥矫正不规则性歪鼻14例.结果:随访6~48个月(平均20个月),歪鼻矫正良好92例,满意率为92.2%.结论:鼻内进路、多种技术应用矫正歪鼻畸形重建鼻功能,可获得美容和鼻功能改善的双重效果.术中矫正鼻中隔、彻底松解畸形部位的组织及矫正后的内外固定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是矫正鼻中隔最常见的术式.但该手术对于中隔软骨最前部的偏曲或合并鼻小拄过宽畸形或合并软骨部歪鼻的患者,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本文介绍鼻外进路矫正外鼻及鼻中隔畸形。方法 采取改良Rethi’s切口。作双侧鼻翼缘至鼻小柱下端蝶形切口。分离鼻骨椎与软骨椎表面的舌形骨膜及软骨膜复合组织瓣。从两侧大翼软骨间进路矫正鼻中隔偏曲。大翼软骨部分移植矫正鼻尖畸形。鼻骨重新对位固定,矫正鼻梁鼻背畸形。鼻骨椎与软骨椎结合区复位、缝合、固定,防止鼻骨椎与软骨椎呈阶梯状,保持鼻梁平直。对骨椎怀软骨椎结合区已破坏者,取髂骨外板移植于鼻骨骨膜  相似文献   

18.
鼻瓣膜阻塞     
鼻瓣膜系指鼻上外侧软骨尾端与鼻中隔构成的槽口状裂隙,上外侧软骨是其活动部分,通常上外侧软骨与中隔形成10~20度夹角,该角的宽窄受呼吸时鼻部肌肉活动的影响。鼻瓣膜解剖因人而异且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鼻瓣膜是鼻气道最柔软、最狭窄的部访,能起到控制鼻气流和鼻阻力的作用。鼻瓣膜阻塞是成人长期鼻阻塞的重要原因。该作者于500例长期鼻阻塞(6个月以上)病例中诊断为鼻瓣膜平面阻塞者65例,占13/,其中单侧阻塞57例,鼻意外创伤手术史47例。鼻瓣膜阻塞的病因有鼻中隔高位偏曲、上外侧软骨畸形、鼻膜粘连、鼻器蹋陷等。鼻矫正术后平…  相似文献   

19.
温习了既往许多有关鼻中隔穿孔修补的文献,其效果常不尽人意。该文介绍用转动粘骨膜/粘软骨膜内填额筋膜法,取得较好效果。手术系在全麻加局部血管收缩剂条件下完成。先按穿孔大小取一圆形颞筋膜备用,其面积应比穿孔各边都大出2cm。将穿孔的边缘予以切除。(据作者每次特切除的边缘送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显示有明显的慢性炎症,其血管壁有玻璃样变纤维化,故必须切除)。选在能见度较好的一侧鼻腔在鼻中隔尾端作一切口,经此将中隔两侧的粘骨膜/粘软骨膜从上颌嵴剥离至鼻顶,并沿鼻底去除上颌嵴和部分犁骨,如仍有畸形的中隔骨或软骨,…  相似文献   

20.
鞍鼻畸形的发生与鼻背边缘周围的三角软骨片的逐渐吸收有关。中隔软骨内结合部间压力系统是鼻中隔软骨中平衡的压力系统。根据此生物力学特征.作者提出了一种改良的软骨切开的设计。其方法是在中隔软骨的凹面做几个与异苦相平行的全厚层切口,再做几个与之相垂直的切口,凸面作楔状切除。随机抽样接受鼻中隔矫正术的病人1160例进行随访,从术后11个月到7年。将常规切开及改良软骨切开在术后鞍鼻畸形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常规切开法的鞍鼻发生率为1.8%,而改良法则未发生技鼻。对照手术前、后鼻腔气道阻力的改变,结果:两种方法都能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