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年人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应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与中文版心理健康类型诊断量表(MHP)对243名城镇中年人的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研究。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①除TSCS的自我批评之外,自我概念各维度及总分与MHP的心理性应激、社会性应激、躯体性应激和应激程度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P<0.05~P<0.001),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均为<0.001);②自我批评与心理性应激、社会性应激、躯体性应激和应激程度呈显著性正相关(P均为<0.001)。多元回归结果显示,①生理自我对心理性、社会性和躯体性应激具有不同程度的负向影响(β=-0.13~-0.53,t=-2.507~-9.870,P<0.05~P<0.001);②家庭自我对心理性应激(β=-0.21,t=-3.650,P<0.001)具有负向影响;③自我批评对心理性、社会性和躯体性应激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β=0.19~0.34,t=3.406~3.614,P<0.01~P<0.001),对生活质量具有负向影响(β=-0.14,t=-2.577,P<0.05);④社会自我(β=0.31,t=4.943,P<0.001)和心理自我(β=0.28,t=4.484,P<0.001)对生活质量具有正向影响。结论中年人的自我概念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考生与高校生生活事件、自我肯定意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利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以及自我肯定意识量表和心理健康类型诊断量表对203名全日制自考生和256名普通高校生进行问卷施测。结果①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是自考生面临的主要生活事件;②自考生的心理性(t=7.15)、社会性应激(t=4.06)及应激程度(t=4.83)高于高校生(P<0.001),生活质量低于高校生(t=6.42,P<0.001);③自考生自我充实和自我封闭2个因子分均高于高校生(P<0.05,P<0.01);④生活事件总分与积极自我肯定因子和生活质量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P<0.001);与消极自我肯定因子和应激程度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P<0.001);积极自我肯定因子与应激程度呈显著性负相关(P<0.01,P<0.001),与生活质量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P<0.001);消极自我肯定因子结果相反;⑤自我肯定意识在生活事件-心理健康中存在主效应和调节效应。结论自我肯定意识既可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也可以缓冲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资本与压力知觉在贫困大学生感戴与主观幸福感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大学生感戴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压力知觉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对677名贫困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相关分析表明,感戴与心理资本(r=0.405,P0.001)、主观幸福感(r=0.419,P0.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压力知觉(r=-0.280,P0.001)呈显著负相关;心理资本与压力知觉(r=-0.559,P0.001)呈显著负相关、与主观幸福感(r=0.509,P0.001)呈显著正相关;压力知觉与主观幸福感(r=-0.584,P0.001)呈显著负相关。2Amos Bayesian SEM分析表明,心理资本与压力知觉产生的链式中介效果的平均值为0.031,其95%的置信区间为0.023~0.040,因不包含0值,因此,链式中介效果值在0.05水平显著。结论:感戴除了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直接预测作用外,还可以通过心理资本与压力知觉的链式中介作用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间接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心理适应与自我接纳对95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路径,以期为新生适应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广东某综合性大学2014级879名大一新生作为被试,在入学2个月后进行现场测试,分别采用大学新生适应量表、症状自评量表以及自我接纳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总分与人际关系因子的得分性别差异显著(t=-2.43,P0.05;t=-2.66,P0.01),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独立生活维度,文科生的困扰明显多于理科生(t=3.50,P0.001);学习方法上,独生子女的困扰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t=3.10,P0.01);而在资源利用、人际关系以及心理适应总分上,非独生子女的困扰显著高于独生子女(t=-3.73,P0.001;t=-2.67,P0.01;t=-2.03,P0.05);2心理适应得分与心理健康量表得分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自我接纳各因素得分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自我接纳水平与心理健康量表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16~0.51;P均0.05)。回归分析表明,自我接纳总分、抑郁对新生心理适应水平有较强的预测性;3经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自我接纳在心理适应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心理适应通过自我接纳,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结论:95后大学新生的自我接纳在心理适应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心理适应通过促进自我接纳而抑制其心理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某综合性大学的2022级本科新生8 014人,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健康素养量表(MHLS)进行调查。