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壁切口的愈合,除与手术创伤、感染等因素有关外,与手术时的缝合技巧有很大关系.我们采用吸收性缝合线腹壁皮内缝合的方法(皮下脂肪层只止血不缝合),皮下无硬结、腹壁不留针眼、切口对合良好、不拆线,深受患者欢迎.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传统的腹部切口均为按解剖层次缝合关闭腹壁各层,本人采取周基杰一期缝合脂肪层及前鞘层的缝合方式进行了1064例的操作,采取此种方法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减少缝线,消灭死腔,既有利于切口愈合,又减少了术后病率。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999年2月至2002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共手术治疗病人数1564例,对150例手术病人作为研究组,均采用耻骨联合上横切口,一起缝合脂肪层和腹直肌前鞘层,设立随机的同期病例作为对照组,切口在8~14cm之间,硬膜外麻醉,进腹时均采用撕拉法(见表1)。  相似文献   

3.
作自1994~1998年行腹壁横切口音剖宫产术120例,与同期1213例纵切口剖宫产术相对照。结果发现两种手术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发热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无显差异,且腹壁横切口具有外表美观、切口与子宫切口的位置及方向一致易于手术操作、术后疆部症状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应用改进缝合技术对剖宫产术后预防下腹部横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将148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8例)和观察组(n=80例)两组,对照组患者手术缝合实施皮肤及皮下脂肪全层缝合,观察组实施横切口皮内缝合而不缝合脂肪层的改良技术。对两组手术切口缝合时间,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切口愈合等指标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切口平均缝合时间、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3个月随访,对照组9例腹壁切口瘢痕较大,见针眼瘢痕或有蜈蚣脚样瘢痕,无腹壁疝发生。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均无无红肿及硬结,皮肤切口平整,仅留一条粉红色细线状疤痕,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改良缝合技术可有效降低脂肪液化发生率,愈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通过临床观察比较 ,探讨改良腹部横切口剖宫产在临床上的应用。随机选择孕妇 10 0例 ,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各 5 0例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等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改良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缩短 (P <0 .0 5 )。认为改良组手术操作简单 ,易于掌握 ,术后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 ,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求美观,国际上腹部手术通常采用横切口,但是腹部横切口进腹时需切断腹壁全层肌肉,损伤大、出血多、费时间。自1997年1月~2 0 0 2年10月,我们采用改良腹部横切口术式行儿童腹部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1997年1月~2 0 0 2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行腹部手术的患儿共计6 4例,其中男4 3例,女2 1例;年龄3个月~14岁,平均7 5岁。随机将其分为普通腹部横切口组32例,改良腹部横切口组32例。疾病种类包括:急性肠套叠、急性腹膜炎、急性肠梗阻、胃肠道穿孔、卵巢囊肿蒂扭转、美克尔憩室炎、便血原因待查、腹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下腹横切口不缝合脂肪层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01—2018-03间中牟县人民医院实施下腹横切口剖宫产手术的110例产妇分为2组,常规组(60例)按常规方法逐层缝合切口,观察组(50例)不缝合切口的脂肪层。比较2组手术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及切口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缝合剖宫产术腹部横切口时,不缝合切口脂肪层,可缩短手术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高、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本报道采用改良式腹部横切口子宫切除术55例。患随访满意率为96.4%。该术式与传统式腹部纵切口子宫切除术相比,有下列优点:腹腔干扰少;切口张力低且愈合快;术后疼痛轻;麻醉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不影响美观。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微创手术在妇科领域的深入开展,探讨创伤小、恢复快、手术质量高的术式是妇产科的热点问题.为提高子宫切除术手术安全性和改善手术质量、效果,我院对腹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进行改良,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2000-2006年,对有可能发生腹壁切口裂开的腹部手术患者198例经腹直肌切口采取内减张缝合,不仅避免了切口裂开,而且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改良式腹部横切口用于宫全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子宫小于孕4个月大小的良性病变患者100例,采用改良式腹部横切口子宫切除术,与同期传统腹式纵切口子宫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式腹部横切口子 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病率低、排气时间早、拆线时间短、切口愈合好、疤痕小等优点。