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丁莺  沈雁  吕宾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22):2227-2230
蛋白质组学是以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为核心, 从整体的角度研究生物机体、组织、细胞甚至细胞器基因编码的全部蛋白质, 在更贴近生命本质的层次上发现和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作为肿瘤研究的新平台, 蛋白质组学对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消化系肿瘤的早期诊断, 寻找新标志物, 治疗以及药物开发的新靶点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具有潜在、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约21~25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它们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中并通过影响mRNA的翻译或稳定性来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过去几年,miRNAs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迅速,成为肿瘤研究的新热点。miRNAs在消化道肿瘤的转化型研究的一些新进展预示着miRNAs的研究将对临床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益生菌在消化系肿瘤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细菌治疗肿瘤有着悠久的历史, 但毒性等不良反应限制了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 益生菌的发现和相关技术的进步, 使其在治疗肿瘤的同时降低毒副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使益生菌有望成为一种肿瘤基因治疗的载体. 作为益生菌寄居的主要场所, 消化系与益生菌关系密切, 为益生菌和消化系肿瘤的结合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也为消化系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本文将对益生菌及其在消化系肿瘤治疗中的产生、发展及发展方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上皮细胞通过特定的程序转化为间质细胞的生物学过程,EMT在胚胎发育、创伤愈合、肿瘤的侵袭迁移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EMT在恶性肿瘤的侵袭迁移病理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消化系肿瘤方面.由于上皮性肿瘤在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较大及转归预后较差,探究上皮细胞在获得迁移侵袭能力的过程,即EMT过程,为消化系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方向.EMT的研究将为消化系肿瘤患者的预后和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提供依据.本文对EMT的机制和在消化系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胰腺癌是一种进展迅速的恶性肿瘤.临床迫切需要寻找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和发现新的治疗靶点.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此文对蛋白质芯片在胰腺癌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包括早期诊断、肿瘤标志物、治疗靶点及良恶性胰腺疾病的鉴别等.  相似文献   

