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通过CAChe软件模拟环糊精衍生物包合丹皮酚的过程,结果表明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的包合效果好,并在后续试验中得到验证.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HP-β-CD包合丹皮酚的工艺条件.用紫外扫描与红外光谱法确证丹皮酚被HP-β-CD包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水难溶性药物非诺贝特(Fenofibrate,FNB)的固体分散体并进行体外表征。方法以羟丙-β-环糊精(HP-β-CD)为载体材料,制备FNB的固体分散体,测定药物的包合率并进行物相鉴定及其体外溶出度考察。结果 FNB与HP-β-CD确已形成了固体分散体,且药物主要以无定型形式存在。固体分散体中FNB的体外溶出速率较原药显著提高。结论 HP-β-CD可用作FNB固体分散体制备的良好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对难溶性药物格列齐特(GZ)溶解度和溶出度的增强作用。方法:分别采用研磨法、超声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GZ的HP-β-CD包合物,测定其溶解度和溶出度,并与GZ原料药,GZ与HP-β-CD的物理混合物进行比较。用差热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对包合物进行物相鉴别。结果:HP-β-CD与GZ形成包合物使其溶解度提高6.8倍。结论:HP-β-CD能大幅度地提高GZ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相似文献   

4.
布洛芬/羟丙基-β-环糊精体系的Caco-2细胞转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超分子体系对布洛芬细胞转运的影响.方法:运用相溶解度法考察超分子体的表观稳定常数(K);运用Caco-2细胞模型考察各类超分子体中布洛芬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以及跨膜电阻(TEER)的变化.结果:随HP-β-CD的浓度增加,布洛芬的溶解度不断提高;在0%~5%HP-β-CD的范围内,布洛芬的表观渗透系数随HP-β-CD的浓度增加逐渐下降;布洛芬三元体系表观稳定常数的变化趋势与布洛芬的表观渗透系数变化趋势相反.结论:布洛芬的细胞转运与体系中HP-β-CD浓度、超分子体系的稳定常数有密切关系.HP-β-CD浓度升高可显著增加布洛芬的溶解度,但过量的HP-β-CD不利于布洛芬的渗透转运;布洛芬、HP-β-CD通过与适量泊洛沙姆188(Poloxamer 188)、聚山梨酯-80(Tween-8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组成的三元体系,可影响布洛芬、HP-β-CD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善布洛芬的表观渗透系数.  相似文献   

