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胸降主动脉重建手术问世近半个世纪,虽历经不断改进,手术死亡率不断下降,但迄今仍无法完全避免脊髓缺血损伤造成术后截瘫这一严重并发症,综合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10%.近年来,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腔内隔绝术治疗因安全、微创得以迅速推广.目前虽未见腔内隔绝术后截瘫的报道,但因其同样可能造成脊髓缺血损伤,故理论上该术式并未完全避免术后截瘫发生的可能.本文从理论上探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截瘫的原因及可能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AD)腔内隔绝术(EVE)后截瘫或轻瘫的综合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在1998年至2001年实施的116例TAD EVE。对于可能发生截瘫的高危患者,术后常规给予地塞米松。结果 包括接受脊髓动脉造影者在内,成功释放并固定移植物的115例中,均无截瘫或轻瘫发生。结论 EVE虽避免了长时间主动脉阻断,但仍可因封闭肋间动脉造成脊髓的严重缺血,包括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糖皮质激素在内的综合性预防措施能减小发生截瘫/轻瘫的危险,而选择适当长度的移植物是其关键。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合并肾缺血的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和处理 ,分析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4月收治的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2 9例 ,其中合并肾缺血 3例 ,为急性期 2例 ,慢性期 1例。急性期 1例发病后第 3天死亡 ,另 1例同时合并肾缺血和双下肢缺血 ,经夹层隔膜开窗术缓解 ;慢性期 1例经腔内隔绝术治愈夹层后肾缺血自行缓解。提示合并肾缺血的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姑息性转流手术有助于缓解症状 ,提高生存率 ;对于慢性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合并肾缺血的患者 ,腔内隔绝术在治愈夹层动脉瘤的同时恢复了真腔供血 ,肾缺血可同时治愈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合并肾缺血的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和处理,分析1996年1月至2000年4月收治的StanfordB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9例,其中合并肾缺血3例,为急性期2例,慢性期1例。急性期1例发病后第3天死亡,中1例同时合并肾缺血或双下肢缺血,经夹层隔膜开窗术缓解;慢性期1例腔内隔绝术治愈夹层后肾缺血自行缓解。提示合并肾缺血的StanfordB胸主动脉夹层动脉姑息性转流手术有助于缓解症状,提高生存率;对于慢性StanfordB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合并肾缺血的患者,腔内隔绝术在治愈夹层动态瘤的同时恢复了真腔供血,肾缺血可同时治愈。  相似文献   

5.
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微创腔内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适应证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原则,回顾了1998年至2000年对32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实施的微创腔内隔绝术(即经股动脉将支架-人造血管复合移植导入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移植物均为直型,长度95-130mm,口径28-40mm。手术操作成功率100%。术后死亡1例,其余无心、肺、肾及截瘫等严重并发症,说明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有效,为治疗为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与传统手术的护理特点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是近年来血管外科治疗的重大进展 ,我院 1999年 9月~ 2 0 0 1年12月共完成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80例 ,完成传统的开胸行人工血管置换术 2 6例。本研究以同期进行的两种手术方式进行对比 ,借此探讨腔内隔绝术的护理特点。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1999年 9月~ 2 0 0 1年 12月共行胸主动脉瘤手术 10 6例 ,其中传统人工血管置换术 2 6例 ,男 16例 ,女 10例 ,年龄 (37± 10 )岁 ;腔内隔绝术 80例 ,男5 4例 ,女 2 6例 ,年龄 (45± 9)岁。二、术后护理传统手术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麻 ,术后均进入ICU病房…  相似文献   

7.
胸、腹主动脉病变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胸、腹主动脉病变不同血管内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7例患者,其中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5例(4例行一体式支架腔内隔绝术,1例行内膜瓣开窗术);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外院外科人造血管置换术后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行一体式支架腔内隔绝术);肾动脉开口以下腹主动脉瘤1例(行分体式支架腔内隔绝术)。结果5例一体式支架腔内隔绝术均获成功,2例出现Ⅰ型内漏,1例经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1例30 min后内漏减少,未处理;1例内膜瓣开窗术后患者双下肢缺血症状消失;1例分体式支架腔内隔绝术后造影提示动脉瘤消失,无内漏发生。结论应用血管内支架移植物或内膜瓣开窗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病变安全有效,其中分体式支架的临床应用具有更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带膜支架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和真性动脉瘤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和真性动脉瘤的技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4例主动脉夹层和(或)真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StanfordB型23例,4例在不同部位有2个以上撕裂口。真性动脉瘤1例。全组均以带膜支架型人工血管腔内植入行隔绝术。结果除2例患者术后出现内漏外,其余患者带膜支架植入后破口完全封闭。真腔血流恢复正常。手术成功率100%,无术中转开胸手术,无截瘫及瘤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1~20个月,24例均经螺旋CT增强扫描和5例DSA复查,证实无支架移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原2例内漏患者术后2个月后复查DSA,内漏均消失。结论带膜支架腔内置入治疗胸主动脉StanfordB型夹层动脉瘤和真性动脉瘤具有技术可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死亡率低,手术成功率高和生存率高的优点,尤其在亚急性期或慢性期的夹层动脉瘤均应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技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0例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2例为DeBakeyШa型,8例为DeBakeyШb型。1例夹层动脉瘤仅累及腹主动脉,合并真性动脉瘤。影像学资料显示全组有3例在不同部位有2个以上撕裂口。结果:1例腹主动脉混合型动脉瘤按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进行,2例将人工带膜支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口,另7例均顺利进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随访2~16个月,全部病例均存活。结论:血管腔内置入带膜支架型人工血管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astor分支一体化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CTA或DSA明确诊断的88例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累及左锁骨下动脉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夹层67例、胸主动脉瘤7例、不典型夹层14例,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11.