结果:MHLS总分(111.55±9.84)分;女大学新生的MHLS总分高于男大学新生(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与MHLS总分负向关联(β=-0.24,P<0.001),是否学习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β=0.09,P<0.001)和是否阅读过心理学相关书籍(β=0.08,P<0.001)与MHLS总分正向关联。结论:本研究中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处于中等水平,女性、学习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阅读过心理学相关书籍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3065名初中生施测。结果①5.38%(165例)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②学习压力上得分最高;③女生易采用问题应对(t=24.77,P<0.001),情绪应对上性别差异不显著(t=2.24,P>0.05);④心理健康总分随年级上升而增加(F=150.269,P<0.001);⑤问题应对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r=0.099~-0.262,P<0.01),情绪应对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r=0.138~0.279,P<0.01);⑥除发泄情绪因子,其他应对方式均进入回归方程,对心理健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P<0.001)。结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应结合应对方式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大一新生中农村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研究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对陕西省12所高校953名大一农村独生子女新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大一新生中农村独生子女重度心理问题检出人数占农村独生子女总人数的12.38%;农村独生子女在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性心理障碍和依赖6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家庭所在地的独生子女(焦虑F=2.78,P0.01;抑郁F=18.01,P0.001;自卑F=19.72,P0.001;社交退缩F=22.49,P0.001;性心理障碍F=8.17,P0.001;依赖F=20.82,P0.001);来自农村的大一新生中,在焦虑和冲动维度上女生心理健康量表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焦虑t=-2.68,P0.01;冲动t=-2.20,P0.05),仅在性心理障碍维度上男生心理健康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20,P0.05);农村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压力呈正相关,其中来自日常生活和社交的应激源对其心理健康影响更大。结论:农村大学新生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的独生子女,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新生适应教育时应加强对该群体的关注,切实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研究生就业压力情况,以期为高校实行研究生就业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体现现实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就业压力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2476名在校学生进行集体测查和分析。结果①医学研究生总的就业压力处在低等偏上水平(x-=0.858,低于理论中数1.5)。其中:不同性别的就业压力得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984,P=0.047);是否参加过工作在就业压力得分上有显著差异(t=-4.503,P<0.001);不同年级的就业压力平均得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7.078,P=0.001);不同婚姻状况的就业压力得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5.623,P<0.001);不同培养类型的就业压力得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3.321,P=0.034);家庭所在地与就业压力也有关(F=18.882,P<0.001);②就业压力6个维度均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P<0.01),职业期望、生理因素、求职经历、自身条件构成显著的回归效应(P<0.05)。结论医学院校研究生总的就业压力不是很大;医学院校研究生就业压力及压力各维度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验证孕妇的心理资本对压力知觉与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方便取样,自愿参与,采用压力知觉量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和心理资本量表对辽宁省某妇婴医院前来做孕检的134名孕妇进行调查,采用Mplus 7进行路径分析。结果:孕妇的压力知觉、抑郁、心理资本之间两两显著相关(r=0.62,-0.32,-0.23;P0.01);孕妇的心理资本在压力知觉与抑郁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交互效应值为0.144,P0.05),在高心理资本情况下,孕妇的压力知觉与抑郁的斜率为0.779(t=7.25,P0.001),在低心理资本情况下,孕妇的压力知觉与抑郁的斜率为0.406(t=2.43,P0.05)。结论:孕妇的心理资本在压力知觉与抑郁之间起调节作用,提示调整心理资本可以作为减少孕妇压力对抑郁影响的干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毕业生面对就业及考研时的心理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提供必要的科学根据。方法:通过自己设计的调查表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山东某医学院校2013届毕业生进行调查(包括临床、预防、检验、护理等专业)。结果:1该校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考研的选择上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2.660,P<0.05);临床、预防、检验专业考研率较高。2不同特征毕业生的焦虑、抑郁程度有统计学差异,女性高于男性(t=-11.740,-9.100;P<0.01);护理和临床专业抑郁倾向较高(F=2.807,P<0.05)。