5.
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采用沉淀法制备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并通过薄层色谱法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包合物中丹皮酚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并对丹皮酚包合前后对胃黏膜的刺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丹皮酚与环糊精形成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包合物.薄层层析图谱显示,丹皮酚被β-环糊精包合前后的主成分没有发生变化,包合物的DSC图谱与丹皮酚、丹皮酚β-环糊精混合物的图谱差异具有显著性.包合物中丹皮酚在0.1 mol-L-1盐酸溶液、水和pH值6.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及体外溶出速率均显著提高,包合物能显著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性.结论:丹皮酚被β-环糊精包合后呈现出新的物相特征,与丹皮酚相比其理化性质与生物学性质有较显著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杜蓉  黄军 《中国药师》2009,12(8):1056-1058
目的:优化霉酚酸酯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的包合工艺。方法:选用溶液.搅拌法制备包合物,采用正交试验来筛选影响HP-β-CD包合的主要因素,即HP-β-CD与药物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和搅拌速度,并以包封率和回收率为考察指标进行优选制备工艺,通过DSC验证包合物。结果:霉酚酸酯HP-β-CD的最佳包舍条件为:HP-β-CD与药物配比为1:1,包合温度为80℃,包合时间为3h,搅拌速度为400r.min^-1时,霉酚酸酯HP-β-CD包合物的包合工艺最佳。结论:霉酚酸酯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的制备方法简便、可靠,并可大大提高霉酚酸酯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7.
鲁一  谢文忠  王莹  凌春生  章莹 《中国药房》2012,(45):4275-4277
目的:制备西罗莫司-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并考察HP-β-CD提高西罗莫司溶解度的效果。方法:以西罗莫司与HP-β-CD之比(mol:mol)、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为因素,包合率、收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筛选西罗莫司-HP-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并进行溶解度影响、X-射线衍射法结构验证。结果:最佳工艺为:西罗莫司与HP-β-CD之比为1:6(mol:mol)、包合温度为25℃、时间为6h;以此工艺制备3批包合物,平均包合率为25.4%(RSD=1.16%),平均收得率为86.5%(RSD=0.83%);随着HP-β-CD浓度增加,西罗莫司溶解度从1.18μg·mL-1增加到49.97μg·mL-1;包合物的晶体衍射峰形几乎与HP-β-CD完全一致。结论:HP-β-CD包合西罗莫司的工艺简单、易操作,能提高西罗莫司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8.
正交试验优选春砂仁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春砂仁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并进行包合物鉴定。方法:以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物含油率与最高含油率比值和包合物收率的综合得分为评价指标,对搅拌法、超声法和研磨法进行优选;以挥发油与HP-β-CD的投料比、HP-β-CD的浓度、包合时间、包合温度为考察因素,上述综合得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包合工艺,并通过显微鉴别、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对包合前、后的包合物进行鉴别。结果:最佳包合方法为超声法,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HP-β-CD的投料比为1:10(V:m),HP-β-CD的浓度为40%,包合时间80min,包合温度55℃。包合前、后成分未见明显变化。结论:春砂仁挥发油的HP-β-CD包合工艺切实可行,可为实际生产研究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马海涛 《中国药业》2012,21(13):10-12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对穿心莲内酯(AND)溶解度和溶出度的增强作用。方法以HP-β-CD为载体,分别采用研磨法、超声波法和共沉淀法制备AND的HP-β-CD包合物,测定其溶出度和溶解度,并与AND原药、AND和HP-β-CD的物理混合物的溶出性能进行比较。结果 AND与HP-β-CD形成了包合物,HP-β-CD可使AND溶解度增加55.4倍。结论HP-β-CD极大地增加了AND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难溶性药物兰索拉唑(LPZ)的包合作用。方法绘制相溶解度图,考察pH变化、碳酸氢钠的加入对LPZ的增溶作用。采用共蒸发法(CE)和喷雾干燥法(SD)按照LPZ∶HP--βCD量比为1∶1或1.0∶1.5的比例制备LPZ/HP--βCD包合物,测定其溶出度,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傅立叶红外光谱法(FTIR)对SD法制备的包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在pH 11条件下,HP-β-CD与NaHCO3对LPZ的协同增溶效果最好。体外溶出实验表明:CE法和SD法制备的包合物溶出均优于LPZ与HP-β-CD的物理混合物。结论HP--βCD能明显提高LPZ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相似文献   

11.
齐红艺  李莉  吴纯洁  万军  周霞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8):1539-1543,1551
对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增加眼用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角膜透过率,减小对眼组织刺激性以及HP-β-CD本身对眼组织的毒性和使用局限性进行了介绍,旨在对HP-β-CD在眼用制剂中的应用提供较为全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12.
羟丙基-β-环糊精对姜黄素-3的增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姜黄素-3(curcumin-3,cur-3)的增溶作用。方法 (1)采用沉淀法制备姜黄素-3-HP-β-CD包合物,并用红外扫描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包合物进行鉴定;(2)采用紫外一可见光分光光度仪测定包合物中姜黄素-3的含量;(3)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检测姜黄素-3与HP-β-CD形成包合物前后其饱合水溶液中姜黄素-3的浓度。结果(1)姜黄素-3在包合物中的含量为3.897%;(2)经HP-β-CD包合后,姜黄素-3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形成包合物前的15020倍。结论 HP-β-CD可显著提高姜黄素-3在水中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制备美沙拉嗪羟丙基-β-环糊精(MSZ-HP-β-CD)包合物,并对其进行性质考察。方法: 采用搅拌法制备MSZ-HP-β-CD包合物,以HPLC法测定MSZ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包合率和包合物收率为综合指标,优化MSZ-HP-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紫外、X射线衍射及溶解度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并对其溶出度进行考察。结果: 采用搅拌法,在温度35℃、MSZ与HP-β-CD质量比为1∶4(mg/g)、包合时间3 h的条件下制备MSZ HP-β-CD包合物。经验证平均包合率达96.28%,平均包合物得率达97.87%,其冻干粉经鉴别已形成包合物。与MSZ相比,MSZ包合物的溶出度显著提高,10 min时累积溶出度达到98%以上。结论:以最佳工艺条件制备的MSZ-HP-β-CD包合物重复性好,工艺稳定,能显著提高MSZ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14.
张佳佳 《中国药业》2005,14(7):55-56
目的:优选β-环糊精(β-CD)包合妇乐泡腾颗粒剂中丹皮酚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以主、客分子比,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以包合物得率和包合率为综合评价指标,优选包合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丹皮酚:β-CD=1:8(g:g),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为2.5 h.结论:所选最佳包合工艺的包合率与包合物得率均较高,工艺稳定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5.
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处方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步华  杨宗发 《中国药房》2009,(25):1965-1966
目的:优选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处方工艺。方法:以β-环糊精用量、固-液比例(β-环糊精∶丹皮酚乙醇液)、包封液乙醇的浓度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对超声时间进行单因素考察,以利用率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筛选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的最佳处方工艺条件,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最佳处方工艺为β-环糊精8g,固-液比例1∶3,乙醇浓度40%,超声40min。验证试验结果表明4批样品的标示含量约为90%。结论:该处方工艺简单、合理,可用于制备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  相似文献   