高源  张畅 《航空航天医药》2012,23(7):856-857
目的:观察覆膜血管内支架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覆膜血管内支架腔内隔绝术.结果:8例病人覆膜支架均一次释放成功,无释放多个支架的病例.2例患者因破口距LSA<1.5 cm封堵了LSA,均无脑供血不足及截瘫发生.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封闭了夹层近端破口,扩大了主动脉真腔,改善了腹腔脏器血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联合八爪鱼技术治疗复杂胸腹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联合八爪鱼技术完全腔内手术治疗1例47岁复杂胸腹主动脉瘤患者.手术在隔绝胸腹主动脉瘤的同时,成功重建双侧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血供.结果 术后CTA复查提示双侧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通畅,动脉瘤无内漏.术后患者未出现截瘫、肠缺血并发症,恢复顺利.结论 该技术治疗复杂胸腹主动脉瘤安全可行,尚需更多治疗例数和远期随访结果观察.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支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4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腔内修复术。所有患者在DSA下行左肱动脉穿刺插管、造影,了解主动脉真、假腔,夹层裂口及其与重要血管分支位置关系。腹股沟区纵切口显露股动脉,送入人工血管输送器至病变处,准确定位后,释放人工血管进行腔内修复。术后复查造影,观察真、假腔血液动力学变化,内脏及下肢动脉供血的改变。结果48例患者一次性成功置入人工血管支架,2例支架未能完全封堵漏口,内漏明显,手术成功率95.8%。支架置入后假腔血压下降,机体脏器缺血状况改善,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结论支架性人工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可行、效果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应用腔内血管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优点。方法:对24例患者行DSA和带膜血管腔内支架植入隔绝手术治疗,其中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19例,真性腹主动脉瘤4例,假性腹主动脉瘤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TALENTTM带膜支架移植物系统。术后对所有患者行螺旋CT随访。结果:除1例因胸主动脉夹层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处,无法放置腔内血管支架而行开胸手术外,余23例均顺利放入,术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全部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术前症状,未见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带膜支架治疗胸主动脉Stanford B型夹层、真性和假性腹主动脉瘤,其效果较单纯开放式手术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1例创伤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病历资料。患者男性,33岁,道路交通伤后6d转入,严重多发伤并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入院后3d行CT下胸主动脉造影检查诊断明确,腔内隔绝治疗创伤小、恢复好,未影响其他损伤救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覆膜支架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 - 05~2009 - 12对3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实施了腔内隔绝术.其中男29例,女9例;年龄(54±12)岁.经CT增强扫描或磁共振成像(MRJ)确诊.切开左或右股动脉置入覆膜支架,封堵胸主动脉破裂口,置入后造影检查证实疗效,随访行CT或MRI检查.结果:支架置入全部成功,术后即刻造影36例无内漏,2例见少量内漏.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均明显扩大,远端降主动脉及分支供血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住院期间及随访1年内无患者死亡,发生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后综合征3例.结论:应用国产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疗效可靠的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单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单纯腔内隔绝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采用国产CastorTM单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行单纯腔内隔绝治疗19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观察术后即时血管造影结果。术后1个月门诊随访,术后6个月复查主动脉CTA。以手术成功率、假腔消失率和分支支架通畅率为有效性终点指标,观察相应不良事件。 结果 19例患者支架均释放成功,技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无不良事件发生。随访期患者无死亡,4例门诊随访时出现左上肢缺血症状,经对症治疗后缓解。无严重内漏发生,分支支架通畅率100%,夹层假腔均出现血栓化,假腔直径平均缩小(10.3±1.2) mm(肺动脉分叉平面)。 结论 单分支型主动脉支架对于近端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15 mm或逆撕至左锁骨下动脉根部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有效的单纯腔内隔绝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TAD)腔内隔绝术一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005年全麻下行腔内隔绝术的36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行了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未出现死亡现象,内漏9例,右股动脉切开处内膜撕裂3例.结论:带膜支架置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和腔内隔绝术治疗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9例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腔内隔绝治疗效果,通过随访了解其生存状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临床中远期疗效。结果主动脉夹层症状以剧烈胸背部疼痛为主,但无特异性,部分病人可以腹痛、腹胀、少尿等为首发症状;腔内隔绝术可有效改善夹层动脉瘤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愈率。临床随访12~24个月,69例中,死亡4例,生存率94.2%。结论Ⅲ型主动脉夹层是临床较凶险的疾病,腔内隔绝术可有效提高其临床治愈率及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对2009年2月~2011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3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患者的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采用320排(640层)动态容积CT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评估,术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经股动脉将移植物导入胸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结果 EVGE成功率100%,2例患者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无左上肢及脑供血不足症状;1例术后有残余内漏,于术后3个月自行封闭;其余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情况良好。结论 EVGE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