3毕业选择方向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有一定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85,3.091;P<0.05),考研者焦虑、抑郁情绪均高于非考研者。结论:受不同专业、不同性别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影响,大学毕业生较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应针对相关原因,及时、科学的进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农村中小学教师压力困扰在心理资本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法对444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资本、压力困扰和生活满意度3个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心理资本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29,P0.01);(2)心理资本与压力困扰(r=-0.40,P0.01)、压力困扰与生活满意度(r=-0.26,P0.01)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3)农村中小学教师压力困扰在心理资本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心理资本不仅会直接地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生活满意度,而且还通过压力困扰产生间接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就业非理性认知与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就业非理性认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294名大学毕业生进行测量.结果 社会支持与就业非理性认知(r=-0.166,P<0.01)、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r=0.130,P<0.05)、就业非理性认知与心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和北京居民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对北京23所高校的141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所得数据应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在父亲拒绝与父亲过度保护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662,P0.01;t=2.173,P0.05),而女生在父母情感温暖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2.291,P0.005;t=-2.657,P0.01)。母亲在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维度上显著高于父亲(t=-11.425,-12.732;P0.001);②担任过学生干部和加入社团的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体水平及各个维度水平均显著高于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t=4.909、2.696、5.843、5.110、5.463,P0.05;t=2.670、3.018、3.540、3.094,P0.05),加入社团的大学生韧性维度不显著;③心理健康和心理资本与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均呈显著正相关(r=0.370~0.436,P0.001),与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156~-0.293,P0.001);④心理资本在父母教养的各个维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部分通过积极心理资本起作用的,提高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可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半军事化管理对航海类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279名航海类高职生施测。结果①半军事化管理对航海类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影响(t=0.45,P>0.05);②半军事化管理对航海类高职生心理适应性存在显著影响(t=2.36,P<0.05),在校园生活(t=2.27,P<0.05)、自我适应(t=1.93,P<0.05)因子上产生显著影响,在情绪(t=2.55,P<0.01)、择业适应(t=3.65,P<0.001)因子上产生极其显著的影响;③半军事化管理对航海类高职生总体幸福感产生极其显著影响(t=4.01,P<0.001),在对健康的担心(t=-20.13,P<0.001)、精力(t=3.04,P<0.01)、忧郁或愉快的心境(t=-24.61,P<0.001)、松弛和紧张(t=2.83,P<0.01)各因子上均产生极其显著影响。结论半军事化管理对航海类高职生的心理适应性和总体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大学新生幸福感的一般状况,探讨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的关系。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体幸福感量表(GW B)对400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新生总体幸福感得分为(110.56±12.51),不存在性别(t=1.756,P>0.05)、城乡(t=1.511,P>0.05)、家庭收入(F=2.283,P>0.05)的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幸福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2.873,P<0.01)。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大学新生的幸福感存在显著性差异(F=125.945,P<0.001),心理健康水平与幸福感存在中度正相关(r=0.685,P<0.001)。结论大学新生总体幸福感水平较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幸福感越强;抑郁因子对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工作压力对扶贫地区村干部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及心理资本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工作压力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及心理资本量表对广东省扶贫地区的369名村干部进行调查。