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梅核气是指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多因情志不遂、肝气郁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喉所致。梅核气与现代医学的咽异感症、咽癔症、癔球、咽部神经症相类似。早在医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即有相关的记载,如“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相似文献   

2.
小柴胡汤出自医圣张仲景之《伤寒论》,为和解少阳,调理枢机之主方。作为一组证候群的小柴胡汤证其共同表现正如仲师所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弦等。而西医之慢性、亚急性炎症疾病如胆囊炎、胃炎、胸膜炎、咽炎、中耳炎、鼻窦炎...  相似文献   

3.
梅核气一证,主要表现为咽中梗阻,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但饮食无碍。治疗多用半夏厚朴汤加减。如《医宗金鉴》所述:“咽中如有炙脔,谓咽中有痰涎,如有炙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即今之梅核气病也。此病得于七情郁气,凝涎而生,故用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茯苓佐半夏,以利饮行涎;紫苏芳香,以宣通郁气,使气舒涎去,病自愈矣。”本地位于东海之滨,人们多食海贝鱼鲜,但鱼性属火,使人热积于中;再加上浙南湿气最盛,且经济繁荣,有烟酒嗜好者多,湿热易于蕴结,日久化燥伤阴,故而临床往往以阴虚火旺,…  相似文献   

4.
喉咽本属肺胃 ,然自仲景以来便咽喉并称 ,或总称咽。肾经循喉咙 ,挟舌本 ,并不入咽。《伤寒论》310条猪肤汤证 ,本肾阴不足 ,虚火循经上炎之喉痛 ,先师亦称之为咽痛。后世或咽或喉 ,皆并称咽喉 ,或独称咽 ,沿袭已久 ,故今亦从之。按咽喉与经络而论 ,肺经过喉 ,胃经循喉 ,心脾二经挟咽而小肠经循咽 ,肾经循喉。脾本中宫己土 ,多寒多湿 ,故其经虽挟咽 ,而其病每无咽痛之证。而大肠经虽未入咽 ,然其与胃同属阳明 ,多气多血 ,多火多燥 ,相接于面。故胃肠之病每多关联 ,而大肠之病 ,倒常见咽痛之证。按咽喉之痛 ,每因于火 ,舍此则鲜之又鲜也 ,倘…  相似文献   

5.
从少阳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发现大多有头晕、头痛、口苦无味、咽干咽痛等症状,与口苦、咽干、目眩之“少阳证”相似,特别是《伤寒论》第96条曰:“伤寒五六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可见小柴胡汤证与CFS有许多类似之处,故临床以和解少阳之小柴胡汤加味,从少阳论治CFS大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柴胡桂枝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胡桂枝汤新用许文洲(湖北省武汉市空军东湖疗养院430072柴胡桂枝汤为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取半量的合方,原用于太阳与少阳合病或并病之证。笔者认为疾病之作多为人体失和,临床多用和解之法,本方外解少阳、内调气血,可扩大应用于多种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咽异感...  相似文献   

7.
梅核气,早在医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即有相关的记载,如"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本病患者多感到咽部有不适感,如痰或似棉花团阻塞咽喉间,咳之不出,咽之不下,经食道吞钡透视后可排除食道疾患,咽喉部位检查亦正常,无充血、水肿等炎症表现。此属情志病,西医称咽神经官能症,发病者以妇女居多。  相似文献   

8.
<正> 梅核气系临床常见病。今医多从理气开郁、化痰散结证治,然常或效或不效,故有深入研究之必要。兹就其肇源、病机与治法等问题,不揣谫陋,略举数端,稍抒绌见,求教于同道。梅核气肇源之质疑中医对本病的认识首见于《内经》。如《素问·血气形志》“形苦志苦,病生咽嗌。”咽嗌即咽,又称喉嗌。是说身形劳苦或思虑忧郁苦闷,引起脏腑经络气血平衡失调,可发生咽嗌病变。因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司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问诊症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及其主要证型的问诊症状规律。方法:制定问诊症状观察表,对慢乙肝患者进行逐个调查。结果:慢乙肝问诊症状的出现率从高到低以头面部~饮食一小便一口渴一胸胁部一口味一寒热一睡眠一情绪一四肢一出汗/腹胀一大便一腰部症状为次序。中焦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共同出现较多的问诊症状是小便黄、神疲乏力,体现了湿热内蕴、肝阴亏虚是慢乙肝异证同病的基本病机。除此症状外,中焦湿热证主要表现湿热困脾的症状如口苦、口渴多饮、口咽干燥、厌油腻、食量减少、食欲减退、口粘腻等;肝郁脾虚证主要表现湿热困脾的症状如腹胀、口苦、食量减少、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等和肝失疏泄的症状如烦躁易怒、两胁隐痛等;肝肾阴虚证主要表现肝肾阴亏的症状如口咽干燥、腰膝软、头晕、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下肢痿软、耳鸣、多梦等。随着慢乙肝病情的加重,小便黄、神疲乏力症状逐渐加重,此外,中焦湿热证口苦、口咽干燥症状逐渐加重;肝郁脾虚证腹胀症状逐渐加重;肝肾阴虚证腰膝软、口咽干燥症状逐渐加重。结论:慢乙肝中焦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在问诊方面存在共同症状,反映了异证同病的基本病机;各证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症状特点,反映了同病异证的各自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0.
梅核气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芸芸  马健 《光明中医》2008,23(10):1633-1634
梅核气,又名梅核、梅核风、回食丹等,以咽喉异物感如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特征,并且要排除咽喉以及邻近器官病变,多发于中年女性。《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为最早的描述。梅核气病名始见于明·《赤水玄珠》卷三:“生生子曰:梅核气者,喉中介介如梗状。又曰:痰结块在喉间,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者是也。”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较为棘手,现将近十年来中医梅核气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论寒热往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热交作,谓之寒热往来,有发无定时和发有定时之分,均系正邪斗争的反映。目前中医学者多认为该症是半表半里证的热型。笔者认为既然该症是邪正斗争所致,就不局限于半表半里证。表证亦可见之,如《伤寒论》桂枝麻黄各半汤证之伤寒八九日,发热恶寒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桂枝二麻黄一汤证之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形似疟,一日再发者,均系邪气在表,正邪交争出现之寒热往来。半表半里证之寒热往来,除伤寒外,温病亦可见之,如薛生白论述的湿热证,邪阻膜原而寒热如疟者。里证寒热往来可见于邪毒内陷、悬饮及热入血室者。  相似文献   

