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内脂素(visfatin)是新近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由内脏脂肪组织合成、分泌,与淋巴细胞分泌的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结构相同,具有类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参与炎症应答、调节糖脂代谢和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等作用。研究发现内脂素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方面关系尤为显著。内脂素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可能是治疗肥胖和糖尿病的靶点,为研究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肥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06例内分泌科住院的初发T2DM患者(T2DM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浆内脂素水平,同时检测2组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参数水平。通过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讨血浆内脂素水平与糖脂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 T2DM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内脂素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血浆内脂素水平分别与WHR(r=0.489,P〈0.01)、BMI(r=0.226,P〈0.01)、FPG(r=0.345,P〈0.01)、HbA1c(r=0.186,P〈0.05)、HOMA-IR(r=0.215,P〈0.01)呈正相关,而与性别、年龄、TC、TG、LDL-C、HDL-C、FINS无相关性(P均〉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WHR和FPG是影响血浆内脂素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浆内脂素水平变化与糖、脂代谢关系密切,它可能在T2DM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脂肪细胞因子adiponectin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联素(adiponectin)是最近发现的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胶原样蛋白质,其编码基因位于人染色体3q27,称apM 1基因。研究显示:adiponeetin具有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等作用,本文对adiponectin与胰岛索抵抗、2型 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内脂素是近来发现的一种具有胰岛素效应的脂肪细胞因子,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有关,能够激活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具有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抗糖尿病效应。最新研究显示,血浆内脂素水平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增加,并且与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和微量蛋白尿呈正相关。内脂素可能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近来大量研究表明脂肪组织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能够分泌多种脂肪因子,与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DM)、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内脂素(Visfatin)是其中一种脂肪因子,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并活化产生类胰岛素作用。本文就其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内脂素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110例T2DM患者(T2DM组)和8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内脂素水平,同时检测两组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参数水平.结果 T2DM组非肥胖亚组与肥胖亚组的血清内脂素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肥胖组与非肥胖亚组(P<0.01,t=-26.545,15.111,25.017,14.764);T2DM组、对照组的非肥胖亚组和肥胖亚组间血清内脂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760,1.506);T2DM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分别与腰臀比(WHR)、FB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C、LDL-C呈显著正相关,而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1).元逐步同归分析结果显示腰臀比(WHR)和HbA1c是影响内脂素水平的最为显著的因素(R2=0.531,0.042).结论 T2DM患者体内增高的内脂素与糖脂代谢密切相关,可能是联系糖脂代谢的重要脂肪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脂素与炎症因子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1月~2010年10月门诊健康体检和住院病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各50例,单纯性肥胖者45例,健康体检人4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观察各组研究对象WC、BMI和WRT(腰臀比)等情况及FPG、PBG2h、FINS和HbA1c等生化指标,研究探讨各组血浆visfatin与部分炎症因子(hs-CRP、IL-6和TNF-α)的关系,并分析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将其与炎症介质作相关性研究分析。结果血浆中Visfatin的浓度变化随着患者WC、WRT、FPG、PBG2h、FINS、HbA1c及hs-CRP、IL-6、TNF-α等炎症介质相关的各项指标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变化。结论血浆中内脂素与hs-CRP、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与糖尿病的发生之间有密切关系,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浓度与血脂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82例,另选健康对照组100例,常规测量身高、体重,所有实验对象空腹采血离心取血清测定内脂素、甘油三酯(TG)、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2型糖尿病组血清内脂素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患者内脂素量与TG、HDL-C、VL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的量可能与2型糖尿病发生及血脂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缺血性血管疾病的关系,观察叶酸和维生素B6治疗HHCY的效果。方法2型糖尿病合并HHCY患者20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用叶酸和维生素B6治疗102例(治疗组),未经叶酸和维生素B6治疗的105例为对照组。定期测定血清中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PBG)含量及血清HCY水平,统计5年后缺血性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结果追踪观察5年,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内,治疗组血清HCY降至正常,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下肢血管栓塞、心肌梗死、心绞痛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HCY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早期用叶酸和维生素B6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HHCY患者可以预防和降低缺血性血管疾病的发生;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水平有助于早期预防缺血性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及T2DM的关系。方法: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2例,老年T2DM患者38例,正常对照组35例,测定血清Hcy水平。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血清Hcy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T2DM组血清Hcy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升高是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子,与T2DM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对初诊肥胖T2DM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的影响,探讨Visfatin与T2DM发病的关系和药物的治疗机制。方法80例T2DM患者在运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各40例,吡格列酮组每日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30mg,二甲双胍组每日早晚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500mg,疗程为16周。结果吡格列酮组治疗后空腹血清visfatin、IR、TG较用药前有明显降低(P分别为〈0.01,〈0.05,〈0.05),B细胞功能有改善(P〈0.05)。二甲双胍组血清Visfatin、TG无明显改变(P均〉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吡格列酮组的Visfatin、IR、TG降低明显,与二甲双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0.05),但二甲双胍组的BMI较吡格列酮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对初诊的肥胖T2DM患者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均能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而且吡格列酮在有效降糖同时还能明显降低血清Visfatin的水平,提示吡格列酮通过下调Visfatin水平而在T2DM的发病机理中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4.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是病残的主要原因,目前元特效治疗方法。该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踝臂指数(ABI)是评估下肢血液循环不良的指标。动脉粥样硬化可累及全身多处动脉,踝臂指数能反映全身其他动脉的粥样硬化程度。近年研究发现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踝臂指数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关系密切,但踝臂指数可作为预测脑卒中患病率和病死率的重要因子之一。在此综述踝臂指数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WEI-PING JIA CHEN WANG SHAN JIANG JIE-MIN PAN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BES》2010,23(1):4-11
Obesity is a medical condition with excess body fat accumulation to the extent which leads to serious health consequences. Abdominal obesity, also known as central obesity, refers to the presence of excess fat in the abdominal area. Obesity, especially abdominal obesity, contributes to many metabolic disorders including metabolic syndrome (MetS), type 2 diabetes (T2DM)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 The incidence of obesity has increased dramaticaUy in recent yeats worldwide. In China, more than one-third of adults are overweight or obese and 10%-20% of all adults are affected by MetS. The pathogenesis underlying the abdominal obesity remains unclear. The ultimate health outcome of obesity and its related metabolic disorders have prompted physicians to take aggressive treatments (lifestyle changes,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and surgical therapies) before a serious consequence becomes clinically apparent.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 the prevalence, pathogenesis and clinic features of obesity in Chin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