结果:①扶贫地区村干部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负相关(r=-0.284,P0.01),心理资本与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471,P0.01);②心理资本对扶贫地区村干部的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t=-0.679,P0.05),中介作用显著(c'=-0.227,b=0.441,P0.001)。结论:扶贫地区村干部的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压力及心理资本水平存在密切相关,村干部的工作压力还可以通过心理资本影响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中小学教师心理生活质量的现状,探讨心理弹性与 自尊在工作压力对心理生活质量影响的中介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问卷""心理生活质量问卷"以及"教师心理弹性问卷""自尊量表"对广东省663名中小学教师实施调查.结果:①中小学教师心理生活质量总体水平较高(x(-)=3.79);②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心理弹性、自尊和心理生活质量两两相关显著(P<0.05);③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能显著负向预测心理弹性(t=-2.53,P<0.05)、心理生活质量(t=-3.44,P<0.001);心理弹性能显著正向预测 自尊(t=14.14,P<0.001)、心理生活质量(t=9.37,P<0.001);自尊能显著正向预测心理生活质量(t=17.85,P<0.001).结论:心理弹性与自尊在工作压力对中小学教师心理生活质量影响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成立.工作压力不仅是影响心理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且工作压力能通过心理弹性和自尊对心理生活质量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理健康管理对急诊科护士焦虑情绪、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护士125名,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n=62)与对照组(n=63),对照组进行一般支持性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心理健康管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HAMD)与焦虑(HAMA)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工作压力源评分及应对方式问卷(CSQ)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D评分(t=-8.431,P0.001)、HAMA评分(t=-12.385,P0.001)明显低于对照组,SCL-90量表中躯体化(t=-7.094,P0.001)、敌对(t=-9.560,P0.001)、人际敏感(t=-9.381,P0.001)、焦虑(t=-5.742,P0.001)、抑郁(t=-5.582,P0.001)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专业及专业(t=-6.860,P0.001)、管理及人际关系(t=-4.615,P0.001)、工作量及时间分配(t=-3.401,P0.001)、病人护理(t=-2.703,P=0.006)、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t=-3.362,P0.001)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SQ量表中合理化(t=15.381,P0.001)、求助(t=12.024,P0.001)、解决问题(t=3.712,P0.001)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幻想(t=-11.114,P0.001)、退避(t=-19.742,P0.001)与自责(t=-16.463,P0.001)行为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健康管理可有效减少急诊科护士焦虑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与应对方式,减轻工作压力,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边远艰苦地区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某军区空军25个边远艰苦地区部队官兵共598人进行心理健康状态评估,并分析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和解决办法。结果 SCL-90各因子中,躯体化(t=2.266,P<0.05)、焦虑(t=2.903,P<0.01)、敌对(t=2.876,P<0.01)、精神病性(t=3.891,P<0.001)和阳性数(t=6.011,P<0.001)水平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人际关系(t=-2.170,P<0.05)、抑郁(t=-2.929,P<0.01)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其余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官兵的消极应对方式和SCL-90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边远艰苦地区部队官兵易存在躯体化、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问题,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官兵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新兵值得信任观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新兵值得信任观的影响模式,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人性哲学修订量表中的值得信任分量表、生活事件量表(L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562名新兵进行心理测评。统计处理采用秩变换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 an相关分析及Am os路径分析。结果新兵值得信任与SCL-90因子及总分负相关(r=-0.114~-0.205,P<0.01);与16PF稳定性、自律性、有恒性等9因素正相关(r=0.085~0.257,P<0.05或<0.01),与16PF紧张性、忧虑性、怀疑性等7因素负相关(r=-0.084~-0.218,P<0.05或<0.01);与LES负性事件分及总分负相关(r=-0.090~-0.182,P<0.05或P<0.01);Am os路径分析显示,稳定性与紧张性对新兵人格的贡献最大(β=0.75,-0.70;P<0.001);抑郁与强迫症状对新兵心理健康贡献最大(β=0.91,0.87;P<0.001);生活事件、人格对新兵值得信任的直接效应(β=-0.08,0.20,P<0.001)及人格在心理健康与值得信任之间的间接效应显著(β=-0.098,P<0.001)。结论新兵值得信任观受负性生活事件、人格、心理健康因素的影响,且人格在心理健康对值得信任观的影响模式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