6.
近距离放射治疗是把封装的放射性核素放置在肿瘤附近、表面或瘤体内,实施持续性照射的一类放射治疗手段,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减少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的目的,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因其对肿瘤有良好的疗效并能够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所以被应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特别是在消化系肿瘤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此文将重点介绍近距离放射治疗在消化系肿瘤中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MDM2在消化系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DM2为小鼠双微体基因,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癌基因,对细胞生长有调节作用.其生物学作用是增强细胞的生存活力,使细胞生存期延长,促进细胞增生及肿瘤的生长.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MDM2参与了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且该基因与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和不良预后有关,尤其与食管癌、胃癌、结肠癌和肝癌等消化系肿瘤关系密切.因此,研究MDM2与消化系肿瘤的关系在肿瘤防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MDM2在消化系肿瘤发生发展及其转移过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胰腺癌患者血清中多种肿瘤标志物水平,评价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自动化蛋白质芯片系统分别检测42例胰腺癌和35例胰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中12种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胰腺癌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199(u/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g/ml)、糖链抗原242(u/ml)、癌抗原125(u/ml)、癌抗原15-3(u/ml)水平分别为530.47±337.11、22.83±42.62、106.45±92.26、32 89±24.32、33.23±16.82;胰腺良性疾病中分别为37.24±28.71、1.89±1.14、8.62±8.67、12.97±14.62、7.67±5.32.这5种标志物在胰腺良恶性疾病血清中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6%、79.1%、64.7%、88.3%.结论: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对胰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和肿瘤筛查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芯片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全新技术平台,进一步提高了蛋白质分离和鉴定的速度。并且在肺肿瘤生物标志物筛选、鉴别肺癌抗原和蛋白质指纹图谱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后该技术在肿瘤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迅猛发展,强大的计算和深度学习能力已引起了全球医疗领域人士的共同关注。尤其是近年来,人工智能在消化系统肿瘤方面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为临床医师诊治消化系肿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心理-社会-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的诊疗新模式,也为患有消化系肿瘤的患者带来新的精准诊治方案。本文对人工智能在消化系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1.
溶血磷脂酸是一种细胞间磷脂类信号分子,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溶血磷脂酸的结构及生物学作用在消化系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消化系肿瘤的早其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用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监测 ,同时检测多种标志物可以提高敏感性。蛋白质芯片是一种高质量、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且微型化的蛋白质分析技术[1,2 ] 。本实验采用肿瘤诊断用蛋白芯片试剂盒 ,对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CEA ,CA19 9,CA2 4 2进行联合检测。一、材料和方法1.标本取自 :①结直肠癌组 :30例经临床病理确诊但未经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 ;②正常对照组 :15 9例年龄小于 30岁的健康体检者 ,2 0 6例年龄在 30~ 6 0岁的健康体检者 ,92例年龄大于 6 0岁的健康体检者 ;③疾病对照组 :炎症 89例、良性肿瘤 …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的完成,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重心逐渐进入后基因组时代(postgenome Era),即向基因的功能及基因多样性倾斜。基因芯片(gene microarray)、蛋白质芯片(protein microarray)的广泛应用,发现了大量新的功能基因和蛋白质,但对其功能的进一步确定,须回到组织学的水平,与形态学结构联系起来,需要经过组织形态的研究予以确认和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新的生物芯片-组织芯片(tissue microarray,TMA)应运而生。TMA又称组织微阵列,是将数十个、数百个乃至上千个小的组织标本按研究需要整齐地排列在某一载体上(通常是载玻片)所形成的微缩组织切片。组织芯片与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一起构成了生物芯片系列,被誉为医学、生物学领域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15.
在人体发现环氧和酶(cyclooxygenase,COX)至少存在3种异构体:COX-1、COX-2和COX-3。COX-2呈诱生性表达,在消化系肿瘤发生、发展、分化、转移、预后中起重要作用。现就COX-2与常见消化系肿瘤研究综述如下,为消化系肿瘤的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消化系肿瘤临床流行病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  李锋 《中华消化杂志》1994,14(3):176-176
老年人消化系肿瘤临床流行病调查张建,李锋,杨蕊敏老年人虽以心、脑血管疾病为常见,但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诉的约占18%,因胃肠疾患死亡的占20%,大部分为消化系恶性肿瘤。为此本组选择自1983~1991年消化系肿瘤住院资料进行患病率的分析,以窥测重点防治对...  相似文献   

17.
加强端粒酶与消化系肿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石 《中华消化杂志》1999,19(5):293-294
近10多年来,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细胞信号传导系统、细胞周期调控物质、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等几个方面。近几年来,端粒酶与肿瘤细胞永生关系的确立,使得端粒酶成为肿瘤分子病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端粒(telomere)是真核细胞线形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由串联排列的重复DNA序列和端粒结合蛋白(telomerebindingprotein)共同构成,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保护结构,能防止染色体发生降解、端端融合和重组。人的端粒DNA序列由5′→3′方向的T…  相似文献   

18.
基因治疗刚开始进入肿瘤治疗的现状,本着重综述基因疗法在消化系肿瘤的应用探索。  相似文献   

19.
新型小分子抗体一单链可变区片段(scFv)是用基因工程方法将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通过一段连接肽连接而成的重组蛋白,是保持了亲本抗体的抗原亲和活性和特异性的最小功能性抗体片段,具有分子量小、免疫原性低、血液清除快、肿瘤穿透性强、成本低等优点,可成为将药物、毒素、放射性核素、细胞因子导向肿瘤的有价值的分子,并在肿瘤疫苗的开发和诊断试剂的发展上具有较大的潜力。文章主要就当前scFv在消化系肿瘤免疫诊治的进展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研究p38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特点和肿瘤中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改变,有利于了解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与消化系肿瘤细胞凋亡、生长、转移和耐药之间的关系,为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作为消化系肿瘤治疗靶点,克服肿瘤耐药,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