12.
噎膈治验     
范××,女52岁,门诊号269504、85年7月28日初诊。患者10年前因颈椎腰稚外伤致瘫,后经钟灸等得起,但于1982年逐见颈部发胀,渐至咽部如异物阻塞,似有半球形物体贴于咽后壁上。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服中西药不效。半年后证情逐渐加重影响吞咽,不能进干性食物如馍头等必须泡成糊状方能食用,  相似文献   

13.
《金匮要略》“妇人咽中如有炙脔”之“炙脔”,其“脔”字非禽畜兽肉之肉块,乃鱼肉块;鱼肉切成块状时,多含骨、刺,鲠卡于咽,确难吞吐,如是理解应符合此条经文之原意。作者对《金匮要略》所述“咽中如有炙脔”之证候及其他常见症状,以及治疗方药、针灸疗法等做了论述;对其遇情志刺激易再发之防治问题,作者提出了独特的认识与巩固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虚损性肾衰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继学  任玺洁 《新中医》2001,33(12):3-5
虚损性肾衰产生于瘀浊、痰、不、精毒,必害五脏、六腑、脑髓为病之标,其病位以肾为本。本病的发生发展,既有急性阶段,又有缓慢过程。急者多是病变早期,治以病在下取之于上,即清宣利咽,佐以固肾之品;缓者即病变发展至中期之证,重则晚期之候,治宜宣通三焦、通络降浊为主。忽峻补,以免留邪瘀浊水毒不去;勿大泻,泻则易伤真气而病变难复,并慎用毒性害肾之药。临证时尚可根据具体情况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15.
本方证属半表半里之证,其具体证状为口苦、咽干、目弦、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颈之左右两侧强直,或耳聋,或有咳嗽,多为轻咳,舌苔以薄白者多,或白中微黄,脉弦或兼数。作者经验,类似柴胡证,难以确诊时,医者可试用两手指撮捏患者之颈两侧肌肉。柴胡证患者反抗(拒按)甚显著,尤其进行第二次撮捏其敏感异常,医者之手尚未接近患者头颈,即躲避。非柴胡证患者,其反抗不甚显著,或不反抗,再进行第二次撮捏时,患者无显著过敏,不躲避。  相似文献   

16.
梅核气是内科和咽喉科的常见病证,是指患者自觉咽部有异物堵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为主要表现,相当于西医的咽异感症、癔球症、咽神经官能症等。本文将近五年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梅核气治疗心得福建中医学院(350003)林淑琴梅核气一症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明《赤水玄珠》卷三立梅核气病名:“……梅核气者,喉中介介如梗状,又曰痰结块在喉间,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是也。”其临床...  相似文献   

18.
奔豚证治浅述王俊吉,赵新培(白求恩医学高等专科学校050081)奔豚气是病人自觉有气自少腹上冲胸咽的一种病证。因气冲如豚之奔突,故名奔豚气。本病临床虽不多见,但罹患本病者病状殊怖,苦不堪言,且病涉肝、肾、脾、胃等诸多脏器,临床极易误诊误治。十几年来,...  相似文献   

19.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崩漏浙江省慈溪市第二人民医院(315315)虞百祥关键词崩漏脾虚气不摄血证肾虚冲任不固证瘀血阻滞证肝经郁热证妇人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止者,病属崩漏。崩者漏之甚,漏者崩之渐,崩急而漏缓。崩、漏常交替出现,反复不已,耗损气血,...  相似文献   

20.
在《伤寒论》六经病证的辨治中,当某些疾病的病机与脉证不相一致时,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等,常采用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的反治法,以顺其疾病的假象而治之。笔者观结合《伤寒论》有关条文,就其反治法的应用浅谈如次:1热因热用用于阴寒内盛、虚阳外浮,或阴盛于内、格阳于外之真寒假热证。如317条曰:“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癌,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又如388条云:“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