结论:改良式腹部横切口用于良性病变的子宫切除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肥胖手术病人增加,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有增多趋势。术后切口脂肪液化,造成无感染性的非Ⅰ期愈合,浙江省肿瘤医院妇外科运用皮肤缝合器改进切口缝合技术,有利于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恢复.今总结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皮下脂肪层较厚产妇不缝合剖宫产腹部横切口皮下脂肪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10-2019-01间行腹部横切口剖宫产的187例皮下脂肪层较厚的产妇,依据不同切口缝合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94例不缝合切口皮下脂肪层,对照组93例常规缝合切口皮下脂肪层。比较2组切口缝合时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及切口甲级愈合率。结果观察组切口缝合时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及切口甲级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皮下脂肪层较厚产妇的剖宫产腹部横切口不缝合皮下脂肪层,能缩短切口缝合时间,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切口甲级愈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改进肥胖患者腹部手术切口的缝合技术。方法 以腹壁皮下脂肪厚度〉2.5cm作为肥胖的标准,将241例肥胖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2例)和对照组(79例)。观察组腹部手术切口皮肤及皮下脂肪浅层用间断贯穿缝合并放置引流条引流的缝合方法;对照组用传统的皮肤皮下脂肪分层缝合法或贯穿全层缝合法。将两组进行比较,观察其切口脂肪液化、感染、裂开的发生率和手术后切口完全愈合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脂肪液化、感染、皮下脂肪层完全或部分裂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 在缝合肥胖者的腹部切口时,贯穿缝合皮肤及浅层皮下脂肪同时加引流条引流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预防脂肪液化的缝合方法。此方法操作方便,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15.
微小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367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兆杰 《临床外科杂志》2008,16(10):716-717
阑尾切除术是普外科最常见手术,随着人们对手术要求的提高,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引起广大外科医生的重视。我院普外科2003年3月至2007年6月期间对急、慢性阑尾炎采用麦氏点微小皮纹横切口手术治疗367例,无一例切口感染和腹腔继发感染,取得了良好的微创和美容效果。现将临床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二次缝合3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院从1999年1月至2002年1月,妇产科腹部手术病例中选取38例(1.33%)明显脂肪液化的病例,经二次缝合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38例中脂肪层>3cm12例,≤3cm26例;切口液化长度1~6cm,深浅不一;纵切口18例,横切口20例;年龄21~59岁。2.方法与结果:笔者予局麻或配合静脉麻醉,暴露切口创面,用刀背搔刮伤面至露出正常色泽,或尽量去尽变性组织,修剪皮肤切缘,切除硬节,清创后使创面整齐并严密止血,再用三角针、4号丝线间断缝合全层,不留死腔。术后3天常规予青霉素预…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关腹手术技巧的改进,我们自2006年1月至12月对腹部各类切口分别应用爱惜康(ETHICON)普迪思(Polydioxanone,PDS Ⅱ)圈套可吸收缝线全层连续缝合腹膜与腹白线或腹膜与腹直肌前后鞘,和传统分层间断缝合关腹法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经腹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用的术式,本院在以色列医生Stark创立的新式剖宫产术的基础上,改良应用于子宫切除术,使手术简便、快捷、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子宫切除手术病人837例。年龄36~75岁,平均52.5岁。包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来,我院对于临床上具备剖宫产指症的妊娠产妇,采用改良式横切口行剖宫产手术,使剖宫产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损伤小,术后并发病率低。现就我院1500例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的临床应用,探讨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作者自1994~1998年行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120例,与同期120例纵切口剖宫产术相对照。结果发现两种手术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发热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无显著差异,且腹壁横切口具有外表美观、切口与子宫切口的位置及方向一致易于手术操作、术后腹部症状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