16.
朱缨  俞迪佳  吴健 《中国药房》2012,(35):3302-3305
目的:优选草果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工艺。方法:以油与HP-β-CD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得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包合工艺。采用显微鉴别、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包合物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草果挥发油与HP-β-CD的比为1:8(mL/g),包合时间1.5h,包合温度40℃。挥发油与HP-β-CD包合形成了新的物相,但其性质在包合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结论:所选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草果挥发油的包合。  相似文献   

17.
毛晓刚 《海峡药学》2005,17(6):38-39
目的 优选丹皮酚-β环糊精包舍物制备工艺。方法 对影响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产率的因素-β环糊精用量、固液比例、乙醇浓度和包合时间等四个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考察,并在此基础采用L9(3^4)正交设计(orthogonal design)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合成工艺。结果 通过正交实验法获得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最佳因素水平。结论 用8倍量于丹皮酚-β环糊精,加4倍于固体量的40%乙醇.包合1.5h包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β-环糊精(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川芎挥发油(川芎油)的包合行为差异性。方法:制备川芎油β-CD、HP-β-CD包合物,以川芎油中主要成分洋川芎内酯A和藁本内酯为模型药物,相溶解度法考察包合物的平衡常数K和增溶倍数,并进一步考察其热稳定性。结果:在0~15 mmol/L范围内,川芎油中洋川芎内酯A和藁本内酯的溶解度随着HP-β-CD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包合类型为AL型,随着β-CD浓度增加呈非线性增加,包合类型为AN型。60℃条件下,两种包合物均能提高川芎油的稳定性,β-CD包合物中洋川芎内酯A和藁本内酯10天稳定性的相对保留率分别为100%,98.66%,HP-β-CD包合物相对保留率分别为96.59%,90.36%。结论:川芎油与β-CD、HP-β-CD的包合行为存在差异,HP-β-CD能明显增加川芎油溶解度,β-CD包合物的稳定性优于HP-β-CD包合物。  相似文献   

19.
溶液搅拌法制备大豆苷元-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伟  李颖  杨大坚 《中南药学》2011,9(8):566-571
目的制备大豆苷元-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考察其表观性质。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大豆苷元-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通过电镜扫描、红外、X射线衍射考察包合物表观性质,并测定了包合物的粒径分布。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HP-β-CD和大豆苷元摩尔比1∶1、温度控制为45℃、包合时间为4 h、HP-β-CD浓度为10%,形成的包合物表观形态好,粒径分布均匀。结论此工艺适合于大豆苷元-HP-β-CD包合物的制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前列腺素E1(PGE1)溶解度、溶出速率及化学稳定性的影响,为制备稳定的PGE1-HP-β-CD包合物固体以及溶液型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相溶解度法研究HP-β-CD对PGE1溶解度的影响;分别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UV)、圆二色谱法(CD)与红外吸收光谱法(IR)、X-射线衍射法研究PGE1与HP-β-CD在溶液中的包合作用及PGE1固体包合物的物相;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PGE1-HP-β-CD固体包合物并测定其溶出速度及化学稳定性;同时研究在不同pH值条件下HP-β-CD对PGE1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相溶解度法表明,在不同pH条件下,PGE1的溶解度均随HP-β-CD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相溶解度图为A1-型;UV与CD法证实了PGE1与HP-β-CD在溶液中可形成包合物;IR与X-射线衍射法证明了PGE1包合物已形成一新的物相;PGE1与HP-β-CD形成包合物后,其溶解速率及化学稳定性显著增加;在酸、碱性pH条件下,HP-β-CD可明显增加PGE1溶液的稳定性,但在中性pH条件下,HP-β-CD的上述稳定作用并不存在.结论HP-β-CD可明显增加PGE1的溶解度、溶出速率及化学稳定性.完全有可能制备一种稳定性良好的PGE1-HP-β-CD包合物固体制剂,但制备稳定性良好的PGE1-HP-β-CD包合物溶液型制剂的可能性较小,因为尽管HP-β-CD可明显增加PGE1水溶液的稳定性,但降解速率仍很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